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化、问题及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村论文,居民生活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十几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显著改善,如今,农村居民整体已完成了由勉强度日到温饱有余的历史性的转变,部分农村居民正逐步向小康目标迈进。根据1980以来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分析,这期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化是显著的,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显著改善
198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致富机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1元增加到1211元,增加了1020元,是前31年增加额的6倍。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整体生活质量提高,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大特征:
1、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整体生活跨入温饱有余阶段。
中国农村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而且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状况,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整体生活消费已由贫困跨入到温饱有余阶段。1980~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62元增加到1017元,增加855元,增长5.3倍,年平均增加61.1元,年递增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倍,每年实际递增仍达6.3%,大大高于前26年(1954~1980)年均增长3.9%的速度。
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吃、穿、住、用等消费都成倍增长。1994年,平均每个农村居民食品支出598元,比1980年增长5倍;衣着支出70元,增长2.5倍;居住支出142元,增长5.4倍;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207元,增长9.6倍。改革前,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生活贫困,约有50%以上的农户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到1994年末,全国已有92%以上的农村居民过上了温饱有余生活,其中部分农户的生活已达到了较为宽余的水平。
2、消费结构序列明显优化,基本生存费用份额下降。
198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序列为:吃、穿、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其中吃61.8%;居住13.8%;穿12.3%;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12.1%,为基本生存型。1985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序列已经越过了一个质的界线,变化为温饱型,不仅居住、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份额有较大上升,位次提前,而且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60%以下。其中吃57.8%;居住18.2%;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14.2%;穿9.7%。1994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序列进一步优化为吃58.8%;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20.3%;居住14.0%;穿6.9%。
3、货币性支出增多,家庭消费逐步趋向社会化、商品化。
在农村居民货币收入增多和购买力提高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额中,货币性消费与实物性消费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此长彼消的变化。实物性消费由多到少,货币性消费由少到多。1994年,全国每一农村居民的货币性消费支出额达到648元,比1980年增长了6.8倍,年平均递增15.8%;而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额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51.7%提高到1994年的63.7%,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实物性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重则由48.3%下降到36.3%。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吃穿用住等费用支出中,主要是食品的货币性支出变化大、支出份额增加多。1980--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物的现金支出额由31元增加到264元,支出水平增长7.5倍;食品的货币性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额的比重由37.1%提高到44.1%,提高了7.0个百分点;其他穿住用等则基本上实现了商品化,1994年人均货币性支出比重衣着达到99%,居住达到76.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达到99.3%,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达到100%。家庭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强。
4、消费质量逐步提高,传统的消费观念逐步改变。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在首先满足低水平数量温饱的基础上逐步向较高水平的改善质量的温饱生活前进,多数农村居民在追求优化消费质量时逐步改变了传统性消费观念,各种生活物品的消费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质化、高档化趋向。
(1)食物消费质量提高、数量优化。
改革以前,以主食吃饱为主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基本特征。改革以后,食品消费在吃饱基础上向吃好转化已成为普遍现象。1980年,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高达60.4%,1994年,人均主食支出额水平在食品支出中的比重下降到40.3%,下降了20.1个百分点。同时,人均副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则由1980年的35%上升到1994年的42.8%;人均副食支出总额由低于主食变为超过主食。在主食用粮内部构成中,细粮的比重愈来愈高,仅十四年就由63%提高到82.3%;消费粗粮的性质也由满足温饱变为调节口味了。
从食物消费的质量和数量角度分析,主要食物消费的质量变化明显,营养丰富的油脂类食物和享用性食物成倍增长。1980-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变化不大,但其中粗细粮结构明显变化,细粮由162.9公斤增加到212.0公斤,粗粮由94.2公斤减少到45.6公斤;油脂类食物增长1.3倍;肉禽类增长54.8%;蛋类增长1.6倍;鱼虾增长1.5倍。
主要食物消费的营养水平变化,热量摄入以由营养贫困的不协调状况变化到基本满足人体需要标准。人均每日摄入的热量由1980年的2361千卡上升到1994年的2516千卡;热量中,来源于淀粉类食物的比重下降,来源于水产品、禽蛋产品等高蛋白食物及其他精制食品的比重上升。
