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产业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_重工业论文

吉林省产业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_重工业论文

吉林省工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林省论文,经济结构论文,其对论文,工业发展论文,现状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吉林省工业生产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向偏重型发展

由于几十年来不断加大重工业的投资,吉林省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它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5年到1995年吉林省用于重工业的投资达649.3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0.9%;1995年重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968.5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7.9%;重工业总产值达962.08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62%上升到67.1%;全省从事重工业的职工人数达179.18万人,占全部工业职工的68.3%。在重工业中,制造业发展最快,1995年工业总产值达482.57亿元,比1985年增长2.9倍,平均每年递增14.6%,制造工业在重工业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52.9%上升到1995年的58.05%。

吉林省工业产业结构向偏重型发展的过程中,支柱产业成为重要的拉动力量。从“一五”时期起步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这两个支柱产业1995年固定资产原值分别达到119.51亿元和164.13亿元,比1985年分别增长5.58倍和3.78倍,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9.6%和13.2%;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83.41亿元和166.4亿元,比1985年分别增长4.3倍和1.8倍,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13.7%和11.4%上升到1995年的23%和13.5%。与这两个支柱行业相伴而行的钢铁工业发展也很快,1995年固定资产原值达57.91亿元,比1985年增长7.96倍,占全部工业的4.7%;工业总产值达57.99亿元,比1985年增长3.5倍,占全部工业的4.7%。重工业的超常发展,使原本偏向重型的产业结构更加向偏重型发展。

二、非国有工业比重上升,但国有工业主体依旧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非国有工业发展速度很快,在全部工业中所占份额日益提高。1995年非国有工业产值达543.6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由1985年的25.5%上升到1995年的37.9%。引进外资后,1995年吉林省三资工业总资产达64.76亿元,占非国有工业的13.6%;工业总产值达101.09亿元,占18.6%;利税总额6.32亿元,占26.7%。

尽管目前国有工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放慢,1995年国有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比1985年下降1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所占比重下降4.9个百分点,利税总额所占比重下降12.2个百分点,但仍然是吉林省工业的主体,1995年国有工业资产总值达1720.08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8.4%;固定资产原值达1062.2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5.5%;工业产值890.53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2.1%;利税总额55.87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9.3%。

在国有工业中,大中型国有工业是强有力的国家队。1995年吉林省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543个,比1985年增加316个,职工人数达128.21万人,占吉林省国有工业的75.5%。1995年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933.04亿元,占吉林省国有工业的87.8%,占全部工业的75.1%;1995年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80.55亿元,占吉林省国有工业的87.7%,占全部工业的54.4%。国有大中型工业具有规模大、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明显优势,它的发展对整个工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工业技术有所进步,但整体水平不高

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1995年末吉林省的全部工业设备中,属于90年代出厂的占39.91%,80年代出厂的占41.74%,70年代以前出厂的占18.35%。大中型企业工业设备中,达到国际水平的占10.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6%,国内一般水平的占53.7%,国内落后水平的占9.8%。

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统计,大中型工业企业1995年拥有技术开发人员2.66万人,比1985年增加1.83万人;技术开发项目3057个,比1985年增加2338个;筹集科研经费8亿元,比1985年增长73.6%;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等经费支出达7.49亿元,比1985年增长6.9倍;新产品实现利税5.79亿元,比1985年增长6.3倍。这些技术开发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并提高了其技术水平。

但是,从吉林省工业总体技术水平看,1995年科技进步在工业生产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只占38%,工业产品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大中型企业的优等品率只有24.9%、一等品占44.9%,大部分为合格品,名、优、新、特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四、传统行业比重下降,新兴行业比重上升

由于资源条件限制,吉林的煤碳采选和森林采伐已下滑为一般产业,曾在历史上做过重要贡献的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地位也在下降。与此相反,一些新兴行业正在崛起,成为工业的生力军。与1985年比较,主要行业的变化如下(按产出比重计算):

产出比重 位次

1985年 1995年 1985年 1995年

煤碳采选业 2.461.65 1516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2.152.91 1710

森工

4.824.09 8 8

食品、饮料、烟草 11.84

12.66 2 3

纺织

4.982.41 7 12

造纸印刷

4.342.83 9 11

石油加工

1.332.08 1913

化工 11.14

13.49 3 2

医药

2.843.19 12 9

化纤

0.981.68 2015

橡胶及塑料制品 2.911.90 1114

缝纫、皮革 2.611.18 1419

建材工业

6.075.23 5 6

金属制品

2.811.33 1318

机械

8.914.25 4 7

交通运输设备 13.71

22.98 1 1

电力

3.485.58 10 5

吉林省偏重的工业结构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效应。从工业发展的角度看,重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工业的发展,工业经济实力有较大增强。1995年吉林省工业总产值达1434.16亿元,比1985年增长1.82倍,平均每年增长10.9%,1995年与1985年比较增加的产值中,重工业就占68.2%。固定资产增长速度更快,1995年吉林省固定资产值达1242.75亿元,比1985年增长4.1倍,平均每年增长17.7%。一些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和产量有很大提高,在全国仍占有相当的地位。

但是,应当看到,在重工业快速发展而拉动整个工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负面效应,这主要表现在:

1.高投入与低产出的逆向运行使经济效益日益低下。重工业具有投资大收效慢的特点,1985年到1995年用于重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576.76亿元,同期利税总额为458.85亿元,这就是说还有117.91亿元的投资没有收回。按历史上利税水平最高的1994年水平计算,需要2年才能全部收回,按吉林省目前财政收入状况,维持这样大的投资需求只能靠多方集资和银行贷款支撑。但高投入并没有带来高产出,经济效益反而日益下滑,扣除“一汽”和“吉化”集团以后,1995年重工业产值利税率为4.76%,比1985年下降9.36个百分点;百元固定资产创造利税3.45元,比1985年减少6.36元。

2.工业向偏重型倾斜使工业结构进一步失衡。由于人财物力偏向重型工业,使本来就发展缓慢的轻工业步履艰难,轻工业所固有的投资少收效快的优越性,已被发展速度减缓和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所取代。历史上曾为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造纸、制糖、纺织等行业日趋衰弱,以产粮大省著称的吉林省食品工业发展缓慢,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1995年吉林省轻工业产值为472.08亿元,比1985年增长2.7倍,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3.9%,比重工业低2.6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比重工业低1.1个百分点。1995年吉林省亏损企业中,轻工业占53.3%。

在重工业内部,由于加工工业的超常发展,又使重工业内部产生了结构失衡。加工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吉林省采掘业有的已经萎缩,有的产量极不稳定,直接限制了加工工业的发展。尽管吉林省加工工业不完全依赖省内资源,但如全国都在一个模式上前进,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对加工工业的滞后负效应会使加工工业甚至整个工业经济难以达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3.偏重型工业结构加大了改革难度。吉林省重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规模大,拥有雄厚的国有资产和数量颇多的职工,加之多年形成的管理模式,对这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劳动力优化组合,建立法人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还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建立法人实体和政企分开两个方面不是靠企业自身力量所能解决的,必须在宏观上创造能够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氛围。

标签:;  ;  ;  

吉林省产业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_重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