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多媒体的“亲密接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体会_数学论文

我和多媒体的“亲密接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媒体论文,我和论文,高中数学论文,辅助教学论文,亲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标准》的实施,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支粉笔一张嘴”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的改革和时代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正弦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景:如图1,为了求得不可直接到达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手中的工具只有皮尺、测角器,你如何求A、B之间的距离?

图1

经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构造特殊三角形,在三角形内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想法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显示几种不同的构造特殊三角形的方法(如图1-1、1-2、1-3)。

图1-1

图1-2

图1-3

接着我又提问:如果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无法构造特殊三角形的情况下,又该怎样解决问题(如图1-4)?

图1-4

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如何探究非特殊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颖的刺激感受,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正切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教学中,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学生了解正切函数的图像形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因此,在课前预习中我布置学生分组探究用哪些方法作正切函数图像。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初中就很熟悉的列表描点作图法,还有少部分学生采用类比正弦函数图像的作法,利用三角函数线的平移达到作图的目的。由于正切函数所具有的周期性及图像的不连续性,用描点作图容易产生较大误差,而用正切函数线的几何作图法作出的图像则很准确。因此我请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演示随着角的终边所落的象限改变时其正切函数线的变化情况(如图2-1,2-2)。

图2-1

图2-2

Flash动画的演示,将学生口头繁杂的描述和黑板上单调的板书很难体现出来的效果,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启迪思维,形成正确的表象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再设计恰当的问题为学生营造探索、研究的空间,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总结出有关规律和性质,就能让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及时得到强化和巩固。

三、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函数的表示方法》一课中有这样一个例题:21世纪乐园要建造一个直径为20m的圆形喷水池,计划在喷水池的周边靠近水面的位置安装一圈喷水龙头,使喷出的水柱在离池中心4m处达到最高,高度为6m,另外还要在喷水池的中心设计一个装饰物,使各方向喷来的水柱在此处汇合。这个装饰物的高度应当如何设计?

图3-1

这道例题的难点在于把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我恰当地运用flash动画对喷水池进行演示(如图3-1),突破审读应用题这一难点。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喷水柱对应的实际图形实质是什么?如何建立图形与已知数据之间的关系?所求又是什么?最后学生在轻松的思维下建立数学模型并圆满解决问题(如图3-2)。

图3-2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正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特殊三角形中的边与角满足关系式,于是大胆猜想斜三角形中这样的边角关系仍然存在,紧接着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进行测量、验证,结果不仅花了大量时间,得到的结果也偏差较大。这时我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计算功能,向同学们演示当拖动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时(如图4),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就表明了等式仍然成立,这就为之前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更确定了研究的方向。

图4

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也不会经常使用课件上课,更多的情况是在公开课或是观摩课上使用,原因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有限。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由于制作的困难以及相关课件的匮乏,通常由学科老师编写稿本,由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制成课件,或是需要多名教师动用集体的力量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如此的劳力劳心在平时教学中当然不得不敬而远之了。(2)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或用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时变换教学方法,调整内容因材施教。而多媒体教学,虽然在单位时间、空间内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于一体,信息量比传统课堂教学要大得多,但其教学的内容、方式、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因此教师往往受到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一旦学生的思维与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发生冲突,教师往往都会把学生的思维朝着他的固定模式拉,这样必将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3)容易造成师生间情感的缺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过程,二是情感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个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情感是数学教学的润滑剂、催化剂,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教师上课只知一味地点鼠标,而缺少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必然会削弱师生的情感交流。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中,我强烈地感觉到了传统教学无法带来的效果因此我相信只要合理应用它辅助教学,并能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能让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标签:;  ;  ;  

我与多媒体的“亲密接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体会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