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解突出矛盾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实效性论文,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一切工作的进步建立在思想进步的基础之上,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思想和重要原则。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贴近实际、增强实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现实情况看,有些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确实不尽如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了“老大难”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外,既有组织者的理论水平、授课艺术问题,也有教育对象的觉悟程度、接受能力问题。但最为根本的,还在于没有从深层次分析和把握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突出矛盾,对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找准化解矛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办法缺乏研究。本文试图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的视角,实事求是地审视上述问题,以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在教育功能定位上,要实现社会价值目标与个人价值目标的和谐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直接关联着教育目标的科学确定,是决定着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通过宣传党的政治纲领,调节人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为党的路线的贯彻实施提供舆论准备、思想基础和心理环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以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人民群众的政治本色,这永远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社会价值目标所在。而培养人们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满足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心理需要,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从实际能力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目标。两种价值目标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能否有效化解其中的矛盾,直接制约着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其实,培养“四有”公民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本身不仅包含思想道德方面,也有知识水平方面,还有行为规范方面的明确要求,既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又反映了教育的个人价值。问题在于教育实际中,由于受历史传统和政治心理的影响,往往比较注重“传道”,对在“授业解惑”中培养人们的知识、能力和个性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了“四有”目标的真正实现。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既不能为狭隘的个人价值观推波助澜,也不能推行片面的社会价值观,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深刻认识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既灌输社会规范,又加大立身做人、求知成才的教育力度,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积极吸收和运用体现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实践的新发展,顺应时代要求,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各种现实思想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就存在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之中,而“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要求,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进行思想理论灌输,就是要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充分运用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新风尚武装群众的头脑,在坚定理想信念、铸造精神支柱的同时,帮助人们掌握科学方法,确立辩证思维,在增长见识、提高素质中谋求社会价值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的兼得。如果无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无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思想教育就很难被有效接受,也就毫无价值可言。
二是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把思想育人与知识育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为业务工作的正确开展提供正确保证的重任,培养人们过硬的知识素质是履行好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从提供精神动力来看: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提升了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较量。通过思想教育提高群众的知识水平,乃是先进生产力的新的增长点。从保证业务工作的正确方向来看:“智乃进德之基”,知识不仅能使人聪明,而且能够使人高尚。因此,要以人的成长进步为本,加强文化熏陶和知识启迪,用知识释疑解惑、用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政治上的认知能力,自觉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使思想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达到既育才又育德的作用。
三是注重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优化工作对象的心理品质。当前,社会生活的急剧变革,市场经济的特殊要求,使人们的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大力开展心理疏导,就使我们多了一条发现问题的途径,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视角,多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缓解社会竞争环境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强烈震撼,在加强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
二、在教育内容设计上,要将客体需要引导升华到主体要求上来
事实上,社会作为具体特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群众,确实特别需要精神的力量。对于我党来说,旗帜鲜明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群众、武装人民,牢牢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解决人们对党、社会主义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加强道德规范灌输,使广大群众能爱岗敬业,这些都是主体要求的核心内容。而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主体要求是根据主体政治提出的,而客体需要是由其利益需求的满足状况决定的,开展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客体认同主体政治的主张和要求。然而,由于主客体处于不同的利益立场,也由于客体的思想境界所限,主体要求与客体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背离“以人为本”原则,不从客体需要出发,做好引导升华工作,必然是“大道理讲不实,小道理讲不好”,造成主体要求与客体需要间的人为对立,致使群众对教育的冷漠与蔑视。当前,大家之所以反映教育难搞,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妥善处理好上述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尊重并满足客体的利益追求,先达到“利益认同”,再引导升华到主体政治要求,最终实现“价值认同”的目标,使思想教育更有人情味、更具亲和力。
1.依据接受学原理,立足客体需要,升华“利益认同”。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都是受需要驱动、价值参与的。即以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首先对外界思想信息进行价值评判,只有那些符合自己利益或需要的外界刺激,才能被肯定、认可和接受。可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体要求被接受的程度,就取决于人们的利益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只有贴近群众利益需要的实际,紧紧抓住利益的“敏感点”,使大家认识到或达到了“利益认同”,才能引发接受兴趣,继而为内化活动提供不竭动力。之所以要强调升华到“利益认同”,是因为其体现了主体政治的核心要求,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职能所在。否则,教育内容就会失去先进性、方向性、超前指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定地走“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道路,才能实现崇高目的与科学手段的完美统一。从理论上搞清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机械灌输的效果不好,并不是由于所讲的道理不对,而是因为与人们的个人利益结合不紧,引发不了个体的接受欲望。当前,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无不和人们自身的利益休戚相关、与人们的现实需要相联,更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上述理论,充分挖掘接受动力。
