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燕[1]2003年在《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量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系动词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分析。作者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编程语言SNOBL4对科技英语数据库——T4中的系动词进行量化分析,从中获得的数据与系动词在其它三个数据库——LOBA和BROWNA(新闻英语数据库),MTE(法律英语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总结了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用法和分布特点。
于秀金[2]2013年在《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与体一直是当代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难点,相比时的研究,学界对体的研究和争论更多,学者们对体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体的概念被用来解释不同语法层次的成分或结构所表达的时间特征或现实中的各种情形,动词(或动宾短语)层面的如动词体、词汇体以及情状体,句子层面的如语法体和视点体,前者是对动词或动宾短语的时间语义特征或内在情状的描写,后者则是句子层面不同语法手段所表达的现实情状的进程或状态。国外学者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体的理论系统、形式语义学以及ERS时间理论等几个方面对时或体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学者们所构建的体系统中的子类存在重叠现象,并未形成较严格的体对立,体系统缺乏逻辑性,即使是英语,时与体也未得到逻辑系统化。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是否有时与体范畴以及时与体系统的建立方面,学者们所建立的时体系统各不相同,同时也存在从英语和俄语中搬用时体概念的现象,汉语的时体系统以及时与体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总体来看,以往的一般时体研究以及采用ERS时体理论的研究仍不完善,学界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逻辑模型。这些问题主要与时与体的定义差异、没有区分不同体类型的语言以及时体系统构建缺乏较严格的逻辑框架等原因有关。鉴于国内外对英汉时体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寻求语言形式与时体意义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时体统一研究观,将时与体定义为句子层面的语义范畴,采用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吸取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义学以及生成语法中的有关理论或假设,以求描写和解释的全面性。本文在世界语言时体编码手段与时体类型、英汉俄时体系统与时体蕴涵共性、时体ERS逻辑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具体为以下几点:(1)时体的跨语言编码方式主要包括词缀、功能词、助动词、音调、非词缀语素以及逆被动态,尽管时体的跨语言编码呈多样性,但从编码方式与时体意义的关系来看,象似性原则尤其是顺序象似很大程度上起了促动作用。从世界语言的时类型角度看,英语和汉语均是非典型的二分时和三分时,但都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表达手段。如果从语法化程度看,英语的时是“过去/非过去”的对立,汉语的时是“将来/非将来”的对立。从世界语言的体类型角度看,英汉语的体均是基于时间视点的“现实体/非现实体”对立,斯拉夫语族的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中的体是基于空间视点的“完整体/非完整体”对立,这两种体类型都属于高层次的上位体义对立,每种体义都包含各自的下位体义。(2)在时与体关系上,英语、汉语、缅甸语、曼尼普尔语以及图康伯西语遵循“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的逻辑关系,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遵循“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的逻辑关系,这两条逻辑蕴涵关系中分别出现“将来时+现实体”和“现在时+完整体”不合法的“四缺一”格局。英汉语和俄语的体类型差异以及时体蕴涵关系可归因于不同的时间认知模式。英汉语属于自我移动模式或上行时间语言,俄语属于时间移动模式或下行时间语言,但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均选择静态参照物,英汉语以静态时轴上的点或段为参照,即时间视点体,俄语以静态现实世界(空间)中的点或段为参照,即空间视点体。(3)英语、汉语及俄语的时体系统均可用ERS关系加以刻画,这三种语言的基本ERS时体结构全部在ERS逻辑模型中。根据本文的描写,英汉语时体意义所实现的ERS关系均为33种,这是英汉语时体表达的一种语义共性。俄语的时体组配数量与时体ERS关系数量远远少于英汉语,原因在于,英汉语现实体/非现实体的对立与RE关系无关,RE关系只对下位体义起单一限制作用,而俄语完整体/非完整体以及各自下位体义均由RE关系决定,RE关系同时影响上位体义和下位体义,起双重限制作用,从而排除了不符合要求的ERS关系。研究表明,时体ERS模型具有较强的阐释力,英汉语中某些与时体有关的难题可以通过ERS模型得到较好的解释。(4)英语和汉语简单句中的时间状语在语义-句法上有共性也有差异。在语义共性方面,英汉时间状语与时均无直接关系,时间状语本质上是一个修饰参照时间R或事件时间E的修饰语;英汉时间状语所修饰的参照时间R与句子的时所触发的参照时间R发生冲突均会生成不合法语句。