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
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矿井的通风安全事关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良好的通风是煤矿高效生产的先决条件,因此做好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及相关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包括:水灾、火灾、矿尘、顶板冒落事故以及瓦斯事故,其中瓦斯事故是危险性最大的灾害。良好的通风不仅能防治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还能向井下人员提供氧气、供人呼吸;为井下降温,调节矿井气候条件,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因此,在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通风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保证安全、高效的生产。
1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为人员的呼吸供应氧气: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表空气很难进入,仅靠自然通风就无法解决供氧问题。为此,必须通过有效的通风安全管理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2.将有毒有害气体稀释排出: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在煤、围岩、采空区及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只有采取有效的通风安全管理,将井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3.提高矿井通风的安全可靠性:矿井通风中,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井口,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回风井口,必须设立防爆门或防暴井盖,避免爆炸冲击波损毁主要通风机,影响救灾与恢复通风。在适当位置设置通风构筑物,用于引导井巷风流,合理选择通风方式,与煤矿安全生产相适应。
2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作业人员素质低下
煤矿工作对作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致使很多工人在上岗前未能接受专业的训练和管理,不了解煤矿工作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缺乏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安全作业意识淡薄,这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加之煤矿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危险因素多,很多高素质人员都避而远之,因此,所招收的作业人员中大多数受教育水平不高,思想落后,处理问题不灵活,这也增加了煤矿生产的危险性。
2.2煤矿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煤矿企业秉承利益至上的原则,只抓生产,不抓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管理人员思想陈旧,不知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忽视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人员与企业上层领导得过且过,存在侥幸心理,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不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背后所带来的隐患,管理人员不重视安全的行为同时也会导致作业人员对安全作业重视程度的下降,工作时往往把各种安全规定和制度抛于脑后,为了赶进度,违章冒险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煤矿处于地下,生产系统环境相对复杂,条件较恶劣,很多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都敬而远之,直接导致了专业管理人员的严重短缺,特别是小型煤矿人才短缺现象就更为突出。且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差,不能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本矿井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隐患排查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够严格,没有可靠的事故发生前后的排查与追查制度。事故发生后缺少紧急预案措施,致使灾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且很多制度模棱两可、存在漏洞,有空子可钻,不能引起作业人员对安全规章制度的重视。
2.4通风系统不合理、设备陈旧
实际生产中,井下情况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每个矿井都有自身的特点。矿井通风系统作为矿井通风的主体,必须进行合理的设计部署,以保证通风的安全性。通风系统设计时必须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结合煤矿施工设计的图纸进行合理的设计,不能没有计划,盲目做出同其他矿井相同的设计。很多煤矿正是由于在通风系统设计时忽略了自身的特点,导致矿井通风安全无法得到可靠保障,引发瓦斯爆炸、人员缺氧窒息等灾害事故的发生。通风系统中老化陈旧的通风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新,故障频频发生,不仅导致停工停产,影响生产效率,也为危害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3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素质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时候人的失误是造成灾害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特别是在煤矿产业中,井下作业环境条件恶劣,内部构造复杂多变,水、火、瓦斯、煤尘、热害、冲击地压等危险因素多,对人员的技能和通风安全意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煤矿工人的岗前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起作业人员积极性。对典型事故进行分析讲解,使工人意识到安全操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将安全第一的观念紧紧的烙印在心间,落实于行动。
3.2煤矿企业加大重视程度
领导对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井通风的安全,煤矿企业领导必须摒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得过且过,能省则省的观念,加大科技、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使作业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工人培训工作顺利持续开展,建立一支先进的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团队,建立科学、高效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全部生产作业均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贯彻落实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3.3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矿井通风安全的基础,是实现通风安全的可靠手段之一。首先,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对各个部门的安全责任进行精准划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相关领导应权责分明,权力与义务相互制约。加大监管力度,对相关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动态选拔和考核制度,绝不允许资质低、素质差的管理人员胡乱指挥,影响通风系统的可靠运行。实行严格的排查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隐患排查和故障检修工作,对老旧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对井下作业人员建立奖惩制度,对按照安全制度操作的工人进行奖励,对违规的工人进行惩罚,奖罚分明,以此来激励作业人员建立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意识。
3.4加大科技投入,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
现代煤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和热害等危险因素越来越突出,原有的通风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煤矿通风安全的要求,加之很多设备都陈旧老化,不能够正常的运行。煤矿企业应加大资金的投入,购进现代化通风设备,以适应井下复杂多变的环境。采用现进的采煤工艺和合理的采煤方法,进行机械化生产,推广无人采煤工作面。建立矿井空气监测系统,对井下气体成分和浓度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一但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系统自动报警,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结语: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物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生产效率,煤矿企业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工作,需要企业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把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保证矿井通风的安全流畅,矿井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张飞,范文胜,祁更, 等.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D].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12).
[2]宁传军.关于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
[3]郭龙本.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4,10(07).
[4]许敏.浅谈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2(10).
论文作者:林清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矿井论文; 煤矿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井下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