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新西林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在遵循生态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原则下,能够因地制宜、强化本土化植物的利用、动态化监控、公众广泛参与以及多要素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对湿地景观合理设计,以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完美结合,提升城市湿地公园内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湿地公园;建设
1、城市湿地公园的内涵
1.1城市湿地公园简介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传统的绿化手段,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可供人游览,并且其中植物丰富,具有科研和教育价值。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水平,能有效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一般而言,城市湿地公园共有以下几个分区:首先是重点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珍贵的湿地动植物,具有相应的科研价值;其次是湿地展示区,主要用于体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游览和观赏价值;再次是游览活动区,主要用于开展多种娱乐活动,发挥其娱乐性作用;最后是管理服务区,主要是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管理,减少外力因素对城市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1.2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价值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生态环境保护价值。湿地资源能提供大量水资源,调节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空气质量,促进降水,提高城市空气湿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直接的联系,是城市发展中珍贵的自然资源。此外,湿地中的生物资源丰富,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
第二,文化传播价值。城市湿地公园是重要的旅游场所,以城市特色文化为载体,构建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能展现出城市的特色文化魅力,并开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有效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此外,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的多种娱乐设施,还能向人们提供优质的休闲放松场所,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第三,推动经济发展价值。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城市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的自然景观风光和娱乐设施,能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游玩体验。因此,提升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建设水平,还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原则
2.1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多样性特点,严格按照我国湿地保护法的法律法规开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统筹湿地实际的自然特点,最大程度保障生态物种、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与和谐发展,突出当地湿地的地质特点、自然环境特点。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切实开展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保障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自然性与人文性。
2.2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湿地为广大生物群体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在开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必须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干预,为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结合当地周边的实际生态环境,保障周边自然环境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发展,构建出科学的生态廊道。积极保障生物环境、矿物质、水体资源等各个环节结构的平衡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合理性原则
想要切实发挥出城市湿地公园的实际自然环境、动植物经济价值,就应该合理、科学地结合当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合理建设自然景观以及开展科普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保障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避免人为建设对城市湿地公园带来不利影响。协调城市湿地公园整体风貌,利用湿地中的各种资源开展生态化建设。突出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地理特点,保障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与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2.4美观性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吸引游客最大的一个特色便是美观性,通过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保障人文景观的美观性、丰富性与愉悦性。通过奇特的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动植物,让城市湿地公园动静结合。紧密结合城市湿地公园姿态、色彩、意境等各个内容,在增强城市湿地公园美观性的同时,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人文意境。
3、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3.1对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区域进行景观设计的方法
由于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相对复杂多样,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较多,且部分湿地公园具有城市水质净化的功能,因此必须对这类区域景观进行科学设计,使之既能够保证湿地区域的功能性,同时有能够展示湿地公园的景观之美。对湿地公园功能区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应注意考虑水质净化功能,湿地本就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而它对于城市污水有较强的净化作用。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对湿地类型进行划分,根据湿地水流情况进行湿地功能构建,并在植物景观中积极选择净化作用较好的湿地植物。
3.2湿地植物种植设计
(1)植物具备发达的根系,能有比较强的输氧能力。(2)考虑植物品种的净水能力。代表植物包括如:浮萍、凤眼莲、荷花、芦苇、香蒲等。(3)具备良好的景观效应。因城市湿地公园的特殊观赏性,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植物搭配的色彩感,组团配植,并将植物特色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从而突出湿地环境的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对于湿地景观产生更多的精神共鸣。(4)便于管理。湿地公园植物往往种植面积较大,品种较多。因此,在植物选择时,尽量选取适于本土生长的常见植物,方便与后期进行管理。
3.3景区服务设施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服务设计是保障城市湿地公园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大游客与游人们休息小憩的必备设施。只有构建起良好、科学、高质量的城市湿地公园服务设置,才能避免游客破坏环境。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可以在不干扰环境自然发展和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设置景观亭、水榭、院桥、游廊等景观。
将静态观赏服务设备,例如,凉亭、水榭、舫等,与动态观赏景观,如旅游路线、景观船等进行合理的穿插设置。在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强化雕塑等具有人文景观的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广大游客们的观赏与服务带来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3.4景区生态功能示范区设计
首先,水质净化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是城市湿地公园最强的功能示范体系,必须要强化水质净化的实际效率,突出湿地植物的健康性与可持续发展。其次,多种生物维持功能性的展示。积极针对自然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地环境特点,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植物。例如,在山林下种植耐阴植物,在水边种植喜湿植物。通过灌木与乔木的交错种植,营造出良好的植物层次错落感。严格统筹植物在层次上的空间规划,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多样性。
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及其周边湿地面积急剧缩小,导致城市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影响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内部建设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广泛的湿地利用和保护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在城区内建设湿地公园尚处在初级阶段,为了促使湿地公园建设价值最大化,需要针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进行有效分析、合理的设计,通过景观更好地发挥湿地的观赏性、功能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性,为充分挖掘湿地公园建设价值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江菡.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2]骆林川.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3]石轲.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性景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徐新洲.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5]勾波.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论文作者:庄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湿地论文; 公园论文; 城市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功能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