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长明,希望永存论文_杨海沐

心灯长明,希望永存论文_杨海沐

——浅析目标导向在化解学生厌学情绪中的作用

杨海沐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蒜园中学 678201 

摘 要:在对学生厌学因素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的探究时,学生因素必然是绕不开的主要因素,来自学生内部的诸如性格缺陷、不良习惯以及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并可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因篇幅有限,本文重点谈谈目标导向在化解学生厌学情绪中的作用。

关键词:目标 导向 化解 厌学

学生厌学是教师、家庭、学校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是一个不仅纠结于过去和现在,而且未来也必定无法回避的永恒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在变化中生成新的变化,并在表层互缠和深层叠加的棘手问题。厌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农村地区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学习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现象,每当听到学校广播通知放假,有些学生就会爆发出欢呼声;每当听说某某老师有事请假,有些学生就会暗自窃喜;有些学生喜欢与老师“讨价还价”,情愿用清扫垃圾来交换不做作业;有些学生每到上学前,就喊“肚子疼”、“头痛”;有些学生甚至跟家长和老师玩“捉迷藏”,家长、老师两头通吃“骗”。有些学生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为迟到、早退、逃课等。之所以迟到和早退是因为对学习、对学校有了厌烦感,想慢点接触学习和学校或快点远离学习和学校;逃课是因为他们对学习、学校的厌烦上升到了厌恶,不想接触。有些学生厌学表现在课后作业上少做、漏做、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等。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有些学生经常会不做作业;有些学生会因作业太多而厌恶这一门课。不想学,之所以有这些表现是因为对学习产生厌烦、厌恶情绪,为了早点脱离学习,不惜少做、漏做、抄袭甚至不做作业。有些学生厌学在考试上的表现有答题时文不对题、乱答一气,或者在试卷空白处对试题甚至是出题的老师评论,或者在考试不到三十分钟就交卷走人,严重的还会在考试中公然作弊。以上这些都是学生厌学的具体表现。

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既是多元的,又是综合的,既有学生本身独特的个性因素,又有群体性的共性因素。有来自于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各方面的因素,任何一个方面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诱发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但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来自于学生内在的原因,是最核心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多见于神经过分敏感和性格内向的同学。以下是我对农村初中387个在校学生,针对产生厌学原因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来看,超过一半占比的52.20%的学生选择了产生厌学的根源来源于自己本身。这与矛盾论的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观是一致的。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来自事物本身之外干扰性的外部矛盾。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两者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它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能够起到诱发和催化的作用。第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不管外因的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对学生厌学因素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的探究时,学生因素必然是绕不开的主要因素,来自学生内部的诸如性格缺陷、不良习惯以及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都可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因篇幅有限,本文重点谈谈目标导向在化解学生厌学情绪中的作用。

经典管理理论对目标管理的定义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它可以产生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和激发斗志的作用,它是激励人们向上、向前、向好的强大动力。许多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少年立志,很早就拥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例如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就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钱学森、李四光在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聪明才智报效祖国;牛顿在中学时代就确定了自己要走伟大的科学之路,丘吉尔在中学时就决定要在军事上有一番成就。这些事例说明心有目标,志存高远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地走下去。

美国著名的商业大学哈佛大学,在1979年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调查报告。在调查中,他们询问在应届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结果只有3%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写在了日记本上。10年后,哈佛大学又把当初的毕业生全部召回来做一次新的调查,结果发现那些3%的把明确人生目标写在日记本上的人,他们的年收入是第二组和第三组人的收入相加后的十倍。这个调查很清楚的表明,确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同样,作为初中生,要确立一个明确、清晰、具体、可行的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SMART原则,目标具有处理和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结果和目的,突出表现为定向、定时、定量的特点。初中生在树立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目标所具有的属性:主观性,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方向性,目标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具有维系组织各个方面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现实性,目标的价值性、可操作性构成了目标的现实性,从现实目标满足期望程度看,有理想目标、满意目标、勉强目标和不得已目标;社会性,目标因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制约,所以目标都是一定社会的目标,而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目标具有为实践活动指明方向的作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目标。基于目标所具有上述属性,初中生在确立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从自身条件和状况出发,同时也要考虑社会需要,考虑与更大系统的目标是否对应符合。目标不能制定得高不可攀或者垂手可得,过高会增加人的失落感,过低又会为随意性找到多种借口,适度的目标必须是需要鼓鼓劲、踮踮脚、费费力才能够做到。

二是远、中、近相结合的原则。阶段目标搭建是否合理,既是长远目标能否实现的必要前提,又是人生目标设计的重要指标,有效的人生目标,需要将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以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三是明确具体的原则。目标设定得越明确越好。事实上,明确的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这是因为人们有希望了解自己行为的认知倾向。对行为目的和结果的了解能减少行为的盲目性,提高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反之,笼统、模糊目标的不确定性容易产生多种可能的结果。

四是渐进性原则。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的循“序”过程,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掌握了以上原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明确、清晰、具体、系统、可行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前进的动力,厌学的情绪就会得到抑制,直至消失。

总之,我们要从学生本身入手,抓好学校这个教育主阵地,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学生的需要,投其所好,多鼓励,多支持,多帮助,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教育,优化外部环境,争取家庭配合,使厌学的学生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减少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土壤,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关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可持续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健康发展的家园,家长与社会都放心满意的校园.那么,学生将由“厌学”变成“愿学”、“乐学”。心灯长明,希望永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 《毛泽东》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

[2]黛安娜·帕帕拉 《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13年。

[3]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4]陈淑娟 和孩子一起成长.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论文作者:杨海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心灯长明,希望永存论文_杨海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