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建德 311600
【摘要】加强对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调查及其管理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内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调查及其管理对策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调查及其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65-01
1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
内科是十分重要的医学科室,内科患者存在病种较多,病情变化快,发病危急,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因此,内科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十分重要,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提升技能水平与护理技巧,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使之通过学习掌握内科护理新知识,可使医院提高内科护理服务质量,获得良好的声誉,也能够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疗效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内科的各个护理岗位制定规范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岗位规范,加强对患者观察与身心护理,可有效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2内科应用护理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1)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不但应完善各项护理制度,还要更新、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念,使护理人员形成人性化护理的服务理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内科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状况,且疗程漫长,患者可能会因此出现悲观、失落的心理而不愿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对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还要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帮助患者解决各种问题,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之安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疗效。很多内科患者不十分了解医院的相关制度,加之长期经受病痛的困扰,情绪急躁,易出现医患纠纷,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以良好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以减少纠纷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2)内科患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在以往的护理过程中,如果未能够对药物进行合理有序的管理,便会出现药物摆放混乱甚至服用错误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疗效。一些急救药物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重大,一旦发生危急情况时,患者服错药物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进行内科护理时,要对药品进行严格管理,要保存好用药的说明书和相关的文件,以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时发生医患纠纷。
(3)有些高年资的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后会出现松懈的状态,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不完整、重点不突出,未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量化描述,留下较多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些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能够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执行,差错事件频出,影响护理质量。
3加强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在内科科室中,护士长首先应做好表率,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强化内科护理队伍建设,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进行定期的考核。重视护理实践,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让护理人员都能熟练进行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护理标准,并检查落实情况。护士长平时不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还应经常深入病房,广泛征询意见,改进管理方法。一旦出现问题,护理管理人员要起到表率作用,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充分照顾患者感受,考虑患者意见,以患者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中,可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意见,综合考虑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在对内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时,要充分考虑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如消化内科患者,应选择适宜的食物,一些对胃肠造成刺激的食物应避免食用,以防影响疗效。患者在治疗期间,因消化系统较为脆弱,因此,患者在术后的前几天只可食用流食。待患者身体恢复后,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止病情复发。
(3)在内科护理中,应按照病房的床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患者能够享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每星期护士长都要进行1次排班,使护理工作能够得到调换,通过弹性、合理的排班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疲劳感,提高其工作效率,让患者享受连续无间断的护理服务。尤其在夜间以及患者高峰期,很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时更要保证护理工作高质量完成。
(4)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发病突然、病情危重,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应迅速、科学的进行抢救,通过熟练地操作来赢得患者与家属的信任,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发病突然,容易产生并发症,对患者治疗后的自理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格外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重树战胜疾病,积极乐观生活的勇气,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促进病情的归转。
(5)“5S”管理模式是对病房进行有序化的管理,对相关护理工作进行合理整顿,使病室中保持清洁卫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素养。内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十分繁忙,经常会出现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形,现有的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而使护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工作效率也不高。而“5S”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用标准化的规范来对护理工作的进行评价,制定了护理的标准,护理人员就可以按照既定标准完成工作,这样能够显著减少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在内科的护理工作中,病房的卫生工作不容忽视,不良的病房环境不但对患者情绪造成影响,也容易传播病菌,对患者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内科护理人员应格外注意病房卫生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6)优质的护理管理还应注意对治疗所需仪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相关的仪器设备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需要使用时应做到立即投入使用。仪器应保持清洁,并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以免出现故障延误病情。
4结语
内科护理要求操作精准、快速,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务必要积极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消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之外,还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深入内科护理管理人员的心中,确保内科护理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云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6):23-24.
[2]张合霞.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292-293.
论文作者:吴瑶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内科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病情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病房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