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探析论文,中学生论文,心理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信息社会中,网络正以人们无法控制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给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致使网络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作用日渐凸显。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网人数中,18岁以下的用户占36.7%,24岁以下的用户竟然占85.78%,在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接近60%。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和“关键期”,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网络导致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甚至荒废学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为此,深入探究中学生群体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积极开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尝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给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
1.角色错位
在网络环境中,中学生的网上行为往往是在虚拟的世界中发生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真实的交往,而是“人—机”对话式的交往。这种交往关系的发展将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导致他们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而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虚拟交往,产生人际关系冷漠、人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从而造成新的人际关系障碍。有人认为,即使网络能够使人学会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不能代替最直接的人际生活体验,因为直接交流比网上交流更为复杂、更有人情味。
2.人性异化
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崇尚主体性和个性张扬的社会,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相反或许还会滋长人性中的劣根性,并可能给学生带来“人性异化”。面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信息污染、信息过剩、信息欺骗和色情引诱等,学生若不能自制,就会沉迷其中,导致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离群、欺诈、暴力、缺乏责任感等心理,进而导致“数字化”人格障碍。
3.自我迷失
网络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是一个交往的屏障。它为人类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和没有约束的空间,同时又掩盖了“网络人”的真实身份。因此,在学生的自我系统中至少存在三种自我,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网络的自我”。这三个“自我”相互交织,有时相互冲突。学生在网络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网络一方面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网上”、“网下”的性格错位的结果可能导致人的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也有可能在分裂和肢解学生“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
4.道德失范
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网络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加上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就很容易产生“网络”特别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冲动,进而作出一些不道德的且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做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黑客”攻击等行为。
5.技术崇拜
网络资源的泛滥促成“信息人”的上网成瘾。中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弱化,道德行为自律意识的淡薄,使学生“上网”变成“落网”。网络制作精美的主页,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文字资料,悦耳的音乐旋律,生动的影视图像,以及友好的界面形象,特别是多样的网络游戏,对学生产生了无尽的刺激和无穷的诱惑,牢牢地俘获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一些学生不能抗拒诱惑,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甚至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忠实吸食者,患上了“网络迷恋症”。网络沉迷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网下”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逃学,以至于荒废学业;而“网上”精神亢奋,恶意攻击,甚至有些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纠缠,产生自残和自杀的念头与行为。
二、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
网络沉迷是一种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应用网络取得心理满足的心理状态。它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网络关系沉迷,指过分迷恋在网上建立的友谊或爱情或与其他异性交往,并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2)网络色情沉迷,沉溺于网上的色情内容;(3)网络强迫症,指过度迷恋于网上赌博、网上拍卖,或过分迷恋网上免费派送等信息;(4)信息超载,指不能自制地在网上浏览搜索过多的资料或数据信息;(5)计算机沉迷,强迫性地在计算机上玩游戏、聊天或对某些方面关注的信息进行编辑或攻击。通常,学生迷恋网络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二是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密不可分。但从形成网络沉迷的心理机制来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烈的交友愿望与心理闭锁性矛盾影响下的交友心理作用。交往是个体社会化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个体交往需要非常强烈的时期,然而,中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地向他人袒露,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除非找到“知心朋友”,否则,他们宁愿“痛苦”也不愿敞开心扉。而网络中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或聊天、在线游戏等手段进行交往,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身份、年龄甚至性别等特征,使交往双方避开了在现实中必须面对面的压力,从而可以畅所欲言,既满足了他们因心理闭锁而产生的“烦恼”的宣泄,也满足了其交友的心理需要。
第二,求知欲、探究精神与认识水平矛盾影响下的探究心理作用。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及思维活动品质较小学生有了明显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加之互联网上信息无所不包,且呈现方式易为中学生理解和接受,因而许多中学生经常访问大量网站获取各种信息,如体育新闻、娱乐动向、学习信息等。同时也由于中学生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如果不能分清这些信息的实质,不加选择、处理和筛选就贸然接受,很容易走入误区。
