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人格理论动力观的冲突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冲突论文,理论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2)01-0088-04
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同心理学派互相争论、冲突的历史,正是这种争论与冲突推动了心理学科的发展。人格理论的动力观是西方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同样充满争论与冲突,有多少种人格理论就有多少种有关人的行为动力的观点。在当代人格理论中最具影响的有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特质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乃至社会学习理论。对此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同属一种理论的心理学家,如精神分析,对心理动力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差异。分析这些有关人格动力看法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去发现人格动力观发展的特点,无论是从理论上更清晰地把握人行为的规律,还是在实践上根据人格动力的观点,因势利导,调动人行为的积极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本我与自我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被公认为科学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的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人的动物性,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构成。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人行为的目的就在于追求释放幽闭在本我之中的日积月累起来的不愉快的能量,从而解除紧张获得快乐。当本能的能量受阻,不能顺利释放时,就会移置到其它地方,选择其它对象。因此,本我是人的动力之源。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是由本我派生出来的,它的力量来自本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在他看来,自我和超我都是软弱无力的。他把自我比喻为骑手,本我为一匹马,但马却不完全听从骑手的控制,而要任意驰骋,自我对此却无能为力。
随着人格理论的发展,自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安娜·弗洛伊德接受了父亲关于人格由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观点。但不赞成他本我对自我起主导作用,主张精神分析不应当强调本我的重要性,应当“对我们认为构成人格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获得最充分全面的认识”,认为“对研究本我及其活动方式永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始终如一的:即矫正心理异常,使自我恢复其统一性”[1](P349)。自我应当约束本我。哈特曼则为自我开辟了一个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没有冲突的心理学领域。在他看来,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能够经验地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的过程。他提出,自我与本我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禀赋——“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其中的一部分分化为自我的本能内驱力,一部分演变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装备。也就是说,自我不是本我派生的,两者都是分化的产物,自我具有自主性。艾里克森把自我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再是自我与超我压迫的产物。
他认为,自我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乃是人格发展的中心过程,它不仅对肌体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行整合,而且对本能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协调,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个人的命运。安娜、哈特曼、艾里克森对自我的认识比弗洛伊德要深刻得多,已有了质的变化。但他们的认识仍旧有后者的印迹,他们的自我仍和防御、适应相关联,仍是先天的产物,仍是意识和无意识的混合体。
社会学习论者与认知论者对自我动力性的认识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尽管班都拉的“自我”本身不是一种结构,只是用来解释认识过程的概念,提出了自我调整、自我效能感、自我强化……等概念。他指出:行为不仅受环境影响,也要受个体根据自己直接经历的结果、观察他人经历的结果和为自己设立的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整,人的行为还要受到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表现某一行为的期望的影响。人类行为是通过认知过程来调节的,认知过程整合来自外部和内部有关预期结果的信息。由此可见,他关于自我的论述明显地突出了自我对行为的影响,具有动力作用,是一种意识的自我。70~80年代有关自我图式的研究更使人们对自我的动力机制的认识深化了一步。自我图式就是“对来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上的泛化,它组织并引导着关于自我的认知加工”[2](P326)。每个人的自我图式都是由自己认为的重要方面构成,不同的人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同的,认知图式也就有了个体差异。一个把乐观纳入自我图式的人,他经常会问自己:我的行为是乐观的吗?一个把悲观纳入图式的人则不会这样要求自己。正因为如此,人的行为也就产生了不同。
二、无意识与意识,过去与现在、未来
