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一个更现实的画面情境--西方电视新闻制作一瞥_电视新闻论文

建构一个更现实的画面情境--西方电视新闻制作一瞥_电视新闻论文

构造更真实的屏幕情境——西方电视新闻制作一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屏幕论文,真实论文,电视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视新闻较之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有着最广泛的受众,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喜爱电视新闻,是因为电视新闻能够通过活动的画面和现场声音把新闻事实、新闻现场直观、生动地再现给观众,观众能够耳闻目睹新闻事实,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过现场直播,从目击者的角度见证新闻事实以及它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通过解说、字幕、图表、特技等深入了解新闻的实质和背景。其实,电视新闻也只是对新闻事实的摹写、复制或称“再现”。由于电视器材本身的限制,特别是使用电视器材的人——电视记者、编辑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电视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再现仅是一种近似的再现;为区别电视新闻通过电子设备纪录、传播和还原事实(即以画面、声音在屏幕上再现事实)与客观现实的不同,我们暂称电视新闻对事实的再现为“屏幕情境”。使用不同的电视器材和电视新闻制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得不同,屏幕情境再现事实,在真实性上呈现量的差异;也正是由于电视新闻的特点,屏幕情境虚假成分的掺入和假屏幕情境对观众有更大的蒙蔽作用。

从接受者——电视观众来说,屏幕情境再现事实的真实与否有着一定的主观色彩;同样来源于事实的再现,有的被认为是真实的,有的则被认为是不够真实的。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新闻越来越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主要信息源,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接触世界的窗口。电视新闻日益深入人心也使人们对屏幕再现新闻事实和新闻现场真与假的分辨能力大为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懂得了电视制作的规则,很容易捕捉到屏幕情境掺假的蛛丝马迹;对屏幕情境的现场感、真实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适应观众的这种需求,西方电视新闻制作者在构造屏幕情境真实感上不断有所创新。一些做法颇值得我们借鉴。

一、更加注重真实

这里讲的真实,既指电视新闻再现事实的真实性,也指屏幕情境构造的真实感。

(1)把演播室搬到新闻现场。

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为了突出现场气氛并及时传播新闻信息,电视新闻制作者把演播室搬到现场。这样,一方面便于主持人、策划者以及其他把关人近距离地调动和指挥记者,随时调整报道策略;另一方面将演播室的运作情况和现场环境变化展示给观众,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真实感。西方电视新闻制作者为了突出现场气氛,往往用无色透明玻璃搭制现场演播室,或者只搭一个顶棚,甚至让演播室直接暴露在现场环境中,以便观众透过屏幕检视现场环境的每一细微变化。

(2)全部采用直播方式,随时播入现场报道。

西方电视新闻全部采用直播方式。德国最大的公共电视ZDF 的新闻负责人说过,他们有不成文的法则,新闻不允许录在带子上播出,不然就会被认为是受了某种影响播出的。该台播出新闻时,主持人背后树了面大镜子,显示着时间和天气预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构造屏幕情境强烈的真实感,使观众不怀疑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和真实性。

比较重要的新闻,西方电视机构往往采用演播室与现场记者直接对话的方式:屏幕同时显示主持人和前方记者画面、同期声音;主持人问话或记者答话时,导播轮流切换他们的近景,屏幕下沿打出“现场”字样。真实感和现场感构造得相当强烈。如果前方记者的画面一时传不回来,他们在使用记者现场声的时候,在屏幕上叠出记者的照片,并用电脑动画绘出事件发生的区域、地点,用字幕概要介绍事件的内容、记者的姓名、报道的时间、地点等。真实感仍然相当强烈。

(3)构造“促膝交谈”的屏幕氛围。

电视新闻虽然拥有广泛的受众,但这些受众并不是集中在课堂里或影院里,而是分散在一家一户来收看电视的;构造屏幕情境要考虑到电视新闻观众的这种收看特点,尽力避免出现“一人宣讲,万人听众”的讲坛式情境,而要构造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自然、和谐、亲切的屏幕氛围。促膝交谈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隔膜,西方电视新闻制作者深谙此道。

首先在摄影构图上,他们取记者、主持人和被采访人的近景、特写,形成与观众面对面的态势。其次,在屏幕中消除记者手持话筒指向被采访人或指向自己的采访报道形象,改用鱼杆式话筒或钮扣式话筒,让话筒在屏幕中消失,让出现在屏幕情境中的记者、主持人像在生活中一样与别人交谈或与观众交谈。画面中没有了话筒,记者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屏幕情境显得更生活化、更真实化。 例如CNN记者报道刚果内乱,屏幕情境为一长溜行进中的非洲难民,记者从难民队伍中走出来,转身走向摄像机,边走边说。再如,CNN记者采访驻波黑北约部队, 屏幕情境也是记者与官兵们一起行军,亲切交谈,边走边访。