2.找准结合点,引导客体需要,实现主体要求。在我党成长壮大的历史上,尤其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服务于完成当时的政治任务,总是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入手,引导大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最终升华到为党的政治目标而奋斗,在取得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保持了自身的巨大威力。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客体利益与主体要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要用“三个代表”教育广大群众坚信:党的理论、路线、政策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能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而为妥善解决主体政治与客体需求的矛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必须通过找准两者的有机结合点,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尤其是对与主体要求相冲突的客体需要,要多做说服解释工作,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觉拥护各种利益关系调整。
三、在教育环境创设上,要缩小理论说教与客观现实的落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针对一定的对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不是指人们工作生活的基本空间环境,而是指与教育有关的社会宏观大环境和本单位的微观小环境。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教育对象的认同心理。在它的作用下,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不是依据事情本身进行客观真实评价,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去判断、去接受。宏观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不可能以自己的好恶随意取舍,必须积极适应环境,趋利避害。微观环境即通常所说的单位“小气候”,对教育接受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因为,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始终是在将教育内容与所感知的现实环境的比照中,来决定自己的接受态度,不仅受价值参与的影响,更受情感参与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是接受活动中产生共鸣、冷漠或逆反效应的关键。教育实践也反复证明:公民思想品德的培养中,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绪障碍,甚至会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制的现象。因此,只有言行一致,理论说教与客观事实相符,才有助于教育内容的内化。可冷静观察我们的教育环境,组织者把马列主义当作照人不照己的“手电筒”,形成了“形象危机”;说教内容与客观现实的落差更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这些突出矛盾已成了制约教育效果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从优化组织者的形象环境和本单位的作风、制度环境入手。
1.优化形象环境。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人们共知的老道理,也是一个最影响教育效果的硬道理。自身做得好,要求别人就有力量;自己行得正,说出的道理就有感召力。战争年代,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效明显,并不在于教育者有多高的理论水平,而在于广大群众都是从教育者的实际行动中认识其所讲内容的真理性,乐于接受其观点并自觉为之奋斗。现实生活中,同样的内容,出于不同教育者之口,效果大不一样;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乐于奉献的人讲奉献,大家就比较信服,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因此,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为人师表,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高标准做好;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高尚的人格和无声的行为来感染人、教育人。
2.优化制度环境。这些年,我们往往寄希望于教育能立竿见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教育只能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对一个人起着固本和奠基作用,是一种软约束,而制度规定却对人起着强制和威慑作用。要利用思想教育与政策制度目标上的一致性、功能上的互补性,充分发挥制度对强化精神支柱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当前,重点是完善教育引导方面的制度,充分体现思想教育所倡导的原则,借助外界强制力量,强化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时,要完善警示惩戒方面的制度,严厉整肃思想教育所反对的倾向。
3.优化作风环境。广大领导干部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紧紧把握“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进一步树立“基层第一、群众至上”观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心实意为基层着想、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主动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设良好的风气环境。政工干部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办实事中引导人们提高思想境界。尤其是对待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敏感问题,要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增加工作透明度,使人们的利益实现能经得起相互之间贡献与回报的全方位比较,避免因“厚此薄彼”而产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危机”,甚至引发对教育的逆反情绪。
四、在教育过程控制上,要以科学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和“任务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对待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常言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形象的比方准确揭示了思想变化的客观规律,也为开展思想教育提供了正确思路。的确,无论是正确思想的形成,还是错误观念的消除,都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都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这里既有教育时机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问题,更需要针对群众变化中的思想状况,及时变更教育内容。反思我们的教育,有些管理部门满足于组织了思想调查,大致了解了群众的思想情绪;具体实施者满足于该讲的话讲了、该组织的宣传也开展了,在落实上搞形式主义、自欺欺人地把过程当结果、把投入当产出;在考评上满足于形式上完成了上级规定的任务,就主观地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其实,这些做法不仅没能及时取得阶段性成果,反倒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这已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突出矛盾。必须积极借鉴吸收管理学、控制论等相关科学理论,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解决问题。
1.要在动态运作过程落实现有静态教育制度。要围绕决策、执行、反馈等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落实思想形势分析、检查督促等制度。在具体组织实施中,要借鉴控制论中的负反馈原理形成对教育过程的闭环控制:搞好思想调查,掌握群众的真实思想,在灌输正确理论时,既坚持“四有”标准,又充分考虑到人们在觉悟程度、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差异,把总体的先进性要求与具体工作的层次性要求结合起来,“缓设台阶爬高坡”;在戒除错误思想时,要针对倾向性的思想问题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而且两种情况都要在组织试点的基础上优选实施方案,针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及时地制定并实施纠偏措施,使现实的教育结果不断接近预期目标,从而把良好的愿望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收到“治而不乱”的最佳效果。
2.要针对不同的教育类别采用相应的运作模式。借鉴控制论中的正反馈机理,组织灌输教育:在提高授课质量和宣传效果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思想引导、纪律约束、制度规范、利益驱动、情感参与等手段,“趁热打铁”,多渠道促进教育内容的内化。运用前馈控制原理,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科学预见即将产生的思想问题,早下“毛毛雨”、早打“预防针”,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建立负反馈机制,开展“一人一事”的随机教育:敏锐发现人们存在的思想苗头,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对症下药,及时将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由于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搞思想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能指望于“毕其功于一役”,不管具体采用哪种模式,都要根据变化了的思想实际,灵活调节实施方案,在多种运作过程的反复循环中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