从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到霍妮、艾里克森、沙利文……,无论是早期精神分析学者,还是新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者,不管他们之间的分歧有多大,但有二点他们的认识是共同的:一承认潜意识的驱力;二强调早期(过去)经验对人格的巨大影响。但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对潜意识,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强调程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弗洛伊德的动力观是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他说:“人格有两大系统,一是无意识系统,一是前意识系统(它包括意识)。它们类似于两个房间,无意识系统就像一个大的家庭,而前意识系统就像接着前庭的一个小房间,意识也居住在这一房间里”[3](P72)。意识是人格的表层,它由人清楚意识到的主观经验构成;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直接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构成;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深、最有力的部分。它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的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经验和创伤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无意识的能量对人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有些行为表面上似乎出于人的意识和自由意志。在弗洛伊德看来,那不过是虚假的、表面的、象征的,它的真面目、真实原因和真正动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之中。正因为如此,要探讨人行为的原因就非常复杂,必须通过梦的分析、自由联想、符号分析等手段去研究无意识,而避免向患者询问他行为的原因。新精神分析论者虽然承认潜意识的作用,但认为潜意识对人行为的影响已远不像弗洛伊德想象的那么大。如阿德勒把追求优越作为人行为的主导动机,后来更把追求个人优越改为追求优越而完美的社会;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危机解决的方式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其中自我在自我认同感的确立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方面起主要作用,因而埃里克森的自我是意识的、主动的。
行为主义、特质论、人本主义、认知学派更是不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行为主义者根本否定人的心理的作用;特质论者强调特质决定人的行为,而特质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卡特尔在讲能力特质时就区分了两类不同的特质: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就是“大部分属于从学校里学到的那种能力”[4](P233)。人本主义者罗杰斯主张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待意识经验,反对把意识贬低为无意识本我驱使的“奴仆”,强调人的主观体验;认知学派则强调认知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每个人人格的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的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对意识调节作用的强调是当前人格动力理论发展的特点。
至于精神分析对早期经验的过份强调也遇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非议。荣格指出:强调成人的人格是由先前的经验来决定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给人一种沮丧绝望之感,必须补充目的论,即未来对我们的吸引和过去对我们的促进是同样重要的。认知心理学家凯利明确反对过去的经验决定将来行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活动是由他预测事物的结构来指引的,我们只有在认定过去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形成建构或预测未来时,人们才会试图使用经验。阿尔波特提出了“动机的机能自主”,强调动机必须存在于目前,过去的动机与当前的动机没有机能上的联系,过去的动机只有现在还存在才能解释人的行为。在他看来,说一个人寻求某种目标是由于奖励、强化或由于潜意识的力量、童年经验的指引是非常可笑的;皮尔斯强调现在和即刻的重要,他指出,所有真实的事都是在即刻发生的。因为除此之外所发生的事都有是流动的。过去发生的事成为历史,虽然它对现在有影响,但你不能像发生那样记住它,将来的事情只能想象和猜测。即刻才是能够不歪曲生活经验的惟一时间。格拉塞也认为人应当关注当前和今后的行为,而不是过去的行为。人不能改变他的过去,关注过去只是浪费时间,关注现在和将来才是建设性的。
三、环境决定论与自我选择论
20~30年代行为主义开始走上并逐渐占据心理学舞台。早期的行为主义者是严格的环境决定论者。在他们看来,人行为习得的惟一方式是学习,强化是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法力无边的行为法则,是行为塑造的关键,而强化正是由外部环境控制的。华生宣称:“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让我在自己建构的特殊世界里把他们养大。我保证能够随机地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甚至乞丐和盗贼”[2](P267)。30~60年代新行为主义者出现了,他们对华生的极端简单化的观点或多或少存在异议,但他们坚持行为主义的立场没有变。新行为主义者把研究扩大到了人格领域,但他们仍将人格等同于行为,提出人格是一个人行为的总和。斯金纳在《超越自由和尊严》一书中宣称:“我们一直赋予我们行为的所谓自由和尊严,现在是超越这一幻想的时候了。我们选择做什么并不依赖内心的决定,而只是对环境要求的反映”[2](P269)。
阿德勒第一个提出人类的行为不完全由遗传和环境来决定。他认为:个体能够创造性构建自己的生活风格。“对生活的许多可能的解释展现在人们面前,个人完全可以从中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用、最适合的一种。任何特定的个体都具有某些生物遗传因素和一系列的过去经验,但正是创造性的自我对这些变量的作用和解释决定了自身的人格”[4]
(P109)。
