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加强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曹军飞
摘要: 国防教育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充分用好“互联网+”技术平台,科学构建国防教育有效载体。在做活传统载体,用好新兴媒体,打造融媒体的同时,坚持做到“政治建网”“机制建网”“人才建网”,牢固确立“内容为王”理念,不断优化完善“互联网+”平台环境,为开展新时期国防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新时代国防教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国防教育;融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国防教育作为增进全民国防意识、凝聚民族意志力量的全民性教育活动,要积极更新理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主动搭载“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国防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用实际行动为强军梦助力,为强国梦护航。
一、深入探索“互联网+”特点规律,与时俱进更新国防教育理念
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国防教育新的阵地,对于提高国防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积极加入“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新时代国防教育创新发展。
进一步分析CYP2C19代谢类型发现,氯吡格雷快代谢型CYP2C19*1/*1 46例,占35.38%;中代谢型(突变杂合型 *1/*2,*1/*3)62 例,占 47.70%;慢代谢型 (突变纯合型 *2/*2、*2/*3、*3/*3)22 例,占16.92%。见图 1。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进行数据准确校验;此外,使用(t)对其进行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亦然。
(一)适应“互联网+”传播载体多元高效特点,强化占领阵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载体日趋多元,传播阵地广泛拓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与其坐等“互联网+”,不如主动“+互联网”。国防教育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样需要强化占领阵地意识,既要占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阵地,还要占领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阵地,更要用心打造主流专业的融媒体阵地,使三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不断发展、丰富国防教育载体平台,提升新时代、形势下国防教育实效。
(二)适应“互联网+”传播信息跨界融合特点,强化通力协作理念
传统国防教育载体主要包括报刊、电视、广播以及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日、国家公祭日等。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这些传统载体面临严峻的挑战。各级国防教育职能部门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载体数字化网络化,让传统载体焕发新生。比如,《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相继推出了网络电子版和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军报,接受国防教育;推动电视节目网台联动,运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推出军事电视节目,实现借船出海,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模式;依托网络开通“国防教育基地网上展馆”,把传统的国防教育基地搬到网络上来,运用音视频传输技术、动画制作、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国防教育基地的面貌,增强网络和广大受众之间的交互效果,有效扩大基地的教育辐射面,为广大干部群众“足不出户”接受国防教育提供平台;开设国家公祭网,通过在线公祭形式,为死难者点蜡烛、植树、献花、敲钟、献祭文、献楹联,缅怀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以引导广大网民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三)适应“互联网+”传播门槛无屏障性特点,强化引领导向理念
国防教育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代表民族利益,应在国家层面打造一批权威性、专业性融媒体,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发出主流声音、发挥核心作用。加紧实施顶层规划。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国防教育网”,可以搜索到“全民国防教育网”“江西国防教育网”“山东学校国防教育网”等结果。这些国防教育网站都是由各省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自行建设的。从版面设计、内容编排、更新速度来看,各省市国防教育网站与大型商业门户类网站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广大网民点击浏览,教育功能发挥不明显。建议参考“学习强国”APP打造党建工作平台的成功经验,组建全国唯一的权威性、专业性大型门户网站,开发相关APP,融合各类优质国防教育资源,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深度接受国防教育的网络平台,打破目前各自为战、建设质量偏低的现状。更加注重“专司主营”。目前军事类网站数量较多,各大门户网站也都设有军事频道,但在“唯点击率”的大环境下,野史、猎奇、花边等消息占据了大量版面,国防教育功能发挥不明显。国防教育网站要更加注重“专司主营”,把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作为根本职能和中心任务,围绕中心、突出中心来设置内容、规划版块,切实增强网站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用质量求生存,用吸引力赢取点击率。推动形成整体合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国家行为、系统工程,既需传统载体支撑,又需新兴媒体助力;既要打造核心传统载体,又要建强专业融媒体。比如,可以依托中央七套军事频道开设国防教育节目;在权威报刊开辟国防教育专栏;建立全国性的国防教育网站、国防教育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等。通过多种主流核心载体集体发声、整体发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维国防教育网络,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充分用好“互联网+”技术平台,科学搭建国防教育有效载体
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实现“互联网+”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其前提是具备技术先进、运行规范、成熟完善的“互联网+”平台环境。为此,要不断优化完善“互联网+”平台环境,为开展新时期国防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一)做活传统载体
《国防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从当前我国国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国防教育机构设置还不够统一,在省级党委宣传部门和省级政府部门设置的情况都有,有的省份将其设在国防动员系统,由军队机关承担着主要角色。同时,开展国防教育的专职力量还比较薄弱,使教育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军地双方职能部门要强化通力协作理念,完善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实施军地合署办公,落实专职人员编制,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通力协作抓国防教育的整体合力。
(二)用好新兴媒体
载体只是媒介,内容才是核心。国防教育传统载体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其知名度、品牌优势以及专业化运作机制、人才队伍等,都是新兴媒体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互联网+”时代,传统载体应牢固确立“内容为王”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和体验提升受众认同感,增强用户粘度,占领舆论主阵地。比如,《亮剑》《士兵突击》等优秀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不仅给观众上了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让全社会关注久违的“尚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公众的国防意识、激发了参军热情。实现“互联网+传统载体”深度融合。表面上看,推出报纸电子版、开通网站,以及推出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传统媒体增加了新的传播渠道和发布平台,但其实质是对原有信息进行重复发布,这是一个物理“相加”的过程,无法产生化学反应。国防教育传统载体要摒弃分离式思维,致力于从“相加”迈向“相融”,以先进技术为核心,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队伍建设为支撑,推动“互联网+传统载体”深度融合,实现传统载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活动后引导回顾反思,培养反思意识应成为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过程中的常态。因为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有效提升基本活动经验,给予学生学习生长的力量,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打造融媒体平台
