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工作论文,社会发展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次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努力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和部署在“九五”和到2010年期间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并正式推出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最后,中央召开了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的目标的建议,因此,全面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是科技工作贯彻中央最新部署的一次实际行动。
一、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级,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将进入第九个五年计划。“九五”是我国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从而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那么,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第一步转变的进一步深化,是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它必将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并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 决定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并全面部署了我国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工作,这既表明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这主要表现以下的三个转轨之中:
(一)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科技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使国经济内部缺乏活力,缺少竞争能力和面向市场开拓的意识,抑制了企业对科技的内在需求和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经济体制还使我国的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许多按经济规律应该由社会来办的事,基本上由政府包了下来,成为越来越沉重的的财政负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和社会将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是充满竞争的、高度动态的经济,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应变能力,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技术创新,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参与竞争;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还要求社会的组织和管理必须相应的变革,从而对科技产生了许多新的需求。同这些需求正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良好机遇。作为全国科技大会后的一次后续行动,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大会要认真在研究科技工作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要具体研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如何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轨,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党中央作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抉择。我国至今的经济增长基本上还是靠增加资金、能源和原材料等投入与铺摊子来实现扩大再生产,走的是一条以外延的主经济增长道路。目前,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而发达国家一般已超过60%。我国不少经济指标不仅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有的甚至低于我们的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如果再继续按这种传统发展模式走下去,不仅影响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将影响到21世纪中叶这段关键历史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将科技工作的重点定位在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为形成有利于节约、降耗、增效的企业机制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努力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必须坚决地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根据我国的产业政策,90年代要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特别薄弱,科技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发达国家已占到60%,低收入国家平均也达到35%左右。第三产业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好。第三产业发展了,又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经济的全面振兴。国家社会发展的水平与第三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面可持续发展转轨,科技工作大有作为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加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看到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遇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就已出现了。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双重任务。在这方面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我们只能从国情出发,在探索中走了一条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1994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出台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 环境和发展白皮书》,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努力实可施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技工作定位的又一个重心,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要想使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地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1世纪议程》不是到了21世纪才开始着手干的事,而是为了顺利地到达21世纪现在就必须加紧工作的事,我们不仅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我们将要做的每一件工作,而且我们还有大量的“旧债”要还。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捷径,越早上道越好,在这一方面科技工作是大有作为的。
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进展和问题
8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长足进展。
我国已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不断提高的科技水平。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与1970年相比,人口生率由33.34‰下降到17.70‰,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5.83‰下降到11.21‰,若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25年来我国少增加了3亿人口。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的死亡率从建国前的20 ‰到降到1970年的7.6‰,自70年代以来一直稳定在6~7‰之间,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上升到90年代的69岁,1990年与建国初期相比,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34.38‰。在这一系列成就中,科学技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研究开发一大批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药具,开发了品种比较齐全的新医药,特别是各种免疫疫苗的研究开发,更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的环保科技基本上是在近一些年建立起来的。现在已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整的环保科技体系,共有各类环保研究单位390个, 科研及管理人员21000余人。在99所高等学校设置了环境专业,在校学生在1100人。 我国已有一批环境科学的博士生、博士后工作在科技和经济领域。
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如在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酸雨研究、气象、海洋与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全球环境研究等方面,都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如通过“七五”、“八五”攻关,我国已建立了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成为国际上少数能制作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国家之一。预报时效从原来的2~3天延长到5~7天。在生态建设方面,我国的三北护林堪生态保护的“世界之最”,其面积达406.9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4%,这也是我国科技面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资源和勘探和海洋开发方面,连续两个五年的科技攻关,为能源、地下矿藏的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如在新疆获科研预测储量黄金510万t,铜镍429万t,在东南地区获科研储量铜近1600万t。在“八五”期间完成了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的调查,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完成了海洋功能区划。自1978年以来有500 多个海洋科技获得重大科技奖励。在自然灾害方面,我国建立了7大类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完成了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研究,成功地研制了数字化地震测系统等。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所得的进展,是中央各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地方共同实施和推进的结果。如由山东省大力推动的“科技兴海”带动了沿海各省的海洋开发工作;江西省开展的“山江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经济开发”已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农业节水技术、血吸虫病防治新技术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都是部门和地方共同推进的结果。中国科学院、各部门和各地方的科研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很多科技人员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为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崇高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由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28个部门共同推动的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从1986年试点到1992年开展综合实验以来,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已批准18个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还有大约40个左右的省级实验区,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两个层次机制。在过去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基础上,各实验区进一步突出了综合配套改意将先进适用的技术,如环境无害技术向实难区推荐和推广,探索科技引导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来,尽管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的关心和重视,但也存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问题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经济的顺利发展。近些年来,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还有一些模糊的观点应该澄清:一是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对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估计不足;三是认为《21世纪议程》是21世纪要干的事,现在顾不上。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许多方面确实构成为一对矛盾但我们必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正确地处理这一矛盾。一方面,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既包括社会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也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等的保证,这就是说,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处理得不好,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是经济发展最大的市场,又是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之一,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在发达国一般要占到GNP的60%以上,如果再加上医药、环保等社会发展相关产业的贡献,社会发展领域事实上是积累国家财富的主要源泉。我们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克服许多认识的误区,把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使我国的社会发展加快前进的步伐。
