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出生 在开放中成长 在发展中成熟——为“80后”造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造像论文,成熟论文,在改革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8-9470(2008)01-06-03
“80后一代”,特指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别于“90后”),是年龄约在18岁至28岁一代年轻人,构成了当代青年的主体。“80后一代”之所以与别的代群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有着比较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春潮初起,“80后一代”幸运地降生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跨越世纪的拐点,他们又站在了新时代的新起点上。“80后”的生命历程里,没有政治运动的无情斗争残酷打击,也没有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更没有战争的硝烟弥漫。在和平环境、改革发展过程中成长的这一代人,比起他们的前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
一、第一“符号”——“独生子女”群体
独生子女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生育现象,通过政府的强制力,让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是我们国家特定历史阶段的独特的策略手段。70年代末,解放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大量知识青年陆续回城。这些人正值婚育年龄,我国面临着人口出生高峰带来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生子女政策的出台也就不可避免。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第一批610万孩子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此后,改革开放后的一代独生子女大量出生。“独生子女群体”成为标志“80后一代”身份的第一符号。
对于“80后一代”独生子女群体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家庭出生的孩子和多子女家庭出生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也有专家认为,恰恰是独生子女政策提升了中国青少年一代的人口素质。但社会舆论体系对“80后”独生子女群体的状态却普遍感到忧虑。
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小太阳,是家庭的核心,一直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不少人因此以自我为中心,事事处处时时只关注自己。由于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舆论和伦理已从过去的关注政治转向关注经济利益,从过去的强调国家、民族、集体主义转向了更多强调个人价值。“80后”独生子女在这种氛围中成长,难免从前辈当年“完全的无我”走到了今天“放大的自我”、“极端的自我”的状态。许多独生子女青少年变得很“独”,过度关心自我、缺乏公共意识、不太遵守纪律、不太关注细节、缺乏对社会秩序认识的正确态度等等。
独生子女群体缺少兄弟姐妹。他们幼年和少年时期一直主要和成人接触,缺乏同辈之间的交往。而同辈之间的交往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必然进程。“80后一代”的童年比较孤独。他们的闲暇时间总是个人独处,放学回家后忙于作业,做完作业看电视,看完电视上网聊天打游戏。“80后”的孩子们缺乏儿童游戏(当前上海正在倡导并力图重新振兴的各类弄堂儿童游戏,事实上都是退休工人在玩)。没有儿童游戏,就没有孩子之间的平等沟通,这使得“80后”极度渴望社会沟通,但又缺乏沟通的起码素养,如谦让、友爱、适应别人等;没有儿童游戏,就没有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这使当代的孩子们缺乏一些约定俗成的理念,如要凭本事竞争、失败者将接受惩罚、说话要算数等社会规则。幼年时期和成人的交往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一是服从,事事要听命于长者,这使得“80后”长大后变得格外逆反,他们对童年时的“遭遇”耿耿于怀,独立与叛逆成为他们青春期的主旋律;二是被宠爱甚至溺爱。独生子女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特别呵护,他们对此习以为常,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就缺少了对别人的关怀、体谅。
二、成长过程中的“炼狱”——应试教育架构
“80后一代”独生子女的生活似乎养尊处优,但其实他们一点也不快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深受应试教育的“压迫”,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在激烈的竞争中,从他们读书上学那一天起(甚至在学龄前、甚至在襁褓中、母腹里),他们就不断地接受着这样的信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层层传递的学习压力,在应试教育的架构中被不断发酵、放大,十年寒窗的苦读,成为“80后一代”饱受折磨的“炼狱”。
中国的应试教育源于传统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开创科举制以来,中国教育及人才选拔机制中的应试倾向到二十世纪的末叶达到极盛。一方面,独生子女普遍的状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由于“文革”的冲击,“80后一代”人的父母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由此,父母及其前辈几代人的厚望,不可避免地寄托在了这代独生子女身上;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资源还比较短缺,让谁接受更好更多的教育,确实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筛选机制。这样应试教育在当代中国就具有了它滋生的土壤。
