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183号现代化183号东方文明_民主制度论文

五四运动183号现代化183号东方文明_民主制度论文

“五四”#183;现代化#183;东方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四论文,东方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可是对我们来说依旧显得十分新鲜和亲切。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启蒙主义思潮中,提出了“民主”和“科学”这两个最具有吸引力的口号。如果真正是实行了完备的民主,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每个公民,可以发挥出多少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啊!比起在封建王朝的专制主义统治底下,处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均被残酷剥夺与控制的奴隶状态来,自然是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差别,因此可以说在民主政治的局面中,一定可以消除个人专断的“人治”局面,一定可以消除种种有形或无形的愚民政策,建立有利于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法治”体制。

如果真正是做到了科学的普及,整个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素质就都会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如果在整个民族中出现了这种合理、健康和先进的思想文化状况,延续了上千年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自然就很容易得到根本的改变,近代工业文明的出现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种科学逐步发达,许多人们知识水平逐步提高的前提底下,肯定会有利于民主在极大程度上的发扬。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民主是文明的产物,没有丝毫科学知识的社会群体是不会从内心深处需要和追求民主的。

正像专制和愚昧是结伴同行的一样,民主和科学确实也是相互促进的。这两者的充分实现,实质上就是要解决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它确乎跟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至今还鼓舞着我们为此而进行不懈地奋斗。

“五四”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以及引导整个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问题,虽然经过了七十多年曲折的历史道路,至今尚未圆满地解决,依旧是我们迫切地想要彻底加以完成的神圣任务,不过经过七十多年时代的风雨和种种的变迁之后,我们如果平心静气地观察和思考一下,肯定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那就是尽管我们前进得还比较缓慢,然而当前各方面的现状,比起那个时候来确乎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尤其是到了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封闭的大门都打开了,跟整个的外部世界发生了更密切的联系,名副其实地成了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这种宏大的格局和氛围中,多少人们胸襟极大地开阔了,识见极大地提高了,眼光变得更为全面,信心变得更为充沛,思考的能力也达到了一种崭新的高度,像这样向着现代化突进的精神面貌的出现,确乎是我们国家在今后不断得到前进的关键性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背景。

而如果我们回顾“五四”时期的情况,那确实是笼罩在一片沉寂与幽暗的氛围底下。鲁迅在二十年代中期就曾感叹过当时的“民众要看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华盖集·通讯》),在这种蒙昧的社会状态中间,开始觉醒的先驱者是相当稀少的,真可以说是寥若晨星,他们冲决陈旧秩序和展望崭新前景的言论,在多少被囚禁于专制主义氛围底下的人们听起来,实在有点儿惊世骇俗和大逆不道的感觉,并且受到了卫道者的攻击与迫害。鲁迅形容这些先驱者的心态,“颇有以孤军而被包围于旧垒中之感”(《〈奔流〉编校后记》),无疑是描绘得十分确切的。他自己写作《狂人日记》的思想契机,肯定跟这种客观的氛围与主观的强烈感受都有密切的关系。

正是因为面临着像《呐喊·自序》中所说,处身于“一间铁屋子”中孤军奋战的心情,所以在提出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口号和主张之后,往往会焦急万分地希望它赶快实现,容不得细细的商榷,这种心情似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又由于他们处在那种弥漫着专制主义与奴性主义相交织的文化气氛中间,也就很容易表达出某些带着愤懑和偏激情绪的片面性意见。正是通过这种带上片面性的逻辑推理方式,深刻地击中了传统文化的本质缺陷。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例,其中写到主人公“翻开历史一查”,看出这“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种比喻性的描写显然是偏激和片面的,却又确实是无比犀利和深刻地抓住它蹂躏心灵和扼杀人性的痼弊,实在太精辟了,真可以振聋发聩。

今天的情形跟“五四”时期确乎是很不一样了,在洋溢着更多现代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更多的人养成了容忍不同意见的习惯,如果这种宽容的心理更进一步地发展,就会变成欢迎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得到发表,愿意共同来进行讨论。曾在好几篇文章中看到过,明确地引用了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是我一定要用生命维护你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恰巧是显示了逐渐趋向于学术民主的健康前景。这种相互容纳和补充的精神, 就有可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明秩序向前迈进。

