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泡沫经济的形成、发展和控制初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泡沫经济论文,台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下半年,亚洲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以泰国汇率改革为导火线的东南亚金融风暴逐渐波及到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台湾也未能幸免,金融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动荡。此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泡沫经济的破裂。台湾从1985年到1995年也经历过一个泡沫经济的产生、膨胀和衰退的过程。台湾泡沫经济的破裂虽然引发了岛内的金融风暴,但并没有波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没有象日本一样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此后台湾当局对基层金融机构进行了整顿和调整,使得台湾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动荡中没有出现大的经营危机,从而减轻了此次金融危机对岛内经济的冲击。因此分析台湾泡沫经济的形成、发展和控制对我们抑制泡沫经济、防范金融危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泡沫经济是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背离基本条件,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迅猛地上涨,此后又伴随着价格的骤然下跌,向基本条件决定的基础价格回归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既是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自身所固有的制度缺陷在经济运作中的外在表露。自8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泡沫经济曾持续10年之久。
台湾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泡沫产生的前提条件。1982年至1987年间,台湾GNP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1988年为7.84%,1989年仍为7.33%。人均GNP也迅速增加,到80年代后期人均GNP达到8000美元,此时台湾经济遭到了第一次泡沫的袭击。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很多而投资渠道不畅,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彩票、股票和期货等投机活动,金钱游戏愈演愈烈,把台湾岛搅得天昏地暗。
据统计,台湾股价指数自1986年起开始迅速上涨,尤其是在1987年的7、8、9三个月之内就上涨了3倍多,而同期国外股市只增长了0.3倍左右。岛内全民参与股市炒作,散户持股比例偏高,到1989年,岛内股票交易总额高达254080亿新台币(约合1000亿美元),是台湾股市开业以来26年累计成交金额的1.82倍。台湾股市交易额在国际股市中排名从1987年的第八位一跃而成为1989年的第三位,仅次于纽约和东京。台湾股市狂飙的出现,使台湾证券交易所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公司一举成为举世瞩目的证券交易所,并于1989年10月被国际证券交易联合会(FIBV)接纳为第29个正式会员。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新台币的迅速升值及海外资金的大量流入又强有力地推动台湾泡沫经济的扩张。台湾经济自60年代起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刺激了出口的迅速增加,形成巨额贸易出超。台湾外贸出超于1985年突破100亿美元,1987年达186亿美元,1988年达109亿美元,1989年为144亿美元,形成巨额外汇储备,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位。贸易出超所赚取的超额流动性资金兑换成新台币后大量流入民间。居民持有的这些新台币并未用于投资,而将大量资金用于金融市场炒作。
同时,由于台湾巨额贸易顺差,美国对台施加压力,促成新台币持续升值,台币对美元汇率由1985年的40.47新台币兑换1美元升到1989年的25.55新台币兑换1美元,升幅达58%。台币升值造成台湾出口受挫,海外市场萎缩,岛内投资外销产业的欲望降低,狭小的岛内市场更没有为投资提供更多机会,大量游资投入到金融市场追逐极其有限的筹码,气泡吹得越来越大。在岛内资金泛滥成灾的情况下,海外大量热钱的涌入又加剧了岛内经济泡沫的扩张。海外投机商为赚取新台币升值价差的套利又向台湾输入了大量资金,仅1988年一年涌入岛内的游资就达150亿美元。(注:何杰:《海峡两岸金融与证券市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另据研究,台湾贸易出超所换回的资金及海外流入的游资除了部分流向地下投资公司、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和黄金市场外,大约有60%的剩余资金流向股票市场。
