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1 王爱娟2 张娜娜3 张玉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医院 2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 收集肺结核咯血患者家属共186例,所有家属均接受心理状况调查,并接受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将心理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对照组,将心理护理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4.7±5.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1±4.8)分,T=16.357,P=0.000;观察组的患者家属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8.6±5.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5.5)分,T=13.570,P=0.000。结论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家属普遍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使他们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缓解,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和治疗,从而使患者的治疗得到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心理护理;患者家属;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R5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79-01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肺结核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又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由结核分歧杆菌的感染造成,细菌感染可累及多个脏器,而肺部的感染最常见也最严重[1]。而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病情则更加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容易导致患者家属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对治疗抢救造成阻碍[2]。相关的研究认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家属进行劝说、安慰,不但能够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而且能够使患者接收到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信心,进一步保证治疗抢救的效果[3]。在本次研究中,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家属实施了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家属共186例,其中,男83例,女103例;年龄在25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10.5)岁。患者家属中均无医务工作者,但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78例为父母与子女关系;53例为夫妻关系,40例为兄妹关系,15例为其他,但均为直系亲属关系。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所有家属均接受心理状况调查,使用本次研究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家属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职业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使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根据问卷调查表可知,有九成的患者家属希望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法;六成患者家属希望能够得知患者的病情进展并希望医护人员能够诚实回答;五成患者家属希望了解患者治疗和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四成患者家属希望能够经常探视患者;三成患者家属希望能够得到患者预后的真实情况。针对这些要求,护理人员应通过面对面交流、健康宣教、健康知识手册、健康画报等方式满足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利用微信、QQ等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及时为患者家属提供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进展,从而使患者家属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将正面的情绪传递给患者,使患者能够对治疗和护理都充满信心。
1.3 评价指标
将心理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对照组,将心理护理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50分及以下为无焦虑,51-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严重焦虑,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高;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53分及以下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严重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高[4]。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以及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之后使用p值进行组间差异判定,判定标准为:当p值低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而p值高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比( ,分)
组别 例数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对照组186 63.1±4.8 66.2±5.5
观察组186 54.7±5.1 58.6±5.3
T值16.35713.570
P0.0000.000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报道称,目前我国结核病呈现出发病率高、感染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5]。肺结核咯血属于肺结核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抢救,将可能在数分钟内出现窒息症状,甚至死亡。因此在抢救中,必须做到争分夺秒,从而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但是这样紧张的氛围很容易使患者家属变得敏感,引发他们出现不良情绪,甚至对抢救造成极大影响[6]。
在本次研究中,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家属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实施后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4.7±5.1)分,显著低于实施前的(63.1±4.8)分,T=16.357,P=0.000;实施后的患者家属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8.6±5.3)分,明显低于实施前的(66.2±5.5)分,T=13.570,P=0.000。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通过熟练的专业技术、和蔼耐心的态度提高患者家属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对患者家属施以心理护理,稳定他们的情绪,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治疗抢救中来。值得注意的使,由于女性的心理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加脆弱,因此更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焦虑等不良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针对女性家属进行开导和劝慰,及时缓解她们的负面情绪。而如果患者家属的文化程度较低,那么护理人员在与其进行沟通时应尽量采用口语化语言,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使患者家属能够通俗易懂,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和治疗效果,消除他们的顾虑。
综上所述,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家属普遍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使他们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缓解,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和治疗,从而使患者的治疗得到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秀君,张新党,韩元利,等.形体语言在肺结核大咯血病人抢救和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04):1757-1758.
[2]王芳.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依从性的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9):284-284.
[3]陈淑君.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08):1594,1596.
[4]谢雍宁.浅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培训的重要性[J].蛇志,2011,23(03):281-283.
[5]崔广云,陈艳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附78例病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08(03):283-284.
[6]李霞,王惠花,李江,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1(03):51-52.
[7]卢仲武.对农村肺结核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探讨[J].广西医学,2013,29(08):1309-1310.
论文作者:张影1,王爱娟2,张娜娜3,张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肺结核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抑郁论文; 自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