我们已经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进行的全部现代化过程。这种现代化的历史有其成功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深刻缺陷。在我们这儿曾经夸大过它的弊害,却看不到它取得成就的方面;也曾经夸大过它的成就,却看不到它严重的痼疾。我们确实应该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使得我们的看法变得更为全面和准确,这肯定是当前必须很好进行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也正在努力地进行现代化,那么如何吸取它的成就,如何摒弃它的弊害,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从物质文化、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来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达到的现代化程度,确实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同时却又存在着像上边所说的严重的弊病。以物质文化而言,由科技革命所形成的先进和富庶的大工业生产,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高度享受和方便,绝不是上一个世纪和本世纪初期的人们所能想象的,诸如漂亮和舒适的住宅、包括电脑在内的一切电器设备、汽车等等,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科学造福于人类实在太巨大了。然而在普遍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个社会中间,贫富悬殊依旧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多少富翁的攫取高额利润,是造成这种社会财富分配状况极端不公正的根本原因。而那些富翁们的权势和气派,以及他们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引诱着多少人们也采取贪婪和凶狠的手段去牟取暴利,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会造成社会心理的严重失衡。金钱垄断的现状所造成的金钱万能这种精神魔力的诱惑,无疑是那个社会中间最为严重的腐蚀剂,引起了伦理道德观念的倾斜。

正是在这种牟取暴利的狂热追求中,许多大工业生产并未严肃认真地去解决噪音、有毒气体和其它排放物的妥善处理,这样就不能不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极为严重地影响和损害了无数人们的身心健康。更有甚者是有些人为了追求暴利,竟可以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去生产鸦片之类的毒品,生产具有惊人杀伤力的化学武器等等,这正像汤因比所说的,“科学技术之由杀人利器而作法自毙”(《我何以不喜欢西方文化?》)由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所造成的高度现代化物质文明,在以金钱垄断所造成的伦理道德的倾斜中,会发生多么令人恐怖的前景啊!

以思想文化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素质,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开发,发挥出了人的主观独创能力,也使得人们的精神状态获得极大的解放和自由,这种个性解放的巨大的浪潮自然是推动了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地前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本来应该是在整个社会的群体中间得到实现,这种在人们之间以普遍存在的平等为前提的自由,必须建立在以不侵犯别人自由为原则的法律的制约之中。然而追求巨额财富的强烈动机,就可能萌生出冲破一切制约的欲望,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之上产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得以恶性膨胀,形成了危害社会群体的种种罪恶,其中表现得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暴力的泛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抢劫枪杀案,几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事情。

尤为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暴力与犯罪竟跟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日本东京地铁的施放毒气案,美国俄克拉荷马城政府大楼的爆炸案件,以及大量的电脑犯罪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如果科学技术的发达,不与人们伦理道德修养的高度完善相结合,却掌握在道德败坏的暴徒手中,这样的情形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极端个人主义的欲望,最终就有可能通过暴力和犯罪,侵犯社会群体的利益与安全,而他们的生活理想又是追求极端的享乐主义,形成了对于性的放纵。性和暴力的泛滥,在西方国家的文学艺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和自然主义的表现,这是对于社会精神的强烈毒化,那里的不少有识之士已经针对此点,发出了忧心忡忡的呼吁。

以制度文化而言,建立了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程序,形成了具有高度效率的经济和行政的管理方式,以及严密系统的监督机制,却又不能不被潜藏的金钱垄断的深层本质所驱使,正是因为存在着主要是由金钱所标志的社会地位的差距,在各种公开选举中的机会肯定是不均等的,缺乏大量竞选资金的筹集与支持,无论多么有才能的竞选者也很难取得胜利。而正在任期内的各级政府官员,其中也会有人在谋取更多金钱的刺激底下,运用狡诈和欺瞒的手段,逃过各种基本有效的监督机制,肆意接受贿赂的腐败丑闻,是时有披露的。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比起封建专制和绝对权力的统治来,自然要先进和合理得多,却也不能不存在着片面的性质。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实现了平等,从经济地位的角度来说却又并未实现完全和彻底的平等。像这样由绝少数巨富高踞于整个社会金字塔之巅,此种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正状况,无疑是那个社会中间产生许多弊病和危机的根本原因。那里的不少有识之士都提出和思索着上述的问题,而在有些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现代主义文艺家的笔下,更可以看到他们对此作出了触目惊心甚或是有所夸张的揭露与反思。

至于苏联和东欧模型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国营企业的建立来解决金钱垄断的祸害,从表层状态看是趋向于平等了,然而由于它建立在等级特权基础上的个人专断政治体制,无疑是从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倒退,这种权力的垄断必然会导致财富的化公为私,而且管理方式也十分紊乱落后,生产效率更是极为低下,由这些原因所导致的大规模浪费肯定是惊人的。正由于它缺乏向前发展的蓬勃生命力,造成解体的结果可以说是具有必然性的。