在语义差异方面,英语句首时间状语倾向于修饰R,句尾的则可修饰R或E,而汉语由于语序限制,句首时间状语可修饰R或E;英语时间状语修饰R或E会引发句子歧义,而在含有句首时间状语和时间助词“过”的汉语歧义句中,“过”约束还是引入一情状变量既是歧义原因,也是决定句首时间状语修饰R或E的必要条件。在句法表现上,英汉时间状语均可看作附加语,修饰R的时间状语嫁接在AspP上,修饰E的则嫁接在VP或vP上,汉语句首时间状语则经话题化驱动前移而成。“结构同构原则”并非是汉语中制约算子取域的绝对普适性原则,因为逆序辖域解读方式在汉语中有时也是允许的。英语非频率性时间状语(或汉语时量补语)是一种非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时算子和否定算子属于简单命题变量约束算子,体算子则是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当不同类型的算子在同一逻辑式中共现时,逻辑式有两个限制:时算子、句子体算子和动词体算子的辖域总会构成一个从宽域到窄域的等级;辖域等级上的相邻算子需遵守“语义兼容性原则”,相邻算子或其所约束的变量之间的语义兼容性是逻辑式和语句均合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具有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所构建的英汉时体系统填补了可见文献中英汉语时体系统没有同步统一解释的空白,时体蕴涵关系的发现既弥补了学界以往对时与体关联性研究不足的缺憾,也丰富了时体的类型学成果,对时体的进一步跨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本文基于事件时间E和参照时间R均可为时点和时段的描写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时体逻辑模型,既丰富和完善了ERS理论,也为时体的个性和共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时体与ERS的语义关联探讨澄清了以往传统语法中有关时与体的疑惑和难题,可为英语教学、汉语教学、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理论指导。
刘丽萍[3]2006年在《汉语截省句》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汉语中的一种省略句式——截省(Sluicing)句。 对截省句的研究始于Ross(1969),这种句式在表面形式上(有语音形式的部分)是一个疑问词(短语),但来自语言经验证据和理论上的分析可以证明,在英语及其他多种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截省句的内部句法结构是一个完整的CP,其句子类型是一个疑问句。因此,截省句是一种语音形式不完备的省略句。汉语虽然没有显性形态标记,但我们可以从允准截省句的动词的选择性特征以及汉语截省句的其他句法表现来断定,汉语截省句在句法功能上也是一个完整的疑问句。 本文的目的是运用当代形式语言学对省略句以及截省句的研究成果来考察汉语截省句,在对汉语截省句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总结其特点,并试图给出合理解释。 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对截省句的解释主要有PF删除(PF-deletion)和LF复制(LF-copy)两种途径。前者假定省略的部分在显性句法阶段有完整的表达,基于某种允准条件,在音系层面得以删除,从而生成语音缺省的截省句;后者则假定语音空缺的部分在显性句法层面即为空位,这一空位在LF层面借助先行语进行恢复,从而获得语义解释。 按照PF删除途径,截省句的是这样生成的:首先,在显性句法层面,疑问词从IP内部的原始位置移到[Spec,CP],然后,带有疑问词语迹的IP在音系层面被删略,基于此,截省句也被称为IP省略。PF途径对于英语类的截省句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其基本假设是疑问词移位,因此在解释汉语这样的原位疑问词语言中的截省句时明显不足。 在分析了PF删除途径用来解释汉语截省句的不足之后,我们采用LF复制途径来解释汉语截省句。按照这一理论,截省句空缺的部分在LF层面借助前面的先行语进行恢复和重建。从LF层面出发来解释截省句,大大减轻了句法的负担,同时音系层面的删除也变得不再需要,这样就避开了建立在疑问词移位基础上的PF删除理论和原位疑问词语言之间的矛盾。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来自于Chung,Ladusaw&McCloskey(1995),这一理论被称为IP循环,它是一种建立在LF层面之上的解释截省句的理论,广义上讲,是一种LF复制的办法。IP循环的基本前提是省略部分与先行语之间存在等同关系,其核心组成部分是:为截省部分构造的逻辑形式必须为疑问算子提供一个可以约束的自由变量,这一分析的基础是Heim(1982)等提出的关于不定名词的理论。 根据IP循环理论,我们把汉语的截省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联语都是隐性的情况(又可以根据关联语的位置分作两类);一类是关联语是显性的情况。对前者的处理增加了萌生操作;对后者的解释采用的是合并操作的办法。按照IP循环的办法,
彭春燕[4]2000年在《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量化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旨在量化分析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分布规率及其使用特点。在研究中运用计算机手段,应用SNOBOL4语言和统计软件SPSS,通过科技英语与其它英语语体,即航海英语NEC,轮机英语MEE,新闻英语LOBA和BROWNA,以及海事条约英语MTE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科技英语在系动词的应用上呈现了自身的特点: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主要是为了精确地解释事物和显示事物的特征;系动词BE的8种形式中,IS使用最多;在表示相似的系动词和感官动词中,SEEM和APPEAR使用最多,并能出现在不同的系表结构中;在表示状态变化的系动词中,BECOME和GET在科技英语中的分布形成鲜明的对比,主要是受语体特点的影响。
