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转化洛伐他汀条件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海英[1](2021)在《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杂粮消费时尚、健康生活理念的兴起,杂粮特有成分和营养功能研究及分离纯化技术、风味营养杂粮新产品开发、以及微生物发酵转化提升杂粮产品品质和生理功能等,已成为国内外杂粮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因其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自古就是食药皆佳的“粮药”之一。本论文针对薏米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利用率低下、高附加值产品匮乏的产业链延伸技术“瓶颈”,采用益酵益生型红曲霉对薏米进行发酵代谢转化,实现多重活性组分富集与叠加;针对高增量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形成路径与量变机理;采用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对发酵产物进行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以期为研发高活性功能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6份薏苡种质资源中,晴隆白壳薏苡子粒品质最优,富含蛋白质(13.42 g/100g)和薏苡素(7.46 mg/100 g)。晴隆白壳薏苡谷脱壳碾米产生的碎薏米副产物,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与精米、糙米含量相近,但淀粉(71.30 g/100 g)和粗多糖(60.30 g/100g)(p<0.05)含量高于精米和糠,且还富含薏苡酯(4.00 mg/g)、薏苡素(2.83 mg/100g)、芦丁(1.20 mg/g)等活性成分,可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目标活性物质的转化与富集。(2)将碎薏米按装料量7.22 g/100 mL、料液比50:17、初始p H值6.5、121℃蒸料6 min后,按质量百分比接种9%的红曲霉种子液(孢子浓度≥106个/mL),于28±1℃下发酵10 d,发酵产物中4种特征性活性成分均高效累积,其中薏苡素与薏苡酯含量较碎薏米原料分别提高4.06倍和4.45倍,达6.50 mg/100 g和17.80 mg/g,而洛伐他汀(167.90 mg/100 g)与红曲色素(色价1058 U/g)则实现新增富集。值得关注的是,发酵产物亲脂性组分增量极显着(p<0.01),较原料组提高了2.05倍,提取率达8.63%;其中还富含α-生育酚(17.88μg/g)、γ-三烯生育酚(72.53μg/g)、γ-谷维素(655.01μg/g)、β-谷甾醇(53.32μg/g)等活性成分,尤其增量最大的α-生育酚、1个未知组分和γ-谷维素,分别提高162.55倍、34.30倍和24.99倍;经GC-MS/MS鉴定,未知组分为(3β)-3-羟基-5-烯-17-甾酮,是一种极具生理活性的甾体激素类化合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新型膳食补充剂。(3)鉴于红曲霉发酵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的菌种依赖性,采用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代谢路径及富集机理: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的富集涉及3条代谢路径与12个关键功能蛋白(酶)的表达,即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路径中3-脱氢奎尼酸合成酶[EC:4.2.3.4],3-脱氢奎尼酸脱氢酶I[EC:4.2.1.10],莽草酸脱氢酶[EC:1.1.1.25],莽草酸激酶[EC:2.7.1.71]和3-磷酸莽草酸1-羧基乙烯基转移酶[EC:2.5.1.19]蛋白表达上调,促进莽草酸富集。酪氨酸代谢路径中乙醛脱氢酶[EC:1.2.1.5]蛋白表达上调,促进尿黑酸富集;尿黑酸双加氧酶[EC:1.13.11.5]和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EC:3.7.1.2]蛋白表达下调,防止尿黑酸向乙酰乙酸盐转化,确保底物充足。泛醌与其它萜-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中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EC:1.13.11.27]基因表达上调,促进对羟基苯丙酮酸生成尿黑酸;尿黑酸植基转移酶[EC:2.5.1.115]催化尿黑酸(HGA)和异戊烯基二磷酸(Pr DP)生成生育酚前体物质2-甲基-6-植基-苯醌(MPBQ);生育酚环化酶[EC:5.5.1.24]催化MPBQ前体物质生成γ-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生育酚O-甲基转移酶[EC:2.1.1.95]促进发酵体系中γ-生育酚、γ-三烯生育酚等类型向α-生育酚或其三烯生育酚形式转化。γ-谷维素(阿魏酸甾醇酯)与(3β)-3-羟基-5-烯-17-甾酮的富集涉及甾类生物合成路径,与甾类化合物形成累积密切相关。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体系中甾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受14α-甾醇去甲基酶[EC:1.14.14.154]、Cyp51A[CYP51G1]、甾醇去饱和酶[EC:1.14.19.20]、7δ-甾醇5-去饱和酶[ERG 3]、C-24甾醇还原酶[ERG 4]和7δ-甾醇5(6)-去饱和酶[STE 1]基因的表达调控,它们与脱氢胆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谷甾醇的高量累积相关,为γ-谷维素和甾酮的酯化反应提供充足底物;而甾醇24-C-甲基转移酶[EC:2.1.1.41]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EC:1.14.14.154 1.14.15.36]蛋白的高表达也促进代谢路径末端产物植物甾醇的高量累积。(4)红曲霉发酵的碎薏米经超临界CO2萃取的精油组分(FCS-O),提取率可达12.8%,且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其γ-三烯生育酚、γ-谷维素、薏苡酯和油酸浓度分别达到72.83μg/g、745.96μg/g、9.65 mg/g和316.58 mg/100 g DW。FCS-O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易感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氧化,防止脂质氧化和过氧化反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168 h后7-酮胆固醇和过氧化物的浓度下降12.99倍和2.72倍,仅为8.42 g/mL和16.16 mmol/kg(p<0.01)。红曲薏米精油还具有抗人喉癌细胞HEp2增殖的作用(IC50=2.13 mg/mL),而对正常猴肾细胞CV-1无细胞毒作用;且抗癌活性较发酵前显着提高,抑制HEp2细胞增殖的IC50降低42%。经食用安全性评价证实,FCS-O无急性毒性(LD50>10 g/kg bw,属实际无毒),无诱变性、细胞毒性或遗传毒性。作为一种高活性多组分精油,应用潜力巨大,可开发为食品、食品配料、营养补充剂或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升产品性能与保健功效。
胡佳莉[2](2020)在《红曲黄精发酵工艺及免疫调节和降血脂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改善黄精制品的色泽和口感,提高黄精的食用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红曲菌对黄精进行固态发酵,筛选红曲发酵黄精的最佳工艺条件,对发酵黄精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质量控制,并比较发酵法与酒制法所得黄精的免疫调节和降血脂作用的差异,探讨发酵加工黄精的意义,为发酵法应用于黄精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红曲发酵黄精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1)红曲发酵黄精工艺的优化:以黄精为底物,接种红曲菌进行固态发酵,采用HPLC法测定发酵产物洛伐他汀的含量,并以此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含量;在优化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工艺参数对发酵的影响。(2)黄精发酵过程的数字化质量控制:采用电子感官技术(色彩色差计)测定红曲黄精的色度值,分析比较不同发酵时间样品色度值的差异;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和总皂苷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洛伐他汀和桔霉素含量;采用SPSS 20.0和SIMCA 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酵过程中色泽与有效成分的关系。(3)红曲黄精免疫调节作用研究: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灌胃14天,测定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TNF-α、IL-4的含量,采用QPCR法检测脾脏中TLR4、MyD88、TRAF-6、NF-κB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中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4)红曲黄精降血脂作用研究:通过喂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同时进行灌胃给药,8周后,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TC、TG、HDL-C、LDL-C的含量,并与传统炮制品酒黄精进行比较。结果:(1)红曲发酵黄精最佳培养基组分为:果糖6%、大豆粉12%、KCl 0.1%、KH2PO4 0.4%、Mg SO4 0.2%。红曲发酵黄精最佳工艺参数为:500 mL广口锥形瓶,装料量25 g,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60%,接种量15%,补水量6%,30℃培养,在发酵第7天降温至25℃,发酵周期15天。(2)黄精发酵过程的数字化质量控制:不同发酵阶段样品之间的色度值L*、b*和E*ab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发酵后多糖与皂苷含量均升高,随发酵时间延长,多糖含量逐步升高至第9 d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终产品(d15)的多糖含量为46.21 mg/g,与生黄精(d0)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皂苷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中间略有波动,终产品(d15)的皂苷含量为8.64 mg/g,与生黄精(d0)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洛伐他汀含量在第15 d达到峰值(15.39μg/g),此后急剧下降。