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临江市临城小学,吉林 临江 134600)
摘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和它们所概括的事物的形象,通思维、加工,在头脑中结合起来。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感性认识,不仅使学生难以掌握概念、理解知识。而且会出现一些错觉,因以教学中应遵循直观性原则,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演示教具;操作演示;体会和感受中提高学习
一、实践活动弥补感性不足
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主张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由于千米这一概念距学生实际较远,感悟经验不多。教师应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设计一次实践活动课来弥补感性不足,将数学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和运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1)两人或三人一组,用测量绳在公路边测出100米,200米,300米....1000米并记录从()到()是100米,从()到()是500米...从()到()是1000米。
(2)在测好的100米路段上,试走几次。看看大约需走几步,算一算一步有多长。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再用步子测量一下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长并记录下来。
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了千米这一概念,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生中出现的长度单位不清,如一人身高120米这样的误差。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
在学习几何形体知识时,让学生动手做各种形体模型,在模型上认识棱、面、体等概念,在教学面积和周长时,组织学生实际测量,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演示教具,使抽象具体化
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受器官——眼、耳、鼻、舌、身。它的某些属性在头脑中产生的反映叫做感知,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直观感性材料。感性材料应举小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实例,事物等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看看、听听、摸摸、做做丰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创造和思维。
例如,一年级做“3”的认识,教师先用3支铅笔,3个同学,3本书,等熟悉的东西让学生观察实物数数。接着用3只小鸟,3只蝴蝶,3面小旗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数数。再让学生听3下拍手声,看滴3滴水数数。这样从实物、图片,到声音。看水滴数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领悟了“3”的概念。
三、操作演示,丰富感性认识
思维始于动作,动手操作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比“眼看”,“耳听”都深刻的多。因为操作时要用耳听老师提出来的操作要求,眼、手协调着进行操作,然后再用口说出操作过程和感受,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
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让每个同学事先准备好等长的四根长棍,等长的四根短棍,要求学生用这8根棍先摆出长方形,再摆出正方形。通过动手摆,使学生分清长方形和正方形。
如教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边口述边出示甲有7本书,乙有3本书,让同学想办法怎样才能使两人的书同样多。一名学生将甲书中取出2本放到乙中,让他说道理时,他回答是“因为甲的书多,乙的书少,要把多的补给少的。”使学生领会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移多补少”的涵义。从而理解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并引导学生将上述操作活动用口述,编一道应用题。“甲有7本书,乙有3本书,平均每人有几本书。”通过思考和计算懂得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把各部分加起来,再除以份数的数量关系。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中理解并掌握了知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赵玉改.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
[2]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J].钟书志.课程教育研究.2018(27)
[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J].曹佩英.考试周刊.2017(76)
论文作者:陈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学生论文; 本书论文; 操作论文; 感性认识论文; 平均数论文; 概念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