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之路及改革的着眼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着眼点论文,成功之路论文,基础教育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核心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现时中小学教育质量是高是低呢?本刊自本期起,就如何定性定量分析中小学教育质量、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措施等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系列讨论,以寻求切实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最佳良策。欢迎有识之士参与讨论,发表见解。
*
* *
指导90年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大纲大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成两句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可以认为,“两全”既是90年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又是教育领域的伟大使命。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实现“两全”的宏伟目标和伟大使命,必须首先“鉴往启今”,对我国目前的教育质量有个基本的估计和认识,方能更好地谋划提高质量的措施,端正教育改革的方向。
仅就基础教育质量而言,是高是低,国内评价结论未必一致。褒其高者自有其扬高的说法;责其低者亦理由充足、气壮理直。然不论其言高还是责低,均有其正确的一面。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本身的确是一个好差并存的统一体。
一
不过,从国际比较来看,就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或主要方面而言,其成功的伟大成就为世界众多国家所瞩目和承认。国际教育交流是万国才子云集,国际英才争雄的角斗场,是完全凭真才实学一决高低。中国留学生(甚至包括他们的子女)所以能以聪慧的智力和学习成绩的明显优势征服导师、同学及各路强手,其个人原因固然离不开中国人特有的勤奋努力和民族自尊,但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则众口一词是中国良好的基础教育的结果。外国人把中国学生杰出的学业成就归之于东方人特有的天赋的聪明。其实,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他们的成功和高人一筹的本领,从根儿上说是完全得益于国内基础教育为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形成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微观建国46年来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虽历经大小多次冲击和磨难,所以仍能取得令世人承认的质量上的成功,这是与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下面六个方面的“坚持”直接相关的。
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类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优秀成果陶冶教育年轻一代。悠悠三千年华夏文明的丰富和博大,至今为世人仰慕和感叹。但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发展的记录,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故而其社会存在方式便必然地表现为优劣杂揉,好坏并生。然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伊始,便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作为内容编选的宗旨,时刻注重从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中择其精华,在各科教学中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使青少年儿童从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开始便处于科学的、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文化氛围的感召和熏陶之中,以循循善诱、滴水穿石之功,培养起青少年一代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优良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勤奋严谨、刻苦勇敢和科学探索精神等等。几十年来,择编在中小学语文、历史、自然等课本中的许多篇章,如《小马过河》、《狼和小羊》、《刻舟求剑》、《农夫和蛇》、《爱因斯坦》、《朱德的扁担》、《谁是最可爱的人》、《大渡河》、《上甘岭》、《圆明园》,以及那些洋溢着美的神韵和深奥哲理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等等内容,激励哺育了几代人的人生选择。今天,奋斗在祖国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的忘我钻研精神,海外学子的拳拳报国之情,战斗英雄无私无畏的献身品质,劳动模范甘心奉献的高尚行为等等,都是这些优秀文明哺育的结果。民族强盛之基在于魂,融汇了世界文化的中华传统文明的伟大价值恰恰在于她给了亿万华夏龙的子孙以民族之魂。实践证明,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编选思想是正确的,其教育效果也是积极明显的。
第二,坚定不移地坚持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三基”是准确反映基础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不论是教材内容组织,还是实际教育过程实施和教育质量评估,都突出地把“三基”作为核心要素去反映。以“三基”去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完成基础教育任务,这恐怕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指导思想。既是如此,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高于其它国家呢?棋高一着之处在于中国对“三基”的排列组合富于高度严密的逻辑系统性。如中国语文,其知识排列不是遵循知识产生的自然历史顺序,而是从人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从音开始,由音到字,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章。仔细看,这简直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极其科学的语文学习序列。数学,从整数到小数,从小数到分数,进而代数,进而几何。在运算方式上,由加到减,由乘到除。乘除法应用“九九乘法口诀”一呼即出。这同样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学习序列。“三基”选择上的科学性与排列、传授上的系统性,不单使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量大质高,稳固扎实,而且从小锤炼了中国学生富于高度逻辑性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工作方法。关于这一点,外国导师深为佩服。知识技能选择上的基础性、基本性和范例性,加上排列组合与教育过程上的系统性,铸就了中国基础教育质量上的优势。相比而言,不少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所以不及中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知识技能排列与传授上的过分随意性,打破了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和人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的逻辑序列。对此,我们在改革中务必注意不能把他们想克服的不足当成新鲜经验去学习效仿。
