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问题,历来是我们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学生作文水平的低下,已经直接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问题的产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作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让学生迷失方向,无从把握。
一般说来,作文教学,不似字词等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因为字词的教学是读写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具有单一性、可操作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因此,就很容易使学生感知和把握。而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多角度、多层次,具有鲜明的个体气息的语言性的教学,它建立在字词的基础上,又远在字词的基础之上。因此,它不能单凭记忆,也不能单凭联想或者想象,就是因其这样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使大多数的同学很难找到从字词到语言的整体组织的过渡点,从而造成他们对整个作文教学的无从把握,对他们而言,作文就变得没有头绪,没有内容,没有立意,没有方向。在这种状态下,绝大多数的孩子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在老师和时间的强制下,匆忙应对、敷衍了事,无真心、无真意。
2.作文教学的困难与我们教师本身也有直接关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许多教师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知识接受的教育,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至于说对作文教学尤为重要的情感、情趣与灵性的教育,更是不被重视。这样,就极易在教学中造成对字词句等教学的形式化、机械化,这就必然使充满无限活力的作文教学不得不建立在这种僵化的基础之上,走向一个更为狭小的圈子。而实际上,字词句等的学习也好,作文教学也好,无不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涵就是情感、灵感和情操的培养,以及对认知行为的思考、感受及对广阔空间的展示和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白。教师对字词句的狭隘定位,必然给作文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就是,它使字词句更为直观,使作文教学更为抽象,进而使二者之间呈现更大的差异,最终造成学生思维的无从联系、无从接受,最终呈现割裂和对立的状态。
3.由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所决定。
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模仿潜质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展不开、扩不出,写不活、无自我,以一种生搬硬套,体现出他们这一年龄段独有的生理和心理体验。
二、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改变传统模式,模糊字词句等基础教学模式与作文教学的界限。
字词等的教学,是读写教学中最基础的一环。因是基础,所以必须有延展性、连续性,任何孤立的字词的教学都违背了它的这一特性。有许多教师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了在句中学、字学词,但这远远不够,还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字词。也就是说,字词的教学不能太孤立,即不能对某个字词进行孤立地精雕细刻,应该放眼大局,把它放在充满情感的灵性的课文中,放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放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情境之中。让差异与相似,触发学生对字词更深层的思考,进而,使字词的教学接触作文的边缘。作文的教学,虽是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逻辑的组织教学,但它必须充满情感。而情感类的因素,无论多复杂,都无一例外与我们自身有关系,它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从这一点上说,作文又是具体可感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这时,字词的功能才真正被作文所囊括、所激活。做到这一些,作文才能失去抽象而还原以鲜活;字词才会失去其孤立而还原以真实。
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字词教学还是作文教学,它们都必须由教师的教来完成。因此,教师——知识的载体,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给字词以宽泛的定位,在字词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更何况,这二者之间又不是难以跨越的两个横断面,无论怎样我们总能找到它们二者延续的交汇点。这就是生活中的字,生活中的词,生活中的人,生活中的事;在生活中寻找一切,在生活中发现一切,在生活中感受一切,在生活中描绘一切。
2.适应儿童生理心理特点,顺势而为。
从某种意义上讲,模仿识记是少年儿童时期特有的最为重要的行为之一,因此在这一方面,只能引导,不能压制。而引导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方式就是模仿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无论是在素材的收集、整理和提供方面,还是在写作过程的目的要求方面,以及评讲过程的点评和宣讲方面,许多的老师更多地倾向于程式化,远离少年的身心特点,远离少年的生活实际,让一种虚构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流,教师的成人化的思维左右着一切。显然,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作文也必然向这一误区模仿和发展,最终导致无路可走——千人一面,千人一事。失去了生活的真实,失去少年儿童纯真、懵懂、可爱的本源,作文只会了无生机。
模仿生活,实际就是在体验生活。因为生活都是鲜活的、具体的,它以五彩缤纷呈现灵动、纷繁之美。这样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一双眼睛里就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故事和真正的语言。
顺应身心和个体对认知的差异,才会使作文萌发勃勃生机。作文的过程就像在打开一扇门,门后应该是让孩子们喜欢的阳光、鲜花、小溪和青青草;是快乐的游戏、浅浅的忧伤、淡淡的迷惘。在快乐和真实面前,这扇大门才会越开越大,在孩子们的心底留痕;作文,才能真正走向自由的广阔的天地。
论文作者:于军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字词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这一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在生活中论文; 放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