(二)社会发展科技水平低,基础极端薄弱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工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部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水平低,尤其是环保、商业、民政、劳动安全等领域,许多科技工作处在刚刚起步阶级,有的甚至还排不上日程;社会发展科技的基础性工作也十分落后,如国家的许多自然资源家底不清,大量必要的监测网络、数据资源库没有建立起来;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能罚也不强,技术选择,成果推广,以及必要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
(三)社会发展相关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产业上,我国的许多社会发展相关尚处在起步阶级。拿环保产业来说,全国2000多个环保企业,多数在80年代初开始发展,94%的企业年产值不到500万元,85 %的环保产品属70年代以前的水平。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环保在1995~2000年间形成累计产值约2000亿美元,仅比默克公司的87.75 亿美元略高一些,我国医药总体技术水平及国际规范化生产程度都很低,至今还没有一个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真正进入国际市场。1992~1994年期间全世界129个上市新药,中国只有两个青蒿素品种名列其中。
(四)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少,造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我国对社会发展科技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1994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仅占GNP的0.7~0.8%, “八五”期间我国在医药科技攻关方面的总投入还不及国外开发一个新药平均投入的的1/10。在环境、 资源等方面也远不能达到最低的要求。劳动安全、文物保护等许多领域的科技工作甚至还进入不了国家的科技计划。在投入问题上,既有客观上的困难,如国家财政还处在困难时期,也有社会发展投入占财政预算的比例太低。以及全社会投入机制未形成等问题。我们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和各级决策管理机关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投入少的困难将会逐步得以缓解。
三、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级
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我们必须找准社会发展科技工格的位置,既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努力,又要为在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再向推进一大步。
(一)努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提高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一面旗帜,执行一年多来,在国内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九五”期间,科技工作要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看作是《中国21世纪议程》科技行动计划。此外,还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项目纳入各级国民经济计划,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使各级政府及全社会都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二是推动部门和地方21世纪议程的制定,进一步从面上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三是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逐步建立配套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政策与法律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
特别是要采用教育、宣传、培训等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艰巨性,争取办成几件大事,培养一批人才,造就一批样板,教育人民,感动“上帝”,用坚韧不拨的精神为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施。
(二)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影响的科技问题,提高社会发展科技的总体水平
为了提高经济质量,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特点,重点抓好如下几项技术工作:一是清洁生产技术。通过环境审计和全程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初步建立我国清洁生产的规范,并开发、推广一批对环境无害适用的技术;二是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节能、节材、节水、节地、降耗等对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开发一批软硬结合的技术,切实提高我国的资源利用水平,三是要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利用计算机,遥感、GPS、GIS等现代信息手段,逐步建立我国环境、资源、海洋及灾害等信息系统;四是要利用“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阶级,直接采取高新技术手段,研究开发一批新一代产品和装备,加快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如利用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离子体技术以及现代光、电和计算机等技术研究开发新医药、环境、住宅与现代商业信息化产品与装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一定要改变某些发展领域不注重质量、满足于作坊式的生产等落后观念,为社会发展领域的现代化,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为了提高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总体水平,还必须加快社会发展领域研究院所的体制改革。这些研究单位很多属于公益型的,改革的难度很大,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争取在“九五”期间取得较大的进展。
(三)大力推动社会发展相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科技要为推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作贡献。医药、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商业流通与住宅产业等都将在“九五”期间得到大的发展,在这些方面,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都是大有可为的。
要克服我国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弊端,按照技术创新的思路,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形成产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尽可能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社会发展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都是我国的薄弱环节,我们要改变那种将社会发展当成的纯粹公益型,福利型事业的观念,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用科技引导和支持新的经济生长点。
(四)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加强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国际合作
应该继续扩大和深化《中国21世纪议程》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推进优先项目方面,要争取更多的国际资金,1996年10月还要召开第二次高级国际圆桌会议,这将开辟一个国际合作的新局面;在环境、资源、灾害、海洋、医药、建筑等各个领域要积极开拓,抓住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我所用,扩大使用的领域,要创造条件寻找伙伴,广交朋友,要利用可能的条件深入地掌握国外相关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向,并通过科技合作,扩大经济来往。
(五)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各地方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实施《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在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上正式出台了“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出台这个计划,从工作基础、工作思路和时机选择都是比较成熟的。
“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是以指导性为主的科技发展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纲要”,二 是若干优先项目,三是若干专项计划(如新药、环保、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以及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等专项计划)。“纲要”提出了到2000年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指导思想,“九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和相应的措施等。“专项计划”是若干大重领域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一直到产业的全程计划。通过“纲要”和若干重大领域的专项计划,将有助于确定载作重点和实施矩阵式管理。
“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是社会发展领域的全程指导性计划,从横向上与“攻关”、“863”、“攀登”等其他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相衔接。重大项目根据其他性质和特点,将分别纳入到各个不同的计划之中。总的考虑是,从软、硬科学两方面入手,避免重复,突出重点,加强集成与综合,集中力量真正做成几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高显示的大事。出台这个计划,也讲一步说明国家对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视。希望各科技管理部门、各地方各部委和有关单位、团休,能够进一步明确“九五”发展思路和重大工作,从计划、规划、政策、体制、投入等各个方面加以落实,共同推进“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实施。
还要强调指出的是,社会发展问题与地区的的地理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状况等密切相关。各个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计划中对本地区发展影响最大、并切实可行的方面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国家科委也将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倾斜支持、分类指导。各地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可能,制定自身的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做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需要。现在形势很好,机遇难得。我们一定要在全科技大会精神指引下,集思广议,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为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努力工作,为国民经济实现战略转变和上新的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收稿日期:1995-10-10
*本文是作者在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题目为编者所加,全文略有删节。
标签:科技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