盛益民[5]2014年在《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一篇描写吴语绍兴柯桥话的参考语法。全文一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八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九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绍兴柯桥以及绍兴柯桥话,同时进行了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项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关注柯桥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三章讨论了柯桥话的词、词类和构词法。文章首先根据类型学的操作方法区分了“句法词”和“音系词”,然后在“句法词”的基础上讨论了柯桥话的词类和构词法。第四章主要讨论做论元的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的扩展主要有两类: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本章先后讨论了外延性定语(包括“指量名”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五章主要考察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先是介绍了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这三类不同的谓词,接着讨论了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最后讨论了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六章讨论柯桥话的简单句。先是讨论了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然后介绍了副词性的修饰语,最后讨论了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七章研究柯桥话的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介绍了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八章介绍柯桥话的句类,分别讨论了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同时讨论了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九章讨论了柯桥话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重要的语义范畴。第十章总结了柯桥话的语序类型特征。
周惠[6]2016年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语篇评价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学界涌现出了诸多针对其语类特征、语篇结构、词汇语法偏误、培养模式与质量标准的研究。同时,由于国际上以英语作为媒介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学术交流的情况日益普遍,国外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英语作为二语/外语的学术写作中的困难及其影响因素。但是,这些研究中,对英语学位论文的词汇语法偏误等语言问题关注较多,却忽视了较深层次的学术语篇评价与立场表达问题。学术语篇评价与立场表达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作者在学术语篇中表明自我立场的同时也在进行与读者的动态互动,既包括对于某个实体或命题的作者观点阐释和态度表达,又涉及就这个实体或命题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因此,对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术语篇评价与立场表达进行研究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拓展语篇评价意义研究的理论探索,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写作的现状,从而提出改进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建议,提高英语学位论文写作水平。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语篇评价资源分布与使用差异,探究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使用二语/外语进行评价立场的建构、态度情感的表达和作者-读者关系的协商时,呈现出的语篇评价意义的规律性特征,揭示二语/外语学术作者在这一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方面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语篇评价意义生成的主要词汇手段具有哪些特征?(2)语篇评价意义生成的主要语法手段具有哪些特征?(3)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语篇评价资源具有哪些特征?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学术语篇评价研究的文献梳理与述评,本研究阐释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核心思想,进而提出了 "学术语篇评价意义实例化理论模型"以及"语篇发生层面的学位论文语篇评价意义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自建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语料库(CEMTC)和本族语者学位论文语料库(NSTC)。