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 730799
摘要: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200例我院妇产科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取样后分别给予实时PCR和第二代杂交式捕获法(HCⅡ)检验,同时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7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69例患者有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实时荧光PCR检验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的阳性检出率为57.8%,显著优于HCⅡ检验的34.9%,实时荧光PCR检验的HPV阳性检出率为72.1%,明显优于HCⅡ的阳性检出率60.9%(P<0.05);而二者对CIN-HPV各期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PCR检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临床诊断价值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PCR;诊断
前言
很多临床研究和文献报道均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为引发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因素,并且大部分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同时伴有HPV的感染,宫颈癌标本中,90%以上都可检出HPV的DNA,在高危型HPV的感染中更为常见,对HPV做好临床诊断检查工作,能够极大地促进宫颈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此在临床上对HPV的诊断检查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据文献报道,HPV的种类繁多,但高危型则主要有15种,而HPV16、18、58为我国主要的高危病毒种组。在临床上,HCⅡ在对HPV的DNA检测上是主要的检测方法,近些年来,实时PCR检验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可以为临床检测HPV提供快捷简便。本研究着重于对实时荧光PCR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的HPV-DNA检测的结果分析对比,以期为临床上的HPV诊断提供快捷、准确、专属性好的检测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我院妇产科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取样后分别给予实时PCR和第二代杂交式捕获法(HCⅡ)检验,同时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31.8±3.7)岁,分别实施实时PCR和HCⅡ检验。200例患者中,高度上皮内鳞状病变者34例,不典型鳞状细胞特征者82例,低度上皮内鳞状病变者84例。患者均无生殖系统疾病史,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00例患者就诊后,采用对照试验方案进行探讨分析,并分别实施实时PCR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两种方法检验所取样本,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和检测结果对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实时PCR检验:采用荧光PCR试剂盒(上海之江公司生产)和实时荧光PCR酶标仪(上海宏石SLAN-96S),通过定量的PCR仪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确定HPV类型,操作流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验:采用Digene公司提供的HPV-DNA试剂盒、子宫颈微采样器及HCⅡ杂交信号扩大系统,而圆底96孔酶标板和微孔板封面胶膜为Axygen公司生产。取样本后使用RNA探针进行杂交,生成的杂交体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发出信号,通过发光的强度大小进行定量测定,计算其含量。若HPV负荷量不小于1.0pg/mL,可判定患者HPV阳性。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实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7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69例患者有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时荧光PCR检验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的阳性检出率为57.8%,显著优于HCⅡ检验的34.9%,实时荧光PCR检验的HPV阳性检出率为72.1%,明显优于HCⅡ的阳性检出率60.9%(P<0.05);而二者对CIN-HPV各期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CIN-HPV各期的阳性检出率与HCⅡ检验相比较无差异(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最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其临床报告发病率水平的不断升高,给我国育龄期女性患者群体的生命健康状态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癌变的诱发因素。生殖道 HPV感染与年龄的关系Kiaer等报道,年龄是 HP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HP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分析可能由于年龄增长而使该人群获得一定的免疫应答的能力有关。许多研究报道妇女生殖道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是18~28岁,此阶段感染大部分为暂时性,感染率可达到25%~30%,35岁以后5%~10%转为持续感染。本组病例显示,HPV感染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41岁年龄组感染率略高于20~<31岁年龄组患者,但基本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提出。大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多数女性没有明显临床疾病的表现,感染最终处于被抑制状态或被清除状态。少数发展为持续感染,进而发展为CIN。大量研究指出,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初原因。宫颈癌的发生从正常宫颈、CIN发展到浸润癌是一个连续而漫长的过程,只有持续性感染,并在其他诱导因素(吸烟、性行为、口服避孕药等)作用下才会导致CIN或宫颈癌,HPV感染平均8~12个月,可以导致CIN发生,经过8~12年发展为浸润癌。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持续性HPVDNA阳性的女性中15%~28%在2年内发生宫颈上皮内病变,而阴性者只有1%~3%。我们曾有文献报道,中国沈阳地区709人健康体检,宫颈组织学异常29例,其中CINⅠ19例,CINⅡ8例,CINⅢ2例,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现患率为1.41%[4]。与之相比,即使同一地区HPV感染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进一步说明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必要生物学条件。有研究发现高危型HPV感染阳性、宫颈涂片正常的妇女在随访34个月后,其宫颈细胞发生异常的风险度高于HPV阴性对象(28.2∶1.0),而且细胞学发生改变的对象90%以上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者。本文提示HPV阳性者,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故对于高危型HPV感染者,应定期随访,并尽量行阴道镜检查。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与宫颈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备显著的直接相关性,切实做好高危型乳头瘤感染患者的检验诊断,对于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具备不容忽视的重要临床价值。我院以收治的部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实施了检查诊断,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实施临床检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提升患者的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实施临床检验诊断,相较应用二代杂交式捕获检测技术实施临床检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提升患者的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确保患者获得良好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汶,于露露,王红等.cobas4800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技术在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细胞学转诊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7):543-548.
[2]刘丽,陈育梅,张庆元等.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9):1417-1419.
[3]杨亮亮,朱义保.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4):282-284. [4]朱蓉,居会祥,王锋等.高危型HPV DNA检测应用于体检中的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2014,(4):347-349.
[5]何鑫,陶绘丞,王淑珍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随访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2):205-211.
[6]刘佳佳,冯姝,瞿全新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0):1140-1143.
[7]牛庆玲,卢爱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4,35(2):243-245.
[8]关嵩青,叶菲.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病变Leep术后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2):353-357.
[9]何金龙,赵瑞萍,陈翠等.两种不同留样方法比较 HC2和 Cobas 4800系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检出一致性[J].检验医学,2016,31(8):730-732.
[10]管文燕,柏涛,郑金榆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南京地区10221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3):232-237.
论文作者:张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论文; 阳性论文; 检出论文; 宫颈癌论文; 病毒论文; 实时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