发酵产物中桔霉素的含量均未超过50μg/kg,符合轻工行业标准。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发酵不同阶段的判别模型,将样品按发酵时间分为0~3 d、3~7 d、7~11 d、11~18 d四类。相关性分析表明,多糖含量与明度值L*和总色值E*ab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皂苷、洛伐他汀的含量与红绿色值a*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含量预测模型,在54.1%的程度上可以通过a*和L*预测皂苷含量,在61.9%的程度上可以通过a*预测洛伐他汀含量。(3)红曲黄精免疫调节作用研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Ig G、TNF-α、IL-4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MRP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gG、TNF-α、IL-4含量明显升高(P<0.01);MRP高剂量组小鼠脾脏中TLR4、MyD88、TRAF-6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LR4、MyD88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红曲黄精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通路之一。(4)红曲黄精降血脂作用研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的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MRP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的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论:黄精经红曲菌固态发酵后,色泽和口感得到改善,提高了黄精的食品和应用价值,可丰富黄精产品形式。红曲黄精能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改善小鼠血脂水平,引入电子感官技术(色差计)可为发酵过程有效成分含量的动态监测和预测,提供一个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有利于中药“辩状论质”科学内涵的阐释。
林凤[3](2020)在《广西大瑶山地区部分红曲及红曲制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广西大瑶山地区不同产地的13份红曲米、不同发酵阶段的红曲米及不同发酵阶段的红糟酸(红曲制品)样品,进行了微生物菌种鉴定、发酵过程样挥发性物质检测、红曲霉分离纯化、红曲霉微生物学特征分析等研究工作。通过现场调研、采样分析,初步研究了当地红曲米及红糟酸的制作工艺中微生物,确定了各阶段优势菌、各阶段主要挥发性物质成分、功能性成分洛伐他汀及有害成分桔霉素含量。研究成果为红曲制品的制作工艺优化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13个红曲米样品中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在广西、福建、浙江及广东的13个红曲米样品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广西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微生物群落组成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13个红曲米样品中,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均为优势细菌属;红曲霉(Monascus)均为优势真菌属。广西地区样品中与发酵相关的微生物如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及片球菌属(Pediococcus)等丰度较大,在广西区外大部分样品中与发酵相关的微生物丰度小。这体现了广西红曲米作为发酵剂的优势。(2)红曲米发酵过程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红曲米发酵过程中存在较大比例的伯克霍尔德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等非发酵菌,且存在一定量的有潜在危害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等菌。红曲米中检出的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多为环境微生物,其最适生长温度在30℃-40℃,最适p H约为7。这提示在红曲米制作过程中除了保持器具、用水洁净外控制发酵环境的温度和p H也是有效的极高产品安全性的手段。(3)红曲米发酵过程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表明:红曲米整个发酵过程的挥发性物质包含酯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酮类,酚类,吡嗪类,醚类,酸类,以及一些芳香类物质等。白米中最主要挥发性物质为乙醇、5-甲基呋喃醛。发酵24h时的米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乙醇、苯乙醇、苯乙醛和异戊醇。发酵48h时的米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醛、苯乙醇、乙醇和异戊醇。发酵48h水洗后的米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醛、苯乙醇、异戊醇和乙醇。发酵72h时的米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异戊醇、乙醇、苯乙醛和邻苯二甲醚。发酵72h时洗后的米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异戊醇、乙醇。发酵96h时的米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乙醇、异戊醇和邻苯二甲醚。整个发酵过程主要挥发性物质是具有酒香的乙醇以及苦杏仁味的异戊醇。(4)红糟酸发酵过程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红糟酸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及乳酸杆菌属。此外在各发酵阶段都检测出一定比例的大肠杆菌属/志贺氏杆菌属,这是威胁红糟酸产品安全性的主要微生物。这提示红糟酸制作过程相关器具消毒工作不到位。大肠杆菌属/志贺氏杆菌属最适p H为7.2~7.4且在56-60℃加热10-15分钟能被杀死。因此在制作红糟酸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原料中大肠杆菌属/志贺氏杆菌属污染,此外可通过降低产品中p H或添加抑菌剂来减少其中的大肠杆菌属/志贺氏杆菌属的含量。(5)红糟酸发酵过程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表明:红糟酸的整个发酵过程的挥发性物质包含酯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酮类,以及一些芳香类物质,酸类物质等。种子中主要挥发性物质为棕榈酸和十六酸乙酯。发酵第三天的红糟酸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乙醇、十六酸乙酯、二烯丙基二硫、(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S-C15H24)、苯乙醇、异戊醇、癸酸乙酯和棕榈酸。发酵第六天的红糟酸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癸酸乙酯、十四酸乙酯、苯乙醇、硬脂酸乙酯、月桂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和安息香酸乙酯。发酵第九天的红糟酸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棕榈酸、十四酸乙酯、硬脂酸乙酯和癸酸乙酯。发酵第十二天的红糟酸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十六酸乙酯、苯乙醇和油酸乙酯。发酵第十五天的红糟酸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十六酸乙酯、S-C15H24和癸酸乙酯。成品红糟酸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十六酸乙酯、S-C15H24、十四酸乙酯和苯甲醛。红糟酸发酵过程主要挥发性物质是具有酒香的乙醇和玫瑰香的苯乙醇。(6)对红曲霉的发酵液中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菌株M10、M12及M33中的糖化酶活力相对较好;菌株M2、M13、M16、M17、M22及M28的酸性蛋白酶活力相对较好;菌株M18、M26、M37及M38的酯化酶活力相对较好。菌株M3、M13、M28、M29及M35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能产相对较多的洛伐他汀且不产桔霉素。综合考虑菌株中各种酶的活性和代谢物安全性,M10、M12、M33、M2、M13、M17、M22、M28、M18、M26、M37适合单独或组合运用于制作红曲米或其他发酵剂。
黄雪年,唐慎,吕雪峰[4](2020)在《工业丝状真菌土曲霉合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丝状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国计民生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展示了更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土曲霉是一种非常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丝状真菌,是生物基化学品衣康酸和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的工业生产菌,展现出了强大的天然产物合成能力和突出的工业发酵性能,具有成为典型性丝状真菌底盘细胞应用于合成生物技术开发的价值。近年来,在土曲霉工业菌株改造与发酵工艺优化、生物合成机制解析等方面都开展了系列的研究,显着推动了其合成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土曲霉合成生物技术工具开发、衣康酸和洛伐他汀工业生产菌株改造优化、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机制解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土曲霉的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挖掘土曲霉底盘细胞在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拓展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
