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一百人争论“中国的崛起”是否是和平的_中国崛起论文

华盛顿的一百人争论“中国的崛起”是否是和平的_中国崛起论文

华盛顿圈百人论道“中国崛起”是否和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盛顿论文,百人论文,中国崛起论文,和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月20-21日,在华盛顿圈引起一场“中国和平崛起”的冲击波。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中国和平崛起?”国际研讨会。以往,美国主流界讨论中国问题无外乎界定在中美关系议题范围之内,但是这次不同,华盛顿朝野中国问题专家几乎倾巢出动,共同就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基础、国际背景、世界效应、挑战、机遇与前景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是华盛顿圈首次专门讨论中国崛起的会议。

所谓华盛顿圈(Washington DC Circle),一般是指来自美国重要思想库、学术界、NGO组织和政界等,其中政界包括行政当局、国会和军方等重要部门,以华盛顿思想库为平台,邀请来自美国各地最具权威的学者参与讨论或者辩论重大决策。

如果懂得美国决策政治学的话,美国政府的重大决策不是突然做出的,一般都是来自华盛顿圈,首先由他们提出政策的议题并开展激烈的辩论,不久之后,人们看到的美国政府所做出的决策,其中都反映出华盛顿圈的影子。

中国预言的“现在进行时”

进入美国海关,移民局官员问:“你来美国做什么?”回答:“参加一个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会议”。他边频频点头边说:“I know that is a hot topic”(我知道那话题很热)。

华盛顿再一次告诉我们,中国的强大已经到了不能令世界忽视的地步。

华盛顿凯悦饭店会议室,两块巨大屏幕摆放在讲演席两旁,用中文书写的“中国和平崛起?”耀眼夺目。当记者和新老朋友见面时有两个重要的发现,首先是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汉语水平提高了,经常有人主动和你讲汉语;另外,他们给你的都是双语名片,均有中国名字。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原本汉语“听力”尤佳,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不借助翻译可以参与中国金融问题的讨论,但其“口语”一般,很少开口讲话。这次见到记者开口就是“见到你很高兴”,伴随着拉迪式“腼腆微笑”的再现。拉迪名片上的中国名字是“罗迪”。

曾几何时,中国一些学者为了便于交流使用英文名字,现在随着中国问题在全球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学汉语、起中国名字。这一变化就在最近10年之内发生。

1992年,美国一位记者出版《中国崛起》一书,以深邃的眼力和精辟的分析,首次提出了中国将崛起的真知灼见。当时没有人相信他所言,特别是对那些保持西方优越感的人来说,他的论断是振聋发聩的;1996年,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其《亚洲大趋势》一书中预言,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他预测,中国无论在经济、政治或者文化方面,都将跃居前列,重塑世界面貌,而且“游戏”规则不再由西方国家主导。

现在,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议题就是由中国提出并主导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姿态,一段时期以来,美国朝野弥漫着“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中国显然注意到国际社会的这一忧虑。去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演讲时首次推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概念。与此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一些观察家越来越多猜疑,中国会否成为魏玛德国或日本帝国,打破地区平衡并给世界带来灾难?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了他们这一恐惧,并着力于消除这些恐惧的根源。中国反复强调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以集中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承诺中国将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国际秩序。中国最高决策者对中国和平崛起论的阐述,缓和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担忧。中国领导人视“和平崛起”为确保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和平意图的战略,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依赖于中国使其他国家相信其友好意图的能力,同时也有赖于中国处理其内部挑战的能力。

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顾问、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美国政策教授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说,中国正在成为被国际社会接受的世界大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于和平崛起的意义与责任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中国现在的领导层至少目前看来是理智、精明的。他们不仅对中国的崛起非常了解,而且对中国许多持续存在的弱点也非常非常地清醒。”美国前驻中国大使、基辛格联合公司执行董事芮效俭(Stapletone Roy)认为,“中国和平崛起”这一提法成功地化解了国际上关于中国威胁的担心。至此,“和平崛起”这一新的国家战略便成为中国在解释其外交政策时最常用的说法。

8个核心问题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者,2002年中国占世界经济增长的16%,仅次于美国。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成为带动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在地区经济舞台上崛起,而是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近些年来,中国加强了双边关系,参与并倡导了诸多安全和贸易协议,并逐渐成为多边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分析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和军事同时以两位数字增长,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崛起的事实。

前不久《纽约时报》以“横跨亚洲,北京之星高高升起”为题,指出中国正在利用它对亚太地区的经济磁力,为自己拓展国际政治和外交的空间。文章指出,尽管目前对于许多亚洲国家来说,中国的存在意味着利润与开放的市场,但是中国正在日益以经济实力为杠杆,为政治和外交的目的服务,北京在亚洲政治和外交舞台上的崛起是其经济影响力不断壮大的必然结果。

除了中国周边各国正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中国的崛起之外,中国经济外交势力的扩张是否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成为当今世界唯一霸主美国的担心。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组织的这次国际会议就是从多个角度全面讨论中国的未来。会议议题涵盖六个部分:第一,中国崛起的历史视角;第二,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第三,中国崛起的障碍和危险;第四,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可持续性?第五,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第六,中国崛起对美国的挑战。