台湾的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存在诸多弊病也助长了岛内过度投机行为。长期以来,台湾实行公营垄断与严格管制的金融体制。公营金融机构管理僵化,效率低下,促使无组织的民间融资活动盛行,这些活动没有纳入台湾当局金融法规管理范围。80年代中后期起,地下民间金融组织的疯狂炒作助长了股市狂飙,甚至常有黑社会势力的介入,当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在台湾参与疯狂炒作的地下金融组织主要有两个,即地下投资公司和股友社。地下投资公司是在当时岛内金融制度不健全、岛内资金投资无门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些公司以发行入股凭证等方式用高于银行几倍的利息大量吸纳社会游资,然后将这些巨额资金投到股市、房地产及期货市场等,有目的的哄抬某些股票、房地产及期货价格,诱使股民蜂拥跟进,随后择机脱手以获暴利,引起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友社是晚些时候出现的非法金融组织,开始是少数几人共同参与股票炒作,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形成了一定规模,而后运用各种手段广泛吸引股民加入,并常有一些不法券商与之勾结,从事轮流高炒股票,加剧了股市的动荡。
同时,台湾当局对股市的行政干预和涨跌停板制度也不利于股市的正常运作。1987年10月的华尔街股市风暴引发了台北股市的连锁反应,台湾官营银行和省属行库等金融机构按“财政部”指示,于11月中旬起相继进行干预,在股市“崩盘”之际承接“护盘”的特殊任务。这种由财金当局干预股市行情的做法在世界各国股市中并无先例。当时各国股市中除日本外皆无涨跌停板制度,且日本的涨跌幅度也是根据个别股票的价位及其它条件制定的不同幅度。台湾则统一规定涨跌幅度,措施过于僵硬。台湾原规定股市涨跌停板上下限为5%;1987年10月27日为遏制股市跌势,上下限幅度降为3%;以后不久又恢复为5%,1989年又放宽涨跌幅度,1991年底定为上下限各7%。股市涨跌幅度太小,导致投资人风险观念淡薄,追涨杀跌,形成股市投机狂潮。
二
泡沫经济是一种巨幅波动型的经济,对于泡沫经济运动与发展的测量与研究就必须通过阶段性划分来进行。大体上来讲,一般学者认为,80年代中期是台湾泡沫经济的形成和扩张期,90年代前5年是泡沫经济的萎缩期,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泡沫的破裂期,或是持续的缓慢萎缩期。
1985年至1990年是台湾泡沫经济的形成和扩张期。这几年间,台湾股价指数分别以26.7%、126.2%、143.7%和65.6%的年增长率上涨。股价的巨幅上涨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严重脱节。同期内,台湾某些地区房地产价格平均上涨3至4倍,甚至更高,但同期岛内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仅为0.6倍。房地产价格增长率高于实际经济增长率5至6倍。房地产价格的巨幅上涨对工薪阶层人员的冲击很大,企业工资的升幅永远不能追赶上房地产价格的升幅。企业在利润增长不快的情况下又要支付迅速增加的工资成本。在此情况下,除了少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资讯及电子企业尚能正常经营外,大多数传统产业在岛内难以生存发展。
台湾泡沫经济的形成和扩张期,同时也是日本等西方国家泡沫经济的形成和扩张期。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统计,1980—1989年间,世界股市价格总额增长了4倍,其中日本增幅最高,高达12倍。日本等西方泡沫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影响着台湾,因为台湾经济是依赖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发展起来的。因此,台湾与日本泡沫经济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但此后,台湾泡沫经济与日本等国泡沫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差别。进入90年代,台湾泡沫经济进入缓慢的萎缩期,而日本则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直接发生了泡沫的破裂和经济的严重衰退,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大幅缩水,某些房地产价格甚至降到了实际价值以下,日本经济一片萧条,至今没能完全复苏。
台湾泡沫经济到1990年已经发生了重挫,但其幅度或其剧烈程度尚未到完全崩溃的程度,而是持续了较长时间的缓慢萎缩期。台湾之所以能实现这种相对稳定的软着陆,是因为台湾又一次赶上了资本输出与扩大出口的重要机遇。台商对祖国大陆和东南亚市场的成功开辟,输出了大量资本,缓解了岛内的经济震荡。
可以说,台湾是较成功的控制泡沫经济发展的范例,但这种成功带有较强的机遇性和偶然性。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台湾泡沫经济发展到极端危险的时候,恰逢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适时为台湾延缓危机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祖国大陆较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及潜力巨大的市场为台湾经济的再次发展提供了出路。台湾不仅能够通过两岸经贸弥补了对日贸易逆差,而且能够通过向美国出口台资在祖国大陆生产的产品而转移了对美贸易顺差,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外贸是台湾的生命线,外贸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台湾成功的控制泡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这种机遇,台湾在90年代初发生泡沫破裂的可能性相当大。
