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汉权
梅州市泰安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 梅州 514021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力建设逐渐向着成熟方向发展,其中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将对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特点与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并探究具体设备的施工工艺,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工艺
前言: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人们对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了解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特点与技术应用,并掌握设备施工工艺要点,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从而为变电站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特点与技术应用
(一)电气工程施工特点
变电站的电气工程施工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行业密集性[1]。变电站电气施工会涉及到众多领域,如热控、继电保护、电气自动化以及土木工程等,同时,其需要的成本也较多。变电站的电气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设备与资源有着大量需求,因此,其具备明显密集性特点。其次,技术复杂性。变电站的工作就是变换处理电压等级与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在具体建设中其可以分为电气工程与土建工程两种,其中,电气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敷设电缆、安装保护系统设备、安装高压或低压电气系统以及安装并调试电器通讯设备等。因为电缆数量多、技术复杂以及品种多样,这使得变电站的电气工程施工呈现出技术复杂特点。最后,施工高危性。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是以土建建设为基础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交叉现象,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标准,如吊装再安装、立杆再布线以及调试后运行等。同时,因为高压作业有着较高危险性,所以必须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并制定好预防措施。
(二)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会受到各种施工技术的影响,因此,必须合理应用施工技术。
1.图纸审查
在实际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查,明确电气工程施工整体流程与技术,并详细分析其可行性与合理性。在审核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但要全面分析设计图纸,对图纸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准确性等进行明确,还应该加强对设计图纸显示要求等的重视,避免因人为原因使设计图纸出现误差,保证其与行业质量标准要求相符。
2.施工阶段中的技术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变电站电气工程建设主要涉及到穿线、避雷以及接线等技术。首先,穿线技术。在电气工程施工中,穿线技术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主要是由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完成的。通常情况下,穿线施工会因为导管空间小而使得散热性能较差,但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没有合理运用穿线施工技术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关注不同导线颜色,实现事前控制,并做好后期验收工作,防止穿线工作因工作人员不负责或者是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2]。
其次,避雷技术。防雷系统运用原理就是通过对受电端与导体的利用,向空中放电,并在和雷雨云中电荷的中和作用下,将雷电电场强度削弱。以直击雷为例,可以通过对避雷针的利用把雷电导入到地下,以此来达到较好避雷效果。避雷系统安装就是把引下线铺设在变电站建筑物4根主筋墙体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严格控制引下线铺设工作,保证其符合实际需求与铺设标准。
最后,接线技术。在电气工程施工中,独芯塑料胶质的外皮线得到了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连接过程中,应该先去掉电线外皮,通常工作人员是通过扒皮钳子进行这一操作,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不足,即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线芯造成横向伤痕,从而使得接线受损较大。同时,在投入实际应用后,若负荷较大,那么受损面就会出现热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火灾。因此,在具体施工中,技术人员必须重视接线工作,保证接线的良好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以此来保证电气工程的安全性。
3.试运行中的技术
在安装好电气设备后,工作人员还应该进行调试与试运行工作。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以国家技术规定与厂家技术要求为依据,调试安装设备并进行试运行操作,从而判定电气工程整体质量。一方面,工程调试技术。在整个电气工程中,设备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因此,调试工作应该对全部设备展开通电检查,并测试各设备互相的作用。同时,针对完整电气系统,测试人员还应该做好带负荷与空载调控实验,为电气设备在正常状态与过度状态下都可以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在具体调试工作中,还应该对重要系统与设备编写相关方案,并有效结合生产厂家实验报告与设计图纸,不断规范并完善方案内容。
另一方面,设备调试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电力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在对电力机组进行总体配置与继电保护时,为机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并将故障破坏的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一装置还能够对一些异常工作情况进行自动处理,在实际调试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差动回路相位补偿、差动回路接地点与电动机保护回路间调和、差动保护积极关系以及差动回路电流互感器的变比配合等。同时,调试工作还应该加强对设备绝缘性的重视,绝缘技术主要包含强度试验技术与特性施压技术两种,这一试验的目的就是对长期处于额定电压状态中的设备运行可靠性进行检验,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得线路出现局部放电问题。
二、变电站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
(一)变压器施工工艺
首先,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该对主变压器的类型、规格以及大小等进行检验,保证其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并及时排除老化、变形以及损坏的元器件,为主变压器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还应该测试变压器空气压力,做好数据记录工作。其次,工作人员应该对变压器的内部接线进行检查,将孔盖打开并连续供应干燥空气,还应该使空气相对湿度在75%之下。在安装氧分析表时,只有在变压器内部氧含量超过18%状态下才能让人员进入。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曝光时间应该在16小时之内。最后,要将油浸式变压器安置在排油器或者是滤油器中,对于变压器油的处理,以热油循环为例,500KV变压器在完成真空注油后必须展开热油循环操作,而循环时间应该在48小时之上。
(二)电缆施工工艺
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施工路径与进度,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修改,将电缆更换次数降到最低,并促进电缆利用率的提升,保证电缆敷设的清晰性与整齐性。在相同层面上,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外形、规格、型号相同或接近的电缆。同时,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还应该与相应标准相符,如控制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该超过其外径的10倍;多芯电力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该超过其外径的15倍。
(三)断路器施工工艺
在对断路器进行安装时,应该以图纸与断路器支架尺寸为依据,明确中心线位置,并做好螺栓预埋工作。同时,在调整断路器与接线时,应该避免攀登套管问题的出现,并在充气48小时候展开微水试验与检漏操作,以此来保证气压处在正常状态[3]。
结论:综上所述,提高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穿线技术、避雷技术、接线技术以及调试技术等的运用,并掌握变压器、电缆以及断路器等施工工艺要点,提高电气施工整体质量与安全性,从而促进变电站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济.110KV变电站中电气工程安装及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02):133-135.
[2]徐忠全,吴静.现阶段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143.
[3]董永强.变电站电气施工质量监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219+243.
论文作者:梁汉权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变电站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变压器论文; 接线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