CEMTC语料源自中国知网硕博论文库中来自我国7个不同地区共计50篇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NSTC语料源自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PQDT)数据库中由北美地区英语本族语学生撰写的共计50篇语言学与TESOL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本研究语料库总容量为1,675,748形符。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别考察了学位论文语篇中典型的评价性词汇手段(包括标示名词、投射动词和评价性形容词)、语法手段(包括语气系统中的人称代词系统与情态附加语成分,以及情态系统中的情态动词)和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评价手段(包括学术立场语块和语法隐喻)。通过分析与讨论以上三个方面、多个范畴的语篇评价资源的使用差异,深入探讨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的语篇评价意义的规律性特点。通过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在使用频数上,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评价性词汇手段使用匮乏,尤其过少使用标示名词和投射动词;评价性形容词的结构模式也趋于简单化和单一化,体现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储备的评价性词汇资源尚存在完备性与多样性上的不足。标示名词的过少使用表明,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浓缩命题信息、打造学术语篇抽象性上遇到困难,对于论辩型和语篇型标示名词的使用偏好和程序型、证据型以及观点型标示名词的使用匮乏也说明,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常常难以呈现清晰的研究立场,客观性较低、思辨性也有所欠缺。投射动词的具体使用差异表明,开启对话空间的投射动词没有得到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应有的重视,但是挤压对话空间的投射动词却被他们过度使用,只关注与持有相同意见的读者建立一致关系,却忽视与持不同立场的读者建立联盟关系,不利于与假定读者共同建构语篇的对话性和主体间性。评价性形容词使用的单一化表明,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二语学位论文语篇中的评价站位(positioning)过于偏向积极性、断言性、强加性,对于客观情态取向、试探性立场及研究者身份的建构明显不足,影响了立场鲜明度。(2)在使用频数上,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评价性语法手段使用过度,过多使用语气系统中的人称代词系统和情态附加语成分,以及情态系统中的情态助动词。从人称代词系统使用来看,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自我指称时较多使用we,但过少使用人称代词I,从而减损了作者的主体凸显度。在身份建构上,他们倾向回避人际风险较大的思想者及知者身份,而青睐人际风险较低的学生身份。就语篇互动性来看,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中的作者-读者人际距离较远,主体间性较低。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过多使用确定性情态附加语,闭合了语篇对话空间,而过少使用表达语篇协商性的情态附加语,如可能性情态附加语,难以介入读者共同建构语篇的对话性。核心情态动词及半情态动词的使用差异也表明,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不及本族语者学位论文语篇的对话性及主体间性强,立场的表达缺乏试探性与礼貌性,观点表述不够谨慎,也欠缺说服力。(3)我国英语学位论文中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评价手段使用趋势呈现波动性。就立场语块来说,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总体上显著过多使用立场语块,尤其是认知立场语块与评判语块,但少用模糊语语块,致使学术立场表达过于确凿,评价立场倾向于积极性,缺乏必要的协商性立场。同时,语块的共选机制也非常有限,类联接与搭配缺乏多样性,难以体现形式、意义与功能三者之间的优选。就语法隐喻来看,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对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严重不足,导致语篇的信息结构建构低效,缺乏读者友好度,从而降低了论证说服力。综上所述,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语篇存在客观性、专业性、权威性、互动性与介入性建构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语篇主观性失衡,研究惯例生疏,身份意识模糊,表述直白武断,对话空间闭合。具体来说,本应该凸显自己的评价站位,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却偏好主观性的客观化,弱化主体凸显度;当需要谨慎地表达观点和降低人际风险的时候,他们却强化确定程度,体现高值的人际投入;协商的、开放的对话空间在本族语者学位论文语篇中俯拾皆是,但在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中却很少见。根据以上主要发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本族语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对评价性资源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二语/外语学术语篇评价意义的规律性特点。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二语/外语学术写作中评价意义的协商与表达,在学术写作教学中提升语篇评价意识,并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指导。