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论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馆员论文,学科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快速增长的网络信息资源,有力地推动着图书馆向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使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开放性和学术性。在高等院校,随着体制改革、合并重组和规模扩大,以及学科专业向全方位、多样化方向的扩展,针对各学科进行的专业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一种新型的主体性、定位性的服务形式;而学科服务所引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馆员的选拔和培养。这种新型馆员,就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图书情报界称之为具有学科“引路人”作用的“学科馆员”。
目前,国内图书情报界对学科馆员及其制度建立的实践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探讨性的文章本来就不多,却一直停留在学科馆员的素质、职责以及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必要性、紧迫性这样一个层面上。这些探讨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科馆员和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揭示并不全面、不准确,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也往往一笔带过;在方法论上,对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科馆员制度所罗列的措施要么脱离国情,要么操作性较差。鉴于此,本文陈述个人之见,奢望弥补其不足,并以此就教于同行。
2 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学科馆员和学科馆员制度概念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ndsn,又称Liaision Librarian,即“联络馆员”)是指图书馆根据某一学科专业的需要而指定的信息服务人员,这些人员能够与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提供信息服务。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学科馆员是一个由图书馆派出的上门服务的使者,他把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送到用户手中;他所具有的学科背景和良好信誉,有助于他为相关学科的用户群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学科馆员则是一个与用户密切联系的情报员;他为图书馆收集各种用户情报,使图书馆能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最佳的文献资源保障服务。学科馆员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学科馆员与对口的学科专业人员及部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为其提供专、精、深的信息服务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学科馆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培养目标、基本职责、服务内容和方法等。
在高校,学科馆员是在图书馆内既有图书情报专业学科背景,又非常熟悉某个学科的各种文献资源,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所选定的教学和研究目标提供有力帮助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学科专家群体。学科馆员制度的初步建立和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加速了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流,增强了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竞争实力,成为一种深受用户欢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
2.2
学科馆员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学科馆员制度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然产物。电子化、数字化文献信息系统的出现,增大了用户检索和利用的难度;虚拟图书馆的广泛链接功能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持续性和非稳定性,加剧了海量信息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学科馆员制度应运而生。
作为以大学科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对口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制度最早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这一服务,称之为“跟踪服务”(traekservice);美国、加拿大以及西欧的部分研究级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guide)服务等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这种服务通常由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担任。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科馆员”负责一个院(系)的工作,具体目标为:加强图书馆与学术单位的合作;探讨一种协作模式,以加强图书馆的指导作用;提供一个交流的渠道,与用户讨论图书馆的问题以及教师、学生关心的问题;探讨一种积极的观点,使更多的学校团体享有信息资源;通过电子化的信息资讯服务来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发展规划。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和高层次性,充分体现了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因而数年内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进入我国。
2.3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实践概述
我国真正试行和确立学科馆员制度,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借鉴国外学科馆员制度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图书馆,也对学科馆员的做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加以说明。
清华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分别在1998年和2001年成立了“学科馆员小组”,为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咨询服务创造条件。两馆的具体做法相似,即:针对不同院系,安排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图书馆员负责,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及研究生。两馆给每一个学科馆员开设了电子信箱,并在各院(系)选择了教师代表作为召集人,配合学科馆员的工作。学科馆员的主要任务是:主动与所负责院(系)的教师和资料室联系,了解其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研究课题的情况;熟悉图书馆有关学科的馆藏情况,尤其注重掌握各学科工具书和数据库的使用方法;针对各院(系)新入学的博士、硕士生以及新教师,开设专题资源培训讲座;宣传图书馆新增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措施,编写用户参考资料;负责相关院(系)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等。目前,两校的许多师生都了解学科馆员的工作性质,并享受到了不少针对性较强、效果良好的学科服务。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实践,反映了我国图书馆界对开创新的服务领域的敏感和为用户服务观念的转变。目前,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尽管有限,但他们的辛勤劳动,架起了图书馆与院(系)间教学科研的桥梁,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3 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3.1 高校图书馆人员现状概述
尽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筑环境等方面,更表现在图书馆员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度匮乏,这无疑给学科馆员队伍建设造成了极大障碍。
目前,除了少数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外,其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状况与学科馆员各方面的要求相差甚远。现仅从馆员学历方面,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和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作一比较:博士:清华为2%,陕西师大为0;硕士:清华为18%,陕西师大为2.5%;本科:清华为43%,陕西师大为33%;专科:清华为19%,陕西师大为23%。另外,陕西师大图书馆人员中还有7.5%的中专生和25%的工人。陕西师大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各方面条件在全国师范院校中也居于前列,但从上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它与清华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还表现在馆员的职称、年龄等方面。全国高校中,还有一大批高校图书馆与陕西师大图书馆相比,又存在着不少差距。窥一斑而见全豹,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现状的确令人担忧。
