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难点。由于不同语言及文化的不同,一种语言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该背景中特定的产物。尤其是汉语诗歌,其创作的媒介——汉语,本身就与西方语言文字大相径庭,再加上中国古典诗歌中善用意象,营造意境,翻译难度尤其可见。本文首先介绍汉语诗歌中的意象,以及对比汉英之间的不同,并通过对汉语古典诗歌的不同版本英译对比分析,看对汉语古典诗歌的英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对意象的翻译。
关键词:汉语古典诗歌;意象;英译
Translation of poem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in literary translation.As a product of language and culture,it is unique in both form and meaning and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languages and cultures.This is especially true to Chinese poetry.Chinese is a language so different from western languages.What’s more,the use of image in Chinese poem makes it even more difficult for their translation.To see how images are translated in the process of poem translation,this paper first makes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 in Chinese poem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a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en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a Chinese poem.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book,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 The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by Cong Zihang.
引言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中国古典诗歌通常形式简短而寓意深刻。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象是汉语古典诗歌的灵魂,折射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欣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和赏析。讲究情景交融,借助客观物象表达主观情感。通过对意象的塑造,诗人可以含蓄而鲜明的表现个人主观情感;可以使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一词不仅指客观世界中的这一物,更是通过这一物传达出的情。意象的独特之处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如何处理。丛滋杭提到,“翻译具体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情感;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翻译古代的诗歌作品”(丛滋杭 2007:2-3)。对于意象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提法。而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并不同于西方的imagism。而语言差异之大,文化积淀不同更是对于汉诗英译中意象的准确传达造成障碍。中外的翻译学者都有对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过争论。本文认为,翻译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古典诗歌中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魅力,诗歌的翻译对于传达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并取得平等话语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意象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和小说创作等是否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意境是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意象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成分。丛滋杭(2007:95)提到,“意象”一词最早见于王充的《论衡》:“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里第一次从美学概念提出了“意象”。唐代的王昌龄从诗学角度作了进一步发挥。他在《诗格》中说:“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末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把“物象”与“心意”联系起来考察,明确提出了诗歌的意象论。从此,诗的意象创造成为了中国历代诗人的一种自觉艺术追求,影响相当深远。后来,连美国意象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庞德也承认他所运用的意象艺术的方法,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习而来的”。但在丛滋杭看来,西方诗的image与中国诗的意象是不同的。书中有单独一章论述不同之处。作者多处对意象概念进行阐释。“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主观的情感形象”(丛滋杭 2007:2);引用袁行霈先生对意象的解释,“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的本质可以说是被诗意观照的事物,也就是诗歌语境中处于被陈述状态的事物,名物因进入诗的语境,被描述而赋予诗性意义,同时其感觉也被具体化”(2007:98);“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它本身积淀和折射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通过意象的塑造,诗人可以含蓄而鲜明地表现个人的主观情感;可以使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思想情感具体化。另外,新奇的意象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成为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丧失了它就丧失了原诗的精华”(2007:100);“‘意’ 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个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一首诗,不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后者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2007:103)。
2.西方诗中的image与中国诗中的意象
读过的几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由于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再加上诗歌本来就难以理解,笔者始终无法感受到不管是文字,形式还是内容传达出来的美。诗中有意象的运用,但却没有汉语诗歌中寓情于景,营造意境的艺术手法。丛滋杭在书中指出,“西方诗的image指称表达的对象,而中国诗的意象则经常充当表达的媒介”(2007:185);自然物在西方诗中仅仅是表达或陈述的对象,而没有融情,与中国诗中的意象不同,通过这一媒介(不仅是描述的对象更是融入感情的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感情。中国古诗中可以出现意象并置而不受句法结构限制,但英语中若以这种方式出现则会变成场景堆积,令人无法理解。当然,这与语言的特殊性有关。正如丛滋杭所说,“西方意象派诗人着意模仿的只是中国古诗的形式,殊不知,中国古诗在意象松散的表面之下蕴涵着深刻的内涵,且诗中意象达到物我的统一,.......。而西方意象派诗歌有的意象则表现为非理性的,表现为物我的割裂”(2007:185);“西方意象论侧重于主观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直觉感受和智竭反映。无论这一感受和反映多么古怪和离奇,都要如实地记录下来,不加任何修饰和议论成分”(2007:190);“意象与意象派诗歌不同,意象缘于中国,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中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2007:190);“中国意象的物我相融和情理相契与西方意象派的“客观对应物、逃避感情”在实质上是不同的”(2007:190);“西方的意象理论与庞德有密切关系。庞德的意象主义诗歌理论是从我国唐代诗歌艺术中汲取了营养的,但他只使用了意象概念而未使用意境概念,意境中的某些艺术特色如隐喻的运用,对意象派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此意象终究非彼意象”(2007:192)。