陈冬[5](2019)在《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产蛋鸡功能饲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对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的条件进行探索,旨在生产出一种适合于蛋鸡的红曲功能性饲料,同时,比较了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红曲霉发酵饲料和红曲米粉对产蛋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常规品质、鸡蛋营养品质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红曲霉发酵饲料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玉米粉和豆粕不同配比对M.purpureus固态发酵的影响。发酵基质中提高玉米粉的比例有利于红曲色素的积累;发酵物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发酵3-7天时含量最高,红曲色素和洛伐他汀在发酵11-13天时含量最高;综合比较分析得出最佳的玉米粉和豆粕固态发酵基质配比为3:1。(2)以玉米粉、豆粕及其混合物(3:1)分别为发酵基质,考察接种量、料水比、发酵温度等条件对M.purpureus发酵的影响。红曲色素和洛伐他汀产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产量为辅,确定了豆粕基质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料水比1: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1 d;玉米粉基质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料水比为1:0.6,发酵温度25℃,发酵11 d;混合基质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料水比1:0.8,发酵温度30℃,发酵11 d。(3)为丰富发酵物营养成分,促进红曲色素产生,进一步探索上述三种基质中分别添加甘油、CaHPO4和NaCl对M.purpureus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物质添加对发酵无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可起到提供营养成分的用途。(4)为兼顾红曲发酵饲料中功能性成分积累和饲喂适口特性,建立了以活化后的红曲米粉作为种子液,发酵生产红曲霉功能饲料的工艺。红曲发酵饲料的制备条件为:发酵基质为玉米粉和豆粕混合物(3:1)。用2%的无菌蔗糖溶液活化红曲米粉制备种子液,活化时间2 h。发酵条件为:基质料水比1:0.8,接种量4%,在温度30℃,湿度55%条件下发酵3天,40℃以下低温干燥即可。(5)在蛋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红曲发酵料(5%、10%)和红曲米粉(1%、2%)进行饲喂试验,结果显示:蛋鸡生产性能方面: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米可降低蛋鸡采食率、产蛋率和料蛋比,不利于蛋鸡生产;而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霉发酵饲料可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有助于提升蛋鸡的生产性能。鸡蛋营养及品质方面: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霉发酵料或红曲米均能提高鸡蛋哈夫单位值。添加1%红曲米或10%发酵料有助于提升蛋形指数。添加2%红曲米或添加5%、10%红曲霉发酵料均可降低鸡蛋中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蛋鸡血液生化指标:添加红曲米或红曲霉发酵料可降低蛋鸡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含量。本论文研究认为,用紫色红曲霉为主要功能发酵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混合基质生产蛋鸡功能饲料添加剂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生产高品质的低胆固醇鸡蛋,红曲发酵饲料在蛋鸡养殖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刘一奇[6](2018)在《基于甲醇/乙醇底物的洛伐他汀及莫纳可林J异源生物合成》文中研究表明洛伐他汀是从土曲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聚酮类药物,因其底物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活性而被作为降血脂药物使用。莫纳可林J是其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同时也是工业上生产另一个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的前体,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都是当前广泛使用的降血脂药物,具有巨大的药用和经济价值。目前洛伐他汀生产主要源于土曲霉发酵,而前体莫纳可林J则通过化学法水解洛伐他汀得到,在二者生产过程中,土曲霉发酵常面临发酵周期长、次级代谢产物背景复杂、基因水平操作相对困难等问题,而化学水解法常需要引入对环境不利的催化剂、反应条件相比生物反应条件更加苛刻。随着合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使用微生物细胞工厂进行天然次级代谢产物异源合成的概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法。毕赤酵母是广泛使用的重组蛋白异源表达宿主,相比原核表达系统具有成熟完备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机制,相比酿酒酵母系统不存在过度糖基化,同时毕赤酵母能够在简单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至高密度,具有广泛的碳源适用性,能够在工业原料甘油、甲醇、乙醇中高效生长代谢,且其基因操作方法成熟、有商业化的工具质粒。目前,大量异源蛋白已经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但利用毕赤酵母异源合成小分子药用化合物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毕赤酵母中重塑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建立基于工业原料甲醇/乙醇底物的洛伐他汀及莫纳可林J的生产方法。(1)在毕赤酵母中引入洛伐他汀生物合成所需的异源基因,使用甲醇诱导型启动子PAOX1驱动各基因表达,构建多基因共表达质粒,在毕赤酵母中成功构建了以甲醇为底物的洛伐他汀及莫纳可林J的异源生物合成途径。在莫纳可林J合成菌株中,对lovA进行密码子优化、辅酶基因cpr共表达,提升了中间产物莫纳可林L向莫纳可林J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密码子优化lovD,促进了莫纳可林J向洛伐他汀的转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以及核磁鉴定了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的发酵产物,确定了洛伐他汀合成途径中间体——二氢莫纳可林L、莫纳可林L和莫纳可林J;(2)对毕赤酵母洛伐他汀异源合成途径进行基因拷贝数优化,在摇瓶水平甲醇为底物的培养条件下,洛伐他汀产量达到19 mg/L。所得高拷贝菌株在5-L反应器、甲醇为底物条件下,洛伐他汀产量达到288 mg/L,相比单拷贝菌株在5-L反应器中洛伐他汀产量提升了 268%。将洛伐他汀合成途径在二氢莫纳可林L处拆分为两个模块,分别置入两个毕赤酵母细胞进行共培养,当两菌株初始接种比为1:1时,摇瓶水平发酵得到的洛伐他汀产量达到25 mg/L,相比单菌株培养的洛伐他汀产量提升了 71%。同时,在5-L反应器规模重复验证了各共培养策略的最优接种比例,其中,共培养策略B在初始接种比为1:2时,莫纳可林J的产量达到最高为594 mg/L,相比单菌株的发酵产量提升了17%;共培养策略D在初始接种比为1:1时,洛伐他汀的产量最高达到255.5 mg/L,相比单菌株的发酵产量提升了 220%;(3)为加强洛伐他汀异源合成途径的前体供应,在毕赤酵母中设计了乙醇诱导型人工转录调控遗传线路(乙醇兼具底物、诱导剂、前体等多种功能),并构建了人工转录调控信号增益器件PICL1-LM/lacO-cPAOX1,用于驱动外源基因转录表达。为验证人工转录调控系统的可行性,首先监测了毕赤酵母在各碳源条件下的生长,发现毕赤酵母在乙醇条件下的生长强于甲醇,且最终菌体密度与葡萄糖/甘油条件下几乎相同,说明毕赤酵母能够以乙醇为底物生长至高密度。其次,对乙醇代谢途径酶基因adh3,ald,acs1进行缺失,发现缺失株在乙醇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程度生长受损,说明乙醇经乙醛、乙酸合成乙酰辅酶A的途径是毕赤酵母代谢乙醇的主要代谢通路,验证了乙醇作为底物和前体效应物的功能性。以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蛋白测试人工转录系统的转录强度,发现在乙醇为单一碳源条件下,人工转录调控系统在乙醇体系的eGFP表达强度达到PAOX1启动子在甲醇体系中eGFP表达强度的2.8倍。而葡萄糖为底物时PICL1-LM/lacO-cPAOX1驱动的eGFP表达强度为乙醇为底物时的6.7%,说明通过葡萄糖/乙醇的碳源切换,人工转录调控系统能够实现阻遏/诱导外源基因表达的调控。(4)以聚酮化合物6-甲基水杨酸为报告化合物测试乙醇诱导型人工转录调控系统合成异源化合物的能力,摇瓶水平6-MSA的产量达到690 mg/L,相比PAOX1/甲醇体系的6-MSA产量提升了 305%。使用该系统构建二氢莫纳可林L的异源生产菌株,在摇瓶水平产量达到63 mg/L,相比PAOX1/甲醇体系的的二氢莫纳可林L产量提升了 184%,进一步证明了该系统合成异源化合物的能力。最后,过表达来自酿酒酵母的adh2、ald6和编码酰基化位点突变的acs1来增强乙醇合成乙酰辅酶A代谢,过表达毕赤酵母内源的acc1并突变编码蛋白的负调控位点以促进乙酰辅酶A合成丙二酰辅酶A,使二氢莫纳可林L的摇瓶发酵产量提升至185 mg/L。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细胞共培养策略,提升莫纳可林J的异源合成量至156 mg/L,在5-L反应器以乙醇为底物条件下,莫纳可林J的产量达到2.2 g/L,初步具有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赵文文[7](2016)在《冠突散囊菌发酵产洛伐他汀及对甜菊糖的生物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公认益生菌,甜菜和甜叶菊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本工作对甜菜粉培养冠突散囊菌产洛伐他汀的特性以及冠突散囊菌转化甜菊糖的转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用秀丽隐杆线虫对冠突散囊菌发酵产物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相关结果如下。