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究竟要不要反科学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主义论文,中国论文,要不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科学主义”的争论很多。有人认为,在当前中国,科技比较落后,才扎下一点根,何来科学主义,应该大力倡导科学主义。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科学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是对科学的错误看法,应该批判。科学主义究竟是什么?在我国究竟有没有科学主义?这样的科学主义应不应该反对?如果应该,则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对此,需要作一番深入的探析。
1 科学主义是什么?
科学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根源于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巨大作用。随着牛顿力学被广泛接受,科学代替了传统宗教的地位而不断取得胜利。特别是到了19世纪,关于自然的基本知识构架已经完成,科学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时的科学知识被视为是客观的、严格决定论的、精确的、形式体系简单的。科学以其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观性的面貌,而显示它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体系所具有的绝对真理性。
受到机械决定论原则和科学的绝对真理观的影响,从18世纪开始,一些社会学家、历史学者、哲学家等认为,控制社会和心理世界的规律与控制自然的规律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人类社会的行为能够由规律来解释。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这样的规律应该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因为,科学知识体系比其它任何知识体系更客观、更合理,具有特殊的文化和社会地位,可以作为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能够而且应该用于人文社会领域,获得关于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如此就能创立科学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如休谟、孟德斯鸠等试图寻找社会和人类本性的世界规律,构建社会的数学(social mathematics)和社会的物理学(social physics)。而马克思也运用了机械论的术语表达他的理论,如资本主义的铁的规律等。这种思想在19世纪孔德的实证主义那里得到了更为充分的阐述。他设想了一个由科学精英控制的社会,管理着人类事务,以便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当代科学哲学家G.G享普尔也认为,“社会科学中的解释和预言与物理学和生物学有着同样的逻辑结构。”[1]如此一来,所有的科学以及人类思维努力探索的所有领域都能够统一到同样的推理法则、还原论和唯物主义的框架之内,并且根据规律、规则、规范推论性地做出定义。
这种倾向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批判。他们认为,这种“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盲目摹仿和不经辩护地转移到人类和社会的研究中”是错误的,并将这种观念称为“科学主义”。[2]从方法论上看,科学主义可以粗略地等同于还原主义(reductionism)——将复杂现象归结为简单的可能解释,或相信这样的还原主义构成了解释的有效样式。物理主义(physicism)和行为主义(behaviorism)是它的两个表现。通过物理主义,将意识之类的现象归结为虚幻或归并到物理现象中去;“通过行为主义将目的、意识简化为可观察的符号,通过逻辑实证主义将伦理学、艺术和哲学等简化为无意义(不能证实的)论述。”[3]由此可见,科学主义表现应该有多个方面,有关于哲学的、经济学的、管理的、历史的、政治的、美术的等。如在哲学上的表现就是欧洲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从休谟到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都包含其中。这其实是用科学改造哲学,使哲学成为科学的哲学(像科学那样具有实证性的知识体系),等同于西方哲学中与人本主义思潮相对应的科学主义思潮。
不过,上述这种从方法论价值的角度看待科学的科学主义是与关于科技的社会应用价值的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然科学主义承认科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那么,它也就承认科学的应用能够获得对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从而也就能够正确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为人类谋幸福。如此,由科学主义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科技的社会应用不仅能够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将人类导向幸福的彼岸。现在,人们一般把上述这两种信念都归入科学主义。这可以称为广义的科学主义。我们所谈论的科学主义如无特别说明,一般指的是广义的科学主义,而不是只从方法论角度考虑的狭义的科学主义。
2 在中国存在科学主义吗?
