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性学习中须强化的几个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意识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课程形态;二是指学习方式。本文界定的“研究性学习”专指后者,即研究性学习方式。生物研究性学习是指生物教学过程中贯彻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探究为途径、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开放意识,构建有效教学范式,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强化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研究性学习把问题作为重要前提,强调在问题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观照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一方面教师要从生物形态、生理、分布、遗传变异、生态等方面设计一些典型性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应用性、冲突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并引发新一轮问题的产生。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问题是生物教学中一类典型性的问题。以鸟类为例,教师可以从鸟的前肢特化翼的生理意义问起,由学生对鸟的各个器官、系统进行探究学习,弄清鸟类的结构与飞翔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尔提出“其它的动物结构与功能是如何适应的?”的问题,使探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发。通过一组问题的回答和新一轮问题的提出,学生就进入了问题情景。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用新、奇、趣的知识背景,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例如,以介绍克隆知识为背景,可引发克隆技术应用的一组问题:克隆有何生物学意义?哪些生物的克隆已获得成功?人类能进行克隆吗?学生会因问题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2.要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要坚持师生平等,教学民主,为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首先,要拓展学生提问的空间。在各知识点的传授上都要预留学生提问的机会;要增加课外的提问次数;要扩大提问的面,使全体学生都有平等提问的权利,不向优生倾斜,不偏废后进生。其次,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再次,要强化提问的交互性。提问时可以是“师→生”,“生→师”,“生→生”,这样可以活化问题的“场”,增强问题的吸引力。
3.要教会学生提问的技巧。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形成提问技能。要使学生的提问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要让学生明了提问的种类,如低级认知提问和高级认知提问。要引导学生多问一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不是?行不行?够不够?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就会使学生的问题由模糊变为清晰,提问技能会不断提高。
二、强化过程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从一定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不以“学会”知识为惟一目标,更强调“学会”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因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审视现今的生物学教学,许多教师仍习惯于“教会”。本来应该是“活灵活现”的生物学知识有时被授受得“死气沉沉”,充满探索的实验有时被诠释成简单的验证,甚或按步骤的讲解。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原因何在?此种教学程式缺失了“知识形成过程”这个重要环节。要贯彻研究性学习理念,就要强化过程意识,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1.重视概念、原理抽象过程的教学。生物学概念,原理属于较为抽象的理性知识,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概念、原理这些理性知识就比较困难,反之,则较为容易。例如,学习高中生物“氨基酸”的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①给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的分子结构简式;②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氨基酸中存在的相同基团;③找出这些氨基酸结构的相同部分;④写出结构通式;⑤得出氨基酸分子结构特征是“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初步结论;⑥进一步分析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分子结构发现:谷氨酸有两个羧基,精氨酸有三个氨基;⑦修正上述结构特征,得出最后结论:“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学生参与了“氨基酸”概念的概括、抽象过程,获得的知识就是有生命力的活的知识。如果直接给出概念,学生的理解就比较肤浅,记忆也不会深刻。
2.重视问题解决过程的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也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过程。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判断得出结论。例如,学习高中生物“生长素的发现”内容时,教师可把传授知识与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起来,用分步骤介绍的方法展开:①人们发现许多植物有向光生长的习性;②朝向光源的是芽的尖端;③可能芽的尖端与向光生长有关;④切去尖端,植物通常不弯向光源生长;⑤说明植物的生长与芽的尖端有关。这里教师可进一步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步骤是①发现问题→②确立问题→③提出假设→④实验验证→⑤得出结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接着进一步探究尖端感光引发向光生长的机理,这一轮问题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解决。这种教学范式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解决过程,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强化。
三、强化开放意识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念的开放、内容的开放、形式的开放是题中要义。强化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意识,就要求教师树立开放的教育思想,冲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相对封闭的教学体系,指导学生去认知、去设计、去实践、去探索,形成创新的自由,培养创新的精神。
1.要树立开放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去组织教学。教学内容的择定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切忌教材本位;教学过程中要增进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发现和确立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切忌教师中心和“满堂灌”。教学评价要结合学生实际,要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忌以考分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2.要注重开发、开放教学内容。要使教学内容呈现开放的格局,就要不断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重组。①开发现有教材作基础。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小资料”、“课外读”、“演示实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研究性课题”等栏目的内容进行具体化、实例化,增强趣味性,开放学生视野;把生物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生平等史料渗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②引入生物科技成果作拓展。把最新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载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热情,形成献身生命科学的动机。如人类基团组计划、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内容。③开放信息渠道作保障。扭转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局势,开放多元信息渠道。
3.要开放课堂教学系统。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双基训练的经常性,因而造成了教学系统的相对封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引入开放式课堂教学,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突破教室的时空限制,引导学生走进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去开放整个的教学系统。
开放结果。即没有所谓的唯一标准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的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即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寻求在给定的条件下,多种可能存在的答案,如“一只小鸡逐渐变得能啼鸣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就要求学生分析若是雄性小鸡,则属正常发育;若是母鸡,则应考虑是自然性逆转,或是阉割后移植睾丸还是注射雄性激素……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处理问题时的单一化思维,培养学生横向思维的广度。
开放方法。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同一个实验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材料来优化组合设计。如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划细划匀,甚至有时可能把纸划破,此时可提出“你能找到替代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可以提出“能否用其他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放思维。即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时思维途径的多样化。如推导亲本基因型,就有隐性性状突破法、原型启示法、化整为零法和直观推断验证法等多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