首先要强化学术写作的规范意识并加强读者意识,其次要树立学生作者的研究信心,再次要融入国际学术惯例,并采取加大目标语篇阅读量、避免强加性与确定性词汇语法资源的过度使用、排除母语负迁移影响等方法,促进我国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外语学术英语写作实践。此外,本研究对我国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大纲内容修订与学位论文修改这两方面也提出了建议。总而言之,本研究课题在理论上深化了评价机制与评价意义发生的理论考察,拓宽了评价研究的范畴,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基于使用的研究范式下的二语修/外语学术语篇对比研究,在实践上为增进我国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二语/外语写作现状的认识和推进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学位论文写作教学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湛朝虎[7]2010年在《英汉双宾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双宾句式以动词后双名词短语并置这一独特的句法构造历来成为语法学家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然而句法派生观、词汇联接和配价观、句式语法观、认知意象观都未能深入分析双宾句式中动词分别与其后双名词短语之间的横组合关系,特别是未能从认知角度探讨动词与双宾句式之间相容性的具体内容。在这些理论的导向下,现有的跨语言对比分析大多把英汉双宾句式之间的差异归因于两种语言中不同的动词词汇化模式,对于英汉语句法同构、语义异质的双宾句式类型学差异缺乏足够的认知动因分析,且未能对英汉几大主要范畴的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呈现的对比性差异作出系统的解释。本研究旨在从共时的维度探讨隐藏于英汉双宾句式类型差异背后的深层认知动因,对英汉双宾句式的跨语言差异进行了系统性对比与解释。在句式语法的理论基础上,借鉴认知语法用语言单位对用法事件进行概念化的动态语言模型,指出动词所表征的整个事件在双宾句式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事件的显性认知化假定(Event Overt Cognitivization Hypothesis,简称EOCH),即事件概念化过程中存在一个显性认知平面,它是基于语言动态用法对事件的显性认知,这种认知表现为遵循或者不同程度地偏离隐性认知平面的强动力模式施-动-受认知结构,显性认知化过程把隐性认知平面的相对稳定而固化的结构依附关系投射成以动词为中心的事件图景结构,将纯粹结构依附关系中的动宾绝对对象关系诠释为动词与事件实体之间的可及性对象关系。概念化主体在投射的过程中,赋予双宾句式中动词一定的显性认知内容,它的不同参数化趋势可以用来解释英汉双宾句式之间的类型差异。本研究确立事件参与者的本体特征(包括主客体的本体特征和原型给字的认知域)、认知向度、惠益可及性和控制度等四个方面的认知参数,对英汉原型给字、英汉履行给予动词、英汉致使运动动词、英汉二价动词这几类主要的动词用于双宾句或变体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并就其中表现的差异作出基于认知参数的解释。英汉原型给字双宾句的主体和客体都有从原型向边缘扩展的趋势:主体都有从原型的强[+施事]和强[+人]向边缘的弱[+施事]和弱[+人]扩展的趋势;客体都有从原型的具象物体向边缘的事件扩展的趋向,形成以事体性和动作性为两极的连续统。客体的事体性和动作性可以被诠释为一个连续统,就抽象度这个参数来说,客体越具体,其事体性和动作性就越强。英汉原型给字双宾句在这方面的共性就在于如果客体指示一个事件,那么较为抽象的事件一般都能诠释为观念性质的实体而被事体化;个性就在于英语中较容易将具体的事件诠释为观念性质的实体并使之事体化,汉语一般很难。与客体扩展的趋势相应,英语"give"在认知域上要比汉语“给”更加宽泛,表现在前者能用于让渡域、力量-动力域、达成域等,而后者大多只能用于让渡域和力量-动力域的感觉子域。换言之,英语"give"在实际的用法事件中有被功能化的趋向,即它常作为一个功能动词和客体名词组合使用来表达完整的语义;汉语“给”的功能化趋向受到较大的限制,在实际的用法事件中它倾向于保留让渡域中物体转移的空间意象结构。然而不同于英语"give",汉语“给”偶尔可和虚指代词“它”连用构成事件性双宾句式,扩展出情态意志用法,表达情感或意志的宣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其自身与汉语中由虚指代词“它”构成的边缘双宾句式的内部关联。英语履行给予动词用于to-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强客体取向;它用于with-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稳定目标取向或者弱目标取向;在概念化主体的另类诠释下,概念化主体可能赋予某个可变行为履行给予动词以强目标取向,从而使得它临时与doc-句式相容。英语中某个客体取向的履行给予动词即使在概念化主体的临时诠释下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目标取向性,但大多是弱目标取向,它只能借助于介词"with"来引出客体,汉语相应的动词在同样的认知机制下却能获得较强的目标取向性,它能以光杆形式或者与“给”字构成复合动词用于双宾句式,表现出比这类英语履行给予动词与双宾句式更高的相容度。履行给予动词可以大致分为提供、奖赏、配备、分发、委托、款待等五个序列性语义集束,它们似乎可以和客体-目标取向连续统形成某种共变的趋势,即动词越是靠近提供、奖赏语义类,它就越可能被赋予不同程度的客体取向,在概念化主体的诠释下就越可能实现于更多的论元结构中;动词越是靠近委托、款待语义类,它就越可能被赋予稳定目标取向,其能实现的论元结构就相对比较单一。致使运动动词具有用于介词句式和双宾句式的潜势。它用于介词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强客体取向,致使运动事件中的客体内容论元成功竞争到了宾语结构论元位置;它用于双宾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强目标取向,事件中的经事内容论元成功竞争到了宾语结构论元位置。因而某一致使运动动词能否被双宾句式吸纳取决于认知向度>基本层次范畴>语义特征这一蕴含序列,即概念化主体是否赋予其较强目标取向性具有优选的解释权。