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检测的临床研究论文_赵霞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检测的临床研究论文_赵霞

赵 霞

郴州资兴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儿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和心肌酶检测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32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窒息164例,重度窒息156例,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抽静脉血2~4ml,并测定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结果: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的Hs-CPR、AST、LDH、CK、CK-MB、HBDH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的测定对判断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早期检测和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常见病,是指围产期胎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缺氧或分娩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因窒息程度的不同,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肌损害、缺血缺氧性脑病。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促进患儿康复是至关重要的。当新生儿发生窒息时,会引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释放;当心肌细胞进一步受损时,血清中有大量心肌酶释放。由此,通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可对新生儿窒息的严程度进行诊断和鉴别。由此,本研究对011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32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检测,并以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窒息新生儿320例,均符合第6版《儿科学》的临床诊断标准[1],根据Apgar评分标准[2]:重度窒息:出生后1min0~3分;轻度窒息:出生后1min4~7分。本组病例中轻度窒息组164例,重度窒息组156例。其中男197例,女123例,胎龄37~41周,平均(39.4±1.4)周,出生体重平均(3143.4±231.5)g,窒息发生时间均在24h内。选择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5例,女35例,胎龄37~42周,平均(39.8±1.5)周,出生体重平均(3213.4±234.5)g。均排除颅内出血的患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新生儿于生后24 h内取股静脉血2~4 ml置于抗凝管中,以2500 r/min的速度离心后,取血浆于-20℃冰箱保存,采用 OLYMPUS AU 5400 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及心肌酶进行测定,心肌酶指标包括:AST(谷草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HBDH(羟丁酸脱氢酶)。窒息新生儿入院后,给予综合治疗,并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300mg/(kg.次),1次/d,连续治疗6~7d,治疗1周后再抽血复查。试剂盒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原装试剂,并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数据包对本组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轻度窒息组的Hs-CPR、AST、LDH、CK、CK-MB、HB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的Hs-CPR、AST、LDH、CK、CK-MB、HB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产前、产时或产后各种因素导致胎儿缺氧或分娩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因患儿易出现低血氧症、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在缺氧状态下,心肌细胞进一步受损,引起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膜结构被破坏[3]。随着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酶溢出,就会出现血清中心肌酶增高的现象。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羟丁酸脱氢酶等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及肝脏中,一旦患儿存在缺氧、酸中毒等症状,将会造成多器官和组织损伤,进而出现心肌酶的改变。本研究结果发现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的AST、LDH、CK、HBDH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心肌细胞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受损后2~10h其指标明显增高,且可持续48h~72h,因此可作为心肌酶的敏感指标之一[4]。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轻度窒息组的CK-MB为(80.47±18.54)U/L,重度窒息组的CK-MB为(202.39±24.56)U/L,与对照组的(45.38±12.53)U/L相比较,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的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5]。

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是一种炎症反应时出现的急性时相蛋白,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指标,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临床实验室采用高敏感的检验技术,测定的低浓度CPR称为高敏感CPR。因各种因素引起的组织损伤,均会引起血清CPR升高,Hs-CPR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6]。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窒息组新生儿的Hs-CPR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窒息程度越严重,Hs-CPR水平越高,其与组织细胞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对判断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通过早期检测,并及时进行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吴明法,肖东霞.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检测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4):44-44,45.

[2]宗万沛.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3):101,107.

[3]张东晖.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7):58-59.

[4]周建松,陈志红.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谱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9):814-815.

[5]陈正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谱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J].医药前沿,2013,2(3):159.

[6]陈鹏,张冰.新生儿窒息后Hs-CRP、HS-cTnI的表达变化[J].医药前沿,2013,1(1):46.

论文作者:赵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5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检测的临床研究论文_赵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