在面向社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信息时代里,高校的决策者们着实应该考虑考虑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这块“领地”了。
3.2 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主体地位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用户获取信息所注重的是方法、速度和效果,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一切,都给图书馆传统的参考馆员带来了压力和危机;他们必须重整和再塑自身的形象,寻求知识的搭配和互补,解决知识的短缺和定向,适应角色的转换和定位。网络环境的形成加速了学科馆员的产生,学科馆员的服务必须置于现代图书馆的主体地位。
学科馆员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检索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以较强的外语功底作支撑,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且具备较广博的知识面;他们不但对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和利用了如指掌,还对学科的动态、发展趋势和研究状态有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主动向用户提供一步到位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对高等院校来说,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高层次服务,将加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流,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中,从而使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此增强高等院校在快速社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的竞争实力。
综上所述,学科馆员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新生力量,这一新生力量对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则决定了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4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措施举要
4.1 确定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原则和思路
学科馆员制度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能否建立和实施这项制度,关键取决于高校决策者的大力支持、图书馆领导的科学组织和学科馆员自身能力的有效发挥。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始终坚持“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根本、以学科馆员为主导”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和实施的成功经验,创建一套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学科馆员机制。
4.2 设置专职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应以机构重组为契机,设置“学科馆员”岗位,借鉴清华、北大等高校图书馆的做法,成立诸如“学科馆员小组”、“馆藏发展与学科服务部”等机构,由学科馆员负责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选择组织和开发利用;确定学科馆员服务的对象和重点;制定具有适度弹性,能充分调动学科馆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任务和目标。明确学科馆员下列主要岗位职责:重点熟悉某个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编写用户信息事业指南;负责对某个学科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并建立有效的网络链接;负责与对口的院(系)保持经常性的紧密联系,并对其师生进行培训;指导并协助对口院(系)文献信息资源的配置等。
4.3 加强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养
钱学森曾说:“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这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科馆员”。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学科馆员表述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和教育者”。
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养必须从我国高校的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贤举能,知人善任。
4.3.1 选拔培养的标准
●具有某学科本科以上学历以及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以及较强的信息组织和信息加工能力。
●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勇于创新能力。
●具有较高的服务营销和公共关系素质。
4.3.2 选拔培养途径
●挖掘现有人才。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素质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图书馆内实际上已经拥有一批既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又熟悉图书馆业务的工作人员;经过资格论证和培训学习,他们可以成为“学科馆员”。例如烟台大学图书馆设立的首批“学科馆员”,就是来自本馆采编、借阅、咨询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实践证明,他们的学科服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引进人才。直接引进相关学科或图书馆学双学位人才。这样的人才从事对口的学科服务可以很快进入状态,而且服务的起点较高、针对性较强。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多年来的进人计划中,就优先考虑本馆紧缺专业的学生。如今,这些人才为各对应学科提供的信息服务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赢得了本校教师特别是各院(系)学科带头人的信任和依赖,成为该馆学科馆员队伍的有生力量。
●选聘人才。在有些学科暂时没有合适的“学科馆员”人选时,可以聘请部分院(系)的教授担任图书馆兼职“学科馆员”。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从1996年就开始陆续聘请一批教授,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建立了若干学科的采访研究小组,在学科馆藏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培养人才。高校领导和图书馆领导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德才兼备、勤奋刻苦、具有创新精神的馆员,鼓励、支持他们进修、深造其他专业,在完成学业后,重新回到图书馆,走上“学科馆员”的岗位,为图书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4 改革分配制度,实施激励措施
要组建一支素质良好、竞争有力的高校学科馆员队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必须改革分配制度,实施激励措施。因为,报酬的多少不仅是馆员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还是评判馆员社会地位的价值尺度。
图书馆必须采用灵活的工资福利制度,既体现馆员的资本价值,又有利于增进图书馆的绩效。但是,付酬必须以馆员的业绩,即馆员对图书馆贡献的大小为前提。按业绩付酬,可采用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办法,把浮动工资与馆员的业绩和图书馆的效益直接挂钩;也可以采用按比例提成、按利润分成等多种更为灵活的付酬方式。如此,高质量的学科馆员队伍才能求得最根本的保障。
管理应以人为本,激励方法多多,如人才配置激励、技能培养激励、精神文化激励、典型榜样激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4.5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4.5.1 确定阶段性的考核内容和范围
图书馆成立“学科馆员考核评价小组”,适时开展读者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收集听取对口用户关于学科馆员服务的具体细节。以服务效果为中心,重点考核咨询课题的进展、举行讲座的次数、培训的内容与人次、网络导航和学科网页的建立与维护,以及对口院、系师生(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反馈意见等等;尤其要注重用户关于学科馆员的参考咨询能力、对相关院、系教学科研的影响和帮助能力的评价。最后,要把综合评价的结果作为激励的依据,与学科馆员的奖惩直接挂钩。
4.5.2 制定公正公开的奖惩制度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于业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给出大大超出普通工作人员的奖金津贴;对于不能胜任的人员,让他从“学科馆员”的岗位上退下来,经过努力,重新评聘。但是,奖惩必须公正公开,不偏不倚,切忌暗箱操作,有失公允。
公正公开的奖惩制度,将会大大增强“学科馆员”的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促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学科服务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