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及特点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现代风险识别方法及风险识别的四个明显的特点,最后针对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流程进行了具体的介绍,为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提供控制依据,只有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作为管控风险的前提,才能最终达到控制好建筑工程风险的目的。
1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损耗高等特征,对参与者的协调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正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诸多的特征,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在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风险,包括可行性研究、勘查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等。为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重视风险控制工作,研究和发展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理论。
2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及特点
风险的识别就是根据风险产生的背景原因、表现特点和预期后果,对项目中各种风险根源或是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定义与识别,再给予科学的分类。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其主要过程通常包括数据的收集、不确定的分析、风险事件的确认以及风险识别工作的报告等,然后据此拟定相应的应对方法。
风险识别一般具有如下四个明显的特点
(1)个别性。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风险种类多,数量大,尽管在某些环节或者某些领域,存在形态接近的风险,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风险,甚至看起来极为接近的风险,在发生机制以及破坏性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识别中切忌随意将不同风险等同起来的行为,注意突出不同风险的差别指出。
(2)主观性。风险识别是一种主客观交互的过程,首先,风险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是客观存在的,风险识别的工作就是将此类风险找出来,并给予合理化的应对策略。但风险识别的主体是人,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识别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经验、职业素养、受教育水平等,在风险识别中的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有些识别者能够很好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而有些识别者则存在挂一漏万的现象,导致风险识别的失败。
(3)复杂性。建筑工程项目作为高度复杂的项目,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都存在着难以有效预测和有效控制的风险,并且不同类型的风险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形成了网状的风险结构,在风险识别中,很多时候仅仅识别网状风险结构中的部分内容,缺乏整体性,并且在识别中对风险之间的关系识别也存在很大的薄弱之处。
(4)不确定性。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风险识别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同样是影响风险识别效果的主要因素。比如,风险识别工作最终由人来完成,而人具有主观性,这就使得风险识别难免会带上严重的主观色彩,导致识别出来的风险未必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真正存在的风险,或者说风险识别出来的严重程度和工程风险的实际严重程度存在偏离。
3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流程
风险的识别流程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风险识别的对象予以确定。对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工作而言,最为初始的工作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并且,在实际的识别环节中,要注意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拆分,尽可能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
第二步:对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因素予以确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真正开展此项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对正在关在的因素进行不确定性因素的再次确认,假使此项因素的存在对既存事实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那么,该项因素,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风险。
第三步:建立初步清单。对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而言,初步风险清单的建立是各项识别工作开展的起始点,对接下来的风险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风险清单的构建中,要包含对工程可能带来各负面影响的各种已知的或潜在的风险,初步清单越详细完备,对接下来工作就越重要。
第四步: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确认,依据科学的方法来推测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负面影响的预测中,要以最为严重的程度作为标准,据此初步拟定风险清单,根据清单合理安排风险控制的工作。
第五步:对潜在风险的重要性或者说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与研判。在潜在风险分析与研判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依据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后的对工程的实际影响,特别是对于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周期的影响。
第六步:进行风险分类。风险分类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与价值,分类工作可以将杂乱无章的风险分门别类到相应的领域,这样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了解风险的常见形态与主要类型,从而深层次地把握风险的性质以及损害,对于项目方理清与风险的各项关系同样有着相当不错的作用。
第七步:构建并完善风险目录摘要。风险目录在构建中,需要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来排列风险,重点突出主要风险、常见风险、致命风险等对工程质量、工程周期以及工程成本具有较大影响的风险,如此,清晰的风险目录能够让管理者更好地获悉不同风险的严重性,并在此基础上拟定相应的对策。
4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
工程项目风险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以及预测,工程项目风险源的排列分析、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与优化、工程项目风险控制计划的拟定与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的测定与评估以及最后的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与处置。具体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行为中,项目方需要从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以及总体目标出发,借助标准化的决策,来全面衡量工程在建设环节中可能出现或存在的各种损失,继而拟定与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相吻合的全面风险防范控制体系,这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最低化以及收益的最大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至于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目标,则需要和企业项目管理目标有机的融合起来,以风险管理来促进企业项目的完成。
5结语
在风险控制的全部环节中,风险识别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对风险控制的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多,数量大,风险识别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而科学的识别手段则是提升风险识别效率的客观需要。在实际操作环节中,项目方可以综合采用多种识别手段,这样,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风险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很好地提升了风险识别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Michel Frenkel, Ulrich Hommel, Markus Rudol. Risk Management.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2000:185-188.
[2]沈兆辉.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与控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3]刘丽.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论文作者:杨万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风险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