一般来说,人们面对记者、尤其是面对记者伸到自己鼻子底下的话筒时,难免心里有点紧张,并通过面部表情和语气、语调显露出来;另外,记者手持话筒挥来指去,也给自己及旁人造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这些在屏幕情境中都是不自然的因素,因为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交谈形式,无形中造成了屏幕情境与现实的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画面中没有话筒,不等于不重视声音;相反,西方电视新闻摄制组中都有专门的录音师(常常没用灯光师)。他们认为,真切的同期声重于清晰、优美的画面(先进的摄像机并配备机头灯,足可胜任低照度下的新闻现场摄制);看似不经意的、非常自然、生活化的屏幕情境,绝不是不经意构造的;而是事先或事件进程中经过新闻制作者和把关人反复酝酿、周密策划、有时甚至是准备了几套方案最终构成的。构造这样的屏幕氛围,为的是让观众无意识地、放松地进入规定情境,接受新闻制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4)狠抓“第一时空”的材料。

现代电视观众越来越重视屏幕情境的真实,尤其对收看新闻节目更是如此。企图靠后期编辑“找齐”或使用资料弥补的老办法来搪塞观众,恐怕越来越会受到观众的排斥,观众要看来自现场的报道(图象和声音)。谁在这方面下功夫,谁就会赢得观众。

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和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构成了新闻的“第一时空”;它是相对于新闻事实发生之后、特别是新闻报道所展示的屏幕情境而言的。西方电视新闻制作者为了争夺观众,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狠抓“第一时空”材料;这些生动的声画素材,也确实为他们的屏幕情境大大增色。

九十年代初,战乱频仍的柬埔寨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出现和平转机,柬各方政治力量准备坐下来谈判,建立联合政府。各国记者蜂拥而至,准备报道红色高棉领导人重返金边的新闻。当乔森潘、宋成等红色高棉领导人到达下榻宾馆的时候,围观群众出现了骚动。按往常的报道习惯,拍摄到新闻人物抵达的镜头,任务就算完成了;没有要求记者进到宾馆里面去拍摄,警卫也不允许记者们进宾馆。不少记者(包括我国记者)都先后撤离了现场,只有日本电视记者还坚持在现场拍摄、报道。骚动演变成了暴乱,人群冲进宾馆乱打乱砸,乔森潘、宋成等都挨了打,乔森潘还受了伤。日本电视记者不顾危险,随着混乱的人群冲进宾馆,径直冲入红色高棉领导人的下榻处,摄录下了惊心动魄的场面,当即发回报道,成了独家大新闻。各国电视机构纷纷高价索取。我国电视记者还算急中生智,在住处架起摄像机,对着屋里的电视机,拍下了正在播放的由日本同行制作的新闻,并迅速传回国内。

德国ZDF记者为了实地报道朝鲜闹饥荒的新闻,想尽各种办法入朝, 都告失败。最后守候在中朝边境,寻觅从朝鲜过来的人,就地采访。由于没有任何外国电视记者被允许进入朝鲜采访拍摄,ZDF记者采访的也算是“第一时空”的材料了, 但是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是失败的。

由此可见,狠抓“第一时空”材料,坚持现场拍摄,在今天的电视新闻屏幕情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可喜的是,我国电视新闻制作者近年来追求真实的意识逐步高涨,并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三峡截流,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使用便携式卫星设备,实现了前方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的对话;1998年年初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期间,中央电视台派出采访组携带现场报道的全套设备奔赴巴格达,与西方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上一比高低。

总之,不断消除电视新闻屏幕情境与客观现实、与观众之间的隔膜,应当是电视新闻制作者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

二、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报道手段

电视属于高技术,发展更新快,使电视新闻报道的手段也日新月异,朝着更迅捷、更丰富、更真切的方向发展。

(1)全球直播。

这里的所谓“全球直播”是指电视新闻机构能够对发生在全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大新闻实行直播。如美国CNN就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先进的通讯传输设备,如便携式卫星地面站、卫星电话、电脑互联网络等,能使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部随时保持联系;一旦新闻事件发生,记者可以立即置身现场,通过卫星向编辑部传送报道;演播室可以立即将报道切入正在播出的新闻节目中。我在欧洲采访时经常遇到西方同行的这种采访方式;特别是一些大电视机构,操作这种方式真如家常便饭一般。在新闻现场,他们的主持人或记者戴着微型耳机收听着远在万里之遥的演播室的指令,摆好报道的姿态;录音师举着鱼杆话筒,注视着调音设备指针的摆动;摄像师盯着录像器;另一位工作人员手握移动电话与后方演播室保持着联系;旁边摆放的监视器接收卫星传来的本台新闻节目的讯号;而后方演播室也接收着前方记者的图象声音讯号。一旦直播开始,导播一个切换,现场与演播室在屏幕上实现对接,一问一答,直到报道结束。然后现场人员该拆的拆,该卸的卸,结束了工作。而我们因不拥有这些手段,拍回新闻还要回去编辑、制作,预订卫星传送线路,赴卫星传送站传送;后方编辑部接收后再安排播出等等,新闻往往成了旧闻。

