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侯镇实验小学 262724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们。
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
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
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展示的形式对展示的有效性也至关重要,老师要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具体要求建立完善的、灵活的展示方式,如板书,制作课件,使用投影仪等。我们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学生展示的主体和范围,是学生个体,还是小组集体,是在小组内,还是全班。
一般说来,学生个体所展示的内容都是较有难度的内容,教师抽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来展示这些内容。通过学生用学生性的语言,用学生平时习惯的沟通方式来讲析学习内容,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共同提高。但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个人复述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展示任务应该随机性,而不是事先安排好,这样能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关注度。
四、教师要提高灵活掌控学生展示的时间的艺术性
学生展示的时间教师常常难以把握,虽然教师在备课时对展示时间有计划,但在实际上课时,学生掌握展示的具体行为、展示的时间和教师的计划不相符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任务往往不能按时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敏锐地对学生展示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放慢教学进度,还是加快展示速度,要随机应变,及时把握教学时间,保持教学的高效性。只要我们教师勇于进行课堂实践,勤于思考教学中出现的现象,不断探索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张荣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时间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