“80后一代”正是在这样应试教育的机制中成长起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社会对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偏差,认为只有分数才是教育成败的分水岭。一个孩子只要成绩好,在班上名列前茅,能考上重点中学、大学,就是好孩子,至于他是否友爱同学、是否孝敬父母、是否会做家务都可以忽略不计。单调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了10多年的训练,使他们得到的最大“成果”就是收获了“厌学”。正面的、传统的、经典的价值理念,通过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十分简单化的手段强迫灌输给孩子,使不少青少年产生了逆反。他们觉得接受这样一种东西很痛苦,觉得学校文化教育一点也不快乐。
于是,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甚至是庸俗、低俗的文化,在媒体的炒作和推波助澜下。盛行于青少年生活之中。“80后一代”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感受到快乐,而通俗文化则以十分亲和的方式贴近了他们,他们自然很快欣然接受,并且全身心投入进去。不少媒体屈从于市场的压力和逐利内驱力,过分追求娱乐化,不由自主地迎合了青少年中存在着的厌学情绪,从而加剧了青少年厌学倾向。
三、“80后一代”成长的新环境——网络传媒时代
“80后一代”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网络传媒时代。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上半年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半年来的增长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长量。其中,25岁以下网民达(51.2%),30岁及以下的网民比例超过7成(70.6%)。
网络文明是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颠覆。在网络传媒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对“80后一代”影响已变得十分微弱,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网络。网络世界给青年人提供了无限辽阔的视野和无限辽阔的空间,但与这种无限性相伴相生的难免是一种无序性。当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大量虚幻的、错误的、失真的信息掺杂其间,由于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较弱,所以往往就容易受到误导。
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一方面是文化信息的接受者,另一方面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历史上传统的文化代际相承的程序被彻底打乱。当今社会中,文化信息可能已不再是沿着由老年人向中年人再向青年人的顺序代代相传了。网络时代中,往往是由年轻人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传播给上一代。诚如《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所说:“最大的鸿沟横亘于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
四、新世纪的新一代——“80后”
从新世纪展开新的一页,“80后”开始陆续进入社会。尽管对他们有各种评价和议论,给他们贴上了各种有色的标签,然而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他们必将承接起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这一代“80后”青年较之10年前、5年前的青年,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代青年,对于民族和国家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识和把握“80后一代”的本质,需要我们有辩证的思维和客观的视角。考察“80后一代”,不能离开其生长于其中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应该看到,造就这一代青年特质的恰恰是成人社会,是我们现在自认的主流文化。如果“80后一代”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足,需要反躬自问的是他们的父辈、祖辈。面对对“80后一代”的非难和指责,我们应该发问:“80后一代”的个性、标新立异不正是我们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所呼唤的、所希冀的成果吗?
对“80后一代”青年做出整体判断、正确评价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关于当代青年问题研究判断的失误,是因为缺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视角。我们往往认为“80后一代”自我、唯我、大我,但是如果从大背景下来思考当代青年的整体道德状况,那么,我们就应该发问:难道“80后一代”比“文革时代”的青年道德水准更下降吗?红卫兵整人、政治狂热、盲动,甚至非常残忍地虐杀人类、人性,这种道德水准比“80后一代”的道德水准更高吗?如今,有人虐杀一只小猫都会在网络上引发极大的喧哗,但是文革时期迫害了那么多人,我们却以为正常。从人性发展的角度来看,“80后一代”至少在道德上是进步的。我们总是习惯用一种朦胧的、障碍的眼光来看当代青年的道德状态,造成自己陷入研究的误区。
总之,我们既要关注他们身上的缺点,更要看到他们背负的压力,看到他们身上的优势和强项,分清他们思想上的本质和非本质,主流和支流。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80后”,要科学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的成长,决不可凭经验、老框框,用“九斤老太”的眼光来看待他们,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以至产生悲观和倒退的观点。
2007年的秋天,上海特奥会成为一座界碑。特奥会40000名志愿者当中,沪上在校大学生约占2/3,“80后一代”成为绝对主力。在特奥会上,“80后一代”志愿者的精彩造型,显示了他们的强者形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强者”,不在于年轻,不在于高大,不在于聪慧,而在于人格的完善。“80后一代”志愿者,在这个初秋开始收获自己的成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随着社会的发展,“80后一代”将在新的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发挥主导作用。“80后一代”代表着改革开放的未来。“80后一代”创造着改革开放的未来。
标签:应试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