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非对称贸易条件下外贸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非对称论文,外贸论文,我国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贸易保护曾是先行工业化国家在发展初期的共同选择
自由市场论者总是试图使人们相信自由贸易是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源,经济全球化会使所有参与国受惠并走向繁荣。而且,现今大多数的富国至少都在表面上推行着该政策也似乎向我们生动地展示着一个个例证。就对当前现实的观察而言,自由论者将自由与繁荣联系在一起并没有错,但他们却改写了他们过去的经济政策史,也颠倒了因果关系:不是因为它们过去实践了自由主义主张而变成富国,正相反,是因为它们是富国所以才能推行自由主义主张。
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无一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相反西方世界兴起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掠夺、殖民、压榨、欺骗与贸易保护的历史,而所有这些与其说是市场主导着经济的过程,不如说是政府、冒险家和军队在起决定作用。
现代发达国家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并试图美化与改写它们的发家史,将其兴起的原因归结为自由市场制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其贸易保护能在一种更隐蔽、更合理的借口下得以继续,同时将其对穷国的不对称贸易披上一层“平等”的迷彩服。
二、非对称贸易——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历史条件与国际政策经济环境
与主流经济学规模报酬不变及“零和博弈”假设不同,经济中存在着大量可被观察到的报酬递增的活动和产业,这些活动和产业大都集中在技术领先和制度领先领域,也就是说这些领域大都存在于先行工业化国家,而落后国家只能被迫从事报酬递减行业。这些领域的大量存在,使得所有贸易国按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都能获益的自由贸易主张失去现实的理论基础。
主流经济学论证,自由竞争条件下世界经济将出现“收敛”趋势,各国要素价格将实现“均等化”。但这两种结果,特别是作为最重要的要素价格——劳动工资的均等化,在实践中并没有出现。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从事报酬递增产业带来的额外收益没有与所有贸易国互惠,而是自己独享的结果。
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自由贸易,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对自己优势地位的保护以及对欠发达国家进行“文明”地掠夺,这种因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能由供求双方对等地竞争决定,而欠发达国家又无力与发达国家共享报酬递增行业带来的额外收益的现象,称为“非对称贸易”。
因此,我国面临的是一种“非对称贸易”:一方面,报酬递增活动中来自技术变迁的大部分收益都被发达国家以共谋的方式被分配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忍受发达国家对我国贸易的合理保护和政府干预的无端抱怨,虽然发达国家的干预和保护远有过之。
三、我国政府可能的策略选择
不难判断,真正的自由贸易理论就在今天也没有在全世界能完全实行。我国加入WTO后,一方面,要遵守WTO规则,履行应尽义务;另一方面,要警惕自由贸易口号下的新保护主义,要敢于应诉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投诉,同时政府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促成产业升级,全面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建立政府主导的“国家创新体系”。
一国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主要从事报酬递增行业还是报酬递减行业,都会产生“自增强”的效应,也就是说从事报酬递增行业的国家将在世界经济中长期从事这种行业从而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引导国家进入恰当的产业并在其中创造较优势,应该被看成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2.降低外汇储备,减少出口,特别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出口,如钢铁、建材、造纸及原材料。
雄厚的储备对抗金融风险、保证经济安全无疑是必要的,但储备并非越多越好。第一,如此高额的储备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价值缩水已经在所难免,原本是对抗金融风险的工具现在却被“异化”,慢慢变成了一个负担。第二,这些外汇主要是靠资源型产品出口换来的,以牺牲国本为代价。从长期的视角看,以创汇为目的的战略导向将会使我国被长期锁定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中。
3.增加进口,重点放在资源消耗型产品的进口和高新技术的引进。
进口与出口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国不是一个资源富饶的国家,用以高资源消耗为代价的产品和子孙后代的幸福去换取纸币,实在很不划算。所以改变目前的战略可能是正确的选择,将更多的资源消耗型产品的供给来源转向从国外寻求,更合理地利用目前过多的外汇储备,进口的选择不是任意的,国家主导的产业升级的机制,要着眼于长期发展目标,产业升级应在以企业为具体实施主体的基础上,发挥政府更强的宏观调控职能,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内紧缺的战略资源,并加强消化吸收和战略储备。
4.减少盲目引资,防止国外游资的进入,加强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在国际投资热中,国内资产和土地大量落入外国人手中,中国的金融安全甚至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且长期对外商的优惠政策使得国内企业蒙受着不能公平竞争的扭曲,本国的企业甚至不能享受“国民待遇”!
5.提高国内工资水平及出口商品价格,间接提高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是个敏感的问题,反对升值的观点似乎有充分的理由。但本文认为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不仅仅意味着直接调低对美元的比价,而是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工资水平和出口商品价格间接地实行。人们只看到我国出口品的价格优势,认为那是“竞争力”,然而我们的“竞争力”是以伤害“国本”为代价的,提高工资一方面可以增加生产成本、遏制出口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国内的购买力,通过配套的优化供给措施,实现总需求逐步向国内倾斜的目标。另外,高工资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是“共谋分配”的结果,也是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更为隐蔽的形式。我国同样可以选择高工资战略,这对改进总需求结构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