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王 倩

摘 要: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学前教育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契合教学改革的宏观要求。在当前倡导“理实一体化,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下,高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从业人才培养时要注重教学理念的变革,纯实践课程、课内实践课程、集中实践课程的构建成为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保障实践教学完满实施的优质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成为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探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价值,梳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促进实践基地建设及长远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学前教育;实践基地;策略

学前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学前教育从业人员除需掌握基本学前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专业实践技能和艺术实践技能作为保障。尤其是在其职前培养阶段,还需要到真实的幼儿园里去进行专业认知、专业调研、岗位实习等。所以,实践能力是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也是其专业成长的基础。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部署师范大学下发了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的核心理念部分提出幼儿教师要以能力的提升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近些年来,各高校都致力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深化,突出强调学前教育实践性的重要地位,由此也印证了高质量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可或缺性。实践基地是理实结合的重要纽带,学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见习、实习,内化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实现由学生向合格幼儿教师的过渡。

一、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价值

高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就是从高校和实践基地两方出发转变观念,强化主体意识,落实实践性人才培养的任务,把符合行业需求的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恒久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实践基地育人的模式和效果。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的需要,也是纯理论型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的需要。

综上所述,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一) 学前教育高速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长,当前有限的教育资源已无法满足适龄儿童的需求。随即带来的是托幼机构数量的增加和机制的建立健全,除此之外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会随政策的落实而幅度大增。幼教机构师资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高等院校在扩充招生规模的同时,更需要通过优化硬软件教学资源,尤其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极强这一特点,积极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在职前培养阶段真正掌握实际技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以满足学前教育高速发展的需要。

冰箱洗衣机在较高户均保有量下,2018年行业整体量增乏力。数据显示,洗衣机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内销出货仅增长3.0%,大大低于2017年,冰箱内销则持续小幅下滑4.9%,第四季度预计仍然保持负增长态势。不过,冰箱产品结构升级持续进行,大容量、多门、对开门冰箱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助推行业均价提升,截至2018年11月,均价同比上提13%。

2. 构建“落地式”实践教学体系,促使校企双方平等互利

(二)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的需要

3. 校企合作制度保障机制不完善

(三) 纯理论型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的需要

高校迫切需要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实践基地也需要借助高校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人才输入,两方的良性互动是共赢之选。但是当前高校与学前教育实践基地之间的合作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合作形式化、合作不持久、合作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凸显。

二、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与实践基地缺乏良性互动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就要求学前教育从教人员注重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一方面包括高等学校从事学前教育相关课程教授的教师,另一方面包括在幼儿园实际岗位工作的幼儿教师。要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历程都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成长的。教师要反思其既往的教育经历和体验,只有深入的反思才能够逐步做到理实一体化,最终获得教育实践智慧。对于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而言,科学化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吹、拉、弹、唱、跳、讲等技能的获得是相当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应用于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中,这些仅依靠课堂上学习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见习和实习让他们将知识转化并内化。由单纯的理论型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所以,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学前实践基地对于学前教育从教人员自身专业化成长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是因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患者的肾脏有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导致了病理损害,有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该疾病临床发病快速,有血尿和蛋白尿等症状,大部分的患者预后情况理想,在进行几个月治疗后,能够痊愈。

多数高校缺乏具体的可实施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故而,在实际实践活动开展中主要是人治而非法治,由此频出管理不严格、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在宏观层面,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具体保障机制。往往是高校单向的保障而非高校和幼儿园双向的保障。高校为了教学改革,主动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谋求合作,但是基地方往往顾虑于保障机制的不完善而缺乏深度合作动机。所以很多的短期合作还仅仅是依靠人情关系来维系。

2. 校企合作不持久

高校急于解决见习、实习的问题,前期未深入考量基地质量就仓促展开合作。基地方为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高校能定期提供大量学生劳动力为目的展开合作是导致基地建设不持久的主要原因。幼儿园日常工作琐碎,保教等方面要求多,接待大量的实习生一方面会干扰正常工作秩序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抽出精力引导实习生,增加的园方的工作量。另外,高校在基地建设机制上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两方难以实现共赢。这种状况下的合作关系不稳固,多数是短时间合作甚至是一次性合作。