从食物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看,在农村居民家庭支出中,饮食类等生活必需品的份额已逐渐减少,而用于发展和享受方面的服务类支出份额则不断上升。198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0.618,1994年则下降到0.588。
(2)衣着消费趋于成衣化、高档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突出变化一是由消费棉布转向化纤布为主,二是由自己缝制向购买成衣发展,且趋于高档化。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70元,比1980年增加50元,增长2.5倍,年平均增长9.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平均增长4.1%。1994年,人均购买棉布仅0.56米,比1980年的4.30米减少3.74米;人均购买化纤布1.78米,比1980年的0.94米增加0.84米,增长89.4%;与此同时,穿着打扮趋于城市化,购买成衣增多,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成衣服装0.99件,比1983年增加0.31件;从购买的品种来看,这期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的棉布服装减少了58.8%,而购买的化纤布、呢绒、绸缎服装则增长了80.4%。并且款式趋于新颖,质量向中高档发展,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居民更加追求服装的成衣化、高档化。
(3)住房条件改善、质量提高。
历经16年改革,农村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是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生活温饱后,用于住房建设的支出额增加很多。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42元,比1980年高出5.4倍。住房面积扩大,平均每户年均使用住房面积由1980年的9.4平方米增加到1994年的20.2平方米,增长1.2倍。住房质量更获显著改善,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达到14.3平方米,占人均住房面积的69.8%;部分富裕农村居民的住房已向楼房庭院多、住宅别墅式方向发展,房屋内部装饰和便利的卫生设施也开始进入农家。
(4)家庭设备、用品和文教用品等显著增加。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物品中高档耐用消费品份额的逐渐上升,已成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又一重要标志。1980-198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及文教用品及服务类支出就增长了10多倍,而这期间整个生活消费额增长5.3倍的幅度则仅为其二分之一。用品支出趋于高档化,购买数量成倍增加。其中,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等“老四件”已基本饱合,成为农村居民生活中平常的东西;新的家用电器则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入农家。1994年,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视机75.3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3.5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收录机26台,电风扇81台,洗衣机15台,一些农户还购买了录像机、照像机、电冰箱等高档耐用物品。
5、不同经济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普遍改善。
1994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额达到1288元,比1980年增长6.1倍,年递增15.0%;中部地区为916元,增长4.9倍,年递增13.6%;西部地区为781元,增长4.3倍,年递增12.7%。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在取得显著改善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水平层次不高,生活消费仍然是生存性的消费模式。
从总体上说,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至今仍将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支出。1990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0.57和0.58之间波动,1994年,由于受粮食价格放开和食品价格上涨过快的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逆向复归为0.5882,超过了1990年水平。
2、生活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消费水平差异较大。
一是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偏低。1994年,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摄入的热量为2516大卡,蛋白质61克,脂肪44克。与现期我国营养部门推荐的营养标准比较,除热量摄入高于标准外,蛋白质和脂肪分别缺少14克和24克;每人每日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中,来自动物性的比重分别占6.6%、8.6%和47.3%,与八十年代初的世界平均水平比较,除脂肪的动物性比重接近外,热量和蛋白质的动物性的比重分别低50.7%和74.9%。这说明,总体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不同经济地带,尤其是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差距在扩大。若以西部地区为1比较,1980年,在东、中、西三地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额的比率为1.24∶1.06∶1,1994年则扩大为1.65∶1.17∶1。
三是高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非食物支出远高于低收入层次的农村居民。1994年,占调查人口20%的收入最高的农村居民人均非食物支出额是占调查人口20%收入最低的农村居民的3.2倍。
四是仍有部分地区、部分农户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还存在相当比例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按照近年对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1994年,全国仍有7000万农村居民基本温饱未达满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3、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
从社会商品零售额看,农村的增长慢于城镇。1980-1993年(按现价),销往农村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了4.8倍,而城镇则增长了6倍。从国民收入消费额中居民的消费份额看,农村居民的消费份额下降,非农村居民的消费份额上升。这期间,农村居民消费额由1384亿元增加到5931亿元,增长3.3倍,非农村居民的消费额由839亿元增加到4957亿元,增长了4.9倍。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62.3%下降为1993年的54.5%,非农村居民则由1980年的37.7%上升为1993年的45.5%(1994年中国统计年鉴)。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与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差比较,198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额为城市居民的39.3%,1994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额为城市居民生活消费额的35.8%。
4、农村居民生活仍比较贫乏、单调,不健康消费依然存在。
