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人论文,生活方式论文,新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共产党人生活方式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探讨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及利益格局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关系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多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日益加剧。所有这一切,对于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不能不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新的国际潮流中,共产党人怎样保持其生活方式的先进性,即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之中如何既能紧随时代潮流引导潮流又能同时保持共产党人性质的不变性,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共产党人传统生活方式评析
不同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和军队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平等、简朴、互爱、只限于维持生存但又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升华、凝结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井冈山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的,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升华而成的。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这是井冈山精神内涵的根本所在。2.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应该如何走?这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形势,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工农武装割据”,制定并推行了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开始摸索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3.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在井冈山之所以能站稳脚跟,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和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了解决红军的给养,安定群众的生活,巩固红色政权,边区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了有效的经济斗争和经济建设。
延安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点: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立国兴邦的创造精神;严守纪律、军民一致的团结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自律精神。其本质是彻底的革命精神和敢于进取、敢于胜利、敢于探索的精神。
在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中,我国前一段时间实行的是供给制。这种供给制实际上是战时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继承和延续。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供给制被等级工资制所代替。这是一种单一的公有制,单一的分配方式,进而形成差别不大的生活方式。建立在这种生活方式之上的指导思想是“两个务必”(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思想结晶是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被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一般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而焦裕禄则成为党的领导干部的楷模。我党在反对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和防止和平演变的运动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行为规范。
改革开放前共产党人生活方式是完全与其经济基础、社会条件相一致,与党的纲领、路线、宗旨及党的建设理论相一致、相协调的。
共产党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首先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基础有关。人们的经济关系如何,不仅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决定着他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时期内,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可供人们消费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非常有限,因而人民的生活方式只能是一种俭朴或只限于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而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人,自然也就成为实践这种生活方式的典范。
共产党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我党的纲领、宗旨以及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刘少奇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共产党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还得益于长期革命和建设生涯中产生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的产品供给状况,不能不说是形成共产党人传统生活方式的经济条件。但更为重要面对这种经济条件而产生的那种吃苦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以及在此精神基础上升华而成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便成为共产党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强大精神支柱。
如果没有党的正确纲领,没有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就不会有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忘我精神。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忘我精神,没有广大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条件下那种俭朴的生活方式,中国革命的成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新时期共产党人生活方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如前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利益格局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于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不能不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认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生活方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传统党建理论无法预见和解释的一些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形势任务和国情,作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制度和社会阶层构成已经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农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与市场有机地联结起来,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有的进了乡镇企业,有的成为个体户,有的成为私营企业主。在城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一些企业的改组改制,越来越多的工人持有股份,出现了一些控股股东和大股东,有产者大量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快速发展,受聘于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众多;社会中介组织越来越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在极具活力的民营科技企业中,活跃着一批年纪轻、知识层次高、掌握高新技术的管理技术人员等等。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的社会阶层都是有产者阶层。
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传统党建理论无法预见和解释的一些问题:1.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阶层构成问题。一些党员下海经商当了企业主或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入了党,知识分子党员在党员队伍中的比重将大幅上升。2.收入分配问题。党员的收入来源多元化,非劳动收益比重不断增加,有的资产收益、经营收益中存在剥削的因素。3.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革命性应有新的内涵。先进性,主要体现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以往的工人、农民相比是否要有新变化?共产党员的革命性问题。以往的认识是“穷则思变”、“越穷越革命”。而在经济建设中,却是富裕起来的人们与先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联系更为紧密,更具有创新性,富则思变。4.由于收入上、就业上的悬殊差别,党员的生活方式日益出现多元化。新时期共产党人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的评判标准及内容应是什么?
总之,我们必须研究新时期的经济基础对以往形成的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理念提出了什么挑战。新时期共产党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以往的时代相比,不变的是什么,可变的是什么,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执行先验的标准还是变化的标准?