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家班都拉也突破了行为主义的这一束缚。他提出,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交互作用论。他认为:“人具有自我反应能力,这些能力使人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思想和活动进行某些控制”,“人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既存在人影响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存在着对这种自我定向的限制”[5](P236)。他还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即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习到复杂行为,学习可以不依赖强化,是一种无尝试的学习。他针对行为主义的格言“改变了条件就改变了行为”,提出:这不全面,应加上一句,“改变了行为也就改变了条件”[5](P240)。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选择性和自我调整能力。
近些年变得越来越流行的认知学派则强调每个人,人格的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则是自己的选择。凯利认为人生来就是有动机的,根本谈不上需要什么。照他看来:“除了活生生的人以外,没有任何原因”,能激励每一个人。凯利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3](P326)。也就是说当人们面对外部环境时,每个人都能以符合自己意愿的任何方式自由地析解现实,用积极还是消极的方式来看待完全是个人的选择。
我们应当承认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即环境对人熏染的结果。但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无疑会使个体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出于污泥而不染”,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性,这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对人的活动的要求,因此心理动力理论的发展也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单因素与多因素
心理活动的动力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早期单一因素论占统治地位,当时争论的问题主要是哪一种因素占主导地位。
精神分析论者认为是潜意识中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所有结构部分都起源于生物本能,即力必多。最初他把力必多与性欲能量等同,后来他把这一概念扩展到所有与求生本能相联系的能量形式;特质论者则认为,特质是行为的基础和原因,它支撑行为。阿尔波特指出:“特质是人所特有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神经心理结构”[6](P226)。特质可以看作与动机等同,具有动力性;行为主义者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上一段引述的华生、斯金纳的观点已阐明了这一点;早期的认知理论也只是突出认知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人格动力的认识不断的加深。当代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仅仅强调某一因素对人格具有动力作用,而排斥其它因素作用的观点有极大的片面性。
新精神分析学派已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作用,而强调自我,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如霍妮的基本焦虑说突出的是社会文化。埃里克森的学说被称为自我心理学。沙利文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卡丁纳主张用文化与人交互作用的观点,传统的精神分析已加入了新的因素。特质理论也遭遇挑战,米歇尔指出:人格特质与行为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少能超过0.30或者0.40,从统计上说只能解释行为变异的百分之十。阿尔波特也承认特质概念的局限性,特质只可用于说明在一个人活动倾向中稳定不变的部分,事实上不可能用特质来准确地预测一个人将会做什么。卡特尔则认为人格的发展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特质并非来自遗传或环境,而是二者复杂的交互作用,并与成熟有关。马斯洛认为行为是多元动机推动的结果。他以性行为举例说,有人可能说受性驱力的驱动,但他认为可能是胜利的需要或表达爱的需要,也可能是表达征服和控制欲……。人的性行为可能是满足这些需要的一种,也可能是满足所有这些需要。
单一因素的观点有极大的片面性,但每一种因素都有它正确的一面。能否把这众多的因素整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解释性更强的人格的综合动力理论呢?
有许多心理学家在人格理论的整合上作了大胆的探索,并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多拉德与米勒通过共同努力把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两个水火不容的人格理论作了有机的综合,对精神分析的许多重要概念作了行为主义的解释与实验,从而创造了一个更为广博和有用的理论结构。70年代以来广为流行的社会学习理论正是因为它的兼收并蓄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班都拉的交互作用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都是相互联系起作用的决定因素。同时他把观察学习、自我调节等许多新的思想与概念带入了行为主义的研究之中。罗特认为,在一定场合做出某种反应的可能性(行为潜能BP)与该反应导致特定强化可能性的大小(期望E)、个体对某种强化的喜欢程度即行为结果的价值(强化值RV)有关。即BP=F(E·RV)。从罗特的行为预测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到,行为主义的强化说与认知学派的期望、价值观被有机在结合起来。上述事例表明整合是当今人格动力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西方人格理论中心理动力的争论与冲突是多方面的、激烈的,上面所论述的或许只是涉及较多、通常认为是较为主要的冲突与斗争,也许还有一些该涉及的东西,但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心理动力的发展正由过去对本我、潜意识、过去、强化(环境)、特质等的强调,过渡到对自我、意识、现在、未来、认知(期望、价值、各种认知结构)的强调;正由以往对单一因素的片面强调转而采取多因素整合交互作用的观点。尽管人格动力观仍在发展之中,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大的突破,但上述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标签:人格理论论文; 弗洛伊德论文; 行为主义论文; 精神分析论文;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动机理论论文; 心理学论文; 自我认识论文; 无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