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微观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一个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中国论文,二十世纪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6636(2003)03-0042-04;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微观经济理论的探索阶段(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
20世纪初至1949年解放这一期间,我国经历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经济动荡时期,关于经济方面的思想和理论也都是与当时的政治、革命形势密切相关,尽管没有宏观微观的分立,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关于微观经济方面的思想的探索和讨论。
二十世纪初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接触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人是严复。他在1902年翻译出版了亚当·斯密的《原富》之后,还专门写出《译事例言》,进一步表述自己的经济观点。严复认为物无定值,如果由劳动来决定价值,就无法说明物价时高时低的现象。一种物品的价值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商品(如货币)来表现其值多少的相对数,这种相对数就是价格。而价格则完全决定于供求关系。严复认为,价格的变动也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即货物进入市场时的全部费用。它包括三个部分,即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严复还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来说明工资、利润和利息问题。在对农业与工商业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他反对传统的崇本抑末观点,主张本末并重。他认为农业是工商业的基础,如果农业生产没有剩余,工商业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也重视工商业,认为工商业同样也是生产财富的源泉。严复的经济思想对中国近代起到过很大的启蒙作用。
后来出现了以“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他在长期兴办实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下来的“棉铁主义”。棉铁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以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为轴心的国民经济体系。他认为只要抓住棉、铁两个行业,就“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从而可以扭转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进而使中国在经济上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而独立,最终使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如果说严复等在学术上为人们打开了近代经济理论的眼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则接受了诸如消费、生产、分配、资本、价值、利润、生产过剩、生产无政府状态等经济概念,直接把西方经济学运用应用于实践,并把它贯穿于民生主义学说中。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经济纲领。其中节制资本具体内容一是征收所得税、遗产税,实行社会救济等;二是限制私人资本的经营范围。孙中山还根据其思想提出了以交通运输为起点,以农业、矿业、钢铁工业为重点,全面发展各种轻重工业的实业计划,作为其实现民生主义的主要措施。
二、中国微观经济理论的停滞阶段(1949~1979)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当时部分先进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的巨大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开始在中国系统传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方面,一开始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经济学方面的内容进行引进和注释,后来我们不顾当时的国情全盘接受了苏联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模式。
尽管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结合中国的实际作了一定的、扎实的探索工作,如1957年顾准发表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就认识到了市场机制对于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他指出,计划经济与商品生产之间并非完全和谐,而是存在矛盾,他认为计划不能对企业经济活动作出具体规定,而应使价格成为调节生产的主要工具,劳动者的报酬要与企业盈亏紧密联系起来。不难看出,顾准当时不仅已经有了市场调节的思想,并且看到了这种市场调节应以企业自主经营为基础,以及企业内部劳动者的报酬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但他的研究根本没有受到重视。可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关于包括微观经济学方面在内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可以说处于停顿状态。
三、中国微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979~至今)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中国的思想学术界才渐渐活跃起来,经济理论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是改革改变了国家直接管理微观经济事务的状况,个人、家庭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逐渐增强,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分析个人、家庭和企业行为对搞清楚中国经济运行与经济机制的重要作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微观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
1.企业理论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之一的首先是企业。在西方经济学说中,企业理论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厂商理论的形成和确立,才使着眼于个量经济单元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有了本体,并最终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1978年到1984年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中心是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也是中国企业理论的萌生期。这一时期确立了“企业主体论”、“企业本位论”,提出了企业自负盈亏原则,探讨了企业自主权权限和法人地位的界定分析以及政企关系,批判了“左”的错误观点,对企业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经济理论研究的指向开始由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转向经济主体行为和经济运行,研究方法由单一的规范分析转向重视实证分析。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大大拓宽了企业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企业行为及其运行机理的描述和探析开始为人们所重视。1984年的“双膨胀”和宏观经济调节失控引发了人们对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反思:一个有效的宏观调节体系,不仅取决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得当,而且取决于微观企业行为反应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20世纪80年代末在分析企业行为的基础上,开始了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比企业行为的研究逻辑层次更深。经营机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更为密切。企业经营机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经营机制是指企业内部联系,具体包括经营决策、刺激驱动、内在约束、利益制衡、资产营运的内在机理和规则。广义的经营机制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联系,还包括企业的外部联系,如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所处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等等。
从企业改革的时序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是推行承包制,大量的文章是探讨和研究承包制和各种经营责任制在操作中的利弊。然而,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一些经济学者提出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与产权制度的创新对接起来。
由矫正企业行为、转换经营机制到企业制度创新,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新的阶段。围绕企业制度创新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索推进的:一是企业产权界定与财产组织,二是资产重组与产权转让。
从制度的角度研究企业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企业管理制度,二是企业财产制度。这两个层次的制约因素和所反映的关系是不同的,前者侧重于组织内部的技术、管理、协调方面,后者则侧重于组织的财产关系和资产组合方式。真正构成企业基础并进而反映其本质特征的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即企业财产制度。企业理论和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正在于此。
伴随企业产权结构和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在新结构中和转型期的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探索和阐释。如,财产权的分解及转化,产权分解后的所有权权益及所有权控制,国有权经营公司的设计,公司的产权结构与权力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现代公司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内部人控制”,职业经理(企业家)的激励、约束与选聘,国有企业向股份公司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结构,以及股份合作制问题等等。尽管这些问题依然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思路,但它大大拓宽了企业理论研究的思路。