(2)多个演播室的切换。

电视传送和通讯手段的便捷也使电视新闻制作和编排发生一系列变化,多个演播室的联结、切换就是其中之一。

西方大的电视新闻机构都有专门的新闻频道,有的还进一步细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频道。这些大电视台都有遍及全球的记者站;总部除对重大新闻进行统一串联外,还划分出一些节目时间段交由驻外记者站包装、串联,特别是一些新闻发生较多的重要区域。如CNN的固定演播室,除去亚特兰大外, 还有伦敦、香港、华盛顿、纽约等。它们除了分别负责自己的区域,如欧洲、东亚、美国国内等的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选择、串联、组合、和包装外,还可以选择区域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板块组合;他们有自己的主持人,有自己的特色。CNN 总部对各地包装好的新闻板块进行总协调。反映在屏幕中,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演播室的切换,更感觉到国际空间的大切换。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减轻了CNN 总部的节目播出压力,调动了各地记者站的积极性,在屏幕情境中形成了全球大台的气势;另一方面,各区域主持人串联本区域的新闻节目,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更强;对生活在该地区或来自该地区的观念来说,新闻更具有针对性和接近性,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3)运用电脑和数字特技技术。

前面我们讲过,电视新闻的特点是具体、可感、直观,长于展示,拙于论述,有不少新闻事实用文字报道可以维妙维肖,而用电视却很难表现。这种状况随着近年来电脑和数字特技技术的广泛运用,似将成为过去。电脑动画和数字特技可以让电视新闻制作者、把关人的各种意向外化(也就是具象化)在屏幕情境中。例如克隆羊的诞生过程,航天飞机的故障和修理等等,这些过去很难在电视新闻中说清楚的复杂科技问题,如今通过电脑动画形象化地展示明白了,甚至比洋洋千字的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再如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来自任何视频源的信号:记者在新闻现场摄录的镜头、演播室的镜头、资料镜头等等统统转换成数字信号,根据新闻制作者的要求进行各种各样的效果处理;如改换背景、环境,改换人物等。数字特技可以将各种图象进行拼接、移位、压缩、扩展、裂象、旋转、反射、油画效果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构造屏幕规定情境的手段。近期在西方国家放映的一部美国电影《摇摆狗》(WAG THE DOG)就突现了电视新闻屏幕“制造现实”的威力。 影片表现大选来临之际,美国总统却被绯闻缠身。为了转移公众视线,白宫人士求助好来坞制片人。双方联手在电视网里推出一场虚构的“现实”:东欧某地战火重燃,无辜百姓死里逃生,美国总统慷慨陈词,美国即将介入战争。影片中,电视新闻制作者仅仅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演播室里就虚构起“真实场景”来:新闻画面中抱着一只大白猫仓惶出逃的姑娘,其实就是演播室里抱着一袋土豆片作逃跑状的女模特;她怀抱的白猫和她周围冒着烟的残垣断壁都是利用电脑技术改换、拼接上去的。就是这个百分之百虚构的屏幕情境,播出去以后蒙蔽了舆论,使全美国都相信这一假事实。舆论倒向总统,总统重操大选胜券。前不久,加拿大《渥太华电脑报》刊登了一张照片,将著名的1945年雅尔塔美英苏三巨头会晤的合影变成了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与一群身着牛仔裤的妙龄女郎相拥相坐的照片,看不出任何破绽。可见,随着先进技术在电视中的广泛动用,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构造屏幕规定情境的手法,另一方面也为电视新闻造假大开了方便之门,以假乱真更容易了。

另外,随着数字化电视技术逐步推向市场,图象、声音的记录、传送和接收将由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这将是一次质的飞跃。全数字化的摄像、录相、编辑、发送和接收系统,将使电视新闻屏幕所显示的新闻事实和新闻现场更清晰、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而也就更真实。我们的电视新闻制作者、把关人应当紧紧跟踪电视新技术,掌握电视新技术。

标签:;  

建构一个更现实的画面情境--西方电视新闻制作一瞥_电视新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