(1)甜菜粉是培养冠突散囊菌的优良培养基,甜菜粉培养基要优于甜菜粕和麸皮培养基,转化产物中富含降血脂成分洛伐他汀等生物活性成分。进一步研究发现,甜菜粉固体发酵物中洛伐他汀量95 mg/kg,甜菜粕和麸皮固体发酵物中的洛伐他汀量分别39mg/kg和15mg/kg,因此后续研究选择甜菜粉为天然培养基。(2)对产洛伐他汀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添加前体物质维生素B2(添加量0.15%)可使洛伐他汀产量有显着提高(134 mg/kg),比照组提高4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前体物质添加量(A)>接种量(D)>发酵时间(C)>发酵温度(B)(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1D2)。当维生素B2添加量为0.15%,接种量16%,在32→30℃下发酵5 d(前3天32℃,后2天30℃),洛伐他汀产量达到146.4 mg/kg,比优化前提高54.1%.(3)冠突散囊菌对甜菊糖的转化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能特异转化甜菊糖苷中的Stv成分,且不转化甜菊糖中味质最佳的RA成分,经HPLC分析与LC-MS鉴定,Stv转化新产物为甜茶苷(RS)。进一步对其转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α-乳糖转化效率最高,但考虑到生产成本等因素,选择葡萄糖作为最适碳源,在添加量为0.9%时,发酵36 h,Stv的转化率为90.8%;最适氮源为豆粕粉,在添加豆粕粉为氮源36 h其转化率为93.5%.(4)用秀丽隐杆线虫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通过测定线虫存活率,发现相同时间段内,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线虫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高,镰孢霉发酵液中线虫的存活率则远低于对照组,表明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存在有利于线虫生长的物质,而镰孢霉发酵液中可能存在抑制物;测定线虫的头部摆动频率及身体弯曲频率,发现72 h时,实验组的头部摆动频率(95次/min)是对照组(41次/min)的2.32倍,身体弯曲频率(31次/min)是对照组(14次/min)的2.21倍,这说明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确实存在某些物质使线虫的运动功能显着增强;通过测定后代数目指标,发现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后代数目(285个)与对照组(291个)相比,两者并无显着差异,表明冠突散囊菌对线虫的生殖能力并无损害,综上,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为线虫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郑生文[8](2014)在《产洛伐他汀红曲霉的筛选、诱变及发酵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红曲霉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一直作为传统食品加工的神奇微生物。1979年,日本学者远腾章从红曲霉的发酵物中发现了洛伐他汀,开启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红曲霉热潮。洛伐他汀作为红曲霉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是目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红曲发酵收率低,纯化难,如何利用现代发酵技术提高洛伐他汀产量也是如今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筛选、诱变出高产洛伐他汀的菌株,并对其固体发酵的条件进行研究,为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 HPLC法测定洛伐他汀含量的色谱条件:选用Amethyst C18-H(5um,4.6 × 250mm)色谱柱;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进样量10 μ L;甲醇-0.1%磷酸=80:20流动相;1.0 mL/min流速。在这一条件下可以更为准确、稳定的对洛伐他汀含量进行测定,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RSD为0.32%;重复性试验RSD为0.50%;稳定性试验RSD为1.94%;回收率范围在98.2%~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6%。2、从收集来的34个红曲米中分离纯化得到红曲霉菌株M1,经鉴定为真菌界(The Fungi)、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不整囊菌纲(Plectomyhcetes)、散囊菌目(Eurtoitales)、红曲科(Monascaceae)、红曲菌属(Monascus Van.tiegh),其固体发酵洛伐他汀产量为303.3μg/g。3、对M1菌株进行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诱变条件为紫外照射时间80s,LiCl 0.95‰,得到25株菌落形态明显变异的菌株,各进行固体发酵,再用HPLC法测定发酵物的洛伐他汀含量。得到4株产洛伐他汀比出发菌株M1高的菌株,菌株编号分别M1-7、M1-9、M1-16、M1-21。其中M1-16菌株产量最高,为1058μ g/g,经五次传代培养,洛伐他汀产量稳定。4、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红曲霉M1-16菌株发酵的最佳条件。即大米、1%葡萄糖、0.2磷酸二氢钾作为培养基;大米装料100g(约1cm)、初始含水量45%、培养基初始pH值5.0、接种量6%、发酵温度变温(先30℃培养6d,再26℃培养10d)、培养环境湿度35%、发酵时间16d作为培养条件,在该发酵条件下洛伐他汀的产量高达1316 μ g/g,比原来发酵发酵条件下提高了 30%。
李滔滔[9](2013)在《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诱变育种及其在酱油废水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自从发现红色红曲霉菌(M.ruber)产生强降胆固醇物质洛伐他汀之后,国内外学者掀起了降脂红曲霉菌的研究热潮。目前洛伐他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洛伐他汀的合成基因、发酵工艺的优化以及高产菌种选育等方面。很少涉及有关发酵基质替代方面的研究,酱油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氮源,能被微生物充分利用。因此,利用酱油废水生产洛伐他汀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氯化锂诱变筛选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株;研究此菌株高产洛伐他汀的发酵条件及其工艺参数;通过驯化此菌株研究其利用酱油废水生产洛伐他汀的影响因素。其结果如下:对实验室保存的红曲霉菌株进行氯化锂诱变,最终筛选出六株有较好正突变的菌株。其中三株正突变株的产洛伐他汀能力大大提高,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14%(HW3)、239%(HW5)、169%(HW6)。菌株HW2、HW3和HW5的遗传稳定性相对较好。在驯化实验中发现,菌株HW2在酱油废水中表现较强适应能力,且生产洛伐他汀的性能较好。目前洛伐他汀含量检测的方法主要为HLPC,其检测过程复杂、耗时,不能直观的检测到高产红曲霉菌株。而红曲霉菌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红曲色素的生产。因此,研究红曲色素和洛伐他汀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能简便筛选出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本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无论是碳源还是氮源,其色价与洛伐他汀产量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1以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价实验获得了HW2摇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转速180r/min、6%蔗糖、4%大豆粉、0.5%乙酸钠、温度28℃,最优发酵条件下洛伐他汀的产量为71.48mg/L,较初始含量(24.84mg/L)提高了288%。研究了菌株HW2以酱油废水替代基本培养基中的氮源,生产洛伐他汀的发酵因素的影响。以添加质量分数为6%蔗糖的碳源,生产洛伐他汀的量较高;酱油废水的保存方式和时间对洛伐他汀的合成也有较大影响,以4℃中,时间不超过1.5月的酱油废水生产洛伐他汀的量最好。
牟琳[10](2011)在《拟无枝酸菌ST2710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转化途径及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锡他汀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由洛伐他汀经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 ST2710)生物转化而成。至今,其转化过程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研究中发现转化过程中在洛伐他汀分子结构三位碳相连的甲基上首先加入了一个羟基,即形成带有3-CH2OH的产物Ⅰ,随后又出现其同分异构体——无锡他汀,两种产物在产量上也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无锡他汀的形成存在着几种转化途径可能性。本研究旨在揭示洛伐他汀生成无锡他汀的转化途径并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进。为进行无锡他汀的转化机理研究,获得较纯的产物是关键。本研究以色谱分离技术为主进行产物Ⅰ的提纯,采用HP 20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对发酵液中的产物Ⅰ进行分离提纯,考察了HP 20树脂的静、动态提纯效果。静态实验表明,非极性树脂HP 20对中间产物Ⅰ的适宜吸附时间为7 h左右,此时吸附容量为28 mg(产物Ⅰ)/g(干树脂)。动态实验显示,适宜的上样浓度为1 g/L,上样流速为1.5 BV/h,当甲醇浓度在50%-60%洗脱,洗脱流速1.0 BV/h时,可获得高纯度产物Ⅰ。经浓缩和冷冻干燥,获得高纯度产物Ⅰ固体,其相对纯度达95%。