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不仅加大了企业的改革力度而且促进了资本的流动和重新配置。目前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流动机制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大量的企业资产仍处于闲置或低效率运作状态,资产还不能顺畅地向营运效率高的企业和领域集中。根据市场交易原则,通过转让来加大企业资产重组的力度和步伐,已经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围绕企业资产重组和产权转让这一现实问题,理论研究已经切入到一个更深的层面。一方面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抓住企业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企业并购、债务处理、资产剥离、职工安置及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通过系统调查、案例剖析,提出一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和实施建议。另一方面,企业理论的内涵也在扩大和丰富,有关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家理论、企业资本结构、资本经营、企业并购、产权交易、企业组织形态和企业集团的研究探索正在日益深化。
2.关于家庭的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家庭只能作为单纯的消费单位,而不被看作生产和消费的统一主体,家庭不可能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进行研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92年我国确立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建立,家庭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地位才开始得到认可并被逐渐重视起来。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家庭由依附型消费转换为自主型消费,自给型消费转换为商品型消费,供给、福利型消费转换为处理型、市场型消费,单一协同型转换为多样多层次型消费。家庭的消费模式深刻变化正在引起家庭消费行为的变化。家庭储蓄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储蓄的动机一是调节收入流,二是延迟消费,三是为将来某种特殊需要而积累。家庭消费和家庭储蓄是经济活动中一对此消彼长的因素。虽然单个家庭的消费决策都是根据各自的收入和偏好作出,但是无数家庭的经济行为最终会形成社会的总消费曲线和总储蓄曲线,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家庭作为劳动主体表现在家庭成员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从体制转换的角度看,界定和确立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同确立企业法人产权一样,是建立市场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从劳动者个人权益的角度看,还是从劳动者之间、劳动者同企业之间的关系看,只有奠定了劳动力所有权基础才能将劳动者的身份界定清楚,也才能真正把企业内外部关系理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市场就是无数独立经济主体通过平等契约联接起来的立体网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的关系要契约化,劳动者(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也要契约化。契约关系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权利的平等性和交易的自由性。而这三个特征又是以产权或劳动力所有权为基础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推行的劳动合同制,正是建立在产权主体(企业)与劳动力所有权主体(劳动者)间的平等契约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所有权和产权一样,是市场经济关系的基石。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中,劳动者作为劳动主体,还要有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甚至决策的权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除了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之外,还逐渐成为投资者。家庭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收益。目前家庭投资可分为两类:一是用自有资金在市场上购买相应的生产要素,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二是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或其它资产从事金融投资。另外,家庭成员取得的有用的技术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类型。这种资本实际是周密投资的一种产物,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土地、劳动的物质资本的贡献更大,这就是人力资本。
3.关于农户的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农民在中国占了人口的大多数,有必要对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农户的经济行为作深入地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才渐渐认识到农业是一个很特殊的产业,家庭与农场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农业生产经营之所以必须采取家庭经营形式,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这种生产经营形式更能适应农业生产特点和要求,更能反映农业生产规律的要求。
应当着重指出,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先是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然后是采取包干到户的形式,即大包干的形式。实行家庭承包制,使农民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一方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又使农民经济活动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纳入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运行轨道。
作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微观经济基础。这个微观经济基础必须有一个明晰化的产权。我国现阶段农村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当然是集体,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究竟是谁代表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却很不明确。与此相联系,在实践中涉及到谁代表集体发包土地。多元化发包主体的存在,使得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混乱,也使长期稳定农民向集体承包土地的关系得不到落实。这就谈不上引导农户对土地的长期投资、促进土地迅速增值,以及克服土地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值结构的变动,二是就业结构的变动。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正是从就业结构变化开始的。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高,农村普遍出现剩余资金、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力,这一系列“剩余”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已经获得较大的提高。但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弹性非常大,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非常艰巨。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突破传统二元社会经济体制结构的界限,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手段,从根本上改造我国目前农村产业化方式,将剩余农业劳动转移与城市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价值规律在全国范围内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基础性手段。
4.关于市场的理论研究
微观经济主体间交易关系的总和形成市场,市场关系的实质是契约关系,市场是一个由众多契约(合同)组成的系统。没有契约就没有市场。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契约是市场主体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或产权关系,市场契约关系的双方有独立性、平等性和自由性三个特性。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规范和秩序,这些规范和秩序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内在要求。现代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与经济秩序包涵主体权益规范、交易规范及管理规范三方面的内容。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已经成为主导形式或一般形式。我们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立足于现代市场结构中垄断竞争这一特征而进行的。政府宏观调控——垄断竞争市场——微观经济组织,这三个层面成为我们构建现代市场结构的基本框架。
四、结语
中国的微观经济学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远远谈不上成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新出现的问题有待于中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根据中国的改革实践,借鉴西方的经济理论,将中国的微观经济理论在体系、方法、研究范围及深度(如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等方面不断拓宽、积累和作出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