企业为了取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总杠杆系数,可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进行不同的组合。总杠杆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且与企业风险大小密切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总杠杆系数增大,则促使企业风险加大。

1. 校企合作形式化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是高等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众多高校都开始着力于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尤其是一些原本重理论功底培养的本科院校也开始陆续突出实践教学,提出了理实一体化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构建就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纽带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在实践岗位的应用能力。加强高质量实践基地建设,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等环节的有效开展,必将对实践导向人才模式的优化起到助推作用。

实践基地方有权参与高校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但是当前基地方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由于前期设定计划上的脱节导致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并未从实践教学和科研双重角度去建设实践基地,这使得一线高校教师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的研讨,而且他们对幼儿园课改、幼儿园特色、幼儿园人才实际需求等了解较少,因此,无法为实践基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方势必要提供人力、物力支持,由此增加基地的人力物力成本。而高校所支付的实习费用不足以支撑基地方的付出。导致实践基地在实习工作实施中重视程度不高,仅接纳了实习生,但未将实习工作落到实处。

(二) 实践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高质量师资队伍的构建是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软件保障。学前教育实践基地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两类构成。实践导师主要来自于幼儿园一线教师她们有着极为丰富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但是缺乏指导高校学生的能力,所以他们难以将自己的实践经验高效的传递给实习生。理论导师主要来自于高校,他们有着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是幼儿园一线的工作经验缺乏。在指导学生时不能够高效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无论是基理论导师还是实践导师,由于承担实习指导工作和其职称评聘关系不紧密,补助也比较少,所以导师们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三、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策略

(一) 构建高校与实践基地的良性互动机制

1. 建设高质量特色实践基地

高质量特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板块,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备保障。所以,在择选实践基地时,要对园所的办园性质、办园理念、园所条件、师生容纳量、师资结构等进行全面评估。优先选择师资力量强、园所规模大、园所硬件设施完备,师生接纳量大的幼儿园。针对有特色的幼儿园,要充分考虑其特色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度,尽量构建双赢架构,让实习生能够吸收其特色,而且高校也要给予特色课程研发等相关的支持。总而言之,要筛选出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幼儿园进行针对性的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农村公共服务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诸多问题。为此,2013年以后中国中央政府提出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日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关研究的梳理,试图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高校教师也要走出大学课堂走进幼儿园中,进行挂职锻炼,接收前沿学前教育资讯,深入一线观摩幼儿教学实景,发现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促进高校教师由纯理论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在幼儿园学习或挂职期间,积极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与园方一同探索横向课题。引进幼儿园一线名师进入高校去做讲座、讲授实践类课程,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给学生进行指导。将园本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促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明确权利和义务

高校与幼儿园在合作初期,就要及时签订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双方需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实习生管理办法》《实习指导教师评聘制度》等规章制度。为规范双方权利义务并为合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政府需采取相关举措,鼓励校企合作,实现平等互利,为实践性人才培养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

分析:学生都能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是5,易知 A’(2,0)折叠吟AOB 交 y轴于点C,构造吟OA’C是直角三角形,设OC=x,则AC=4-x,在Rt吟OA’C 中由勾股定理得 OC2+OA2=CA’2,即 x2+22=(4-x)2,得到x=1.5,即 C(0,1.5),求直线 BC 的解析式,知道 B(-3,0),C(0,1.5),用待定系数法求得y=0.5x+1.5。

(二) 打造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

实践导师水平的高低是评判实践基地质量的核心指标,我们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导师队伍,为基地建设提供内涵保障。首先,严格筛选。实践导师需具备师德高、经验足、能力强等条件,理论导师需具专业知识精、科研能力强、责任心强等条件。其次,加强培训。培训是提升导师综合能力的途径,对导师的培训可采取长短期结合的方式,短期培训可以在实习前以讲座、会议、研讨等形式开展。长期培训要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谊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专业化发展。最后,完善导师评价体系。将指导与职称评定和薪资等挂钩,以此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为实践型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师资支持。

参考文献:

[1]田雯雯.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67-68.

[2]郑国香.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12):64-66.

①资助项目: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改项目“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DJG-2018-YB24)。

作者简介:

王倩,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标签:;  ;  ;  ;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