针对科学主义的上述内涵,观照中国的社会现实,我们发现,中国存在科学主义。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从历史的渊源看,近代自然科学不是在中国诞生,而是在西方诞生的。中国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吸收、利用、发展有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它必然与中国先于它存在的、与它的理念相违背的各种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产生碰撞,以完成它在中国的建制化和专业化,确立它的地位。碰撞的第一波是鸦片战争,引来了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觉悟。西方的船坚炮利使许多有识之士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利用西方的科技才能挽救危难的国家,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等体现了这一点。这一时期对科学的引进主要集中在科技的物质价值层面上。碰撞的第二波是五四启蒙运动。它明确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把原来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科学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发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的“科玄论战”,核心内容就是讨论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论战的结果是科学最终战胜了“玄学鬼”。至此,科学主义在中国扎下了根。这点正如胡适在科玄论战时所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4]之后,随着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发展,科学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逐渐主宰了中国大多数人的头脑,科学成了神圣权威的代言人,成了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标准。
改革开放以后,对科学的态度没有本质的改变。人们普遍将科学与绝对真理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科学缺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社会学的反思批判,而把它当作富国强民的工具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这一切必然导致科学精神的失落。向科学进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知识经济的号角响彻云宵。科技获得了巨大进步,它的社会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正效应,它的物质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一切使中国人实实在在地认识到了科技应用的巨大威力,但也增强了人们盲目崇拜科技的情绪。加上中国应用科技的时间较短,科技产生的正效应比较大,负效应还比较小,负效应没有受到普遍的、应有的重视,这又导致人们对科技缺乏批判反思,科技乐观论和万能论大行其道,科学主义作为一种集体意识深深积淀到我们的思想观念中。
再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当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偏失也是科学主义得以存在的根源。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解释层面”就是科学知识部分。“精神层面”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它是科学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要素。“器物层面”指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用来变革自然,为人类服务的部分。“社会层面”指科学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作用。完整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这四个层面。国民科学素质的构成也应该包括这四个层面。但是,我们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的编排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选取的是经过长期实践筛选、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它舍弃了科学发展的具体过程,展示的是一个个成熟的、静止的、正确无疑的科学理论,缺乏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渐进性、探索性和可错性,缺乏对科学知识及其社会应用的批判性分析,从而也就失去了科学的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展现过程。另外,从教学看,由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理论难题,教学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与学习过程,所以,科学教育成了单纯的科学知识教育。由此形成重科学理论,轻科学实验;重科学知识,轻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重理论难题的解决,轻实际问题的处理。这又必然造成科学的精神层面、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的失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本无从了解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的过程成了被动接受的记忆过程,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努力。结果,尽管学生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但是没有在了解科学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理性批判精神、科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科技的社会应用所体现出来的正负价值。学生所获得的只是科学的绝对真理观、科学方法的普遍有效性以及科技乐观论的观念,也就是获得的是科学主义的观念。科学教育成了科学主义教育。这也是当前我国科学主义观念得以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科学主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很多。具体而言,它的产生与我国的社会背景、科技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应用有关;与人们缺乏对科技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有关。有人认为,在目前的中国,科技水平比较落后,不会产生科学主义观念。不能这么说。也许正是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生活的贫困,人们才对科技抱有过高的希望,由崇尚科学变成崇拜科学,试图依赖它强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况且,从认识论上说,科学主义观念的产生正是在对科技有了一定认识,而又没有深入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一点与中国社会的现状非常符合。
这里,有人会问:“既然在中国有这样的科学主义,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非科学、伪科学的东西存在呢?”造成这种看似矛盾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看,与科学不一致的东西很多,积淀很深,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的;二是科学不是在中国产生的,而是引进的,因此也更多地缺少在与其它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因素作斗争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的经历,这也导致它对这样一些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因素削弱得不够,这点与西方国家不同。三是科学主义观念的存在甚至盛行并不必然导致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消失。因为,科学主义观念的盛行、科学知识的缺乏和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也可以导致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存在甚至盛行。四是对科学主义的激进的反对,对科学真理乃至科学应用的绝对否定也会导致反科学的出现。
既然在中国存在科学主义,那么,它的影响怎样呢?对此应该具体考察。
3 科学主义对于中国的影响
科学主义对科学方法有效性、科学理论正确性、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加以绝对肯定。这对于提高科学的地位,引起全社会对科学的重视,发展科学、科学教育以及科学的社会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指出其它文化的错误,限制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有一定作用。而且,将科学方法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主义完美无缺。实际上,科学主义在把科学理想化、绝对化,使它成为一种新的宗教的同时,将会造成一系列危害。
