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海鸥

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海鸥

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365001

【摘 要】目的:研究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乙肝宁冲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与碱性磷酸酶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慢性乙型肝炎;效果

为了研究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当成研究的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这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200例,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为16-53岁,平均年龄为(39.8±8.56)岁;对照组患者200例,其中男127例,女73例,年龄为17-54岁,平均年龄为(40.0±8.67)岁。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将其用作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乙肝宁冲剂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与内容为:给予患者服用乙肝宁冲剂,每次服用的剂量为一袋,患者每天服用三次。观察组采用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具体的药方为:甘草10g,郁金15g,红花15g,牡丹皮20g,赤芍20g,丹参15g,桃仁10g,苦参10g,柴胡15g,连翘15g,白花蛇舌20g,栀子10g,金银花15g,金钱草30g。将以上所有药物用水煎熬,取汁300ml,患者分成早晚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以《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为依据,将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有一半消失或者有三分之二以上好转;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相对于原来的值下降一半以上,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有三分之一以上消失或者有二分之一以上好转;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没有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均没有消失。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ALP)进行检测。与此同时,还要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进行观察,对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1.4 统计方法

对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分析。如果P<0.05,那么代表的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如果P>0.05,那么代表的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200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为显效,所占比重为10%;150例患者为有效,所占比重为75%;30例患者为无效,所占比重为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200例患者中,10例患者为显效,所占比重为5%;110例患者为有效,所占比重为55%;80例患者为无效,所占比重为4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显效比对照组多10例,无效比对照组少50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ALP)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ALP)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ALT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黄葵胶囊治疗联合

(160.20±70.21)U/L,AST为(110.33±38.84)U/L,GGT为(89.95±38.09)U/L,ALP为(237.21±58.25)U/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ALT为(171.31±68.91)U/L,AST为(107.53±36.62)U/L,GGT为(89.64±37.16)U/L,ALP为(248.17±63.28)U/L。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为(49.39±20.28)U/L,AST为(40.37±11.53)U/L,GGT为(51.32±26.02)U/L,ALP为(119.35±59.16)U/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LT为(58.31±28.91)U/L,AST为(49.53±55.62)U/L,GGT为(59.42±29.32)U/L,ALP为(128.42±65.03)U/L。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指标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因为人体感染乙肝病毒之后出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类型[1]。患者患病是因为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失调现象,产生出来的抗体不能够将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完全清除,病毒进行大量性的复制之后,会对肝细胞造成连续性的损伤,该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2]。我国中医将慢性乙型肝炎归为“积聚”“黄疸”与“胁痛”的范畴。该疾病因为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壅滞于肝胆,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行不畅造成了淤血对肝络造成了阻碍,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3]。该疾病的病机特点为毒瘀致病、虚实夹杂以及正虚邪恋。针对该疾病的特点,认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的在于通络化瘀、解毒利湿[4]。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方中包含有甘草、郁金、红花、牡丹皮、赤芍、丹参、桃仁、苦参、柴胡、连翘、白花蛇舌、栀子、金银花、金钱草等药物。方中郁金、红花、丹皮、赤芍、丹参、桃仁具有化瘀活血的功效,能够使淤血清除,进而达到通肝络的效果,柴胡具有疏敢散结解郁的功效,柴胡中的皂苷能够将肝脏变性坏死有效减轻,对纤维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对纤维增生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阻止脂肪浸润,苦参、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对乙肝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胆汁的分泌,苦参、连翘、白花蛇舌草、栀子、金银花以及金钱草均属于清热利湿解毒型的药物,能够将肝胆之湿热毒邪有效清除,调和肝胆疏泄,使气机保持畅通的状态[5]。以上所有药物合用具有化瘀通络、利湿解毒的功效。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4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比性研究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与碱性磷酸酶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婵娟,刘宏伟,王丽春,张传涛,冯全生,范昕建.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08):1032-1037.

[2]叶永安,江锋,赵志敏,李志红,张良,刘慧清,黄宁宇.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杂志,2015,12(03):256-258.

[3]刘绍能,陶夏平,王融冰,徐瑞平,刘震,周斌,白宇宁,许德军,付菊萍,刘军民,孙凤霞.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演变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2):14-16.

[4]谭勇,杨静,赵宁,郑光,蔡锋,姜春燕,郭洪涛,姜淼,吕爱平.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9(24):232-235.

[5]刘平,胡义扬,刘成,徐列明,刘成海,孙克伟,胡德昌,尹有宽,周霞秋,万谟彬,蔡雄,张志清,叶军,唐宝璋,贺佳.扶正化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5,18(02):89-98.

论文作者:李海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海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