3.文化意象
由于文化不同,相同意象在各自不同文化中有不同内涵;相同的意义可能由不同的意象来表达。文化意象是在意象中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因此读者更能够在作品中联系自己的文化来解读诗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和意境。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谈到,“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谢天振 2007:102)。他还提到文化意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植物,动物,数字等等。不同民族中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象,而有些意象是多个民族所共有的但却被赋予截然不同的含义。由此,他提出“文化意象的错位”(2007,103)。“狗”在汉英文化里的含义不同,汉语文化中大多是贬义,而英语文化里大多是褒义;这是一种文化意象的错位,另一种文化意象的错位表现为作为喻体的意象上的差异。汉英文化中对“瘦”的形容不同,汉语中说“某人瘦得像猴子”;而英语里说“瘦得像影子”(as thin as shadow)。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些文化意象对译者来说是一大难题。
谢天振指出,“文化意象一般都有表层和深层两层含义”(2007:106)。在翻译中,就往往出现“原本非常和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和意象的语言统一体,在译语中不得不割裂为二,使译者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导致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2007:107)。如果从语言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聚合(paradigmatic)与组合(syntagmatic)概念角度看,与其在聚合关系上两层含义选择其一,不如两层含义同时保留组合起来。两层含义的问题其实也涉及翻译中形式与内容、异化与归化的争论。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翻译时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的内在的文化信息”;既要“传达原文文化意象的一般意义”,还要“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读者有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译者大可不必越俎代庖,徒费心力地把面包该做成馒头塞给读者”(2007:109)。换句话说,异化翻译既能保留原文形式,传达原文信息,还能引入新的形象。
4.《天净沙*秋思》汉诗英译对比分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典型的充满意象的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的前三句没有任何连词,完全是多个意象的组合。单个意象或许不能表现出什么,但当这些相关联的多个意象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新的意义,达到了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营造出了特定氛围,或者说是意境。就是这样几个意象的简单组合,却像是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图画,让读者身临其境去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正是意象的魅力所在,让具体可感的事物被诗意观照,传达出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整首诗的短短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忧伤悲凉的载体,将游子的思想情感与漂泊不定的落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十二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古道,西风,瘦马”,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全篇仅二十八个字,就把十中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结起来,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中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荒凉的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惆怅地走着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
从形式上看,没有连词是一大特点,也是汉语语言的特点,而英语中几乎没有这样的词汇排列;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押尾韵。那么,英译文应如何再现这些特点,才能将形式与内容同时保留。本文选取了四个译本,分别是翁显良译,丁祖鑫和Bruton Raffel译,施文林译以及许渊冲译。译文如下。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翁显良译)
Tune: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丁祖鑫,Bruton Raffel译)
Autumn Thought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施文林译)
Tune: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许渊冲译)
翁译采用散文体,脱离了原诗的形式。这与翁的翻译思想有关。而另外三个译文都保留了原诗的形式。我比较倾向于保留原诗形式的译文,因为这样能保留部分形式美。至于原诗中的押尾韵,前三个译文均没有再现,只有许译保留了部分尾韵。另外,施译按照原诗的形式,英译文中同样用了意象组合,没有加任何句子连词。这是不符合英语语法的。除了这一点之外,我认为这样在英语中简单的意象并列并不能为大多数的英语读者所理解,无法传达意境,更表达不出诗人的感情,无法引起读者共鸣。四个译文均将原诗的十个意象再现出来。以下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四个译文中这十个意象的翻译罗列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原诗意象
翁译
丁/Raffel译
施译
许译
枯藤
rotten vine
withered vines
dry vine
rotten vines
老树
old trees
old branches
old tree
old trees
昏鸦
crows
returning crows
crows at dusk
evening crows
小桥
tiny bridge
narrow bridge
low bridge
small bridge
流水
sparkling stream
quiet creek
stream
stream
人家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a few houses
cottages
a cottage
古道
ancient road
a worn path
ancient road
ancient road
西风
west wind
west wind
west wind
west wind
瘦马
bony horse
lean horse
lean nag
lean horse
夕阳
sinking sun
the sun dips down
