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配电网具有较大的运行优势,目前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则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其能够及时预测、处理各种故障问题,促使配电网的“不间断供电”目标得到实现。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智能配电网的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与优化,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
具体来讲,智能配电网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是将信息系统、辅助设备等综合运用起来,能够对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对设备缺陷等及时预测,快速、高效、精准处理各种故障问题,配电网不间断供电目标得到顺利实现。目前,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已经受到充分重视,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一、智能配电网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一)安全性能得到增强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网安全状态实时检测,有效隔离出现故障问题的电网路段,避免进一步扩大故障问题,有效控制了故障的影响范围。此外,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还能够对故障位置快速、准确的确定,进而高效的处理和解决故障,供电恢复时间得到缩短,故障的影响有效降低[1]。
(二)自动化水平较高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深刻革新了传统人工模式。其通过实时监测,对各种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自动向配电网控制中心反馈相应的信息。这样控制中心即可对智能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充分掌握,进而合理调度配电网系统。
(三)人机互动得到实现
自动化技术在故障处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其通过实时监测配电网运行状态,分析各项数据信息,能够对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主动预测。这样对于配电网故障的排除以及故障影响程度的降低,具有较大意义。且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人机互动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依据故障信息,系统将最优方案提供出来,促使故障处理的针对性大大增强。
二、智能配电网的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
(一)自愈技术
自愈功能的实现,促使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幅度提升。具体来讲,自愈技术指的是将所有系统资源充分共享利用起来,及时预测电力系统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安全故障,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紧急处理各种异常故障,最大程度缩短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时间。本项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优势[2]。首先,其能够针对性优化控制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配电网,这样电力系统整体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电力系统抑制干扰性能也可以得到显著增强。其次,能够将预防为主的理念充分体现出来,电网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故障能够被及时发现和解决。最后,即便故障出现,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且系统还能够自治修复。
(二)网络式保护技术
故障电流大小会对电网故障的延时长度产生决定性作用。目前,人们用电需求日益提升,显著扩大了城市用电量,随之带来了较大的故障电流,扩大了延时时间。基于本种情况,就需要通过网络保护技术的启动,促使智能配电网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得到实现,进而及时恢复配电网的正常供电。将网络保护技术启动之后,网络总系统统一调配各个区域的电力保护系统,这样网络保护机制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故障点定位技术
通信系统是智能配电网主站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其能够自动评估、传输不同的信息,这样能够实时定位与查询出现故障的电网区域。通过即时通信的应用,能够顺利满足自动定位需求。其中,数字识别技术是故障点自动定位技术的核心,每一个采集器、指示器的精准地址都是唯一的,这样主站计算机结合地址信息分析,即可将故障地址找出来。现阶段来讲,主站计算机在判定故障时,主要依据的是指示器的过流情况。如果有跳闸等故障问题出现于变电站出口,借助于主站设置,即可对故障区域准确判断[3]。此外,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能够拓扑分析电网系统,这样故障定位的时间大大缩短,精确性显著提升,帮助相关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图1 故障自动定位技术结构示意图
(四)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配电网主要将集中型故障自愈控制技术运用过来。如果有故障出现,配电网调度主站通过对配电终端的故障数据综合分析,合理评估故障类型,对故障位置精确确定,进而将故障隔离区构建起来,避免故障的扩大化。之后,在远程遥控功能的支持下,自动处理故障。在具体实践中,本种技术逐渐暴露出来诸多的不足,其对通信通道、主站等过度依赖,这样就难以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特别是配电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将会有海量信息产生于主站、终端的交互过程中,仅仅依靠主站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将会降低工作效率,故障处理时间大幅度延长。因此,就可以将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应用过来。本种技术将配电网智能终端互相通信模式运用过来,配电网自动化主站、子站的控制不需要涉及进来,这样这样故障判断、隔离、处理过程将会有效简化,配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时间将会得到缩短。在具体应用中,如果有永久性故障出现于配电网馈线中,馈线配电终端只会通信于最近距离的配电终端,通过互换、比对故障检测信息,将故障判断、定位程序实施下去[4]。准确定位故障区域后,配合使用变电站出口断路器的保护功能,有效区分故障点边界位置,这样上游非故障用户的正常用电不会受到影响。且通过自动重合闸的利用,下游非故障用户的停电问题也可以得到快速解决。
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虽然能够快速、灵活的处理各类故障问题,却无法有效适应于具有复杂结构和拓扑变化的配电网中。而集中性智能控制技术面对具有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配电网,却能够有效兼容。因此,为了更加精确的隔离与处理故障,就需要将这两种智能控制技术综合运用起来。
(四)智能开关遥控技术
智能开关涵盖了常规互感器、隔离开关、电子技术、通信接口等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具备保护、控制、通讯等多样化的功能。目前主要应用的是插接式开关系统,其将智能化传感器技术、微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过来,可以有效追踪监测电力设备,还可以隔离故障设备。如有线路故障发生,馈线终端智能装置向主站后台发送故障数据,系统分析故障类型与故障区域后,向馈线终端下发控制开关跳闸命令,这样即可自动隔离故障区段。针对非故障区段,主站控制中心通过判断发送过来的现场信息,将重合闸命令下达给非故障段,即可促使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得到实现。
三、智能配电网故障处理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一)信息化技术
众所周知,实时性、可靠性是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要求,对于电力系统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具有较大意义。因此,就需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起来,促使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其中,信息传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深度计算技术等都是基础的信息化技术。通过这些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促使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进而顺利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功能。
(二)动态测量技术
为实现智能配电网在线监测目标,就需要将动态测量技术运用过来。在动态测量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配电网运行状态有效了解,可以测量评价配电网保护与控制行为,还能够动态回放电网故障,对故障数据等广泛收集。这些测量行为的实施,帮助人们深入分析与掌握配电网的真实运行状态,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技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促使智能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故障处理及时率等得到显著提升,对于电力事业的整体发展大有帮助。相关人员要深化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结合现存不足,科学优化与改进,促使智能配电网的智能化程度、运行可靠性等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郭辉.智能电网发展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影响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4(10):123-125.
[2]黄境.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J].数码世界,2018,9(12):99-101.
[3]彭磊.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发展研究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9(12):43-44.
[4]刘敦.智能配电网的工程实践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19,4(12):66-68.
论文作者:何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故障处理论文; 主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