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分析论文_吴娜,汤艳

亳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安徽亳州 236800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于我院药房取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学服务模式;另选2018年1—7月于我院取药患者74例设为观察组,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用药跟踪随访,对比合理用药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及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时间[(12.35±1.52)d]较对照组[(8.63±2.67)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1%)较对照组(16.22%)低,用药总依从性(95.95%)较对照组(85.14%)高,患者药学服务总满意度(97.30%)较对照组(87.84%)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不良反应;依从性

引言

在临床治疗中,最关键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药物治疗是否规范和安全对患者不利。事件的发生有直接影响。药物使用和药学服务的安全性服务模式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药学服务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影响药物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医疗技术随着逐渐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只是不断增加。新的医药服务模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研究课题探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12月于我院药房取药的患者 74 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其中男 41 例,女 33 例;年龄 19~72 岁,平均(44.56±9.78)岁。另选 2018 年 1—7 月于我院取药患者 74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 43 例,女 31 例;年龄 20~69 岁,平均(44.38±9.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该院门诊药房取药,用药时间均不低于 1 周,对所有患者或其家属说明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保证其对本研究的知情权;排除标准:患者用药时间不足 1 周,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对本研究不知情者。

1.2药学服务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学服务模式。服药期间,药学人员或药剂师向患者解释了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及时回答了他们遇到的问题。观察组给患者一种新的药学服务模式:①管理体系。药品采购必须按照《医院药品基本供应目录》进行,并且必须建立相应的药品管理系统,包括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药品验收、仓储、库存检查等。,以防止购买和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加强临床药师和专业药师的建设,定期开展新知新观念培训,使他们了解各个时期各种药物的新趋势,避免传统落后观念的存在;建议相关人员独立收集药品专业信息,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合理用药。②服务模式。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咨询台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工作人员积极、主动、耐心、认真地回答患者的咨询问题,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充分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出错。③服务内容。向患者提供相关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并严格审查医生开具的处方,以避免药物滥用或不符合规定的药物。一旦被发现,应拒绝调配。在准备处方时,我们还应该结合临床诊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避免出错。与此同时,患者被敦促坚持医生的建议,并告知他们这些建议的重要性,以增强他们对药物治疗的热情。告知患者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以及相关不良事件的治疗计划。如果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病人应该及时住院诊治。此外,他们积极与患者的家人沟通,以便患者的家人能够监督患者的用药。服药后,通知每位患者药房咨询热线。注册患者信息,并由药学药剂师跟进,以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如果他们遇到问题,药学药剂师也可以回答。④思维的转变。及时更新药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最新服务。药学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和患者融入医疗环境,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及时解决与用药相关的问题,有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此外,在药学服务期间,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其他情况,告知相应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了用药计划。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 2 周的用药跟踪随访,对比其合理用药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及药学服务满意度。①合理用药时间根据随访记录情况进行统计;②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口干、腹胀、头晕等;③用药依从性利用自制的依从性问卷调查表进行判定,其 Cronbach's α系数为 0.82,重测信度为 0.84,分值 0~100 分,完全依从:患者严格遵照医嘱,坚持按时用药;部分依从:患者坚持服药,但在服药期间出现更改药物剂量及更改服用次数等现象;不依从:患者时常或者完全不遵照医嘱用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用药总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④利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判断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其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1,重测信度为 0.85,总分 100 分,非常满意:≥90 分;满意:80~89 分;一般:70~79 分;不满意:<70 分。总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5 统计学分析 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 χ 2 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 t 检验,±s 表示;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合理用药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时间为(12.35±1.52)d,对照组患者合理用药时间为(8.63±2.67)d,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6,P<0.05)。

2.2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讨论

药物的使用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方法,但它也可能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并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患者服药后回家吃药,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他们容易忘记吃药,错过吃药,少吃多吃,这对控制患者的病情非常不利。它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增加服药的风险,并大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全球大约七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不合理的药物使用造成的。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姜德春,王海莲,朱溢勇,等.创建用药咨询中心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国药房,2015,26(16):2293-2294.

[2]张国龙,罗燕梅,董志强,等.药学服务新模式下药师职责核心——合理用药[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22(6):569-571.

[3]熊光宗.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6):1512-1514..

论文作者:吴娜,汤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分析论文_吴娜,汤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