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教授会2000年年会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教授论文,观点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会计教授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教授会2000年年会于2000年7月13日至15日在武汉召开。现就本次大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经济全球化与会计改革。代表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成为未来会计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对于今后的会计改革及会计事业的发展将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其主要表现: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已集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球化,客观上已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二是会计的国际惯例是被国际会计界所公认与接受的基本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规范及其会计程序与方法,这些内容在整合全球化经济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三是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及自主性,但具体到会计改革,会计向全球化进取的最初阶段的方式则在于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并向国际会计、审计惯例靠拢,而在经济全球化进入到发展阶段之后,其目标则在于积极参与共建整合全球化经济的组织制度及法制规范。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赋予会计、审计教育改革以新的历史使命。
部分代表指出,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对我国传统的会计、审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除加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创新研究外,还应适时建立“Cyber ac-counting(计算机网络会计)”和自助式会计系统,以及创建自己的财会信息技术专业网站等,并加强网络财务信息系统的控制功能设计,集中力量开发审计专家系统。
二、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就会计要素的创新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有会计理论中仅将会计要素分为六个基本要素,满足不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必须重新构建其体系。并认为,该体系的建立应包括会计基本要素、会计次要素和会计支要素。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记帐方法无法反映这些信息,越来越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因而提出了“三维簿记法”的设想,该设想是在原有的“资产=效益”的二维簿记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第三维向量——“行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其会计等式也相应改为:资产=行为=权益。
就审计基本理论的创新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提出了审计鉴证关系的概念,用以描述上市公司审计当局、投资公众、审计人之间的三角关系。二是提出了模糊审计的改进方法,并设计了模糊审计原理。三是提出了在CIS(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环境下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方法。
在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上,主要的创新研究成果有:(1)财务目标理论。对此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财务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二是应注意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协调;三是应以未来现金净流量作为财务目标。(2)提出了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扩展;个性化市场对资本配置和利用的挑战;投资管理新领域;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和风险投资;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共享资本收益;财务决策走向科学化。(3)提出了盈利管理和盈利预测的方法。
三、《会计法》及其相关法规与会计的关系。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途径。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法规是一个体系,应按《立法法》定位,在完善《会计法》的同时,强化会计行政法规的建设;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仅只是会计法规本身的建设问题,还必须与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会计具有重大影响。
对于《会计法》本身的研究,代表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会计监督方面。一部分代表认为,新《会计法》将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混为一体是不恰当的。为此提出了会计监察的概念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监督。还有一部分代表认为,新《会计法》所赋予的会计监督是各单位内部进行自我约束的一种有效机制。也有代表明确提出了全社会参与会计监督的观点。
除上述观点外,也有代表就新《会计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审计的重要意义发表了看法,认为新《会计法》充分明确了各种会计责任,特别是企业、公司的会计责任,为政府审计进行审计处理、处罚提供了适当的法律依据;也为集团内部审计机构对其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执行审计业务提供了判断的基础和处理的依据。
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的关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一个关系到资本市场能否正常运作的重大问题,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就如下问题基本达成共识:一是会计信息质量对保障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二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现状存在着多处不平衡,应在主要指标、分部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和财务预测信息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三是应以法律手段保证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
一部分代表就中期报告的披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众多的投资者对中期报告的要求是有用性,而不是可靠性。还有部分代表就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不同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经济收益并没有表现出比会计收益更强的价值相关性;收益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市场对收购和兼并的反映有明显区别;购并公告中披露财务信息对市场的作用不明显;负债率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呈负相关、资产绝对数与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等。
五、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及其运用。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实证研究运用于会计理论研究,可以弥补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意义十分重大。但代表们也认为,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研究上应用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资本市场实证研究时,要熟悉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具体作法。二是实证研究方法可能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多地应看作是一种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人们更多地应该进行分析实证,而不能简单地主观归纳。三是实证研究的前提可以大胆假设,但研究过程必须小心求证。
六、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研究。本次年会中,代表们对财务管理问题的以下方面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总体判断。总体上来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已部分体现了现代财务管理的精神,但在进一步深化和广泛应用方面尚嫌不够,对现代财务管理的整体把握尚有欠缺。在指标考核方面,企业用得较多的是财务、效率、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指标,对客户以及员工方面使用的指标较少,特别是客户保持率、满意率以及员工满意程度等方面几乎是空白。
(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财务风险分析。代表们认为,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紧密相连,其实质是财务风险规模化、高强度化的集中爆发。其主要表现是:财务状况极度恶化、发生支付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因此,有必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构成。也有代表认为,可采用现金流量的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以达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警示作用。
(三)关于债转股的有关问题。代表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其一,债转股的确能从帐面上改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并意味着企业效益的真正提高;其二,债转股充其量是转移了宏观金融风险,但并不能化解金融风险。其三,债转股并非“一转就灵”,它必须与制度创新、企业自身的结构调整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步;其四,目前债转股的标准过严,缺乏可操作性;其五,债转股过程中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因此,代表们一致认为,债转股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未尝不可,但作为解决国有企业解困根本途径还值得商榷。
(四)企业融资结构、盈利预测与股利政策研究。部分代表在比较了美、日、德等国的企业融资结构后建议我国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融资机制,调整和选择银企关系,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调整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以建立我国科学的企业融资结构。部分代表通过对财务预测(盈利预测)披露等问题的研究,提出关键是应该严格执法,使财务预测操纵的成本大于其收益,以减少管理当局操纵的诱因。还有代表通过对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作用进行分析后认为: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与公司的经营潜亏是相联系的;公司分派行为一般没有连续性;尽管派现与送股或混合股利的公司在未来盈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伴随盈利增长的股本扩张往往给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
七、审计发展战略调整及其相关问题。代表们一致认为,我国目前审计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多与审计的现行体制及审计的发展战略有关。因此,与会代表在对我国审计体制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还对会计服务市场的发展、金融风险及其审计防御、对网络财务信息系统的审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帐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形成的主要观点有:一是审计体制的改进应从国家审计体制、社会审计管理体制、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以及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组织等方面进行;二是未来会计服务市场范围将发生巨大变化,即主要提供信息可信度服务、管理咨询和绩效管理服务、技术服务、财务规划服务以及国际化服务等5项核心内容;三是审计以其特殊的控制机制通过建立金融风险的审计防御系统,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四是客户管理当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帐,双方的责任必须在代理记帐业务约定书中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有效的会计资料传递、交接及保管制度;五是尽快研究制定《中国注册会计师代理记帐业务规则》,以确保代理记帐业务的健康发展。
八、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创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本科及以下层次,应大力强化基础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应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则仍应以学术型为主。有代表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程的设置等进行了系统设计。
关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问题,有代表明确指出,应站在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会计委派制,并认为实施会计委派制是大势所趋。但也有代表持相反观点,认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宜实行委派制,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客观上使得会计人员统管统派无法全面实施;与政府机构精简原则相悖,利益关系无法理顺;给实际工作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割裂了会计的基本职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违纪、违法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此外,代表们还就会计的计量、会计史学、战略成本管理、制造企业物流革命与成本计算、战略性投资决策、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标签:会计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财务管理职能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财务与会计论文;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财务管理原则论文; 财会论文; 债转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