以分离提纯的产物Ⅰ为底物进行发酵,发现有无锡他汀生成,初步确定产物Ⅰ为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为进一步确认转化途径,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法,以H218O取代培养基中一定比例的水,以18O为同位素示踪标记,通过LC-MS检测发现产物5-OH上的氧原子仍是16O,表明该羟基是从产物Ⅰ的3-CH2OH直接转位而来,即此过程为分子内重排。该结果表明无锡他汀的生物转化是由洛伐他汀羟基化生成产物Ⅰ,后经分子内转位所形成。在获得了Amycolatopsis sp. ST2710转化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洛伐他汀生成无锡他汀的转化途径中不同阶段适宜发酵pH有所不同这一发酵特点,作者首次提出一种两步法发酵工艺以提高无锡他汀产率。即首先由洛伐他汀羟基化生成产物Ⅰ(阶段一,pH 7.5),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将其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然后改变发酵条件并以产物Ⅰ为底物继续发酵生成无锡他汀(阶段二,pH 5.5)。同时,对无锡他汀形成期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接种量为10%、温度30℃、pH 5.5、摇床转速120 r/min。同时发现亚铁离子、铜离子以及镁离子有利于无锡他汀的形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三种金属离子的添加量分别为1.429、0.040、0.428 mmol/L。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使无锡他汀的转化率提高了15%,同时缩短了发酵时间。这种发酵模式可以广泛为生成过程中存在关键中间产物或者发酵时间较长的发酵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二、微生物转化洛伐他汀条件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转化洛伐他汀条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薏苡资源 |
1.2 薏苡营养素及活性成分 |
1.2.1 碳水化合物 |
1.2.2 蛋白质 |
1.2.3 脂类 |
1.2.4 维生素与矿物质 |
1.2.5 甾醇及其衍生物 |
1.2.6 多酚类 |
1.2.7 其它活性成分 |
1.3 薏苡药理活性与生理功能 |
1.3.1 药理活性 |
1.3.2 抗氧化 |
1.3.3 抗炎症 |
1.3.4 抗肿瘤 |
1.3.5 免疫调节 |
1.3.6 其它生理功能 |
1.4 植物性基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与调控 |
1.5 红曲霉 |
1.5.1 红曲霉代谢产物及其功效 |
1.5.2 组学技术在红曲霉发酵中的应用 |
1.6 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薏米基质原料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模型构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4 方法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薏苡种质资源品质 |
2.3.2 贵州薏米产品品质 |
2.3.3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4 方法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红曲霉活化与复检 |
3.3.2 种子液制备 |
3.3.3 固态发酵与产物检测 |
3.3.4 亲脂性活性组分分析 |
3.3.5 未知增量成分鉴定 |
3.3.6 主要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机理初探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质依赖性 |
4.3.2 菌种依赖性 |
4.3.3 转录组学解析 |
4.3.4 蛋白组学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精油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4 方法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红曲薏米精油品质 |
5.3.2 红曲薏米精油食用安全性 |
5.3.3 红曲薏米精油功能活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图版 |
(2)红曲黄精发酵工艺及免疫调节和降血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黄精研究概述 |
1.2.1 黄精资源分布及特点 |
1.2.2 黄精的化学成分 |
1.2.3 黄精的药理活性 |
1.2.4 黄精产品开发现状 |
1.3 红曲研究概述 |
1.3.1 红曲菌及其代谢产物 |
1.3.2 红曲固态发酵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红曲发酵黄精工艺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与药材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红曲黄精中洛伐他汀的含量测定 |
2.2.2 红曲黄精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2.3 红曲黄精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洛伐他汀含量测定结果 |
2.3.2 红曲黄精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结果 |
2.3.3 红曲黄精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曲黄精的质量控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红曲黄精的感官评价 |
3.2.3 红曲黄精色度值的测定 |
3.2.4 红曲黄精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3.2.5 红曲黄精中桔霉素的测定 |
3.2.6 有效成分含量与色度值的多元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红曲黄精感官评价结果 |
3.3.2 红曲黄精色度值测定结果 |
3.3.3 红曲黄精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3.3.4 红曲黄精中桔霉素测定结果 |
3.3.5 有效成分含量与色度值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曲黄精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主要仪器 |
4.1.3 药物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药物制备及给药剂量 |
4.2.2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4.2.3 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的测定 |
4.2.4 血清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
4.2.5 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4.2.6 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4.2.7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红曲黄精对胸腺和脾指数的影响 |
4.3.2 红曲黄精对血清中Ig G、TNF-α、IL-4 含量的影响 |
4.3.3 红曲黄精对脾脏TLR4、My D88、NF-κB m RNA表达的影响 |
4.3.4 红曲黄精对脾脏TLR4、My D88、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曲黄精降血脂的作用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药物与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药物制备及给药剂量 |
5.2.2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5.2.3 血脂水平的测定 |
5.2.4 统计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广西大瑶山地区部分红曲及红曲制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曲霉及红曲霉制品概述 |
1.2 红曲霉分类鉴定 |
1.3 红曲代谢产物 |
1.3.1 红曲霉色素 |
1.3.2 红曲霉中的酶类 |
1.3.3 洛伐他汀 |
1.3.4 桔霉素 |
1.3.5 其他 |
1.4 红曲的运用 |
1.4.1 在食品行业的运用 |
1.4.2 在酿酒行业的运用 |
1.4.3 在其他行业的运用 |
1.5 红曲发展前景 |
1.6 广西红曲米及其制品工艺调查 |
1.7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目的意义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7.3 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产地红曲米及红曲发酵制品微生物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样品来源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广西部分红曲米中微生物测定 |
2.3.2 广西区外部分红曲米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
2.3.3 基于微生物的红曲米安全性评价 |
2.3.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曲米发酵过程微生物及挥发性物质测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红曲米来源及采样时间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红曲米发酵过程的超微结构分析 |
3.3.2 红曲米发酵过程的微生物测定 |
3.3.3 红曲米发酵过程的挥发性物质测定 |
3.4 结果及讨论 |
3.4.1 红曲米发酵过程的超微结构分析结果 |
3.4.2 红曲米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
3.4.3 红曲米发酵过程挥发性物质检测 |
3.5 红曲米发酵过程安全性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糟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挥发性物质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设备 |
4.2.1 红糟酸来源及采样时间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红糟酸发酵过程的微生物测定 |