卡内基总裁杰西卡·马秀丝(Jessica Mathews)在开幕式上指出,“和平崛起”是抓住中国发展现实的一个总结性术语,代表着美国政策面临的挑战。中国所有国际事务领域——尤其是亚洲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中国自视为具有影响力的、合作型的、自信的大国,而不是进攻性的、闭关锁国的、曾经饱受凌辱的国家。同时,中国崛起面临着严重的国内挑战,治理恶化、社会不稳定、经济转型尚未完成和环境恶化等困扰着中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会议主题上使用“问号”的原因之所在。

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与高级研究员裴敏欣在解释问号时说,按照其逻辑关系而言,首先,是否是“和平”的崛起过程,其次才是讨论能否“崛起”。

杰西卡·马秀丝说,我们要探究的是,未来25年,中国能否成为领导国家?中国能否实现经济的市场化转型?中国的贸易是否会保持持续的增长,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中国能否克服国内问题,确保其可持续增长?中国的国内政治如何影响其总体的崛起?中国如何利用其增进的经济和外交实力影响美国的利益?美国会因此担心失去自己的霸权地位吗?如何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收益做出最佳反应。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崛起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关心的重点,也是这次会议探讨的重中之重。

“大聚会”

这次会议是华盛顿少有的“大聚会”。裴敏欣介绍说,原本设想是开一个小范围的会议,实际情况,参加会议共计有300人。除了25名主讲演人之外,参会者分别来自美国国务院、白宫、国会、财政部、能源部、商务部、国防部、环境署等,还有两党政策委员会的代表;美国40个主要思想库;包括中国周边国家在内近20个国家的大使馆代表,包括埃及、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韩国、阿根廷、柬埔寨、巴西、菲律宾、芬兰等。而日本大使馆未与会;另外是企业界,包括波音、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大公司代表。显示出华盛顿对“中国和平崛起”的高度重视。

参加会议的25名主讲人,包括美国前政府要员、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不同的学科背景及其经历构成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多元化认识,甚至同一学科的学者也存在不同的立场,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没有唯一的答案,有的是多种声音。

对于崛起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和如何崛起,既存在争论也有共识。

首先是基本共识。中国的崛起是基本的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是经济学家给与会者最主要的信息,也被会议主持人称为经济学新自由派观点。经济学家用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吸引外商投资国;中国是全球第三大贸易国。经济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正在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贡献。经济学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韩中贸易额达到630多亿元,是两国建交之初的10倍。日本、韩国的工业品,越南、印度的农产品,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产品、中亚的石油、南亚的矿藏,东盟各国的原材料,各种产品都能够在中国找到市场,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和就业。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崛起影响已经超越地区性,中国已经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周边国家正在搭乘中国崛起的这趟列车。

情况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大部分专家认为,应该正视中国崛起这一既成事实;另外持应该尊重或者反对中国崛起的人属少数派。这非常符合数理统计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原理,均数与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结合起来,可全面地反映对中国崛起认同的分布特征。用平均值的分布标准差描述:既成事实派呈正态分布图的中心,最能反映分布的集中趋势;而赞成或者反对者呈现在分布图的两端,在极小的范围内。

其次是观点分歧。中国是否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崛起存在巨大争议。两种看法截然相反,布热津斯基说:“回溯1914年的欧洲历史,此时德国的崛起导致了惨烈的战争。然而,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的崛起迄今是和平的,这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因素所导致的。”

但是国际安全政策项目联合主任约翰·米尔斯谢默(John Mearsheimer)说,决定一个国家崛起最根本的因素是,这个国家能够成为世界强国(World Power)并最终主导国际体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冲突不可避免,而一个国家未来的意图是不可阻遏的。实际上,美国不会担心加拿大、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会成为自己的威胁,因为它们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就不一样了。一旦一个国家足够强大,则它必然首先追求地区性霸权,而后冲击世界霸权,这就是现实主义的本质性逻辑。

分析家们认为,中国能否和平崛起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台湾问题。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领导人和分析评论人士认识到,台湾可能是打破中国正常发展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

最后,会议还探讨了中国对美国领导地位的长期、潜在的挑战。与“和平崛起”主题形成对照的是,维持现状的国家与崛起国家的冲突是否不可避免?美国如何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关注做出反应?

芮效俭指出,要实现东亚和环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繁荣,美国还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实施相应的政策最大程度地确保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区域的稳定;其次,帮助日本在本地区发挥更大的制衡作用;第三,台湾问题;第四,寻求东南亚国家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制衡周边大国的势力;第五,实施相应的政策以最大程度地寻求东亚国家对美国作为亚洲稳定的关键因素的认同;第六,安全稳定与国防需要。所有的这些挑战都与中国有关,但我认为并不是非常迫切。中国领导人仍然认为中国很弱,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至少在21世纪的头二十年,因此他们需要同联合国和美国搞好关系。我认为这就为美国制定一个亚洲区域的策略提供了一个机会,尽可能地限制中国的崛起对周边地区所造成的威胁,而不是限制中国崛起的本身,任何国家都有崛起的权利。

这次会议充分显示了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多元认识,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渴望了解中国崛起的真正目的,他们也怀着矛盾的心理和负载的心态表述意见。讨论“中国和崛起”这仅仅是刚刚开始,伴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这将是一个长期话题。

标签:;  ;  ;  ;  

华盛顿的一百人争论“中国的崛起”是否是和平的_中国崛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