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各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各项技术也不断完善。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由于施工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区别,外加现代房屋建筑的功能同传统的建筑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地基处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成为施工效率提升的关键。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特点
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主要是在施工环节中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用于改善房屋建筑的地基渗透性以及变形性质等,从而提升建筑地基的承载力。在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较为复杂,其特点也表现为多样性。首先是地基的潜在性特点。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在地基处理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会对整个工程预留潜在的安全隐患;其次是地基处理的困难性特点。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治理过程中,局部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处理方式加以解决,然后对施工质量进行调整,要想确保工程的施工要求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需要从地基处理入手。但是这一工程在地基处理上难度较大,地基的连带性问题较多,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结构和施工质量。最后是地基处理的复杂性特点。我国的国土面积广泛,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也各有差异,存在冻土地、盐碱地以及软土地等地质。同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泥石流、滑坡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不同,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复杂性较大。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现阶段此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硅化注浆和水泥注浆两种方式实现,前者即在电动、加气、压力等作用下将硅酸钠混合溶剂灌注到地基中,利用硅酸钠混合溶剂的物化特性使地基土地的强度和硬度达到预设的标准;后者是通过压浆泵和灌浆管将按照实验获得的比例数据配置的水泥浆液向地基中灌注,利用水泥与周围土体凝固成强度较大的整体,对地基的强度、压缩性、抗变形能力等进行改善。随着注浆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注浆的方法已经突破单一的形式,复合的注浆技术出现并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将两种配置好的浆液分别从设置在注浆管顶部的Y型管端口以相同的压力和流量向地基中灌注,在提升凝固速度、质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可见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属于改变地基原有结构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的预防房屋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将预先配置好的水泥浆通过高压旋转喷嘴,在10至25兆帕的高压作用下向处理地基土体中喷入,使水泥浆和土体在混合凝固的同时改善地基的物化性能,现阶段旋喷注浆桩在改善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回填土和碎石土等软土地基的强度、渗水等性能方面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时既要考虑翻浆、冒浆等现象的正常出现,又要使岩粉适当的沉淀,喷嘴前端距离满足高压旋喷的需要,所以钻孔口径和终孔深度等都要得到严格的控制,通常其口径要比喷射管外径大2至5厘米,深度比开喷深度大50至100厘米,当孔深在20米至30米之间时要保证孔斜率不大于1%
2.3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利用振冲法进行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时,需要应用起重机的起吊功能,实现振冲器的起吊,当潜水电机在运行的状态下,振动器在偏心块的作用下会产生较高的振动频率,此时利用水泵使高压水流在阵冲和水泵的双重作用下喷入地基土体,并达到预定的深度,此时将碎石等准备好的填充材料向土体填充并结合不断的振动挤密作用,在此项技术施工结束后所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使地基的沉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经济、快速等优越性,此方法主要应用于松散砂土地基的加固中。另外,此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以深层搅拌法的形式使用,其主要以水泥浆作为注射的浆液,使水泥浆和软土在深层搅拌机的作用下,在地基深度拌和,在水泥浆的物化作用下,使地基深层形成在整体性、水稳性、强度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的水泥加固体,构成整体的复合地基,此方法主要应用于深度和厚度均较大的淤泥、沼泽等泥炭土地基中。
3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新型填土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新型填土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粉煤灰吹填法,还有一种是灰土挤密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房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房屋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新型材料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尤其是在地基处理方面的应用更加普遍。粉煤灰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材料的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利用粉煤灰吹填法对建筑地基进行处理,可以强化吹填土的固结状态,有利于缩短工程工期,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在利用粉煤灰进行吹填时,为了增强地基施工的均匀性,确保土体达到良好的固结状态,需要调制好粉煤灰和淤泥的比例,并且加以试验,在试验数据满足要求之后才能够具体的应用到工程施工中。灰土挤密法主要应用于湿陷性的黄土地基工程中。先采用深层强夯法夯实地基,然后启动旋转钻机,通过钻机将灰土注入孔内。在夯实成桩的过程中,需要对桩位进行多次锤击,促使桩径扩大,这样才能够让灰土和桩间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改变地基的湿陷性现状,达到控制地基变形的目的。
3.2碎石桩夯实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地基夯实处理有利于巩固地基的土层结构,提高地基承载力。对于这一工程施工技术的实施,先在填土层中处理好碎石桩,加强地基土的排水固接以及挤密工作,然后选择合适的强夯点,在机械设备的辅助下,打散碎石桩,再根据碎石桩打入的粒径,将碎石填进护土内部,这一时期的地基就会形成密实的碎石,大量的碎石同土层混合在一起,形成联合的碎石桩,最终形成复合性地基,有利于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在强夯地基时,还需要确保夯击次数的合理性,可以强夯三次左右,然后降低夯击力度,以低能量夯实一次,提高地基夯实的力度。在地基施工中,由于土层实际湿陷度不同时,土层的厚度等级也会不一样,所以,夯沉量方面,要综合考虑地基结构以及土壤性质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理想的夯实效果。
3.3注浆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注浆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基地的缝隙进行处理的技术,改变地基的湿陷状态。一般选择的浆液为硅酸钠混合溶剂,通过一定的施工程序使这种溶剂凝固在一起,然后将其注入地基中,有利于提升地基的硬度。还有一种注浆技术的主要原料是水泥,在水泥当中加入适当的水分进行调配,使其成为水泥浆液,通过一定的处理技术达到浆液凝固的目的,最终提升建筑地基的牢固性。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多个施工环节,同时也涉及到多项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地基处理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到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做到科学施工,通过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增强工程地基的牢固性和密实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度,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确保建筑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宇男.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9):105,112.
[2]杨邦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8818-8819.
[3]朱春平.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2232-2233.
论文作者:徐胤峰,马音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碎石论文; 注浆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房屋论文; 浆液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