这些理论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总体上我们认为,和以往相比,共产党人目前的生活方式中应该有不变的东西。如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奋斗目标、基本路线,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能变。也有需要变化的一些东西,如一些具体的不符合当前实际的一些规定、个人行为方式、某些道德评价、生活水平与生活标准等。
(二)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对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与此相适应,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固有的一些特殊性和功能,在政治、社会领域可能会诱发出一些负面影响,或者说伴生出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甚至是腐朽的丑恶的东西。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将产生严峻的挑战。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的多样化。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活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它将朝着更加务实和开放的方向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也将成为现实,人们的生活兴趣和爱好也将会日趋广泛。另外,通过宣传报道、电台电视等大众传媒和人际交往,人们生活态度的相互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它摧毁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狭隘生活条件对人们个性的束缚,并猛烈地撞击着那种俭朴的生活方式。应当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发达的社会关系系统,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市场经济逐利原则的驱使,一些党的宗旨观念淡漠,思想道德素质较差的党员,就可能会诱发和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滋长金钱万能、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腐朽观念。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也可能被一些人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领域,使党内产生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实惠化和金钱化现象,滋生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行为,有的甚至单纯追求感官满足。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原则,也可能强化和诱发某些人的自我利益行为和各种形式的利己主义倾向,有的甚至私欲膨胀,不择手段地谋求自身利益和自己的生活享受,严重危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生活方式上无法经受住市场经济和执政的考验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生活方式上无法经受住市场经济和执政的考验,突出表现在“三关一岗”上违法违纪。一是不能正确处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关系,多数是在“大款关”上栽跟头。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党政领导干部积极帮助、支持企业解决困难,与厂长经理形成一定的工作关系,这是正常的,也是应尽的职责。但是,有的领导干部却把这种工作关系逐步演变成“私人关系”,甚至成了“哥们关系”。从此什么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法行为都出来了。一些领导干部就是这样逐渐由人民公仆沦为不法利益的代言人,甚至成为“黑社会”等犯罪势力的“保护伞”。二是不能认真约束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在“亲情关”上栽跟头。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党风的一个缩影。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能不能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已经成为对其党性党风的一个重大考验。三是不能牢固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观念,在“美色关”上栽跟头。四是不能“守住最后一班岗”,为在离岗退职前“留后路”而走上邪路。
此外,在执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时,我们有些干部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让群众先富起来,而是如何让自己和自己的亲属先富起来,为达到此目的,不惜采取不正当的、以权谋私的手段。这就把一个重要的政策理解歪了,走到邪路上去了。
(四)相当一部分党员和干部淡忘了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淡忘了,有的甚至已经丢得差不多了。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盛行起来。一些人沉溺于物质享受,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令人触目惊心。一是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二是购买小轿车和通信器材过多过滥。三是超标准修建办公楼,用巨额公款购买或装修领导干部住宅。四是名目繁多的纪念活动,滥发纪念品、礼品。五是文山会海泛滥成灾。六是违反规定,滥发各种补贴、津贴,数额之大也是惊人的。上面列举的情况,虽不全属奢侈浪费,但里面确实存在一些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
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随着提高,这是正常的。我们不是反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就是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反对的是脱离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过高的消费,反对的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
新时期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与党的纲领、目标、理想、宗旨、路线总体上是一致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矛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定位
(一)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看待共产党人生活方式问题
不少同志很留恋建国初期以至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留恋那个时候同志之间的关系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但也要看到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分配方式、生活水平同当年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党员的阶层构成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除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外,也将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以上种种变化,要求我们以“与时俱进”的观点看待共产党人生活方式问题。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共产党人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实,而且要使自己也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实。须知共产党人也不是苦行僧。
共产党人要建立科学合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其一,应该和当前的经济基础相联系、与改革开放的实际相联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与党的先进性相联系,确立相应的标准。其二,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既具有多重性,又具有统一性。多重性是指其生活方式可以因不同的阶层、职业、利益群体、地域,而有不同的生活水平。统一性是指无论哪一个阶层、职业、地域的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其三,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共同富裕的大方向,在剥削等问题上“重在结果、不在过程”、“宜粗不宜细”等原则引入共产党人生活方式问题的评判之中。
