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程少彬,杨美菊

(泉州市儿童医院院感办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使用呼吸机诱发肺炎的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以便为今后预防与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研究我院PICU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 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控制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控制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

【关键词】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128-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撤机、拔管48 小时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1]。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对其实现优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2]。本文就PICU患儿使用呼吸机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找出相应的优质控制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PICU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 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2个月~7岁;实验组男16例,女34例;年龄2个月~8岁;疾病主要类型中,重症手足口病31例,重症肺炎35例,中毒者15例,窒息8例,肺出血11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控制方法,即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优质控制方法,对呼吸机持续通气时间、吸痰情况、反复气管插管情况、外源性感染的控制等因素进行优化控制。

1.2.1控制外源性感染 加强消毒隔离管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做好手卫生管理。防止呼吸机管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污染;在对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和无菌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规范及流程进行;加强对环境及设施设备的消毒,使用中的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应保持清洁。有明显污染、遇感染暴发或耐药菌流行时应消毒;无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患者粘膜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1.2.2加强人工气道管理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同时要尽量避免拔管后再插管。定期帮助患者清除肺部的痰液,促进肺部能力的恢复,使患者的呼吸能力得到锻炼,能早日撤用呼吸机[3]。可采用开放式吸痰。对于部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以及疑似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宜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抽吸气道分泌物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每次吸引应充分。连续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不应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宜每周更换1次。如有明显污染或功能出现障碍,则应及时更换。呼吸机管路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操作时要谨慎,避免冷凝水流入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管路上的湿化器或雾化器内。冷凝水应倒入下水道,不应随意倾倒在室内地面上。应在管路中常规应用气道湿化装置。

1.2.3加强患者管理 患者床头应抬高,以30~45°为宜。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定时进行口腔卫生护理,至少每6~8h一次,尤其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使用含有0.1%~0.2%氯己定的消毒剂漱口、口腔粘膜、牙齿擦拭或冲洗。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者,采取接触隔离措施。规范人工气道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不宜常规使用口服抗菌药物进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避免为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而常规给予全身静脉使用或呼吸道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1.2.4气囊管理 患者口咽鼻的分泌物容易附着到气管导管气囊上,要及时做好气囊附着分泌物清洁,保证气囊持续充盈状态,每班次进行气囊压力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实验组50例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50例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5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0%(5/50)。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见下表。

2.2 机械通气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7.23±1.34)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5.11±2.21)d。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

3.讨论

VAP是指患儿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48h后出现的肺炎,可以导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延长,病死率、住院费用及时间增加。通过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的优质管理,加强对气道、气囊管理、机械通气时间管理,控制外源性感染的管理,能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综上所述,通过对PICU患者进行优质控制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24-543.

[2]孙涛,陆俊国,黄捍群等.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565-566.

[3]张译文,胡必杰,高晓东等.综合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688-1689.

论文作者:程少彬,杨美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程少彬,杨美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