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诺贝尔科学奖的启示_诺贝尔论文

人才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诺贝尔科学奖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论文,科学论文,要素论文,启示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过对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美国的科学中业异军突起,长盛不衰,与其实行符合客观要求的人才策略即坚持开门引进人才、名校育才、用养结合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要不断改进和调整策略,建立起崇尚创造的人才培育机制、目标高远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因势利导的人才流动机制。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权威性并且能够标志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奖项,首推诺贝尔科学奖。20世纪的头25年,美国在此奖项中的获奖人数极少,只不过实现了“零的突破”而已。在此后的四分之三个世纪里,美国获奖人数后来居上,遥遥领先。本文从分析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情况入手,探讨人才因素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次情况统计

诺贝尔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个奖项。该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2002年总计授奖493人次,共有世界各国的486名科学家获奖。我们依据《诺贝尔奖获奖者词典》[1]和近几年的网上资料,做出了如图1~图4所示的统计结果。

1901年至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次的国别分布情况: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次为167,美国有74人次获得该奖项,占获奖总人次的44%;各国物理学奖获奖人次占物理学奖总人次的比例,见图1。各国化学奖获奖人次占化学奖总人次的比例,见图2。

图1 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次的比例(%)

图2 化学奖获奖总人次的比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次的国别分布情况: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总人次为178,美国有88人次获得该奖项,占获奖总人次的49%。各国生物学或医学获奖人次占生物学或医学奖总人次的比例,见图3。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项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国别分布情况及各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次占诺贝尔科学奖总人次的比例,见图4。

图3 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总人次的比例(%)

图4 诺贝尔奖获奖总人次的比例(%)

其中美国共有214人次获奖,占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44%;英国共有68人次获奖,占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14%;德国共有64人次获奖,占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13%;法国共有27人次获奖,占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6%。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替代欧洲强国德国,一跃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2](p191~193)美国在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次中排名第一,也是其占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基本表征之一。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历史上先后都曾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科学事业的发展由于惯性作用在20世纪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瑞典能够在总排名榜中名列第五位(共16人次),则可能是占了评奖者乃瑞典人的“地利”之便。

虽然诺贝尔科学奖不能作为各国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更不能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科学事业的最高目标,但是诺贝尔科学奖在科学界的权威性是毋容置疑的。一个国家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这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科学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从诺贝尔科学奖分学科获奖者的数量上比较,还是从三个奖项总体获奖者的数量上比较,美国都领先于所有国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美国的科学事业能够在20世纪初以后迅速崛起,主要仰仗于拥有层出不穷的高水平科学家。他们为美国近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得人才者得天下”,世界各国似乎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得最彻底最有成效的,可能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而美国又是少数中的佼佼者。

二、美国科学人才策略的成功经验

回顾美国20世纪初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美国实施了适合科学事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政策和相关措施。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门引进:美国人才策略的支撑点

打开国门,大量引进国外人才,这是一种成本最低的人才“扩张”方式。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一股反犹太主义的社会逆流,一些犹太裔科学家受到围攻和无端的迫害。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贝塔朗菲、费米等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的一批科学家先后来到了学术空气比较自由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是唯一没有遭受到战争破坏的工业化国家,许多欧洲及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纷纷涌入美国。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全世界范围内网罗“智囊”,进口“博士”,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批科学人才来到美国求学,学成之后留居美国,成为美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核武器的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进口”科学家们实现的。据统计,美国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引进了20多万科学人才,其中许多有潜质的科学家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科学奖。

几十年来,美国不断地调整着人才引进策略,大量引进科学人才。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美国更加重视吸引专业化、高素质、高智力的人才。近些年,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和产业革命。美国不失时机地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拓宽引进人才的范围,使传统意义的“国门”不复存在了。网络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可以将招聘范围扩大到全球,建立巨大的高级人才库,然后把求职者和招聘岗位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人才流动,而且可以帮助美国的大公司、科研机构找到并引进合适的人才。如美国的科恩·费里公司已有75万全球高级人才在网上登录注册。

(二)名校育才:美国人才策略的着力点

虽然美国有一整套引进人才的办法,但不可能完全满足科学事业的多方面需求。为了长期保持科学发展的领先地位,美国一直重视和加强科学人才的培养。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美国又把立足国内培养、依靠名牌大学作为其人才策略的着力点。高等学校是养育科学人才的基地,也是创造科学成果的重要场所。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决定了科学事业的发展水平。一个拥有较多名牌大学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近百年来,美国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育发展战略,更新教育思想和学科专业结构,特别是针对高等学校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下大气力建设一批第一流的名牌大学。如今,美国名牌大学占全世界名校的比例已超过一半。根据2003年的最新统计,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学,美国占据6席;世界排名前30位的大学,美国就占了其中的2/3。美国籍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有很大一部分与美国名牌大学有关,他们或者毕业于、工作于名牌大学,或者直接、间接隶属于名牌大学的某个科学研究机构。与美国5所名牌大学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情况,见表1。