1995年下半年起,由于两岸关系危机,台湾股市大跌、重大金融案件连续暴发、企业退票和倒闭事件频繁发生,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台湾泡沫经济破裂的征兆。同年初,台湾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指数为7051点,其总市场价值为65万亿元新台币;但是到了6月底,则降为5445点,以市场价值衡量的财富大约减少了1.4万亿元,为5.1万亿元。下半年持续上半年的颓势,继续向下滑落。到了11月底,股价指数降为4777点,其总市场价值大约只剩4万亿元。内需市场萎缩,民间消费支出的年增长率减缓,汽车与摩托车的销售率甚至出现负增长。房地产持续滞销,加上部分房屋已陆续完工,据估计当时台湾地区的空屋高达80余万户,造成社会资源被闲置。(注:刘寿祥:《台湾泡沫经济的发展与检讨》,《经济前瞻》(台北)1996年第1期。此外,参考了《台湾研究》、《台湾经济金融月刊》(台北)等。)
同年,部分台商出于对两岸关系前途的担心和对新台币贬值的预期,把相当数量的资金移出台湾。6月底外汇储备为1004亿美元;到9月底骤降为906亿美元,仅4个月便减少约100亿美元,对台湾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虽然台湾当局于8、9、11月三次调低存款准备率以扩大货币供给,但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股市和房地产的不景气,金融弊案频繁爆发,如“四信”、“国票”事件及尔后发生的一系列农会信用部挤兑事件。同时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及信用链条的恶化,许多企业让开出去的支票不能兑现,使岛内退票率迅速提高,1995年10月份的退票率高达0.8%,是近年来的罕见现象,部分难以为继的企业纷纷破产。
在这种形势下,台湾当局被迫痛下决心,对基层金融机构进行调整和整顿。1997年先后有9家体质不佳的信用合作社被岛内银行合并,预期到1998年全岛信用合作社将因升格为银行或被合并而由1997年初的70多家减少到50家左右。同时当局对农渔会信用部的管理也有所改善。这些措施使原本比较脆弱的基层金融机构体质得以改善,从而在此次亚洲金融风暴中没有出现大的经营危机。
三
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后的台湾经济,一方面要克服困难促进岛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仍然要抑制经济泡沫的重新膨胀,防止泡沫经济破裂对金融和实体经济带来的恶劣影响。从根本上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收益率,从而实现较高实际价值增殖或较高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应扩大对岛内优势产业的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方向,从根本上提高台湾经济的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缓冲资本过剩对于房地产价格及股票价格的压力。这两项投入都属于较长期的投入,它类似一种缓冲装置,调节货币资本供给量,有助于控制泡沫的迅速扩张和破裂,同时也能为经济转型和提高实际经济增长率开发新技术和培养高技能人才。
此外,切实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控制台湾泡沫经济也是至关重要的。台湾当局应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这种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既要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过剩引发泡沫经济。要控制财政收支对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干预力度,并与当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相配合。
岛内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各种严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经济的有效规范,限制某些企业和个人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人为炒作;严格清理整顿地下借贷和投机活动,逐步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在促进岛内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同时,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水平,防范泡沫经济和发生金融危机。
标签:泡沫经济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金融论文; 经济学论文; 股票论文; 房地产业论文; 台币论文; 股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