第三,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客观教育规律使然,是学校教育有别于社会生产、部队机关的特质所在。建国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曾受到1958年大跃进、1966年文革狂潮的强烈冲击,乃至发展成学校停课、教师停教、学生停学的严重历史悲剧。但是,以教学为主作为一条客观教育规律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建国以来,除历次政治运动巅峰之时丧失理智,人为地硬性制造一切服从政治,自讨苦吃外,中国教育一直处在以教学为主的正常状态之中。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持遵守了教学为主,坚持把教学为主作为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捷径,由此才为国家培养了文革前和恢复高考后的一批杰出人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类获取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原始的观察模仿、口耳相传,到后来的家庭自学,以师带徒,乃至实践中的尝试摸索等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经验的方式。但相比而言,在众多途径中,唯有学校教学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捷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巨大的潜能,从人类积累起来的大量经验中选取精华,编成富于严密逻辑排列的教材,精心选择最优的方法和设计科学的传授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使学生的认识达到当代科学发展水平。这是教学的独有功能之所在。多年来,由于我们认识到了教学的这一独有功能,通过坚持教学为主发挥了教学的这一独有功能,因而使正常完成基础教育培养的广大中国青年,获得了系统完整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了初步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继续深造的学习方法和初步的分析、判断、鉴赏能力。目前,世界众多国家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学历(文革十年除外)是承认的。这一点,充分证明了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优异。
第四,坚定不移地坚持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和严格的学校管理。以教学为主是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校管理去保证的。中国基础教育的良好秩序表现在国家和各级学校对有关教学的一系列方面均有其相应的规定和规章制度①。中央一向把学校看成是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殿堂,并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不许任何人冲击学校、教师和学生②。建国以来,每当学校的教学秩序发生混乱,认识发生模糊,教育质量受到影响时,中央便及时发布文件,制止混乱,澄清认识,把教学导入正规。如1963年的“小教40条”、“中教50条”,1982年的《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等,中央的这些规定既表明中央对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统整全国各级学校的教育行为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除中央外,各校亦有一套治校的方略。对学生,从早晨按时到校、自习、上课听讲、课间游戏、课外作业、考试和闲暇时间安排等均要求明确。这些规章、守则等等虽带有束缚个性发展的副作用,但对保证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秩序无疑是必要的。学生如此,教师亦然。学校除要求教师带头遵守作息制度外,对其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实验演示、参观访问、班级活动等也都有其相关的严格要求。应该说,学校中若没有这套系统化的规章和近于半军事化的管理,要取得今天这样的教育质量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美国,我曾参观过号称“America Number One”的小学。条件自不待言,一个班级14名学生。学生上课可自由走动,自由行动。教师,学生的课本是他们手中几页复印的材料。课后也没有作业。至于考试,只不过是一次大的练习。然结果如何呢?13岁学生中,能完成基本运算的只有70%左右。语言写作熟练程度大部分较差。中学生的SAT数学和语言成绩平均分在500以下(满分为800)③。1982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在危机中》一书,足以说明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质量现状。
第五,坚定不移地坚持教育研究与实验。建国46年来的基础教育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懈进行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奋斗史。它记录着:许多有长期、普遍推广应用价值和耐住时间考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都来自教育实验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他们一身二任,既是教师,又是学者。其科研之路通常是实践——领悟——设计——实验——验证——总结——推广。尽管不少研究缺乏理论先导,他们要付出比常规研究数倍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教师型学者,不计名利、条件、政治风云,默默地、持久地、苦苦地一心钻研,直至成功。这些成果实际诞生于一种事业精神之中,诞生于长期的实践积累之中,必然地赋予了它“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成效和价值。如文革前闻名全国的辽宁黑山的“识字教学”,南京斯霞的“语文教学”,北京霍懋征的“读写结合”等,文革后马蕊兰的“数学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法”,黎世法的“六课型”,上海育才的“读议讲练”,北京景山的“单元教学”,黑龙江的“学导式”,陕西的“三环六步反馈”,还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另一条战线,专职教育研究工作者在条件艰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同样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等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
建国46年来,正由于这两条战线的研究人员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基础教育研究,从而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建国初完全的盲目尝试很快发展成为在理论和正确政策指导下顺利健康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央正确的教育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同时更为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有价值的遵循和参照。
第六,坚定不移地坚持办好师范教育,严格教师任职资格。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于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对于一个拥有12亿人口、近3亿多受教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起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谈何容易!直至今天,在我国802万中小学教师中,不合学历者仍占半数④。但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中国自1903年癸卯学制始发展起师范教育,对卓有成效地保证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起到了功垂千秋的伟大历史作用。师范教育作为专门培养训练教师的教育形式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所采用的教育结构模式。富于职业特点的师范教育是职业分工专门化的进步表现,是提高专业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由于我国十分重视师范教育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教师队伍成份构成发生了历史性的改观。
师范教育不仅是生产教师的摇篮,同时亦肩负着在职教师再生产的功能。在职培训是教师从教能力的一次升华。很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体验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后,倍感重返校园学习的珍贵。故其学习动机强烈,针对性明确,效果明显。
