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艺作为工艺的一个分支,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化交流和技术沉淀后,开始逐渐形成各地独有的风俗特色,反映出各民族的审美与美学意识,也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交相辉映的艺术氛围。在众多民族文化之中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可数中国传统陶艺以及禅学下的日本陶艺。
关键词: 陶艺;中日;民族审美;美学意识背景;艺术表现一.
一.引言
中日由于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其中涉及汉字、儒学、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中日民间文化的交流,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沟通,其形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数量内容之巨和活动之频繁,使得中日双方在各自文化发展繁荣壮大中得以相互吸收。而在这其中,双方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也为二者带来了差异化的民族审美。这一差异表现在艺术作品之上,也就形成了两地各自的艺术风格。以下笔者将从中日民族审美着手讨论,扩展至中日陶艺美学的比较,最终作出总结概括。
二.中日民族
审美 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为各地带来了本土化的审美风向,性格意识和文化素养。各个时代文化流传继承之下,各民族地区开始发展壮大,并在这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形成各自完备的民族文化特点,民族审美风向和美学意识。
2.1 中国民族审美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明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儒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意识形成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历来讲求尊卑,规矩,秩序,这种“谦恭礼让”的处世态度和“主次需有别”的认知取向反映在艺术作品上,使得国人审美偏向“中庸”发展,追求平和,无棱去角,无起极端,对称工整,讲求整体的一致性与统一性。这样的审美取向可以追溯到儒家之中。其中指出过分强调某一方将导致整体的失衡,从而影响观者平和的情绪。予以不适的艺术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美的。这样的美学意识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
2.2 日本民族审美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邦,受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并在临济宗的开山祖师荣西对禅学的宣扬下,进行了日本本土思想、文化上的改造。在哲学、美学、佛学一体的浸染下,日本人开始追求极致且纯粹的自然美学,朴素又极简化的审美观念,以及“物哀”“空寂”化的美感所带来的细腻和谐沉静的心境。此外,禅宗美学上还涉及对极少,极纯净的主张,即强调“少即是多”、“装饰即罪恶”的观点,这一主张对待物质世界的极致摒弃态度也就导致了日本禅宗美学与中国、印度传统佛教美学的区别差异。同时,日本民族强调自然、无为、沉静、冥思、感悟的修养过程又与中国佛教苦行克制的修行方式所异。
三.中日陶艺美学比较
陶艺作为工艺的一个分支,是泥与火的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相结合。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化交流和技术沉淀后,各国的陶艺开始逐渐形成当地风俗特色,孕育出交相辉映的艺术氛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数中国传统陶艺以及禅学下的日本陶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从商代“青釉器”的遗址发掘,到宋代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的风格发展,再到茶道文化、饮食文化的兴盛,陶艺在中国这一人口众多之乡开始繁荣,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日本陶瓷艺术则受禅宗文化的陶浸,体现着本土化的恬静意味及意境。“空寂”“闲寂”的茶道文化是日本陶艺的象征。
3.1中日原料及烧制方式比较
中国作为陶瓷发源地,以景德镇最具代表。地质气候的适宜,为陶瓷的制备提供了优质的瓷土材料。瓷土质地纯净,颜色洁白细腻,在烧制后呈现出温润如玉、光洁透亮、细腻光滑的瓷器质感。由于瓷土相较于陶土,对温度的要求更高,烧成后坯体将完全玻化,因而结构层致密。 日本制陶多用陶泥,且常在坯料中加入氧化铁、氧化锰等矿物原料,采用还原气氛烧制。成品朴拙自然,既有精巧考究之处,也存在粗犷放达的倾向,两极化的发展体现出日本陶艺的主要特色。
3.2中日器形比较
中国陶瓷艺术作品倾向于圆润、饱满、对称规整。精益求精的审美取向保留了中国的传统 形式美法则。日本陶瓷作品在艺术人文上趋向于表达深刻的哲理。鉴于日本文化形态体现在对自我的制约,艺术作品则更倾向以含蓄、隐秘、朦胧委婉的形式作表达,因而日本陶艺造型大多随意古朴甚至包容残缺。此外,日本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引来常年的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这一因素也使得日本人在生活中形成好残缺,关注瞬间,贪恋易逝事物的美学观念主导,表露出日本民族的内在性格。
3.3釉色
中国陶艺作品多以素雅著称,青白瓷的青脆釉色,青花瓷的婉转美妙,透明珍珠釉的透亮 轻薄,种种釉料在灯光下泛出瓷胎本身颜色和质感,是中式传统釉色的代表。相比较之下,日本多采用厚重的乳浊釉,配合手作器物的厚重,展现出沉稳枯涩的质感,强调了日本禅宗美学影响下的审美趋向。
结语
在对中日美学背景的对比研究以及结合陶瓷原料和烧制、器形、釉色的探索比较中,不难看出,中日陶艺受两地文化影响,表现在陶瓷艺术上呈现出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二者在发展目标上皆以服务大众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为重。此外,两国陶艺各自具备着民族审美和美学意识,将有无尽的发展活力以及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生活之物与艺术之物--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与文化[J].文艺研究,2004(6)
[2]宋志岭.中日现代生活陶艺比较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19,026(001)
[3]刘丹青.日本人的美意识[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12)
[4]蔡玲玲.为生活而设计——中日生活陶艺设计特征的比较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4)
[5]钟莲生.论日本陶艺及其文化特征[J].中国陶瓷工业,1995(04)
论文作者:张予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