致使运动动词可以分为寄发、瞬间致使弹道运动、滚滑、按特定方式致使持续伴随运动和驱动等五个语义集束,它们似乎和目标-客体取向连续统形成某种共变的趋势,越是靠近寄发、瞬间致使弹道运动类,其目标取向性越强,越有可能与双宾句式相容,越是靠近按特定方式致使持续伴随运动和驱动类,其客体取向性越强,越有可能与介词句式相容。英汉语中用于双宾句式的致使运动动词主要是寄发类和瞬间致使弹道运动类动词,不过其它类动词在概念化主体的临时诠释下可能会出现跨类效应,英语大多数致使运动动词大多能用于双宾句式,且其客体有隐喻扩展的趋向,而汉语相应的动词用于双宾句式的不多。英汉语中用于双宾句式的典型致使运动动词都是以强目标取向为特征的,然而英语致使运动动词在实际语用事件中用于双宾句式时,相应汉语动词往往和“给”字结构连用,构成双宾句式的各种变体形式,表现出比英语致使运动动词与双宾句式更低的相容度。创造类动词属于二价动词范畴,它的核心意义表示主体创造出客体,但是这类动词在概念化主体的诠释下,创造出的客体可能使事件的第三方(即邻体)受益,因而创造类动词被概念化主体赋予较高的惠益可及性时,它能用于双宾句式。英汉语创造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概念化主体赋予英语创造类动词较高的惠益可及性,而赋予汉语创造类动词极低的惠益可及性。与此相应,英语双宾句式呈现出强句式性,能压缩存在于主体创造客体和邻体体验拥有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一定程度上为创造类动词进入双宾句式提供了动因;汉语双宾句式却呈现出弱句式性,它不能强行压缩主事件和副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动词和“给”字结构共现的句法表达,且“给”字结构与光杆动词在句中的相对位置大多取决于创造主事件和体验拥有副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性。英语大多数创造类动词能用于双宾句式时,汉语相应的动词在实际语用事件中所表征的主次事件是瞬时接续发生时才能用于双宾句式。创造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受益者不同的信息状态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惠益可及性的指派,邻体用人称代词编码时,创造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的可接受度会提升,用一般普通名词编码时,其可接受度会降低。获取类动词也属于二价动词范畴,它的核心意义表示主体获取客体。但是这类动词在概念化主体的诠释下,主体的获取行为能不同程度地控制事件的第三方(即邻体)。英汉获取类动词都有用于双宾句式的潜势,但是概念化主体赋予英语获取类动词比汉语相应动词更低的邻体控制度。英语获取类动词在趋弱控制下,邻体倾向于获得接受者或受益者的语义角色解释;汉语相应动词在趋强控制下,邻体倾向于获得提供者或受损者的语义角色解释。基于英汉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对邻体的不同控制度趋势,可以作出如下预测:英语获取类动词在词汇语义上如果是趋强控制,它就尽量避免用于双宾句式;汉语获取类动词在词汇语义上如果是趋弱控制,它也就尽量避免用于双宾句式。从控制度参数解释英汉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得到的不同语义解释也就意味着它们用于双宾句式时的整合机制存在差异,英语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是原型给字双宾句式隐喻扩展的结果,而汉语相应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是领有成分提升句式压制的结果。确立控制度参数一方面能为绝大部分英汉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表现出的句法同构而语义异质现象作出解释,也能为少数英语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表达的并非是右向传递意义作出解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某些用于双宾句式时少有或根本没有传递意义的非获取类动词纳入统一的解释性框架。事件参与者的本体特征、认知向度、惠益可及性和控制度等参数是概念化主体在将隐性认知平面的以动词为中心的结构依附关系投射成为显性认知平面的以动词为中心的事件图景关系这一过程中确立的,属于显性认知内容,英汉几个主要动词范畴用于双宾句式或变体中呈现出的对比性差异部分印证了EOCH的合理性。从显性认知内容对比分析英汉双宾句式,既继承了句式语法避免不合理的动词多义这一优点,又超越了词汇化差异分析的某些局限性,进一步探索出了动词与句式之间相容性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句式语法理论的跨语言应用研究;而认知向度、惠益可及性、控制度等参数具有连续统特征,也为解决句式语法框架下的与格转换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钊[8]2012年在《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文中提出语法系统的习得是母语习得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语言是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的,而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必然是按照一定语法规则进行的。因此,如何习得语法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语法范畴,就成为了儿童语法习得中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语法范畴是构成句子及句法规则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儿童才能进一步习得其他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对于理解母语中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句子,甚至是一些他们从未听过的句子都很重要。