国家发展师范教育意在以合格师资从教,故对那些未经科班训练的从教者,明令规定种种审核条件和要求,如国家教委1986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⑤,1986年9月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试行办法》⑥等。国家的这些规定都说明一个问题:国家对从教为师一直坚持认真筛选的严格要求,把教师质量与国家的未来前途和发展潜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认为,国家对教师质量的反复强调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基础教育的良好质量和水平。
二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色,有其自立于世界的优势和存在原因。中国基础教育的上述种种做法是赢得质量成功、让世人折服的生命力所在。但中国基础教育并非完美无缺。相反,问题不仅突出,而且明显。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把改革着眼点真正指向有碍质量提高的问题和弊端,且不可为世界潮流裹胁,连同成功经验一齐改掉。
本文认为,下述问题当为改革的基本方面。
第一,重智育不重德育。重智轻德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为此中央三令五申,相继发布《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1988),《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等等文件,督促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由党中央书记亲自讲,由中央文件规范学校德育的进行,前所未有,足见问题严重。轻德育的主要表现是,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扭曲了的智育淹没了德育,导致德育计划学时不足,德育教师缺乏专任,德育任务得不到任课教师、家长配合,尤其市场经济实行以后,社会上利令智昏的种种行为严重干扰学校德育效果。教育思想不端正,重升学率不重合格率,重分数高低不重品行优劣。德育本身,内容缺乏基本性,目标缺乏层次性,方法缺乏艺术性,过程缺乏实践性,评价缺乏科学性等等。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意义作用无需再述。我们认为,对中小学生来说,能让他们“学会做人”就是德育了不起的成绩。学会做人是个实实在在、明确具体、学生经努力可达到的目标。许多做人的品德和思想,如待人接物、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节俭卫生、勤奋刻苦、热爱祖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要求学生躬行践履,学生很容易接受。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相反,这些品行若以一种极为远大高尚的方式去要求,他们便会感到遥不可及。因此,德育改革,不单在地位确立,更要研究德育本身的目标、内容和效果问题。
第二,教育过程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不论哪个层次,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可堪称世界第一。但要论能力,特别是流利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应急解决问题能力和完美人格中的独立生活能力等则要另当别论了,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用。中国学生面对试卷,表现着较强的知识输出和应用能力,头脑不空,但面对实际的应用能力则相对较低。原因在教师的教育重心不同。如练习,中国孩子练得很苦,但不是为实际应用而练,而是为应付考试而练,因此是机械练习。至于独立生活能力则普遍较差。《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不在其内容是否真实,而在它向我们揭示了中国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每年大学开学,不论路遥千里,大都父母相送到校,显示了父母对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不放心。中国教育改革,应面对这些现实,研究这些现实,改革这些现实。
第三,教育目标重统一要求不重个性发展。统一要求对确保学校良好秩序是必要的。某些西方国家教育质量差的一个致命原因就是课堂缺乏统一要求,个人自由主义泛滥。但中国走的是另一个极端: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特长窒息在一刀切、齐步走的统一要求中。很多教师不单没有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意识,也缺乏这方面能力。近年来,发展学生个性虽已引起重视,但如何在统一要求的同时完成个性发展,依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
第四,教育内容重多重难,不重学生身心特点。前述中国的教育内容富有高度的逻辑系统性,这是一突出优点。但事情还有另外一面:西方国家基础教育内容的突出缺点是过少过易,中国则是过多过难。过多过难就不是一般的多一般的难,而是超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程度的太多太难。本人在一篇文章中说,目前中国的教育内容难度不是一个正态分布,而是相反情形:小学难、中学难、高中更难,上了大学倒不难,研究生时更容易⑦。尤可悲的是,有些教师错误认为,给学生的知识越多越难越好。结果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知识面狭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影响身体健康等等不良后果。
第五,教育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是一个过程。本来,师生的一切努力和教师的一切劳动主要体现在过程之中,又通过过程体现出来,结果只是过程的一个终末环节。但目前的教育评价则通常只测结果,以结果指标代替整个过程状态。这种评价方法的严重缺点是把教师工作重心误导于只追求结果测量的有限指标而不重视过程劳动,不重视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花气力。备课敷衍草率,上课不求甚解,只集中精力研究怎样应付考试,结果测量却不能给这种不负责的工作过程以评判;二是测量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大量创造性劳动、呕心呖血的构思设计和业余时间花费等,由此也成为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因素。
第六,对教师重使用不重提高。教育质量决定于教师质量。中国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可概括为:数量庞大,质量不高,基础教育尤为严重。质量不高不单是学历不够,更突出地表现为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后便分身无术。其实,即使是从师范本、专科毕业的教师,经过几年工作的消化、体验后也有进修提高之必要,其他人则更需如此。但“地”少人多,疲劳“耕作”,没有“休耕提高地力”之机。长此下去,也必然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是一项伟大事业,改革的思想方法应从微观着手、从宏观着眼。就“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来说,方针是宏观,是指导思想;质量是微观,是具体目标。具体目标的实现,除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换言之,没有方针的全面贯彻就不会有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此,要实现全面提高质量的伟大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但不能改掉精华优势,引进糟粕垃圾。关键的一条是要把握正确的方向,选准改革的突破点。
注释:
①参见《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第690页、699页、702页。
②参见《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第741页。
③参见柳海民:《美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教育问题》,《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年 第5期。
④《师范教育文件选编》第763页,东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⑤⑥《师范教育文件选编》第785、786页,东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⑦参见柳海民:《教育过程中的难度教育价值及其设计思路》,《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