4.3.2 红糟酸发酵过程的挥发性物质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糟酸发酵过程的微生物测定 |
4.4.2 红糟酸发酵过程挥发性物质检测 |
4.5 发酵过程中红糟酸安全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部分红曲米中红曲霉纯化鉴定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红曲米来源 |
5.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5.2.3 主要设备 |
5.2.4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紫外凝胶电泳成像结果 |
5.3.2 红曲霉菌株ITS序列分析及遗传距离 |
5.3.3 系统发育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曲霉代谢产物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红曲霉来源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设备 |
6.3 实验步骤 |
6.3.1 酶学性质检测 |
6.3.2 洛伐他汀和产桔霉素检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酶活检测 |
6.4.2 洛伐他汀和桔霉素检测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工业丝状真菌土曲霉合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土曲霉合成生物技术工具开发 |
2 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的土曲霉细胞工厂 |
2.1 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 |
2.2 合成生物技术策略改进辛伐他汀生产工艺 |
3 生物基化学品衣康酸的土曲霉细胞工厂 |
3.1 衣康酸生物合成途径 |
3.2 衣康酸菌株代谢工程改造 |
4 土曲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研究 |
4.1 聚酮类天然产物 |
4.1.1 土曲霉酮 |
4.1.2 土曲霉酸 |
4.1.3 黄绿青霉素 |
4.2 非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 |
4.3 类非核糖体肽天然产物 |
4.4 萜类天然产物 |
4.4.1 Aspterric acid |
4.4.2 土曲杂萜 |
4.5 聚酮-非核糖体肽杂合天然产物 |
4.5.1 异戊二霉素 |
4.5.2 土曲吡喃酮 |
4.6 合成一个目标天然产物的两个独立基因簇间的协同调控机制 |
5 土曲霉底盘细胞的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
5.1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组挖掘的异源底盘细胞 |
5.2 聚酮类化合物高效合成的细胞工厂 |
5.3 高值有机酸生物合成的细胞工厂 |
6 展望 |
(5)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产蛋鸡功能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红曲霉基本概况 |
1.1.1 红曲霉起源 |
1.1.2 红曲霉生物学特性 |
1.1.3 红曲霉多样性 |
1.2 红曲霉代谢产物 |
1.2.1 红曲色素 |
1.2.2 洛伐他汀类物质 |
1.2.3 酶制剂 |
1.2.4 γ-氨基丁酸 |
1.2.5 麦角固醇 |
1.2.6 桔霉素 |
1.3 红曲霉固态发酵现状 |
1.3.1 红曲霉固态发酵的优势分析 |
1.3.2 红曲霉固态发酵基质的多样性 |
1.3.3 红曲霉固态发酵制剂的功能评价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4.1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2 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
1.4.3 红曲霉饲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预期研究目标 |
第2章 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药品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菌株与培养基 |
2.2.4 实验方法 |
2.2.5 分析方法 |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粉和豆粕不同配比对M.purpureus发酵的影响 |
2.3.2 接种量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3 料水比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4 温度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5 添加甘油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6 添加CaHPO4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7 添加NaCl对 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3章 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料制备及蛋鸡饲喂试验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固态发酵制备红曲饲料 |
3.2.2 M.purpureus发酵料饲喂蛋鸡试验设计 |
3.2.3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M.purpureus发酵饲料的制备 |
3.3.2 蛋鸡饲喂效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甲醇/乙醇底物的洛伐他汀及莫纳可林J异源生物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洛伐他汀 |
1.1.1 洛伐他汀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
1.1.2 洛伐他汀的生产制备 |
1.1.3 他汀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用途 |
1.2 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1 洛伐他汀合成基因簇 |
1.2.2 LovB-LovC聚酮合酶系统的功能 |
1.2.3 聚酮合酶LovF的功能 |
1.2.4 酰基转移酶LovD的功能 |
1.2.5 LovA的功能 |
1.2.6 LovG的功能 |
1.2.7 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路径 |
1.3 酵母细胞工厂异源合成次级代谢产物 |
1.3.1 异源生物合成途径的组装 |
1.3.2 酵母系统中异源基因的表达调控 |
1.3.3 酵母代谢调控及高通量筛选提升次级代谢产物合成 |
1.3.4 异源合成途径的区域化搭建 |
1.3.5 酵母系统成功合成的异源次级代谢产物 |
1.4 甲基营养型酵母——毕赤酵母 |
1.4.1 启动子P_(AOX1) |
1.4.2 启动子P_(GAP) |
1.4.3 其他可用的启动子 |
1.4.4 密码子优化与基因拷贝数 |
1.4.5 高密度培养 |
1.4.6 异源合成聚酮类化合物 |
1.4.7 乙酰辅酶A的代谢 |
1.4.8 合成生物学元件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洛伐他汀异源合成途径的组装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和质粒 |
2.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2.3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序列信息 |
2.3.2 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异源表达质粒的构建 |
2.3.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电穿孔转化 |
2.3.4 重组转化子的基因型验证 |
2.3.5 摇瓶水平的甲醇诱导发酵 |
2.3.6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检测 |
2.3.7 洛伐他汀及其中间产物的纯化制备 |
2.3.8 洛伐他汀及其中间产物的LC-MS和NMR鉴定 |
2.3.9 其他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表达质粒pZ-BCGN的构建 |
2.4.2 二氢莫纳可林L在毕赤酵母的异源合成 |
2.4.3 表达质粒pK-AR、pK-sAR的构建 |
2.4.4 莫纳可林J在毕赤酵母的异源合成 |
2.4.5 表达质粒pG-DF、pG-sDF的构建 |
2.4.6 洛伐他汀的异源合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洛伐他汀合成途径的表达优化与反应器发酵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毕赤酵母高拷贝菌株的筛选 |
3.3.2 共培养菌株的构建 |
3.3.3 共培养菌株的摇瓶及反应器接种方法 |
3.3.4 毕赤酵母的5-L反应器发酵工艺控制 |
3.3.5 其他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优化异源基因剂量提升洛伐他汀合成 |
3.4.2 途径拆分结合共培养策略提升洛伐他汀合成 |
3.4.3 洛伐他汀高拷贝单菌株的5-L反应器发酵 |
3.4.4 共培养策略生产莫纳可林J的5-L反应器发酵 |
3.4.5 共培养策略生产洛伐他汀的反应器水平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乙醇诱导型人工转录调控系统的开发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生长的测定 |
4.3.2 缺失株△adh3、△ald、△acs1的获得 |
4.3.3 毕赤酵P_(AOX1)、P_(GAP)单拷贝表达eGFP菌株的获得 |
4.3.4 乙醇诱导型启动子表达eGFP菌株的获得 |
4.3.5 毕赤酵母人工转录调控系统表达eGFP菌株的获得 |
4.3.6 eGFP表达菌株荧光强度的测定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毕赤酵母在葡萄糖、甘油、甲醇中的代谢通路 |
4.4.2 在乙醇、乙酸中的生长 |
4.4.3 毕赤酵母中乙醇到乙酰辅酶A的代谢通路 |
4.4.4 乙醇诱导型人工转录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
4.4.5 乙醇诱导型人工转录系统强度评价 |
4.4.6 人工转录系统在不同碳源浓度条件下的eGFP表达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乙醇诱导型人工转录调控系统异源合成莫纳克林J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6-甲基水杨酸异源合成菌株的构建 |