1994年农村抽样调查资料反映出,20%最高和最低收入层次的农户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等非商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仅相差3个百分点,且均不足10%。此外,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受传统封建意识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生活意识和行为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愚昧性,如一些地区农村居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及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人情风愈演愈烈等等,严重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常发展。这些问题均有待于在改革的进程中加以综合治理、逐步解决。
5、农村生活消费价格的较快上涨,加重了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负担。
1994年,国家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农村物价的上涨成为改革以来最快的一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农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分别上涨139.9、125.4和123.4。农村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农村居民收支产生了巨大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3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即其中有20%以上的通货膨胀因素,据此,如按人均纯收入增长在15%以下为减收户,1994年全国有约三分之一的调查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纯收入低于上年。另据山西省农调队1944年与有关部门联合的一项涉及4500多人的社会情况问卷调查,在这些人中,认为生活水平比上年明显提高的占6.3%,生活有所提高的占29.7%,生活没有变化的占22.6%,生活有所下降的占30%,生活明显下降的占11.3%。从回答下降原因的1500多人中,因收入减少的占10.5%,因农村零售价格上涨占53.9%,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占14.8%,因负担加重的占18.8%,因其他原因的占6%。
三、确保农村居民生活稳定改善的思考
90年代是我国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时刻,要实现在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确保农村居民生活稳定改善,就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强化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保证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合理增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居民的立家之本,农村居民消费要取得稳步提高,有赖于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则基于有一个稳固的农业。前几年,我国农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其基础仍比较脆弱,因此,强化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是保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逐年有所增长,生活消费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的首要问题。
2、正确处理好农村居民的经济利益关系。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由于过分注重农村居民作为生产者提供廉价农产品的功能,忽视了农村居民作为利益主体而对收入增长的要求,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例如,80年代前,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较长时期不利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承认,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农村经济发展缓慢。80年代初期,鉴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国家下决心让农村居民休养生息,通过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居民的利益摆在了国民经济发展首位,以致于此间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下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最快的时期。1985年后,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亦带来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些新的利益摩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开始拉大,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也降低了。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并非偶然,它说明农村居民的利益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阶段,要促进农村居民生活稳定提高,应在利益关系上向农村适度倾斜。
3、加强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研究,适时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范围。
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层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将全面发展,要把人民的需要、农村居民的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加以重视,就要强化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发展生产,加快以提供消费品为主的农村商品生产和轻工业生产的步伐,增加适销对路的消费品数量和种类,保证有更多量和更多种类的消费品供应农村居民,满足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恰当估计农村居民因生活水平提高、生存环境改善所引起的需求结构变化,适时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重视农村居民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更多的满足。
4、科学引导农村居民消费。
要科学引导农村居民消费,就要适当鼓励和引导消费。一方面教育农村居民破除陈旧的消费观,鼓励有支付能力的合理性消费。同时指导农村居民克服一些不讲效益的消费现象,做到适度消费,均衡消费,使之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提高消费效果。另一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农村居民拓宽消费领域,提高消费质量及消费层次,这包括引导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更加丰富,更加科学,同时指导其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入,由以重生存向重发展转变,重短期实现消费向重长期提高过渡,重实物消费向重文教智力等无形消费方面转换,提高消费的社会效益,使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既能得到尽可能大的自然生理满足,又可能得到尽可能大的社会心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