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学策略&对上海市初中“分层递进教学”试点的调查_分层教学论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学策略&对上海市初中“分层递进教学”试点的调查_分层教学论文

一种着眼学生发展的教学新策略——关于上海初中试行“分层递进教学”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初中论文,新策略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起,上海市全面实行初中免试入学,按“对口、划片、就近”原则,保障每一个孩子享受公正、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利民的政策同时带来了新课题——同一所初中、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差异性顿时显得突出。如何理性看待这种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品尝成功的喜悦?一种名为“分层递进”的教学新策略悄然出现。经过五六年的摸索,采用该方式的学校已从原先的一二所壮大到了几十所,越来越多的学生体会着成功。

薄弱初中率先尝试“分层递进”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素质教育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每一位学龄学生提供平等、公正的教育,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1997年,上海开始重点中学的初、高中分离办学,小学升初中全面按“对口、划片、就近”原则免试入学,这在政策上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平等性。

“初中免试入学”政策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荡:老百姓叫好,因为这意味着初中将不再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子女可以按家庭的居住地段就近入学;一些“重点”初中有点怨言,因为他们原先的好生源将被稀释,这将直接导致高中升学率的降低;而一些“历来薄弱”的初中却是喜中带忧,喜的是这个政策将使他们获得难得的“翻身”机遇;忧的是这将使学生的个别差异凸现出来,也给日常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正如市北初级中学校长徐阿根回忆的那样,“免试入学”使初中学校在同一个班级内好、中、差学生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是数学里的“三角形全等证明”学习,同一个班级里,有的同学,教师只稍作讲解就已经掌握;而有的同学,半节课的讲解过去了,还没有明白;课堂练习时,最快的同学只需10分钟就可以完成了,而最慢的同学到下课还有一半没有完成。

这个难题怎么解?以虹口区飞虹中学、闸北区市北初级中学和黄浦区尚文中学为代表的几所初中较早意识到要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教师的教一定要针对不同差异学生的学,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都要有区别;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不断鼓励学生向高一级目标前进。于是,“分层递进教学”在这些初中学校里率先被尝试。

“分层”,就是按差异分出学生的不同程度;“递进”,就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梯,让他们循序渐进的攀登。“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着眼于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的特点是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的快乐中,充分发挥潜能;它的本质是让学生向一个个最近的目标发展,积小步成大步,进而让学校得到整体提升,走向可持续发展。

多样的形式和动态的选择

记者在对上海部分初中学校“分层递进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分层递进”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种是班级内分层递进,一种是班级间走班式分层递进,三是跨年级走班式分层递进。

如飞虹中学在中预、初一、初二三个年级的班级内实行分层递进教学。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一般是三层。学校用A、B、c来代表低、中、高三层,以此将其与学生成绩等第高低相区别。其中,A层和C层学生的人数一般控制在全班50名学生的5%~10%,均不超过5个。

尚文中学和市北初级中学较多地采用了同一年级学生的走班式分层递进教学。尚文中学根据采用不同英语教材的实际情况,打散初二、初三年级原有班级,编成牛津英语班、普通英语加SBS班和普通英语班。市北初级中学同样是在原班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数学、外语课程分为6个不同程度的班级进行教学。

从部分初中的实践看,采用分层递进教学的科目目前还仅集中在英语和数学等学生差异特别明显的学科上。

据了解,每所实行分层递进教学的学校,学生选择哪个层次来学习具有很大的主动权。一般是根据学生本人的学习基础、智能水平和学习需求及非智力因素,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支持下进行自我选择,在相应的教学班上课。因此,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所在的层次是变化的,一般一个学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现流动一次。

飞虹中学校长胡善增告诉记者,学生选择的层次是动态的,如果一个A层的学生成绩提高到B层,就可以进入B层学习;如果仅是有提高但还达不到B层要求的,则要同学生及其家长共同研究诊断,若学生和家长都不愿再留在A层,学校也可以让他进入B层试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市北初级中学一直在尝试建立“不断递进,缩小尾端”的鼓励策略。只要学生达到上一层次的水平,就自然“升级”,而学生感到自己没有进步或进步不大,甚至退步,仍可以选择在原层次学习。这样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的学业水平始终向好的方向发展,也使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不断缩小,更便于教师的抓差补缺。徐阿根说,学生分层由自我选择,可进可退,有效地消除了以往同质分班的标签效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学习的明显成效而不断发展,学业成绩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改变教学方式带来教师观念革命

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教师首先转变观念,要深信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良好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转变一个行为偏差学生和培养一位优秀学生同等重要。

进行分层教学时,飞虹中学的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和学习的可能性,特别是注重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学生和教材,讨论为达到不同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选用的练习题,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不拘泥于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