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应具有如下内容: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要适应社会发展阶段,并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与党的宗旨相一致。共产党人要有高尚的理想追求与生活情趣。共产党人作为社会精英,要做民众生活方式的楷模。共产党人要自觉抵制低级趣味和庸俗的生活方式,其生活方式要始终严格处于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监督之下。在总体上,应在继承共产党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其既能体现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丰厚利益和竞争意识,又能体现共产党人那种以人民利益为重,先人后己;工作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事业中兢兢业业、拼搏进取;生活上廉洁简朴且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具有共产党人的坦荡胸怀和豪迈气质的生活方式。决不能利欲熏心,惟利是图,精神空虚,不思进取,追求及时行乐,成为金钱和声色犬马的俘虏,过着糜烂颓废的生活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更应当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的纲领、宗旨没有变化,因此,共产党人必须保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境界。与此相适应,还必须保持共产党人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忘我精神。所以,共产党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方式的定位,应当既能体现改善了的物质条件,又能体现共产党的纲领、宗旨和共产党人应具有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具体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定位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应始终体现并保持党的先进性。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先进性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在日益丰富的生活条件面前,共产党人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能够体现党的先进性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以抵御各种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党性,牢固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不图安逸的思想。
其二,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要体现党的时代特征。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适应,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也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即共产党人要在保持其传统的俭朴生活方式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使其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尽可能地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生活方式还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再者,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还应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商品意识。具备了这些意识就能使共产党人极大地开阔视野,冲击自满保守,树立起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念,并带领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之中。
其三,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要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人的真正价值充分展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以人民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行动准则。共产党人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在政治上、经济上谋取私利和搞特殊的权利。
其四,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要体现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在共产党人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才能体现出来。
(二)要处理好共产党人先进性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1.既要按“等价交换原则”办事,又要用更高的原则,即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办事。在有关经济领域的经济行为中,应该遵守等价交换原则,尤其要注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公有制经济和人民的公共财产不受损失;在对待个人利益时,应坚持“个人正当利益”这一标准,即必须依靠诚实劳动,获取个人所应得的利益和报酬,同时又要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坚持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2.要尽可能地带头从事一些公益劳动。列宁曾经高度称赞星期六义务劳动,他认为这种不计报酬、或者是不单计报酬的活动,尽管只能够在一个星期内的某一天或某半天举行,但显示出共产党员为他人和社会利益而献身的一种崇高思想,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我们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工资,不可能所有的劳动都不计报酬。但是,我们应当力所能及地多从事一些不计报酬、献身社会的劳动。
3.要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将等价交换原则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的行为,尤其要反对把这一原则扩大到党内的政治生活中。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对工作拈轻怕重,“按酬付劳”,闹工资待遇,争级别,争名利,同组织讨价还价等等,往往都是打着“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的旗号的。
4.必须坚定不移地奉行集体主义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反对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共产党员在同群众、同他人的关系中,决不能无原则地去争个人的私利。
5.必须正确对待“金钱”,要坚决抵制金钱万能和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要抵制金钱和权利的交换,反对腐败,保持共产党员的清廉。在社会交往中,对可以得到或能够得到的金钱和物品,必须首先要问一问,这些东西是不是应该得的,是不是符合原则,是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应取得的报酬。如果不是,就决不能占为己有。中国传统道德中有所谓“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的思想,仍然对我们有启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党性原则,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首先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共产党员价值观的核心。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人际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接触各方面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除了家庭关系、亲属关系,还有各种各样的同乡、同学、同事、朋友等社会关系;除了家庭、工作场所外,还会涉足宾馆、酒店、歌舞厅等社交场所,甚至出国出境。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共产党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敏感性,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防止迷失方向。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四)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古人的格言,今天读起来仍然使人深受教育。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的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当中,我们党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历尽艰险,饱受靡难而不坠革命之志,这是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障。
共产党人要战胜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对其生活方式的挑战,就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不仅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的高度来对待,而且还要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和无私奉献,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档次,使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而使共产党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的撞击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