the sun westering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从表格中的对比可以看出,四个译本均把“藤”译成了“vine”,但两个译文用的单数,两个用的复数,把修饰“藤”的“枯”译成“rotten”,“withered”,以及“dry”。从牛津英汉字典中查到这三个单词的解释分别为:rotten:that has decayed and cannot be eaten or used; withered:dried up and dead; dry:not wet,damp or sticky; without water。这样来看的话,“withered” 是比较适合用来修饰“枯藤”这一形象的。“老树”的翻译有三个译本均是“old tree”,其中施译用的是单数,另外两个是复数,丁/Raffel译用的是译成“old branches”。“branch”在汉语中的对应可以是“树枝”,而并不是“树”,因此,“tree”要比“branch”更形象,更能形象得展现出枯藤缠绕大树的画面。“昏鸦”的四个译本不同之处在于对“昏”字的处理,除翁译外,其余三个译本分别加了“returning”,“at dusk”,“evening”来修饰“crows”。“dusk”比“evening”要更合适,在汉语中是“黄昏”的意思,比“evening”更能渲染出气氛。“小桥”中的“桥”都译成“bridge”,但“小”这一修饰语的翻译都不相同,“tiny”“narrow”“low”“small”。这四个单词各有不同含义,牛津字典中的解释为:tiny:very small in size or amount; small:not large in size,number,degree,amount,etc.这两个意思比较接近;而“narrow”通常指宽度上窄,“low”通常指高度上低。在这一语境中,“小桥流水人家”画出了清新幽静的一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感以及对家人的思念。所以,我感觉“small”更合适一些,比较中性。“流水”有三个译本是“stream”,一个是“creek”。“stream”在字典中的解释是:a very small narrow river,而“creek”的解释为:a small river or stream。两者意思非常接近,几乎无法区分,所以我认为在这里两个词都可以,对意境的传达没有造成很大的不同。“人家”的译本有“village”,“ houses”,“cottage”。翁译还加了修饰词“pretty little”,“pretty”用来表现乐景还是很合适的。查看字典对这三个词的解释分别为:a very small town located in a country area 村庄,村镇;a building for people to live in,usually for one family 房屋,房子,住宅;a small house,especially in the country 小屋;(尤指)村舍,小别墅。由此可以看出,“cottage”在此语境中更合适,更为符合诗中描绘的画面。“古道”并不一定是“worn”的,因此这里大可直译为“ancient road”,即古老的道路。
“西风”的翻译就涉及到文化意象的传递。四个译本全都是“west wind”,但我们知道东西方文化中西风的寓意是不同的。在中国文化里,西风是萧瑟的秋风,给人的感觉是凄凉寒冷;而在西方文化里,我们知道雪莱著名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这一意象在诗里是被赞颂的对象,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因此,我感觉“古道西风瘦马”中的“西风”不适合译为“west wind”,容易让西方读者产生误解。查到的原诗的白话文翻译都是译为秋风,这样英译或许可以是“autumn wind”,要比“west wind”更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妨译为“west wind”,西方读者在了解了中国文化里的“西风”这一文化意象的表层和深层含义之后,翻译也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中国的文化会变得更容易为西方读者所了解和接受。
“瘦马”的三个译本是“horse”,只有一个是“nag”。“horse”与“nag”的关系为前者是上义词(hypernym),是一个类(class),后者是下义词(hyponym),类中的一个成员(member)。horse一类中除nag之外还有steed,pony,mare stallion等词。从原诗来看,与“马”对应的英文应是文言用词steed,但从词汇的联想意义上说,原诗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漫漫旅途中的瘦马形象,与英文中的nag(老马)一词的含义更为接近。因此,“瘦马”译为“bony/lean nag”更为合适。“夕阳”的翻译我最喜欢的是施译的“the sun westering”,wester有动词,向西,西下的意思,与sun搭配表达“夕阳西下”更为合适。
当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除了对意象的准确翻译之外,还在于如何用英语将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四个译本中,除了施译采用了与原诗相同的意象组合,没有句法结构之外,其余三个译本均将意象按逻辑关系、语法结构组合在了一起。各有各的方式,至于那个译本对于原诗意境的传达,以及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程度更高一些,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5.《天净沙*秋思》与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意象对比分析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作者是美国诗人庞德,也是意象派诗歌创始人之一。全诗只有两行: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这首诗也是使用了许多意象,而且模仿中国古诗的句式特点。庞德极力推崇和模仿中国诗歌,但似乎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的意象诗歌。中国古诗强调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在一首诗中有“景语”和“情语”之分,并且“景语”为“情语”而设。在《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的“景语”比庞德的诗要充分得多,且诗的最后用情语点题,达到了情景交融。而庞德的诗就缺少这样的点题,全诗只有两句皆为景,没有情景交融。因此庞德的这首诗并不是完整的意象诗。这也与英汉两种文字的特点有关。汉语是表意文字,其特殊构造能够与所表达的意象很快地联系在一起,而英语是表音文字,且语言重视抽象的语法规则,结构严谨,讲求逻辑。
英汉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别太多了,关于它们的对比分析也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总之,造成汉诗英译困难的原因除了语言之外,还有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等方面的差异。
6.总结
汉诗英译中对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无论是意象的内涵还是形式,都应该是翻译中研究的重点。英译中往往出现一对多的情况,只有选取英语中最为恰当的表达才能最大程度的展现汉语中的意象之美。对其中具有文化特色的意象的处理更应该三思而后行,充分考虑归化异化两个策略,传达出原诗的表层和深层含义。有人说,诗,严格说来是不能翻译的,尤其是真醇的好诗,经过翻译,必然会使原作的诗味、韵味有所损失。可偏偏有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以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作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惊和美的快感。谢天振说:“很多情况下确实把译者推到了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境地。而热爱翻译事业的译者们不仅要使读者能品尝到鱼的美味,也能享受到熊掌的精华”(谢天振,2007:110)。中国古典诗歌中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魅力,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诗歌的翻译对于传达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并取得平等话语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丛滋杭.2007.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谢天振.2007.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徐婷婷(1991.12-),女,山东潍坊人,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论文作者:徐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意象论文; 诗歌论文; 文化论文; 汉语论文; 庞德论文; 瘦马论文; 中国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