儿童在语言习得的最初阶段,是怎样习得语法范畴的,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词汇是需要儿童逐个学习并且记忆的。儿童在学习词汇时,需要将词汇归入适当的语法范畴,如名词、动词、副词等。但是,儿童是如何将词归入语法范畴的,这一过程的形成机制与决定因素仍不明确。关于幼儿早期如何习得句法范畴,主要有三种理论:语义启动理论、音韵启动理论和分布启动理论。本文以分布启动理论为指导,利用感知实验的方法,考察汉语幼儿能否利用分布特征对名词、动词进行范畴化。名词和动词是最基本的词类,也是儿童最早接触、习得的词类,对于儿童词类习得来说十分重要。关于儿童名词、动词的范畴化习得,德语、法语和英语中曾有个别研究,这些研究中幼儿多是利用形态标记的分布特征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范畴化。汉语与这些西方语言不同,汉语中存在很多可以兼类使用的词,如“研究、调查、感受”等词,都是既可以作名词使用,也可以作动词使用,而没有任何形态或语音上的变化。这些兼类词为幼儿词类习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其次,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在英语、法语等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功能词及词缀比较丰富,儿童可以借助词缀等形态环境对词类进行范畴化。但是汉语中却没有形态变化,词类也缺少词缀、必须共现的冠词。那么,汉语中词类在缺乏形态的情况下,汉语幼儿是利用什么信息来获得词类范畴的呢?目前关于汉语儿童词类范畴化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关注汉语幼儿如何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范畴化习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大脑的语言认知系统,了解不同语言语言习得机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本文首先对父母的输入语言中名词和动词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汉语输入语言中存在如下特点:1)词的兼类使用情况很少。基本上没有同一个词既用作名词,又用作动词的情况。2)父母使用的部分名词和动词前面或后面会出现功能词,但前后同时出现功能词的机率较小。但是,汉语中名词和动词前后出现的功能词框架没有重叠的情况,功能词框架的分布比较清晰。3)父母在与幼儿的自然交流中所使用的名词和动词在音节数上有明显的差异。名词更多是双音节词,而动词更多是单音节词。基于汉语中名词和动词分布上具有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六个感知实验。被试为汉语普通话环境中的12-14个月和18-22个月的幼儿,被试共有173名(其中64.7%有效)。实验均采用注视法(visual fixation procedure),选取了3岁前幼儿不熟悉的词作为目标词(如:“研究、省”),保证了幼儿能够在不依赖目标词的语义信息的情况下完成对目标词的范畴化;并从父母的输入语言中选取了高频的功能词作为环境词,考察幼儿能否根据汉语输入语言中存在的分布特征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范畴化。实验一、二:考察如果只依靠前置功能词,汉语幼儿是否能够对名词和动词进行抽象范畴化。12-14个月和18-22个月的幼儿参加了实验。实验采用了6个目标词,“研究、检验、发明、调查、统计、辩论”;4个目标词前的修饰词,“我的……、这个……、我也……、你别……”。实验三:被试为母语为15个月的非汉语的幼儿。实验三在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心理学系言语实验室完成。实验语料及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实验四、五:考察汉语幼儿是否能够利用功能词框架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范畴化。18-22个月和12-14个月的幼儿参加了实验。采用了6个功能词框架,包括3个名词框架:“在……上”,“个……是”,和“的……都”;3个动词框架:“就……了”,“没……过”和“还……着”。两个目标词为“囤/屯”和“省”。实验六:考察汉语幼儿在利用功能词框架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范畴化的时候,熟悉的词是否有影响。18-22个月的幼儿参加了实验。使用实验四中的6个功能词框架,包括3个名词框架:“在……上”,“个……是”,和“的……都”;3个动词框架:“就……了”,“没……过”和“还……着”。两个目标词为“囤/屯”和“省”。结果显示幼儿在只有前侧功能词(实验一、二)的情况下,已有一定的范畴化能力;在前后都有功能词(实验四、五)的情况下,18-22个月的幼儿能够对名词进行范畴化,不能对动词进行范畴化,12-14个月的幼儿对名词有部分的范畴化能力。结果说明目标词前功能词及前后功能词框架为幼儿对名词的范畴化提供了足够的分布信息。12-14个月的汉语幼儿表现出了一定的范畴化的能力,到18-22个月时由表现出较强的能力,说明幼儿的范畴化的能力具有由弱到强的发展的过程。汉语幼儿在14个月到18个月期间,范畴化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范畴化能力的发展是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增强的,随着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词汇量的增加,幼儿对词类的范畴化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本文的研究对于范畴习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证明了句法范畴在幼儿习得语言的初期就已经出现,并且与词的语义习得是相互独立的。这一结果与语义启动理论的观点不同,支持了分布启动理论,并支持了幼儿在语言习得初期就有抽象的句法知识这一观点。