第三,情绪两极性矛盾影响下的情绪表现心理作用。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独立性与自尊心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较为敏感,情绪体验具有两极性而不稳定,可是他们已不再像小学生、幼儿那样事无巨细地将情绪体验加以表现,他们往往表现得更为“深沉”,将更多的兴奋和悲愤隐藏于内心深处。而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尽情分享快乐,毫无顾忌地宣泄悲愤,从而缓解了自己的情绪压力。
第四,理想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无奈、玩乐的心理作用。中学阶段学生爱幻想,许多学生在网上游戏过程中,把自己想像成具有超强本领的非凡人物去完成“伟大”的使命,从而获得心理成就感;也有的学生感到学业压力太大,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许多成人的要求感到无奈,他们就在网上“游荡”,麻醉自己;还有的学生过早地接受了社会的不良影响,他们仿佛看穿了人间世态,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心态,整天只想玩乐不想做其他任何事情,于是网上游戏成为了他们的最佳选择。网络游戏效果之佳,资源之丰富,获取之方便,并可实现“联机”游戏,使许多学生乐此不疲,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第五,性意识冲动与自制力不强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作用。中学生处于性意识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再加上当前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通畅,中学生往往对性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理。据统计,网上的黄色内容约占47%,并且对浏览对象不作任何限制,中学生有意无意地接触到这些信息时,由于他们的自制力不强,虽然知道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但还是沉迷于此,从而达到性心理的满足。
三、中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尝试
网络虽然创造了虚拟的现实环境,能够为我们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促进了人们突破传统线性思维的束缚,但同时也带来了“多媒体人”的思维模式,诱导青少年只“看”不想,以“形象化倾向”取代思考与探究的思维形式,不利于情感的发展、认知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和自我迷失,并逐步沦为网络的奴隶。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自我教育能力欠缺以及个体同他人和社会互动减少。虚拟的现实使青少年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分的自恋。同时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撒谎、欺骗行为可使青少年倾向于无端作恶、厌世、自我中心或者反社会。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已成为当前心理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所谓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于其内涵,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认识:在网络心理教育中,网络是心理教育的工具、环境、资源、内容和系统。网络心理教育既是信息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又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它大致包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三个方面。因此,网络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是心理教育的现代内容,还是心理教育的新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治,既是一种探索,也是心理治疗的新尝试,这对于拓展心理教育的内涵、方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利用网络不仅可以实现网络问题行为者的治疗数据和信息档案的管理,而且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同类问题行为者的心灵沟通、交流,并获得治疗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还能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有关网络问题行为研究的资料、图片等丰富资源,提高网络问题行为者对自身问题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同时,利用网络既可以进行网络行为者的治疗效果的全程跟踪和反馈,进行网络问题行为者的“在线”治疗,克服被治疗者的心理恐惧和羞涩,又可以节省空间、时间和金钱,进而扩展心理治疗的主体,提高心理治疗的效率。实施网络心理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力量
教师、家庭和社区教育的负责人应当联合起来,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力量,努力让处于网络沉迷中的学生对网络沉迷的危害有所认识,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网络沉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消除沉迷网络的不良习惯,并使其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学会寻求社会的帮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成功体验与感受。
2.建构人本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网络在分解青少年的个性和阻碍主体性成长的同时,也在瓦解他们的价值观,削平他们的情商。教师和社会心理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模式,应当给学生“网民”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功能,而不是提供“说服”、“说教”和“灌输”方法。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心理生活为中心,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
3.实施系统化网络心理教育
我们要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大影响力。当前应尽快组建高集约的、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站,实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互联和资源共享,促进网上与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方法研究,全面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完善现代化“网络社会人格”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行为自律性与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成瘾,不能自控、自拔,究其原因,大多属于性格因素。心理学家认为,这类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利用网络进行游戏、聊天、交友,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攻击和禁忌的幻想,也是可以用“象征方式”得到释放和满足的有效手段。在这种“虚拟的象征现实”中实现他们对权力、财富、性幻想的满足,并逐步代替现实中的有效行为,进而在生活中逐步积累,以至于形成人格缺陷。相反,具备现代“网络人格”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和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够在发生心理冲突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策略;能够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进而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