比如在新授课中,教师在给低层学生复述新知识点的同时,采用补充例题或组织自学等方法让高层学生能主动自学。课堂上,教师采用卡片的形式给高层学生补充例题进行练习。在复习课上,教师以高层学生的复述和解题思路的分析为重,给低层学生进行复习。在教学反馈方面,教师又采用分层作业的策略。由于低层学生的作业相对较容易,学生乐意做,在做的过程中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他们向上递进的信心。而且各层学生的作业是不一样的,学生之间无法抄袭,只得请教同学、教师、家长,这就改掉了以往抄袭的坏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在阶段测试和考核时,设有基础试题和提高试题,学生可以选做,也可以不做。

采取分层递进教学方式后,教师教学的最大变化,就是更注重多元评价。胡善增说,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作及时评价,教师会热情地肯定每名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出一种讲进步、求成功,积极向上的氛围。评价的目的就在于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前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调查显示,分层递进教学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麻烦,但从操作层面看,这种教学方式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和动力更大。

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但是改革的措施却要从教师的教学入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既是改革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受惠者。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教师的心中要真正装有每天接触到的学生,并时刻把他们的实际需要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随时把握每个学生的动态及各自的学习特点,并加以正确引导。这些都要求每名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建立起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有些学校还实行学生自愿跨班组合教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班级和教师上课。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有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选择来指导学生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教学内容多样了,学生要求也多样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有单一的几个环节,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记者在几所学校中都看到,分层教学后,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更加全面,既要体现前瞻性、完整性,又要切合实际,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作好周到细致的准备与设计。为了做到这一点,许多教师翻阅了大量资料与参考书籍。他们深深感到了自身的不足,不断补给与充电,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重视“差异资源”和课外拓展

“学生间的差异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永远无法消除差异,也没有必要去消除差异。恰恰相反,我们要把差异作为资源,开辟合作的空间。”胡善增说。如何利用差异?学校每星期抽出两个“帮教时段”,安排初三年级原教学班中的B层同学帮助A层同学。B层同学学习基础与能力比A层好、进度比A层快,A层学生遇到的难题B层学生基本能够解答。这样的“帮教”以一对一结对子为主,自愿结合。A层同学在合作学习时段内把一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由B层同学与A尾同学共同探讨,如果有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教师请教。这样,“差异”就转化成了“资源”,对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都发挥了作用。

平时,在中预、初一和初二的分层递进教学中,飞虹中学还采用异质组进行有效学习。学生间的差异是相对的,有的文科好,有的理科好,通过异质组学习,大大开发了学生中的资源和各层学生的潜能,有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内分层递进教学不是独立的,它同样与学校其他方面的教育工作紧密相联。多年来,飞虹中学在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的同时,组织并开设了书法、车模、音乐、雕刻等二十多个兴趣小组,为各类学生提供了表现和发展的机会,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胡善增认为,“课外拓展是对课内分层递进教学的有效补充”。

市北初级中学同样也采取了课外拓展的方式。学校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均开设了发展性课程。这些课程中有基础性的补习,也有提高性的竞赛辅导;有体育文娱的讲座,也有“鲁迅作品评释”等拓展性报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参加。开放的、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的课程,每天都吸引着众多学生的参与。初二年级的S同学和C同学在数学兴趣小组学习时,根据自身实际参加了高一个年级的小组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学科学业,并获得了上海市初三数学竞赛(达尼丁)的金牌。初三年级的J同学和C同学让教师为他们“开小灶”,正准备参加高三的数学竞赛。

徐阿根告诉记者,课内与课外的合理支撑,对学生学科学业的发展、个性品质的完全、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形成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分层递进”让”薄弱”显示强劲势头

市北初级中学校长徐阿根告诉记者,总体看,学校自从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方式以来,优秀学生的层面在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主动、积极的学习风气正在逐渐形成,学生把握自己、认识自我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尚文中学英语学科依托不同教材进行走班式分层递进教学,经过两年的试验,牛津班的学生小学、初中英语新旧教材的学习得到顺利衔接,英语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中间班的学生比其他同学多学了SBS教材。人数相对较少的基础班学生在教师集中精力指导下,进步也很快。

飞虹中学,位于虹口区虹镇老街典型的棚户区内,曾一度因为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差、行为偏差多、甚至犯罪率高而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差校”。但近十多年来,飞虹中学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分层递进教学,改变悄然发生了。学校连续多年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多名学生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学生犯罪率十年来始终为零。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虹口区文明学校”“虹口区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如今的飞虹中学已经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在上海市享有良好声誉的优秀初中学校。

标签:;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学策略&对上海市初中“分层递进教学”试点的调查_分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