5.3.2 人工转录系统合成二氢莫纳可林L菌株的构建 |
5.3.3 代谢工程改造提升二氢莫纳可林L合成的菌株构建 |
5.3.4 共培养生产莫纳可林J的菌株构建 |
5.3.5 乙醇为核心碳源的毕赤酵母摇瓶发酵方法 |
5.3.6 乙醇诱导系统异源合成化合物的提取、检测与定量 |
5.3.7 乙醇为核心碳源的5-L反应器发酵控制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各表达系统生产6-MSA产量的比较 |
5.4.2 应用乙醇诱导型人工转录调控系统合成二氢莫纳可林L |
5.4.3 代谢工程改造提升二氢莫纳可林L合成 |
5.4.4 基于乙醇诱导人工转录系统的多细胞共培养合成莫纳可林J |
5.4.5 乙醇为底物生产莫纳可林J的5-L反应器发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7)冠突散囊菌发酵产洛伐他汀及对甜菊糖的生物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菜资源概况 |
1.1.1 甜菜简介 |
1.1.2 甜菜主要化学成分及营养功能 |
1.1.3 甜菜粕简介 |
1.1.4 甜菜粕营养成分 |
1.2 冠突散囊菌研究概况 |
1.2.1 冠突散囊菌简介 |
1.2.2 冠突散囊菌活性研究 |
1.2.2.1 抗氧化 |
1.2.2.2 其他活性 |
1.2.3 冠突散囊菌的作用研究 |
1.2.3.1 冠突散囊菌的抑菌作用 |
1.2.3.2 冠突散囊菌的产酶特性研究 |
1.2.3.3 冠突散囊菌的色素研究 |
1.2.3.4 冠突散囊菌安全性 |
1.2.3.5 冠突散囊菌代谢产物降血脂功能 |
1.3 洛伐他汀研究概况 |
1.3.1 洛伐他汀概述 |
1.3.2 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机理 |
1.3.3 他汀类药物的其他作用 |
1.4 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产洛伐他汀 |
1.4.1 前体物质对固态发酵的影响 |
1.4.2 温度对固态发酵的影响 |
1.4.3 发酵时间对固态发酵的影响 |
1.4.4 接种量对固态发酵的影响 |
1.4.5 初始pH对固态发酵的影响 |
1.4.6 含水率对固态发酵的影响 |
1.5 甜菊及甜菊糖苷 |
1.5.1 甜菊简介 |
1.5.2 甜菊糖苷的组分及结构 |
1.5.3 甜菊糖的生物活性 |
1.5.3.1 降血压作用 |
1.5.3.2 降血糖作用 |
1.5.3.3 抗炎和抗癌作用 |
1.5.3.4 免疫调节 |
1.5.3.5 其他作用 |
1.6 秀丽隐杆线虫用于安全性评估 |
1.6.1 秀丽隐杆线虫概况 |
1.6.2 安全性评估指标 |
1.6.2.1 致死率 |
1.6.2.2 个体发育 |
1.6.2.3 线虫运动状态的变化 |
1.6.2.4 生殖能力 |
1.6.2.5 用于神经毒性研究 |
1.6.2.6 线虫体内酶活性的测定 |
1.6.2.7 抗衰老研究 |
1.6.3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快速筛选的毒性评估 |
1.7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冠突散囊菌发酵甜菜产洛伐他汀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材料与试剂 |
2.1.4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冠突散囊菌的活化 |
2.2.2 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制备 |
2.2.3 接种与发酵条件 |
2.2.4 洛伐他汀标准溶液配制 |
2.2.5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6 TLC法分析洛伐他汀 |
2.2.7 冠突散囊菌孢子粉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冠突散囊菌生长状况 |
2.3.2 冠突散囊菌在甜菜粉培养基上生长状况 |
2.3.3 洛伐他汀的TLC分析 |
2.3.4 冠突散囊菌孢子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冠突散囊菌产洛伐他汀的发酵特性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材料与试剂 |
3.1.4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3.2.3 不同菌株产洛伐他汀含量比较 |
3.2.4 不同前体物质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2.5 前体物质添加量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2.6 发酵温度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2.7 发酵时间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2.8 接种量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2.9 正交实验法优化洛伐他汀发酵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菌株产洛伐他汀的含量分析 |
3.3.2 洛伐他汀标准曲线 |
3.3.3 冠突散囊菌固体发酵物中洛伐他汀含量的HPLC分析 |
3.3.4 不同前体物质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3.5 温度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3.6 发酵时间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3.7 前体添加量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3.8 接种量对洛伐他汀产量影响 |
3.3.9 正交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冠突散囊菌对甜菊糖的生物转化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材料与试剂 |
4.1.4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转化方法 |
4.2.2 甜菊糖的检测 |
4.2.3 菌体量的测定 |
4.2.4 新产物的LC-MS分析 |
4.2.5 标准曲线制作与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tv与RS标准曲线绘制 |
4.3.2 水解Stv菌株的筛选 |
4.3.3 冠突散囊菌对甜菊糖的转化 |
4.3.4 新产物的定性分析 |
4.3.5 冠突散囊菌对甜菊糖的转化特性 |
4.3.6 碳源对冠突散囊菌转化Stv的影响 |
4.3.7 葡萄糖添加量对冠突散囊菌转化Stv的影响 |
4.3.8 不同氮源对冠突散囊菌转化Stv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冠突散囊菌发酵产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秀丽隐杆线虫 |
5.1.2 材料与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线虫培养 |
5.2.2 线虫同步化处理 |
5.2.3 不同真菌发酵液 |
5.2.4 暴露方法 |
5.2.5 安全性评估指标 |
5.2.5.1 线虫头部摆动频率 |
5.2.5.2 身体弯曲频率测定 |
5.2.5.3 后代数目测定 |
5.2.5.4 存活率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时期线虫显微镜观察结果 |
5.3.2 不同样品溶液对线虫存活率的影响 |
5.3.3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对线虫头部摆动频率的影响 |
5.3.4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对线虫身体弯曲频率的影响 |
5.3.5 不同发酵液对线虫后代数目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8)产洛伐他汀红曲霉的筛选、诱变及发酵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红曲霉的概述 |
2 洛伐他汀概述 |
3 洛伐他汀检测方法 |
3.1 薄层扫描法 |
3.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4 国外其他测定洛伐他汀的方法 |
4 产洛伐他汀红曲霉选育 |
4.1 分离纯化筛选 |
4.2 诱变育种 |
5 产洛伐他汀红曲霉发酵工艺研究 |
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1 安全性研究 |
6.2 国内外以开发的洛伐他汀产品 |
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洛伐他汀检测条件的确定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仪器与设备 |
2.2 材料与试剂 |
3 试验方法 |
3.1 洛伐他汀标准溶液的制备 |
3.2 红曲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条件 |
3.4 流动相的选择 |
3.5 流速的选择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2 线性关系研究 |
4.3 红曲样品的测定 |
4.4 精密度试验 |
4.5 重复性试验 |
4.6 稳定性试验 |
4.7 回收率试验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株筛选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材料 |
2.2 设备 |
3 试验方法 |
3.1 红曲米红洛伐他汀的测定 |
3.2 红曲霉的分离与纯化 |
3.3 镜检 |
3.4 分离红曲霉菌种产洛伐他汀的验证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产洛伐他汀红曲米的筛选 |
4.2 红曲霉分离纯化及菌种的初步鉴定 |
4.3 M1菌株固体发酵结果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曲霉的诱变育种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材料 |
2.2 设备 |
3 试验方法 |
3.1 菌种活化及扩大培养 |
3.2 孢子悬液的制备 |
3.3 紫外线诱变剂量的选择 |
3.4 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的选择 |
3.5 诱变菌株筛选 |
3.6 诱变菌株的稳定性试验 |
3.7 洛伐他汀的检测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紫外线诱变剂量的选择 |
4.2 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的选择 |
4.3 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结果 |