新媒体具有时空上的无屏障性,信息资源丰富,内容无所不包,任何人都可以零门槛在网络上发布言论、转发信息,导致网络内容真假难辨、导向不明。如,有一段时间互联网上诋毁英雄形象的言论层出不穷,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对英雄事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为此,《解放军报》专门推出专栏追踪报道英模人物事迹,各大网站也以真实、权威、客观的视角再现英雄事迹,还原英雄原貌,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增强了公众对英雄的价值认同。面对“互联网+”传播门槛无屏障等特点,国防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引领导向理念,主流媒体要敢于正面发声、弘扬新风正气,牢牢掌控舆论导向主动权、话语权,让互联网成为激浊扬清、正气充盈的网络宣传阵地。
(四)牢固确立“内容为王”理念
当前,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更加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推动信息更快速度、更大范围地在网络传播,吸引更多社会关注,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国防教育工作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拓宽教育途径,丰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用好国防教育网站。采用新技术加强国防教育网站建设,根据不同网站特点和内容设置,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开设国防形势、热点追踪等栏目,丰富国防教育内容。运用远程视频、网络教育、网络论坛等技术,与社会大众进行深入交流,普及国防教育基本知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当前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广受大众喜爱,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吸引了大批铁粉,对社会公众影响很大。国防教育也应当及时跟上时代发展,主动进入公众号和微博社区,融入微信群、QQ群大环境。如,在微博社区解读社会大众关注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热点问题,引导社会大众舆论走向;在微信和QQ群中进行讨论交流,传播国防教育正能量;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展示中国国防和军队的良好形象,推动国防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借力社会有关资源。结合手机普及率高的实际,加强与地方电信公司合作,在建军节、国防教育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以短信群发的方式向公众发送国防教育短信;通过手机推荐微信公众号,推送国防教育相关的新闻、文章和影音内容;利用移动车载视频资源播放国防教育公益广告,利用广播资源开通国防教育频道,推动国防教育走进大众生活,力求收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三、着力优化“互联网+”平台环境,厚植国防教育发展网络根基
载体是开展国防教育的中介要素,是实现国防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有效抓手。过去,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对传统载体产生一定冲击的同时,为我们与时俱进开发利用新载体提供了机遇。开展好全民国防教育,既要赋予传统国防教育载体新的生机活力,又要让新兴媒体为我所用,还要建强专业国防教育融媒体发出主流声音。
(一)坚持“政治建网”,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社会教育,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必须把“政治建网”摆在首位,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管网络原则。各级各类传播渠道、平台都要坚持党的领导,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心。立起鲜明政治导向。国防教育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导权,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做到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任何时候不动摇。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进一步加强网络上涉军信息管理,规范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和传播路径,坚决惩治散播谣言和发布有害信息的行为,压缩负面信息传播空间,使网络世界进一步清朗起来。
(二)遵循“机制建网”,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加快制定完善互联网法规制度,为构建正规有序的国防教育网络平台提供政策支撑。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实时监控网络动态,增强技术手段运用,如信息过滤、关键词检索、禁用词设置等,加大对网上涉军信息传播规律研究,强化前瞻意识,做好信息预警,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发现网上造谣、攻击军队的虚假有害信息,要及时、坚决地予以针对性斗争,敢于发声、及时发声、正确发声,讲事实、讲真相,引导网络舆论,及时控制网络舆论态势,掌控网络舆论主导权、话语权。完善防范惩戒机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必须对涉军网络谣言实行“零容忍”,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传播。
要塑造好自身的人格,个体应做到以下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应既能悦纳自己也能为他人悦纳。虽然有时会感觉不顺意,但肯定、积极的自我观念应占大学生个体人格的优势。其次,能面对和接受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踏实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第三,能适度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与重要性,接纳不同个体的性格差别,包容他人的错误与缺陷,而且能与别人分享并且不会因此失去自我。
(三)坚持“人才建网”,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近年来,国防教育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但与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积极开发社会人才,对具有互联网专业知识的人才要打破常规引进,形成“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协作中育、岗位上练”的人才培养体制,充分利用地方人才资源优势为国防教育服务。要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新时期国防教育工作者既须具备国防教育专业知识,还须掌握互联网操作技能。应大力造就一批具备双重能力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开展新时期国防教育提供人才支撑。要不断规范人才评价体系,把国防教育人才实际工作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要素,确保人才评价公平、公正、客观,让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受到重用,激发人才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为实现“互联网+国防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Z].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3]江平骥,牛涛.军报专栏以事实铁证捍卫英雄[N].解放军报,2015-07-1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孙念恒.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
中图分类号: E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N61-1487-(2019)12-0067-03
作者简介: 曹军飞(1989—),男,汉族,陕西韩城人,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研究方向为军队政治工作。
(责任编辑:朱希良)
标签:“互联网+”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融媒体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