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礼艳

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礼艳

贵州省骨科医院 急诊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了解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开展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结果: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心理状态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实施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效果

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可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院前急救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院前急救处理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和科学时间管理有助于在有限的急救时间内完成相对充分的救护活动。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开展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回顾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之间的病例,随机选择100例,随机分组,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4.46±2.45)岁。男女分别是32例和18例。常规护理组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4.91±2.11)岁。男女分别是31例和19例。两组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对多发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对多发伤患者开展早期开展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具体包括,第一,心理护理:大多数多发伤患者非常关注多发伤的变化,患者烦躁等不良心理状况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进行患者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第二,健康教育。患有多发伤的患者对多发伤没有全面的了解。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多发伤的基本知识,使其更好配合治疗。第三,病情监护:应密切监测多发伤患者的血糖、呼吸和血压等,并实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第四,时间管理。遵循快准及时的原则,现场急救措施控制在半小时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多发伤发生机制认知、多发伤临床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采取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满意率100.0%(50/5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0.0 %(4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5,P=0.026<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接近,P>0.05;护理后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心理状态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中,护理之前,常规护理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评分分别是62.21±7.11分、68.21±5.25分,护理之后常规护理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评分分别是38.21±2.01分、37.01±2.71分。护理之前,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评分分别是62.25±7.25分、68.56±5.57分,护理之后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评分分别是21.12±2.03分、22.12±2.01分。

2.3两组患者多发伤知识了解度、遵医行为比较

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多发伤发生机制认知、临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多发伤发生机制认知、临床治疗依从性分别是93.21±3.21分和93.01±3.21分。而常规护理组多发伤发生机制认知、临床治疗依从性分别是84.51±3.67分和83.32±3.25分。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6.0%(3/5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0.00%(1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1,P=0.025<0.05)。

3讨论

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综合性、高质量的护理特点。通过心理指导多发伤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积极乐观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时间护理可缩短急救的时间,为患者病情抢救赢得时机 [4]。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对多发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对多发伤患者开展早期开展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结果显示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组满意度、心理状态、多发伤发生机制认知、多发伤临床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所述,多发伤患者实施早期开展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黄宗平.“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7):1007-1008.

[2]于泓,姚树生,杨兆平,于洋.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对照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9,7(01):42-43+46.

[3]张先宅,廖颖.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1):93-94.

[4]卞丽.探讨院前急救在车祸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34-35.

论文作者:王礼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礼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