首先是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压制。科学精神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科学的理性批判精神。而科学主义将科学当成真理的化身,成为评判乃至压制其它思想,尤其是非科学的而非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思想的工具,而其它的一切与科学及其方法论不一致的学说、观点、立场被宣判为迷信,予以抛弃。这点展现了科学决定论的霸权,遍布于人类思想的所有领域,成为一个现代信仰。这样一来,“科学不是真理的不偏不倚的仲裁者,它不能无视相互斗争的社会力量。科学是一个相当偏私的参与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使某些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合法,而使另一些力量非法。”[5]这客观上与科学精神不一致,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人类认识和生活的展开。
其次,容易导致科技的盲目应用以及忽视科技应用的负效应。持有科学主义观点的人普遍地认为:科学研究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了自然的纯客观规律,人们遵循这样的规律,利用这样的规律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就必然会得到正确的结果,而不会遭到失败。如此就会毫无保留地发展科技,滥有科技去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从而造成自然的破坏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威胁。而且,既使在科技的负效应产生之后,他们会仍然认为科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盲目乐观,而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本身也不利于科技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再次,扭曲人文社会科学。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到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中,这本身没有错。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人文社科的研究范围,增加了所获知识的准确度和可操作性。但是,一味地将科学方法僵化地应用到人文社会的研究中,只会导致不恰当知识的产生。方法的应用应该与所研究对象的特点联系起来。当前人们对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考察批判也说明了这一点。这种观点认为,在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中,人的理念及相应的方法论对心理学的独立和某些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主义、还原主义、定量分析等会造成人类的本质的失落。在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中,“人从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6]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科学主义与科学不是一回事,它是对科技的盲目崇拜;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不是一回事,相反却是对科学缺乏理性批判的表现。它与科技乐观论及科技万能论有着紧密的关联,理应受到批判。问题是:应该怎样反思批判它呢?
4 在中国应该恰当地反科学主义
一些人认为,在当今中国不应该反科学主义,否则将会影响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这一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在我国,尽管科学主义、实用工具理性的高扬有助于解决当代中国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如扶贫扫盲、科技兴农等,但是,科学主义的盛行也必然使得人们滥用科技,忽视科技的负效应,引起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等,这本身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需要我们反思批判。而且,这里更深的涵义是:真正的科教兴国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科技的应用层面。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发展科学,是不可能实现强国梦的。近代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真正的科技兴国,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把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等渐渐内化为国民的思维、行为方式,内化为国民素质,消解长期以来笼罩在科学上的光环,理性而客观地看待科技带来的正负效应,还它以本来面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把它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这需要我们反思批判科学主义。况且,在目前中国,科学在与其它文化的斗争中已经获得胜利,已经完成了它的建制和专业化,也极大地发挥了它对自然和社会的作用,科学文化已经成为主导文化,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由它所引起的负效应已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反科学主义,一般地对科技的发展、科学教育的进步以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不大。而且,通过下文我们将会看到: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对科学以及科技的社会应用不会造成伤害,相反,倒是有所帮助。
综观形形色色的反科学主义,可以分为两类:解构性的反科学主义和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具体内涵另文阐述)前者表现为:吸取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对科学的论述,否定科学的真理性,降低科学的文化地位,夸大科技应用的负效应,以此全盘否定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一方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科学虚无主义,阻碍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导致反科学,两者都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应该抛弃。
对于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则是应该坚持的。因为它不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反对将科学绝对化;它不否定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却反对绝对的科学真理观;它不反对科学的方法可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去,却反对机械地将科学方法盲目地应用到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去;它不反对科学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但是反对视科学为导向人类幸福的惟一工具;它不反对科学所起的广泛作用,但是反对科学万能的霸权主义。因此,这样的反科学主义其目的在于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还科学以本来面目。是深化对科技的理解,校正科技的发展方向,让它们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此派的观点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相一致,无损于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的社会应用,应该大力提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在中国是存在科学主义的,科学主义不等同于科学,相反是对科学的误解,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应该批判。而反科学主义并不一概是反科学的,也不一定正确。解构性的反科学主义是错误的,而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却代表了正确的科学观念。因此,在我国应该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这对于我们深刻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清除科学主义的影响,认清及至避免科技的负效应,明了科技进步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发展意义,消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更好地发挥科技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李醒民研究员、雷健坤博士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在此致谢!)
收稿日期:200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