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现代城市的公园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其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公园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公园内部植物的配置,不仅有助于公园植物和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促进了公园美感的进一步增强。本文主要是就公园绿化施工及植物的配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公园绿化;施工;植物配置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城市中人们渴望拥抱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更渴望心情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公园便是首选的休闲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园工程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1公园景观园林施工要点
1.1用鹅卵石铺设的面层稳重又实用,别具一格
鹅卵石在组合石块时,要注意石的形、大小是否协调。特别是在与切石板配置时,相互交错形成的图案要自然。施工时,因石块的大小、高低不完全相同,为使铺出的路面平坦,必需在基层下工夫。先将未干的灰泥填入,再把卵石及切石一一填下。较大的石块埋入灰泥的部分多些,使面层整齐、高度一致。摆完石块后,再在石块之间填入稀灰泥,填充夯实后就算完成。卵石排列间隙的线条要呈不规则的形状,千万不要排列成十字形或直线形。此外,卵石的疏密也应保持均匀,不可部分拥挤、部分疏松。
1.2汀步的铺设
汀步为旱汀步,旱汀步主要满足造景需要,因此,在挑选石块时要求大面平整、大小多变,成品应表现出一种看似随意、实质却颇具匠心的效果。同时,埋设要稳固,不得有松动现象。按要求做好垫层后,即可排列面层石料,为保证汀步牢固,石料须入土4/5露出1,5。汀步设置力求自然协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无论何种材质,最基本的条件是:面要平坦、不滑、不易磨损或断裂,一组汀步的每块石板在形色上要类似而协调,不可差距太大。汀步的尺寸可有直径30~50cm的大小即可,厚度在6cm以上为佳。铺设汀步时,石块排列的整体美与实用性要兼备。一般成人的脚步间隔平均是45~55cm,石块与石块间的间距则保持在10cm。汀步露出土面高度通常是3~6cm。铺设时,先从确定行径开始。在预定铺设的地点来回走几趟,留下足迹,并把足迹重叠成最密集的点圈画起来,石板应安放在该位置上。1.3水体工程的建造
水体的运用。水体是园林中广泛运用的景观之一,包括水池、管道和控制系统。施工时各工种应相互配合,紧密结合。水体的设置丰富了园林的内容,水体工程中的水源取自于城市供水系统,水池是积蓄水源的主体,有進出水的管线设施,因此,做好水体结构的防水施工是保证施工质量优良的关键所在,施工时应防止水池变形、渗水等。
挖土工程。挖填方工程施工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合理安排,减少重复搬运。土方回填应选用合格填料,并应对所选用各种填料确定合理参数,经确认后方可全面铺开。挖基坑土方尽可能做到随挖随运,合理安排,符合回填要求的土质堆放。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不得影响周围建筑物、管线等设施安全。沟槽坑支撑安装、拆除应提供实施细则并报业主代表核查,沟槽坑支撑拔除时须填孔。沟槽坑回填和压实除要求恢复原地貌外,填土密实度不<0.90,管顶以上500mm填土密实度不<0.85,砂基础密实度不<0.93。处于绿地或农田范围内的沟槽坑回填土,表面500mm范围内不宜压实,但应将表面整平。并预留高出原地面150mm的沉降量,回填时槽坑内不得积水,回填和压实工作应在管道两侧薄层均匀地对称进行。
2公园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
为了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在进行公园的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合理搭配公园植物。第一,生态性的原则。首先,就是保证植物具有良好的延续性,为植物生长建立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发挥植物生态效应,吸收有害气体,保持生态平衡,发挥降低城市噪音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利用公园植物改善城市局部气候,坚持生态性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合理搭配,从而不断节约成本,便于日常的管理,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2.1 功能性原则
公园属于社会公共设施,为社會大众服务。在城市公园植物搭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园复杂功能特性,发挥游憩功能,丰富植物空间类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搭配方式。比如公园游玩区,要选择树形高大,冠型优美以及枝叶浓密的树种,起到遮荫的作用。
2.2 动态性原则
由于植物生长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植物的四季变化,设置优美直观的景色,具有良好的观赏特征,合理的搭配,从而获得不同的景观效果。
2.3 协调性原则
在公园植物搭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公园综合服务功能,认真分析人文景观和当地的气候特征,保证游人人身安全。同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科学合理选择植物物种,合理搭配色彩,控制好植物比例,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提供公园植物搭配的艺术效果。
3 植物优化配置策略
在公园植物搭配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类型的植物特征,优化植物配置,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3.1 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
在公园植物搭配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形体大小进行设置,从而提升公园空间的利用率,满足人们观赏和游憩的需要。比如在开阔的地带,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成为整个空间视线焦点,接着在此基础上,确定乔木和灌木的位置,通过高度间的搭配,形成良好的林冠线,实现丰富多样的变化。并可提供丰富的林下空间,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对植物外形而言,通过修剪,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3.2 充分利用植物色彩
在实际植物色彩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色彩搭配,从而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享受,比如冷暖感、远近感、轻重感以及软硬感等。因此,公园植物色彩搭配既要保证丰富多样性,又要体现和谐统一性,从公园布局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的搭配,优化色彩搭配,给人良好感受。同时要选择丰富的植物种类,为色彩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提升公园植物搭配的艺术效果,吸引更多游人。
3.3 提升公园植物景观的协调性
公园植物可以为游人提供良好休憩空间,为了给人良好的体验,需要进一步提供艺术性,需要遵守美学法则,从而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利用近似性的植物景观,调节存在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强调整体的共性,突出个性,烘托良好的气氛,强化公园主题。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植物的外形特点、质感以及色彩等,全方位对比,在确定好整体基调基础上,然后进行局部调整,从而建立丰富多样的色彩,提升公园植物景观的美感。
4 结语
总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公园绿化的建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绿化水平有效提升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居住环境。因此,在进行公园植物配置时,必须严格的按照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加强乡土物种种植的力度,才能在确保公园绿化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勇珍.浅析公园绿化的植物配置原则及策略[J].江西建材,2016,No.17522:195+201.
[2]丘娟英.浅谈公园绿化的植物配置原则及策略[J].科学之友,2017,No.47210:161-162.
[3]朱玲.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季相设计探讨[D].西南大学,2017.
论文作者:刘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植物论文; 公园论文; 石块论文; 水体论文; 原则论文; 城市论文; 沟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