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是老年人群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两者常常合并发生,关系密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呈现日益升高的趋势。由于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属于终身性慢性疾病,临床无法根治,只能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且患者常发生多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较高。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对策,本文特将近年来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老年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008-02
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性内科疾病就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是指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衰退、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电解质、水等一系列机体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对老年患者有长期持续性影响,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系统性慢性损伤,且该病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治疗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高血压的主要特征是动脉压升高,同时伴有心、肾、脑等器官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危重病症,护理相对复杂,既要有效地降压,又要避免糖代谢、脂类代谢紊乱[1]。若不能及时预防并控制,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80% 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会死于心血管并发症[2]。因此,对该症患者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饮食指导
以低盐、低热量、低脂饮食为基本原则。老年病人1d主食量300g~400g,按一日三餐或四餐分配。对于病情稳定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每天三餐定时定量,三餐的比例分配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或者根据老年人饮食习惯及身体情况,少食多餐。对于用胰岛素治疗和易发生低血糖的老年病人,可根据患者情况三餐之间或晚上临睡前加餐1次,但需减少三餐的量,用低糖饼干、蒸薯类、南瓜、山药等交换,防止低血糖发生[3]。提倡适当食用面食、粗制米、杂粮,增加膳食纤维及钙、钾的摄入,以达到缓解血糖升高,降低血压,通利大便的目的;限制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2g/d,选择含有丰富必需氨基酸或动物蛋白质食物,如鱼肉、蛋类、牛奶等,尽量不食用海产品、动物内脏、禁烟酒。
2.心理护理
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治疗,以免患者主观臆断病情擅自停药。同时对患者情绪进行疏导,充分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克服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层次患者采取不同方式,确保患者能充分掌握疾病临床表现、控制标准、危害及预后等知识,便于患者正面了解疾病,减少恐惧心理。
3.用药护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要坚持长期规律用药,治疗时常行联合用药方式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随便自行停药、减药或更换药物,以防引起血压、血糖波动。老年患者因记忆力相对较差,在用药中容易出现漏服及误服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管理和指导,以防止患者出现误服药物或服药不及时给患者造成痛苦或机体损伤[4],指导病人科学用药,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各种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使用注意事项、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服用药物治疗后的30分钟一定要补充食物,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和减小对胃粘膜的刺激[5]。同时对血压、血糖值进行定期监测并记录,利于指导用药。
4.自我监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因此血压监测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6]。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很容易有微血管病事件及大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所以在进行血压监测的同时还得必须进行血糖监测[7]。告知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标准,全面掌握监测要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嘱患者自备血压计、血糖仪,每天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对血压、血糖进行2~3次监测,告知患者在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的双重作用下,很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冷汗、心悸等,此时病人应快速补充血糖,最好能够在身边随时准备一些糖果或是甜味饮料,必要时立即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8]。同时随身携带患者身份卡,以在失去知觉后可得到及时救治。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引导患者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生活的规律性及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稳定血压。入睡困难者可于睡前进行热水泡足,睡前一杯热牛奶等;坚持每天进行运动锻炼,尽量不到人多且空气闭塞的场合,冷天注意保暖;保持身体清洁,勤剪指甲,穿宽松的鞋袜,定期进行足部检查,避免足部创伤、感染等;患者宜住在日照充足、温暖的房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运动指导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时间和强度,运动强度一般采用轻中度,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加重高血压,造成心、脑血管意外。运动锻炼宜在血压、血糖稳定或控制较好,及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进行,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病情指导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包括步行、慢跑、糖尿病健身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时间安排在餐后1h进行,每次持续30min到1h,以运动后轻微出汗或无过度劳累感为宜[9]患者做好运动之前的准备适当饮水,可准备少量含糖食物;运动后补充适量水果与食物,保证体内血糖与血压的稳定。
7.出院后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加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病情控制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并且可以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血糖和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根据病人的真实需求制定宣教知识和选择教育方式,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糖、血压控制及并发症防治有重要的意义[10]。同时,针对患者不同文化水平应用不同方式介绍饮食、运动的目的及必要性,便于患者接受,引导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的病情加重。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复杂、并发症多、病程长。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是终身性的,血糖、血压控制不好会造成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心理及用药护理是有效控制血压、血糖的重要举措。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可能出现干咳、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减量用药或停用,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耐心解释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督促其按时按量用药,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近远期生活质量。总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需要积极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贾美玲.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上旬版),2013,11(1):38-39.
[2]段一锋.探讨社区卫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2017-2018.
[3]姚琳.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与运动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全科护理(下旬版),2013,11(6):1726-1727.
[4]叶春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总体化护理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48-49.
[5]苗立军.5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370-370,373.
[6]宋凌云,李桂芳,葛晓春,周璐奇.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护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4):313-315.
[7]赵素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治疗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10(下):5817-5818.
[8]周桂清,钟芳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中旬刊),2013,11(9):2412-241
[9]魏严荆,郭金梅,李秋琴,黄晓贤.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改进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6):6127-129.
[10]李玲红,由天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上旬刊),2013,27(2):315-317.
论文作者:王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糖尿病论文; 老年论文; 血压论文; 血糖论文; 病人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