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论文_侯翠霞

(荥阳市人民医心内科 河南 荥阳 450100)

【摘要】目的:研究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4例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医学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2例患者。观察组在术前24~72小时持续为进行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术前以及术后每天均需要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以及75mg的氯吡格雷,并且术前需要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1次/12h),适当用β受体阻断剂、ACEI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患者则除不用替罗非班外,其余药物均与观察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刺穿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心绞痛以及二次心肌梗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6.36%,两个小组的最终数据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未行早期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中图分类号】R5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64-02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又可分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以及急性STEMI心肌梗死[1]。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致死概率以及发病概率均有所提升,该类型疾病已然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冠状动脉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心血管患者中属于致死概率较为较高的疾病之一[2]。因此,我院对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展开医学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详细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4例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医学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有男性12例,有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2~69岁,平均年龄50.12±2.53岁。观察组患者有男性11例,有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3~68岁,平均年龄50.01±2.11岁。通过比较两个小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发现,其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术前24~72小时持续为进行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04),术前以及术后每天均需要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291)以及75mg的氯吡格雷(成都名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99),并且术前需要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99)(1次/12h),适当用β受体阻断剂、ACEI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患者则除不用替罗非班外,其余药物均与观察组相同[3]。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刺穿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心绞痛以及二次心肌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此次医学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来实施数据分析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如果P<0.05,表示本次医学研究中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得出的最终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表显示的结果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观察组9.09%,对照组36.36%),两个研究小组最终得出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急性重症,该疾病中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一般情况下均为中老年人[4],并且该疾病通常会出现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误诊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导致出现血小板凝聚以及形成血栓,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慢血流以及血无复流的情况。就目前而言,临床中均会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出现凝聚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来帮助抑制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凝聚的现象。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该药物还具有阻断血栓形成的路径等优点。我院通过本次的医学研究结果发现,替罗非班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增加出血、心绞痛甚至是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5],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过本次的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观察组9.09%,对照组36.36%),两个研究小组最终得出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昌思梦,衡明强,李志军等.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09):10-11.

[2]赵东晖,范谦,柳景华.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应用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04):332-335.

[3]段小春,高海,李南等.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06):582-585.

[4]李洁荣,吕云,高彦.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4):401-403.

[5]张大鹏,王乐丰,王红石等.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03):193-197.

论文作者:侯翠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  ;  ;  ;  ;  ;  ;  ;  

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论文_侯翠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