蒋哲杰[9]2009年在《《文心雕龙》骈句的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心雕龙》以体大思精而著称,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集大成作品,其独特价值历经时代的考验。《文心雕龙》的英语全译本有三个,这些译本在骈句形式特征的表现上还有一定可改进之处。骈句是《文心雕龙》最突出的语言特点之一,也是翻译的一大难点,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骈句语言特征为出发点,根据英汉语差异所导致的翻译困难,从对偶、用字和句式三个方面对骈句特征的英译再现进行了探讨,通过三个译本的比较分析难点并总结出不同翻译策略的成败得失。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骈句的对偶特征,按照骈句字数的基本对等、结构的基本对应以及词性的基本对称等三个方面分别讨论。文中根据三种特征的英汉差异分析了翻译的难点,通过抽样统计与分析,归纳出影响译文对仗性的因素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为翻译提出建议。第二章以骈句的用字特征为研究对象,按照骈句用字的精炼性、丰富性以及对比性分节进行讨论。首先以多义词为例讨论如何在翻译语义复杂的语词时保持译文用词的精炼性问题。然后分别讨论骈句意义对举的两种情况,即正对中的同义避复和反对中的意义对比。文章从用字特征出发,讨论了不同特征在英译中的注意事项。第三章考察了三种骈句句式,即四六句、互文句和宛转句。不同的句式体现了思维与表达内容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美学特征,因此它们不是普通的句法现象,其形式特征应在英译中得到有力的再现。本章分别分析三种句式的语言特征,归纳出英译所要注意的事项。骈句英译的总体策略是重视原文有意味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的特征采取保留、变通或取舍的措施,在保证语义的前提下,兼顾骈文这一汉语特有文体在英语译文中的可读性与艺术性,以提高译文质量。
胡连影[10]2011年在《解读《意义(?)文本》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意义(?)文本》模式理论,全称叫做《意义(?)文本》语言学模式理论,它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者主要是梅里丘克(и. A.Meлbчyk),其他代表还有A. K.ЖoлkoBckий,ю.д. AпpecяH等。《意义(?)文本》模式理论是在国内外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的创新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它是以自动化翻译为目的而构建的层级转换的功能性模式系统。根据这个理论,先后建立了法-俄、英-俄的对译模型。同时,《意义(?)文本》模式理论是莫斯科语义学派最初研究的重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理论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基础理论。它对语言体系的整合性描写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总之,《意义(?)文本》模式理论无论从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文本》模式最初分为四个基本层级——语义、句法、词法、语音。各层又分为表层和深层。语句在不同层级上通过该层级特有的语言学手段体现出来。层级间内容的对应形成了转换机制。转换分为合成文本和分析文本两个方向。相邻层级间的转换形成模式的一个部件,共四个部件:语义部件、句法部件、词法部件、音位部件。语义部件是《意义(?)文本》模式中最深层的部件,其层级构建和转换理论更具有普遍性。本文在全面清晰地阐述《意义(?)文本》模式的整体特点、构建及动态转换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解读语义部件的组成和转换机制。通过详细阐述语义部件的构成,明确层级信息结构,并梳理从语义层到深层句法层的转换过程,了解迂喻法转换在语义(?)深层句法转换过程中的位置。重点从新的角度详细解读组成迂喻法转换的词汇规则和句法规则和在转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词汇函数理论。希望通过对《意义(?)文本》模式整体尤其是语义部件内容的具体展现和更深层的分析和解读,能够为进一步解码该理论提供帮助,也力争能为自动化翻译的研究工程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量化分析[J]. 彭春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D]. 于秀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3]. 汉语截省句[D]. 刘丽萍. 北京语言大学. 2006
[4]. 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量化分析[D]. 彭春燕. 大连海事大学. 2000
[5]. 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D]. 盛益民. 南开大学. 2014
[6].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语篇评价意义研究[D]. 周惠.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 英汉双宾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 湛朝虎. 复旦大学. 2010
[8]. 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D]. 张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9]. 《文心雕龙》骈句的英译研究[D]. 蒋哲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 解读《意义(?)文本》模式[D]. 胡连影.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标签:外国语言文字论文; 英语论文; 幼儿英语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系动词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