正因为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对苏联和东欧模型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进行了严肃的反思,所以对于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建设中国的现代新文化这个问题上面,盲目地从事“西化”的想法,以及重复苏联和东欧往昔的那条道路,大概是不会有多少人信服的了。

在思考文化问题的时候,有的学者出于对这几年来过分倾向于“西化”这种思潮的反拨,提倡“21世纪是东方文明取代西方文明而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种主张,听起来确乎是很能让所有的东方人感到鼓舞,然而仔细一想却又不能不感到是一种老调的重弹。本世纪新儒学派的开山祖师梁漱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话,“现在是西洋文明的时代,下去便是中国文化复兴成为世界文化的时代”(《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并且作为它重要代表和象征的东方文明,真的能够列为整个人类走向现代化的目标和圭臬吗?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以正统儒家学说居于绝对优势和核心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自然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开放出的灿烂花朵。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间,它产生过正负两个方面异常复杂的作用。它整体的框架是为专制主义的君王政治服务的,因此就不能不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它作为一种十分注意伦理道德修养的学说,正像《礼记·大学》所阐述的,全面和系统地致力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操陶冶。这样完满地考虑到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以及对于它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十分可取的,也从而形成了崇尚学习和修养的精神,关心民生与邦国的理念,百折不挠的社会使命感,坚定不移的入世和务实的思想,以及用仁义和中庸进行调节的群体意识等等。只要拂除专制主义的精神线索为其蒙上的阴影与尘埃,置于现代文化注重人们之间平等关系的建构中间,自然都可以很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这样的工作应该更好地进行。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部分的正统儒家学说,它在这部漫长历史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毕竟是主导性的。由于它萌生于农业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从而很自然地形成了维护此种等级特权的世袭统治规范。正统儒家学说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坚定不移地发扬尊卑观念与专制纪纲的基础上,通过制礼作乐出现一种和谐与文明的秩序。可是在这种表面上和谐的背后,由于它等级特权的极端不平等,专制纪纲的极端不自由状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只能是禁锢和扼杀着人性,延缓和阻碍社会的前进,这又是我们必须彻底地加以否定和澄清的,否则就无法救出和发扬其中合理与健康的成分,无法出现冲决这种束缚和禁锢的人性解放,无法走向以平等和自由为标志的现代生活秩序。包括陈独秀和鲁迅在内的“五四”先驱者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切身体验和深刻思索,应该说是表述得基本准确的。我们在新文化的建设中,是沿着这条道路更好地往前走去,还是抛开它和退回去呢?这应该说是不难予以回答的。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性的解放确实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却依旧存在着金钱垄断和贫富悬殊的状况。只要占有了财产,几乎就可以占有社会的一切,于是金钱万能的魔力,如醉如痴地引诱着多少人们,奢侈淫逸的享乐主义也随之而弥漫于整个社会,趋向于人性的放纵和堕落,这就引起了整个社会的伦理和法制观念都发生倾斜和动摇。像这样将个人置身于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和法律制约之外,必然会产生危险的犯罪行为。跟这种情况比较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群体的观念,在消除了独断和盲从这样的弊病之后,确实是值得很好发扬的。总而言之,人性的解放绝对不能趋于放纵,不能抛弃社会的责任,侵犯社会的公益。个人和社会应该在现代的道德和法律观念基础之上,完善地融合在一起。

蔡元培在“五四”时期提倡“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主张,无疑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现代观念。不管是东方或西方的文明,只要其中合理和健康的部分,都是属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只要它能够适应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都应该加以吸收和发扬;而在其中不合理和不健康的部分,则应该加以否定和舍弃。看来东西方两种文化在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具有自己的种种长处和缺陷。如果说在看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严重缺陷,就大呼要“全盘西化”,这是一种偏颇的话;那么在看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严重缺陷,就回过头来陶醉于古老的东方文明中间,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思想上的片面性吗?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毕竟是早在我们之前就开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其中体现着社会发展共同规律的历史性成果,无疑是值得我们加以认真地借鉴的;而它所暴露出来的严重弊病,又必须引起我们严肃的注意,慎重地加以防止和避免。至于人类面向未来迈步的目标,应该是更好地致力于消除权力与金钱的垄断,人性的解放必须和现代伦理道德的追求相结合,使得整个现代法制社会更为健康地成长。而这种现代化过程又都是在各自具有鲜明民族性格的土壤上进行,这样就会使得整个世界既有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个性,又有现代化的共性,在保持和发扬个性的基础上逐步趋于接近和汇合,这样就既不是单一的西方文化,也不是单一的东方文化,而是在极为宽广的范围内取长补短,去建设人类共同的新文化。

标签:;  ;  

五四运动183号现代化183号东方文明_民主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