表1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统计[1]

学校马萨诸塞哈斯坦福

普林斯

康乃尔

名称理工学院 佛大学

大学顿大学

大学

人数

55

41 35

31

29

(三)用养结合:美国人才策略的关节点

科学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完成了学业的科学人才,能不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关键在于社会能不能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业务能力发展的充分空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使用也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培养方式。长期以来,美国在重视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培养大批科学人才的基础上,同样重视科学人才的使用,力求用中有养、用养一体,将使用与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人才策略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美国政府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为科学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因为只有科学研究的硬件设备和物质环境满足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学工作者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美国大型企业利用丰富的物力和雄厚的财力,参与某些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这样,不仅企业直接为发展科学事业出力,而且在客观上也为来到企业的科学人才提供了发展业务能力的良好条件。近几年来,美国企业参与科学研究的比例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有的美国企业还为高等院校提供科学研究经费,为科学人才的培养提供直接的支持。

为科学人才的业务工作和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也是用养结合的题中之义。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襟怀,接纳来自世界各国的高层次科学人才。美国的企业大量招聘外国留学生为自己工作,给他们很高的待遇,重视并信任他们的能力。对于高智力人群来说,精神世界的满足要比物质世界的享受更为重要。近百年来,美国一直努力为来自各国的科学家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适宜他们成长、发展的良性竞争环境,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估体系。[3]美国对他们实行宽松式的管理,很少进行规划管制,更多的是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安排他们与志趣相投的高素养人群在一起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三、美国科学事业异军突起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经坎坷的中国科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结晶牛胰岛素合成、杂交水稻培育等少数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同发达国家特别是同美国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美国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以创造为本的人才培育机制

办好各级各类教育是实施人才策略的基础环节,是科学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美国建国200多年,始终把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对各级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美国的大学生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向现存理论、学说挑战,富有竞争意识,善于独立思考。

20世纪70年代末涌起的改革开放大潮,使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全面地进行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教育者、教育管理者的共识。中国的教育改革,应当以创造为本,以受教育者的智能发展为主线,更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着力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4](P145~151、155~157)首先,各级各类学校以至整个社会,要大力营造崇尚创造、追求创造、向往创造的人才成长环境,引导学生树立以创造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冲动。其次,在不同的教育层次、教育阶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发展的目标设计,引导学生自觉地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再次,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强化创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传授知识、讲解作品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介绍这些知识或作品的产生过程,为学生驰骋想象力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第二个科学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在想象中近似地重复前人的创造过程,从而掌握创造方法的真谛,学会运用技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增加实际的例证材料,还应施行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使学生在接近真实情景的条件下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高远的人才激励机制

人在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激励下,才能排除各种内外干扰,成为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科学工作者作为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必须树立起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需要的远大目标,形成克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内驱力和推动力。[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汹涌澎湃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中国曾经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响亮口号。经过50多年的积累,中国科学工作者已经初步具备了争夺诺贝尔科学奖的潜力和客观条件,可以而且应当鼓励一部分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把冲击诺贝尔科学奖作为今后一二十年的主攻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旗帜鲜明地提出“诺贝尔奖战略”的科学发展构想,可以更有效地激励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为国争光,推进中国科学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实施“诺贝尔奖战略”,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协调诸多关系,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资金分割比例关系;探索基础科学前沿问题与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的关系;重点支持拔尖科学人才与普遍改善科学工作者条件的关系等。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上述关系的协调,应当以充分发挥科学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前提,以最终形成有张力的人才激励机制作为平衡点。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机构和部门要充分依靠科学智囊,确立争夺诺贝尔科学奖的有限目标,加大对“准诺贝尔项目”、“诺贝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对阶段性成果的奖励力度。

(三)因势利导的人才流动机制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流动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表征社会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践已经表明,鼓励科学人才流动,建立良性循环的人才流动机制,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

科学人才流动的方向,一般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面对这种流向,管理者的明智之举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地改善科学人才的工作条件,解除生活上的各种后顾之忧,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以事业、成就吸引他们的目光。要彻底抛弃传统的“从一而终”观念,辩证地看待人才流动,开明地对待人才的合理“跳槽”,因势利导地引导、疏导科学人才的有序流动,使他们在流动中找到事业的发光点。必须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加强国际交流,借鉴美国的网络人才招聘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我国的人才库,汇集世界各国大量的人才信息,通过网络直接面向全国及全世界招聘人才。随着中国人才策略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国科学家在不远的将来也会站到诺贝尔科学奖的领奖台上。古老的中国,将重新向世界展示第一流的科学成就。

标签:;  ;  ;  ;  

人才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诺贝尔科学奖的启示_诺贝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