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正在变化,中国外交成果丰硕_中美关系论文

国际形势正在变化,中国外交成果丰硕_中美关系论文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中国外交硕果累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硕果累累论文,风云变幻论文,国际形势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交织。

世界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遭到国际社会强烈的抵制和反对。主要大国间关系继续调整,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更加明显。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分量不断上升,团结合作和独立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首届亚欧会议标志着亚洲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势头得以保持,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局部地区的动荡和战乱时有发生。中东和谈重陷僵局、阿富汗内战加剧和非洲大湖地区的动乱表明,国际形势在走向缓和的过程中还有曲折,还有不少不稳定因素。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国家间、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广泛和密切,相互依存和合作加强,竞争和摩擦也十分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看好,但是发展很不平衡。与此同时,今年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因素的作用有所增加。在亚太地区,一些双边军事同盟在加强,酝酿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动向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欧洲,北约加紧推行东扩战略。

一年来,我国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乔石委员长、李瑞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应邀出访了36个国家。4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访问。通过高层互访,增进了我国同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同干涉我国内政的各种行径和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台湾当局“重返联合国”的企图再次破产。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西方国家的反华提案连续第六次被挫败。

——广泛参与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的多边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分别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本届亚欧会议、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的许多主张,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和赞赏。我国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并成为首批签字国之一。我国还成功地承办了各国议会联盟第九十六届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今年,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明显加强。

我国重视发展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发展同韩国的双边关系,努力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我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我国同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我国同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加强。

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了长足发展。4月,叶利钦总统第二次访华。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两国第三个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这种新型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俄两国领导人作出的历史性抉择,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同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在国际问题上,中俄两国加强磋商与合作。双方已就建立高层定期会晤制度、热线电话联系、成立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等达成了原则协议。在两国领导人和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今年1-8月中俄双边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

我国同美国的关系经历了一段波折之后,已经开始逐步改善。5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都公开发表政策讲话,强调中美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表示要加强对华“建设性接触”。美国朝野逐步形成重视发展中美关系的共识。克林顿总统宣布无条件延长1996-1997年度对华最惠国待遇,并获得国会通过。中美就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两国部长级官员之间的接触和往来增多。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发展。11月2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在马尼拉同克林顿总统举行了会晤,气氛是友好、积极和建设性的。双方就中美关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一些共识,而且还就明后年两国首脑正式国事互访达成一致。这次会晤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目前,中美关系面临着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良好机遇。中美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是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而台湾问题是三个联合公报中的核心。今后,只要双方本着“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精神,认真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能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今年日本政要在对待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历史等问题上的错误言行,以及日本右翼团体接连在钓鱼岛制造的事端,使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理所当然地作出反应。

经过双方努力,日本表示已充分认识到上述问题给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愿在遵循《日中联合声明》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克服两国关系中出现的困难,继续维护和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11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马尼拉会见了桥本首相。在这次会见中,桥本首相表示,日本政府承认历史上的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对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道歉。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将进一步研究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引起两国关系紧张的事端。江主席对日方的积极态度表示赞赏,希望日方能言行一致,并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我国同西欧、北美等地区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了西欧、北美等地区的许多国家。上述地区不少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相继访华。中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与西欧、北美等地区各国议会的往来活跃。相互间高层次的政治磋商和对话进一步加强。中法关系稳步发展;中德关系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曲折和困难之后,回到了正常和健康的发展轨道;中英关系有了改善和发展。中国同西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继续稳步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李鹏总理访问法国期间,中法两国签署了总额达120亿法郎的经贸合同、协议和意向书。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中国政府为迎接香港回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广大香港同胞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作。在香港同胞的积极、广泛和直接参与下,最近,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产生了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正待中央政府任命。不久还将选举产生临时立法会。香港总的社会、经济形势正朝着有利于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的方向发展。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保证香港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变,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香港的顺利回归和长期稳定,不仅将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实现民族振兴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繁荣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签:;  ;  

国际形势正在变化,中国外交成果丰硕_中美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