4.4 诱变菌株的稳定性试验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洛伐他汀红曲霉发酵工艺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材料 |
2.2 设备 |
3 试验方法 |
3.1 红曲米发酵工艺流程 |
3.2 HPLC法定量检测洛伐他汀含量 |
3.3 液态种子液培养 |
3.4 固体培养条件优化设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固体培养条件优化设计结果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诱变育种及其在酱油废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曲霉菌概述 |
1.1.1 红曲和红曲霉菌 |
1.1.2 红曲中主要的活性物质 |
1.1.3 桔霉素 |
1.1.4 其他代谢产物 |
1.2 洛伐他汀的高产策略 |
1.2.1 优化红曲霉菌种 |
1.2.2 发酵基质优化 |
1.3 洛伐他汀检测方法 |
1.4 酱油废水及其处理现状 |
1.4.1 酱油废水概况 |
1.4.2 酱油废水中废物的回收与利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株诱变选育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菌种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红曲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2.2.2 红曲霉菌氯化锂化学诱变 |
2.2.3 诱变菌株的初选 |
2.2.4 初选诱变菌株的发酵培养 |
2.2.5 红曲色素色价的测定 |
2.2.6 洛伐他汀检测与诱变菌株的确立 |
2.2.7 诱变菌株的形态观察与遗传稳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洛伐他汀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2 氯化锂诱变致死率确定 |
2.3.3 诱变正突变菌株的筛选 |
2.3.4 诱变菌株的形态观察 |
2.3.5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
2.3.6 红曲霉菌株在酱油废水中的驯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红曲中洛伐他汀与红曲色素代谢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仪器 |
3.1.3 培养基 |
3.1.4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碳源对相关性的影响 |
3.2.2 葡萄糖含量对相关性的影响 |
3.2.3 氮源对相关性的影响 |
3.2.4 大豆含量对相关性的影响 |
3.2.5 不同发酵时间对相关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红曲霉菌株 HW2 发酵条件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种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1.4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HW2 菌株培养 |
4.2.2 摇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碳源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4.3.2 蔗糖初始质量分数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4.3.3 氮源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4.3.4 大豆初始质量分数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4.3.5 转速对洛伐他汀的影响的初步研究 |
4.3.6 磷酸盐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4.3.7 前体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4.3.8 正交实验 |
4.3.9 在正交实验结果上考虑乙酸钠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酱油废水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种 |
5.1.2 试剂 |
5.1.3 仪器 |
5.1.4 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酱油废水中主要成分的分析方法 |
5.2.2 菌丝量的测定方法 |
5.2.3 菌株培养 |
5.2.4 外加碳源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2.5 接种量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2.6 酱油废水保存方法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2.7 酱油废水保存时间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2.8 发酵时间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酱油废水中主要成分 |
5.3.2 外加碳源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3.3 接种量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3.4 酱油废水保存方法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3.5 酱油废水保存时间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3.6 发酵时间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
5.3.7 酱油废水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的原料成本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1.1 红曲霉的诱变育种 |
6.1.2 色价和洛伐他汀之间具有相关性 |
6.1.3 诱变菌株 HW2 发酵条件的优化 |
6.1.4 诱变菌株 HW2 利用酱油废水生产洛伐他汀的条件优化 |
6.2 展望 |
6.2.1 利用富含糖分的废料作为外加碳源 |
6.2.2 提高诱变菌株在酱油废水中的遗传稳定性 |
6.2.3 多菌种混合发酵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拟无枝酸菌ST2710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转化途径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
1.1.1 概况 |
1.1.2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抑制机理 |
1.1.3 微生物转化他汀类物质 |
1.2 吸附层析分离技术 |
1.2.1 吸附层析 |
1.2.2 吸附剂的选择 |
1.2.3 洗脱剂的选择 |
1.3 稳定同位素示踪 |
1.3.1 同位素示踪法 |
1.3.2 稳定同位素的应用 |
1.4 发酵过程控制 |
1.4.1 微生物发酵类型 |
1.4.2 发酵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 |
1.4.3 阶段式发酵 |
1.5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分析方法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溶液配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洛伐他汀转化无锡他汀中间产物Ⅰ的提纯 |
3.1.1 静态吸附实验 |
3.1.2 动态吸附实验 |
3.1.3 产物Ⅰ的结晶 |
3.2 洛伐他汀转化到无锡他汀转化途径的研究 |
3.2.1 产物间的基团转位初步发酵验证 |
3.2.2 稳定同位素示踪检测结果 |
3.2.3 产物Ⅰ转化为无锡他汀途径中转位酶的初步研究 |
3.3 两步式发酵法提高无锡他汀产量 |
3.3.1发酵过程中直接调节pH对无锡他汀转化率的影响 |
3.3.2 补加新菌液调节pH |
3.3.3 分离式分段调节pH |
3.3.4 金属离子对两步转化过程的影响 |
3.3.5 Fe~(2+)、Mg~(2+)和Cu~(2+)在两个发酵阶段的协同作用 |
3.3.6 其他因素对产物Ⅰ含量的影响 |
3.3.7 产物Ⅰ转化到无锡他汀发酵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
3.3.8 两步法发酵初步优化结果 |
3.4 主要结论 |
3.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微生物转化洛伐他汀条件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D]. 曾海英. 贵州大学, 2021(11)
- [2]红曲黄精发酵工艺及免疫调节和降血脂作用研究[D]. 胡佳莉.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3]广西大瑶山地区部分红曲及红曲制品研究[D]. 林凤. 广西大学, 2020(02)
- [4]工业丝状真菌土曲霉合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黄雪年,唐慎,吕雪峰. 合成生物学, 2020(02)
- [5]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产蛋鸡功能饲料的研究[D]. 陈冬.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甲醇/乙醇底物的洛伐他汀及莫纳可林J异源生物合成[D]. 刘一奇.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7]冠突散囊菌发酵产洛伐他汀及对甜菊糖的生物转化研究[D]. 赵文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产洛伐他汀红曲霉的筛选、诱变及发酵工艺优化[D]. 郑生文.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9]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诱变育种及其在酱油废水中的应用[D]. 李滔滔. 湖南工业大学, 2013(04)
- [10]拟无枝酸菌ST2710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转化途径及工艺研究[D]. 牟琳. 江南大学, 2011(08)
标签:洛伐他汀论文; 红曲米论文;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微生物发酵论文; 红曲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